作者:刘心武
|类型:诗词·散文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3
|本章字节:4262字
李晓明
批注式是我国传统的方式之一。有些读者喜欢读书时在文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留下时思考的痕迹,这样的就是批注式。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风行批注式。俗称“春秋三传”的《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对《春秋》的出色批注而出名,这三本批注式读本的出现,为《春秋》的广泛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汉魏时期,郦道元也因批注《水经》,而使他写的《水经注》名誉天下。东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批注的《三国志》,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超过原文三倍的批注内容丰富了原书,使许多失载的史实得以保存。明清以来,盛行,批注之风日盛。如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氏父子批注《三国演义》,张竹坡批注《金瓶梅》,脂砚斋批注《红楼梦》。这些优秀的批注笔记随同原著一起刊出,风行一时,成为其他读者再次时的可贵借鉴,也成为文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近现代以来,批注式仍然是伟人和有思想的文人读书的重要方式之一。毛泽东就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独到见解为世人所叹服。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国外的很多文学家和伟人也有批注式的习惯。如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由他读书时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
批注式不应该只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的专利,它完全可以被普通的读者所掌握,成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当前,在中学广泛使用批注式方式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当首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全班同学同时同一本书,每个人都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书间笔痕”,在篇末写下“篇后悟语”。然后在全班的读书报告会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写得最好的感悟文字作为全班的心得在年级进行交流,再选出最好的感悟文字集结成书。东北师大附中在进行“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改实验中,把批注式的成果汇编成《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孙立权“批注式”教例》,成为各校开展批注式的范例。
批注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批注式培养了读者的思维能力。与一般的读书不同,批注式强调读者对读物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大师们写下了自己的作品,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能丧失自己的话语权,不能只是被动地别人的作品。批注式提倡读书时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提倡读书时“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都告诫过读者,如果读书时只能看到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的头脑思索的话,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脑子让给别人做跑马场。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想把自己变成只会吸收别人思想的书橱,或者让自己的头脑完全变成别人的跑马场,那么,就学习一下批注式吧。
其次,批注式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因为批注式是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它直接培养了读者的写作能力。尤其是每篇作品后面的“篇后悟语”,简直就是一篇完整的评论文章。读书时常常动笔把自己的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坚持这样做,一定会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有巨大的收获。
再次,批注式促使读者自觉扩大的广度。在东北师大附中的批注式教改实验中发现,同学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批注水平,常常出现“以文解文”、“以诗解诗”的情况。即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时,引用同类作品进行解读,批注效果往往令人拍案称奇。在批注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句时,就有两名同学分别写到:“颔联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声响来反衬所在环境的静雅清幽。”“这是‘居高声播远,因是藉秋风’,与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不同。”同学们为了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查阅更多的同类作品,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批注水平,也扩大了知识面。
最后,批注式为读者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一般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活动,与他人无关。但批注式不同,它可以把批注的成果提供给别人,成为大家交流思想和见解的平台。像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等,对后世读者的启迪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中学生中进行的批注式,也在全班、全年级乃至更大的范围内,提供了大家交流思想、发表不同见解的平台,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读书心得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出版的这套“名家精品”与同类读物不同,它不仅向读者提供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在每一页给读者留下了写批注式心得的空间,使读者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几十年后,拿出本书看一看,你会惊喜地看到自己当年心灵成长的轨迹。
我们在每本书的前面精选了一篇作家的代表作进行批注式,给大家提供一个样本。读者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写出比范文更优秀的读书心得,让成为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2011年9月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