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随机应变见招拆招(2)

作者:韩亚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6

|

本章字节:11624字

真正的聪明人宁愿人们需要他,而不是让人们感谢他。需求心理比感谢心理更有价值,因为心有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无非促人忘却。与其别人对你心存感激,不如别人对你有依赖之心。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橘子被榨干后往往由金黄变为渣泥。一旦不再有依赖心,也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因此,侍君之道,关键是引起他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并维持他对你的依赖心理,不要完全满足其需求。但践行此法时不可过分。


任何一个精明的君王都会喜欢聪明伶俐的下属,因为这样的人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突发事件,想到自己所考虑不及的问题。试想一个杲头杲脑的人,他又如何能担当此任呢?对于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来说更是如此,他既需要服服帖帖的忠顺之臣,他同样需要聪明伶俐的能臣。而纪晓岚是一个既服服帖帖又聪明伶俐的臣子。


乾隆乙酉年是乾隆帝登基三十周年之年。时值风调雨顺,乾隆皇帝高兴万分。他想,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举行过封禅大典,用以显示自己统治英明,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也因此为后人称颂,他乾隆皇帝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且统治的疆域远远大于秦皇汉武之时,为何不可以搞一次封禅大典呢?所以在这年初秋,率领文武大臣到泰山行封禅大典。


所谓封禅,是皇帝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筑坛于泰山之顶以报天功,称为“封”,于泰山下小山除土以报地之功,称为“禅”。由于此礼极其神圣,各个朝代并不常举行。据说上古有七十二位君王曾封禅,秦以来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几个君主举行过。不少君主也曾憧憬于封禅之功,但未能实现,毕竟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有资格和能力封禅的,稍有天变、灾荒、边警,就可破坏必须具备的社会祥和、帝王圣明这一条件。


乾隆皇帝此次登山,是他生平九登泰山的第五次。乾隆皇帝天性喜欢游山玩水,他一生曾三上五台,六下江南。此次登山在名义上是封禅祭祀,实际上也是在山光水色中娱乐自己。


封禅的队伍,进得济南府后,歇息二日,饱览这里的湖光水色。济南城内,泉水众多,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皇上住在大明湖西侧的遐园。这是济南第一庭园,古木苍翠,曲水虹桥,幽静典雅。乾隆皇帝今天游兴很浓,便叫纪晓岚、和坤伴驾游湖。


君臣三人乘小船到了湖心历下亭。这历下亭建于北魏,壮丽轩昂,纪晓岚随皇上在历下亭里,欣赏周围的景色。只见宽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阔大的荷叶迎风摆动,岸边绿柳婆娑,楼台亭树,掩映其间。四周景物的倒影,映在湖里,看得清清楚楚,不禁为这里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间,乾隆皇帝问道:“这历下亭,历史悠久,风景佳绝,可曾有文人骚客所做诗文?”


和砷想讨好皇上,马上应声说:“有!”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已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和砷张口结舌,说到这里没有词了,眼睛眨巴了半天,也没有想起一句诗来。


纪晓岚却答道:“臣早年读《杜工部诗集》,记得杜甫有诗题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有两句,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好!好!”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和坤在旁羞得满脸通红。济南是有名的“泉城”,泉水众多,金代曾立泉碑,列举了七十二处有名的泉水,乾隆君臣一行游历于湖光水色之间,兴致盎然,一边观赏,一边品评。


众多的泉水,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趵突泉、黑虎泉和珍珠泉了。趵突泉主泉分为三股,喷高三尺有余,状如三堆白雪。黑虎泉从三个石雕的虎头中喷出,如三股瀑布,水声喧腾,如虎啸风吼。珍珠泉清碧如翠,当中冒出一串串白色气泡,像喷出万颗珍珠。游览完毕,天近中午。在路上走着,乾隆皇帝问起二位侍臣:“常说济南有四大名泉,朕今日看了三泉,尚有一泉,叫什么名字?”


纪晓岚答道:“如果微臣记得不错的话,那就是金线泉了。”


“对,对!”乾隆皇帝点着头,“你可曾到过那里?”


“臣尚未去过。只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来一部《济南府志》,看了上面的记载。”纪晓岚答道。


“好,好!你勤勉上进,实属可嘉。”乾隆皇帝夸赞道。


和砷在一旁听着,心里酸溜溜的。自己肚里的墨水,自然比不过翰林出身的纪晓岚,但让他生气的是,这个纪才子也太不留情面了,你只要说声记不起来了,不就完事了吗?免得在皇上面前,显得你们都有学问,就是我和坤无知浅薄。


乾隆皇帝在泰安城内的岱庙举行过祭祀东岳大帝的大典之后,第二天便率领群臣登山。陪同他登山的文臣有董曲江、刘师退、刘墉、纪晓岚等人。一路上簇拥乾隆皇帝,浩浩荡荡。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斗母宫。斗母宫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宫院,明嘉靖二十一年予以重修,规模较大、女尼众多。院内供有送子观音,那些缺乏子嗣的人,多来此叩拜,因此香火鼎盛。乾隆皇帝驾临此地,众女尼也很乖巧,忙捧来纸笔墨砚,恭请君臣题字留诗。乾隆皇帝见一群俊俏的女尼相求,焉能不应?所以欣然允诺,随手写下一句上联:


镄声罄声鼓声声声龟枉;


这是从寺观宗教气氛而说的,切情切景,众大臣纷纷喝彩。乾隆皇帝颇为得意地说道:“上联朕已写好,下联谁来题写?”不待众人回答,纪晓岚接过笔来,立即写道:


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这一联把宗教观念渲染得更加浓烈,与上联对得工整稳妥。乾隆皇帝颔首称好,众女尼也高兴得眉飞色舞。纪晓岚看着这帮俊俏的女尼,想起外边有关女尼不守清规的流言,他的戏谑劲头又来了。只见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另取一纸,扬手又写下一联:


一笔直通;


两扇敞开。


这话一出,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趣,使在场的大臣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女尼们很快也领会了其中的恶意,脸色突变,乾隆皇帝也没有料到纪晓岚写这样的话,正要制止,只见纪晓岚故作严肃的样子,又不慌不忙加了几个字,把这一联变成:


一笔直通西天路:


两扇敞开大千门。


这下意境全变了,女尼们又恢复了她们的笑容,乾隆皇帝君臣也松了一口气。异常尴尬的局面,转眼间又变成了轻松愉快的笑声。大家无不为纪晓岚的敏捷才思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而叹服。


这次登泰山,纪晓岚可是出尽风头!


乾隆这天在西暖阁读书,看到《论语》上“子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一段时,忽然想要为这“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句,对成一副联语,想起了以联语惊人的纪晓岚,便要当面试试这位才子的学问,让他来对对这个句子。于是将他召来。纪晓岚见过君臣之礼,恭敬地站在一旁,乾隆赐他落座后,便说出: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乾隆要纪晓岚对出下联。纪晓岚思索已定,跪在地上答道:“吾皇万岁,微臣已想出对句,只是有些不雅,出言无状,害怕惹恼圣上,为臣不敢说出。”


“只管奏来,朕赦你无罪!”


纪晓岚只好提心吊胆地答出下联:


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


乾隆听了,不清楚此语出自何处,觉得虽然听来滑稽,但也不失为一个工稳的对旬。心里觉得这个纪晓岚还真有些绝活。不管是多么蹊跷的上联,到了纪晓岚这里都能找到有趣的对应句子。这个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


自此,皇帝感觉自己越来越离不开纪晓岚了。乾隆三十三年春,作为日讲起居注官的纪晓岚按例升任贵州都匀(今都匀市)知府。知府一官介于中高级之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台阶”。一般而言,在此任上三四年后,即可任按察使之类高官,成为统领一方的大员。但贵州都匀当时尚未开发,既没有“油水”,又不好治理。加之苗汉杂居,民族问题也很突出。同时,贵州属边远地区,做官之难可想而知。吏部的初步任命刚发下来,乾隆觉得不适合纪晓岚,更何况他身边也缺少这样一个充满才智又幽默风趣的才子。于是特降谕旨:纪晓岚学问优长,外任不能尽其所长,著加四品衔,仍留原任。纪晓岚本来已收拾行装,准备“做边远客”了,有了这道谕旨,他以后的命运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级升了,职位依然是詹事府的属官。但不离皇帝左右,肯定机会很多。果然,两个月后乾隆帝在正大光明殿考试翰林诸官,纪晓岚以二等十六名,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正式成为“天子近臣”。你的潜能有多大,你就能做成多大的事。潜能到底在什么地方?有些人爱在自己的身外去寻找,有些人爱在成功者的身上去发现,这都叫缘木求鱼。纪晓岚特别善于在僵局之处来发挥自己的潜能,来测一测他人的本领,同时还善于把自己变成幽默的高手、滑稽的专家,去把风险化小,因此他的快乐潜能是无穷的。


多少年后,纪晓岚认为这是他仕宦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纪晓岚之所以真正成为天子近臣,是他的学问能得到乾隆的肯定,这样自然是宠誉有加了。乾隆帝十分精于统治术,但在用人方面确有识人之明,用其所长。他担心纪晓岚一到贵州就终身沉于下僚,他的聪明才智,也就不能发挥了。此后尽管发生了发配新疆的事,但命运很会开人的玩笑,纪晓岚又回到了乾隆的身边,而且帮助乾隆完成了“文治丰碑”的塑造。有才学打遍天下也不怕,没有才学送到皇家大院也终无所用。才学绝对是一个人成功的资本,但是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人怀才不遇呢?这是不是与这些人不会推销自己有很大的关系?纪晓岚是一个在任何场合下都会推销自己的专家——他的“文章”天下无人能敌,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自己身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才学。也许只要心明眼亮起来,每个人就会有挥洒不尽的才学。


让和坤哑巴吃黄连


和坤在皇上面前可能是以奴才的面貌出现,但是在他的安乐窝里,他是绝对的主人。和坤对自己的府邸的建造就可以称得上是不惜工本。乾隆四十五年,和砷在什刹海畔的府第造就完工。和坤自己着急的是,宅第各处虽已建筑齐全,涂漆整齐,但各类门牌、亭额的书写仍未妥当。虽然他从宫中拿出的此类宝贝不少,但也不敢公开张扬,只好求工书法者献技。


一般的书法大家,无论何人,和坤叫一声便有求必应,各类牌额已就,最后剩下乐道堂对面的凉亭差一亭额。凉亭是和府的一景,和坤在建造之时,即亲自布排,督工甚为满意。琢磨再三,他想请纪晓岚书此亭额。


这天,和砷与纪晓岚一同候朝,一个时辰后,仍不见皇帝召见。纪晓岚在桌旁侧身而坐,一面拿着他的大烟枪津津有味地猛抽,一面闭上眼睛养神。和坤见是时机,朝纪晓岚走过来说道:“纪大人,蒙皇上不弃,在下宅第初成,下人已将帖子发出,恭请大人届时光临赏脸。”和砷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纪晓岚一看和砷这副模样,怎么平日里专横跋扈的样子全然没有了。他又以皇上相加,什么意思呢?纪晓岚说道:“和相国不必如此客气,有何难处,直言无妨。”


“纪大人为一代名儒,现敝宅凉亭之亭额尚未着落,纪大人可否挥毫相赠。”


纪晓岚这才知道和坤是求他书写亭额。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又从桌上


纪晓岚在桌旁侧身而坐,一面拿着他的大烟枪津津有味地猛抽,一面闭上眼睛养神。和坤见是时机,朝纪晓岚走过来说道:“纪大人,蒙皇上不弃,在下宅第初成,下人已将帖子发出,恭请大人届时光临赏脸。”和坤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拿起大烟枪抽将起来,眼睛还不时地一眨一眨。这可急坏了和砷,他怕纪晓岚婉言拒绝,让他下不来台,忙又接着说道:“大人纂修全书,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若无空闲,倒也作罢。”


和坤开始收话了。纪晓岚侧身微动,言道:“也好,既然和相国如此信赖,在下唯恐才识有限,不够尽如人意。”


和砷一听纪晓岚已答应作亭额,很是高兴,赶紧又是一番恭维:“纪大人贯通儒术,旁通百家,能诗能文,想此必小事一桩。敝人有谢在先。”说着和坤就两拳相抱,给纪晓岚作起揖来。


“和相国不必多礼,明天当书写停当,敬请过目。”


此事和坤甚为高兴,一则纪晓岚确是一代大儒,平日里与皇帝吟诗对联,句句妙精,他能书写亭额,一定会使府第增光不少;二则和坤没想到答应得如此痛快,平日纪晓岚对和坤百般戏弄,借题发挥,今日则恭敬为先,出乎意料。答应和砷后,纪晓岚朝罢回府,欣然提笔写了“竹苞松茂”四个大字。次日,和坤高高兴兴地接过纪晓岚手书“竹苞松茂”四字,不禁万分欢喜。和府花园水榭,松柏茂密,竹笋丛生,确实得体。他一面欣赏,一面赞叹纪晓岚的才识。罢朝以后,和砷坐轿回府,就即刻吩咐刘全让手下将亭额制成金字,高悬亭上。


和府上上下下都为纪晓岚所提亭额感到欢喜。等到和砷宅第各种门牌、楹帖、亭额配置齐全,和砷想到先让乾隆皇帝一饱眼福,临幸巡视。


乾隆一生好大喜功,又颇喜游山玩水,一听和砷请他到宅邸巡幸,不禁心里一热,但又不便兴师动众,于是决定微服出访。这天,乾隆帝只身一人到和坤宅第。和砷早已安排妥当。各处参观之后,乾隆帝正坐在和府乐道堂中央的御座上一面品茶,一面正观看对面风景秀丽的凉亭。他看看站在身边的和坤,突然问道:“这亭额出自谁手?”


和砷满以为乾隆帝为凉亭所吸引,没想到万岁倒问起亭额来,他不无得意地答道:“禀万岁,这亭额为大儒纪晓岚所书。”乾隆帝一听为纪晓岚所书,不禁轻声一笑。


“万岁,纪晓岚所书‘竹苞’两字,道劲清新,画龙点睛,实为敝园增色不少。”和坤在向乾隆解释。


“和砷,你可知道纪晓岚是在骂你?”


这下和砷被搞糊涂了。“万岁,‘竹苞松茂’乃晓岚颂吾华屋落成之词。万岁圣鉴,臣实不明白。”


乾隆帝见和坤确实不知,只得向他解释。“你看……”乾隆帝一面手指亭额,一面开始解释,“你把竹苞两字拆开看是什么字?”


和砷一看,心里琢磨把两字拆开,这不成什么字呀,他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乾隆道:“竹苞两字拆开,不是个个草包吗?”和坤这才恍然大悟,哭笑不得。事后,他在纪晓岚面前再没提及此事,只是又在心里记了一笔。和砷等乾隆走了以后,生气地命家人把亭额摘下来,和坤将亭额摔在地上,让家人一把火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