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观弈道人外圆内方(1)

作者:韩亚红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30

|

本章字节:12104字

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纪晓岚晚年,对围棋有浓厚兴趣,并且自号“观弈道人”。他在六十八岁写的《槐西杂志》小引里,就是这样署名的:“壬子六月,观弈道人识。”一是表示酷爱棋艺,一是表示自己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纪晓岚拥有一副别致的棋子,圆滑秀美,晶莹透亮,那是朝鲜使臣邓思贤送给他的。黑子全是海滩细石,大小粒粒一致,经若干年海水冲击所致。白子全是海滩贝壳,也被海水打磨得洁白如雪。碎石和贝壳虽不珍贵,但要拾取这么多厚薄均匀、颜色一致的,非一朝一夕之功,从这点看,就值得人特别珍视。纪晓岚非常喜爱,放在书斋里,经常把玩。可惜后来被棋友范司农借去,范氏死后,棋子不知下落。纪晓岚惋惜不已。


纪晓岚对下棋有他的独特看法。他觉得对弈之事,“消闲遣日,系不妨偶一为之;以为得失喜怒,则可以不必。”他常引用苏东坡的诗“胜固欣然败亦喜”。


纪晓岚老家景城真武祠,有一道士酷爱下棋,人称“棋道士”,其本名外人倒不知道。有一天,纪晓岚来到真武祠,见桌上置一棋局,只三十一子。纪方洲以为棋道士外出,便坐下来等待。忽然听到窗外有喘息声,走出来一看,原来是棋道士与一个人正在争夺一个棋子,四手相持,力竭倒地,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引得纪晓岚笑了起来。


乾隆十二年纪坦居参加乡试。试院有两个考生,以号板做棋盘,以碎炭为黑子,剔碎石灰块为白子,对弈不止,竟忘了应试,终场时一齐交了白卷。


纪晓岚觉得这两个故事里的弈棋者都很可笑,为弈棋竟忘记一切,实在太执著。他把这种弈棋的看法,又用在人生态度上。他自称“观弈道人”,一是表示酷爱棋艺,一是表示自己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或许正因为有此背景,纪晓岚晚年对他的堂兄纪昭采取的人世态度很是佩服。纪昭进士及第后只作了八年的内阁中书,便辞官家居,只以诗书教子孙,每日日与友人吟诗喝酒为乐。乾隆三十二年春天,纪晓岚返回北京前,纪昭赠诗相送,其中有“敢道山林胜钟鼎,无如鱼鸟乐江湖’’二句,是劝纪晓岚及早脱离名利场的意思,当时纪晓岚仅一笑了之。但后来经历了官场几番沉浮以后,感觉其兄的见识真的很高。


人在宁静之中心绪就会像秋水一样清澈,可以见到心性的本来面目;在淡泊中意念情趣才会平和愉悦,可以得到心性的真正体味。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


庄子说:“荣辱立然后睹所病。”意思就是说,人们如果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会总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终日忧心烦恼,无法摆脱。


他还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事物之徒乐变。”意思是说,追求钱财的人总为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从无满足;追求权势的人总为权势不大而暗自悲伤,因而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于攫取权势。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样坚韧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直到现在,爱山、爱水,以山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许多文人的最高追求。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撑;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著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纪晓岚与和砷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息过。纪晓岚总是避免与和坤的正面交锋,就像局外观棋一样,静观默察。丙午年,和坤指使管家刘全,在京中买了一处地盘,为和砷营造府第。为了免除朝中大臣的议论,一切事宜都用刘全的名义办理。但其建造格局,超出了清廷的规制,被人们看了出来,引起朝官们的义愤。清朝建造房屋的规格是很多的。比如除皇帝外,任何人都不得用黄琉璃瓦和绿琉璃瓦,房的规模,王爷也不得超过六六三十六楹房屋的间数,不得超过九百九十九间半。超过了便算违制,定将受到处罚。御史曹锡宝与纪晓岚私交甚深,曾以隐语说出要参劾和砷。纪晓岚也不好明说,就以宋人《咏蟹》诗中的两旬赠曹锡宝,说:“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一背红。,,意思是说,现在参劾和坤,恐怕时机不够成熟。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晓岚的告诫,毅然上了一道奏章,参劾和砷家奴刘全建造房屋规模宏大,服用奢侈,器具完美,恐有倚借主势,招摇撞骗之事。


乾隆皇帝当时在热河行宫。看过奏折,心中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状告刘全只是虚晃一枪,锋芒所指是对准了和砷的。皇帝知道曹锡宝与纪晓岚有私交,便怀疑是纪晓岚对和砷心怀仇恨,唆使曹锡宝参奏。事态的发展正如纪晓岚担心的那样,皇上袒护着和砷及其家奴刘全,却谕令军机大臣,杀气腾腾地逼向曹锡宝。


一曹锡宝身为御史必不下交奴仆,交则罪在不赦,不交又何以知道刘全房屋宽敞,器具完美?”军机大臣们按照皇上谕令中所授机宜,不去纠查和坤家奴刘全,却将锋芒转向了原告。


曹锡宝只好说:“我与和坤家人全儿从不认识,即伊在崇文门管理税务,我并不知道,伊于额税之外有无擅自增加另项情弊亦未有人说过。我因闻全儿住房服用甚是完美,于路过兴化寺街留心察看,见其房屋甚是高大,我想伊是家奴,焉有多资造此华屋?恐有借主人名目招摇撞骗之事,是以具奏。”曹锡宝这样回复,乾隆皇帝仍不满意,继续穷追不舍,大有不揪出幕后之人决不罢休之势。曹锡宝后悔没听纪晓岚的劝告,多言招祸,只好硬着头皮,咬定纪晓岚没参与此事。最后乾隆以曹锡宝参奏不实,给以革职留任处分,没有扩大事态,酿成大狱。纪晓岚在惊恐中度过几个月,心里才踏实了一些,自此而后,便更加小心谨慎。但当时株连之狱颇兴,他心中也没底,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又将他牵连进去,所以日子过得真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想当个清静无为的观弈道人亦不可能。


高宗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在开始亲政的十五天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一代奸雄和坤判处了死刑,引起了朝野的极大震动。经查抄,和砷私产总估白银九亿两,为自古以来未曾见过的豪富,连嘉庆本人也大吃一惊。


纪晓岚亲眼目睹了和砷的下场,颇有一番感触。他觉得,人世真如云流沙涌、浪起帆转一般,无论是胜者败者,皆在此间。人生是盘棋,自己为人,既是观弈者,也是举弈者,更是棋盘中的任人摆布的一颗棋子。


不触动皇帝“逆鳞”


纪晓岚在各种场合表明自己的忠君之心。儒生士大夫意欲以道德理想主义去改造现实社会,这种经世理想势必处处与当道的权势者发生冲突。君主的喜怒无常,权臣、权宦的横行逆施,官场的倾轧排挤,往往使充满经世热情的士人头破血流。在无可回避的现实挫折面前,纪晓岚不得不高扬“拘而无怨”的道德风范,以此作为士人的心理之盾。


他看到正直之士仗义执言的悲剧后果,多少有了一点人生的感悟——自己没有唱黑脸的资本。“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浑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形可窥。与任何人交往也要谨以安身,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纪晓岚自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经庶吉士散馆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编修后,一路平步青云,追随乾隆四十余年,期间除短暂发配乌鲁木齐外,“一生顺境实多”,这在乾隆一朝堪称是个“奇迹”。与许多大臣不同,纪晓岚的侍君术主要的有一条:不触动君主的逆鳞。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儒生,他是一个目光敏锐,能看清生存现状的人。而他的种种侍君术,谜底只能用纪晓岚的机智、智慧来解读。


在政治谋略发展史上,韩非子无疑是一个集大成者,他认为君臣关系的根本是一种利害关系,无所谓情谊问题,君主驾驭臣下的手段,靠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严厉的刑罚和阴谋手段,要以利益相诱惑,使臣下不得不依附于君主。而臣下侍奉君主的第一个原则是不触动君主的逆鳞。他说:龙,温柔起来可以亲近、骑着玩耍。但它喉咙下有径长一尺的逆鳞,如果有人触动了它,温柔的龙会变成凶猛吃人的龙。君主也有逆鳞,侍从之臣千万不可触动君主的逆鳞,这是保全自己的第一个策略。龙的逆鳞在明处,君主的逆鳞在心里,不是十分接近和了解君主的人是不能揣测的。而触动者定会身首异处。


睿智的韩非子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郑武公想征伐胡国,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做妻子,使胡国的国君十分高兴。然后郑武公问群臣:“我想用兵,可以去攻打哪一个国家?”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去攻打胡国。”


郑武公大怒,说道:“胡国和我国情同兄弟,你说可以攻打,是什么意思?”说完,下令把关其思处死了。胡国的君主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郑国和自己很亲近,对郑国没有任何防范。结果,郑国袭击胡国,消灭了它。


韩非子得出结论:实际上,关其思的话是对的,他的命运这样悲惨,主要是道破了君主的秘密。不该道破而道破,也就触动了君主的逆鳞,使自己成了君主战略上的牺牲品。


“伴君如伴虎”,然而,也可以“狐假虎威”,利用皇帝的权威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聪明的君主就不好利用了。而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绝顶聪明的君主,因此,在他身边能受恩宠十分不容易。如果能够几十年长期受恩宠,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为了驾驭臣属,乾隆帝常常施展出人意料的手段,或小过重责,罚非其罪,或破格提拔,一月数迁。生杀予夺,出自朕躬。大臣们莫测天威,既感到自己头顶上时刻悬挂着皇权的利剑,又希冀一沾皇恩,幸得终南捷径,便可加宫晋爵,封妻荫子。


乾隆五十五年(1789年),是乾隆帝的八十大寿。由于乾隆皇帝感到自己统治五十多年,功勋卓著,加之年逾八旬,五世同堂,所以内心很愿意大搞庆祝活动。实际上,早在乾隆五十二年,他就指派阿桂、和坤、刘墉等人组成了筹备班子,开始筹备庆典活动。有此一种表示,臣下谁不明白皇上的心思?所以,尽管乾隆皇帝面对当时各地灾荒不断的现实,一再要求内外臣工务必节俭,“虽席豫而履丰,恒戒奢而示俭”,事实却正好相反,“内外宫殿、大小仪物无不新办。自燕京至圆明园,楼台饰以金珠翡翠,假山亦设寺院人物,动其机括,则门窗开合,人物活动,营办之资无虑数万万,而一毫不费官帑,外而列省三品以上大员俱有进献,内而各部院堂官悉捐米俸,又以两淮盐院所纳四百万金助之。”


纪晓岚作为礼部尚书,但是他没有担任庆典筹备大臣,这主要是大典以大学士领衔筹备,以示尊崇。但纪晓岚无疑是一个主要参与者。四至八月,有恩科考试,表彰全国长寿老人所谓的人瑞活动,期间就连他最亲的四婶去世,他也没有奔丧,只派了儿媳妇前去祭奠。


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此间纪晓岚还写下了大量歌功颂德、逢迎阿谀的文字,在那篇“祈增舜寿”的《祝禧茂典记》中,骈四骊文,洋洋洒洒,气势辉煌,全面歌颂了这位临御五十五年的皇帝的文治武功,文中的乾隆皇帝简直是功盖三皇,德高五帝,不逊尧舜,千古以来第一名英明伟大的皇帝。乾隆皇帝看了这篇祝颂文章,在众多的颂扬文字中,显然最为华美,当然十分满意,飘飘然几列仙班。面对举国上下的恭贺,乾隆也乐得其所。乾隆走到纪晓岚的贺联前,停住脚步,只见纪晓岚的贺联为一长一短两副。第一联写的是:


天数五地数五,五十五年,五世一堂,共仰一人有庆;


春八千,秋八千,八旬八月,八方万国,咸呼万寿无疆。


第二联写的是: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人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谷登,五云现,五事修,五福备,五代同堂,祥开五凤楼前,五彩斑斓辉彩帐;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岁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宝进,八恺呈,八面畅八风和,八方从化,歌舞八鸾队里,八仙会绕咏霓裳。


这两副寿联对仗工整,设想新奇,气魄雄伟,实在叫人击节赞佩,乾隆看了喜爱非常。大典刚过,乾隆皇帝降下谕旨,特赐纪晓岚“紫禁城骑马”的殊荣。所谓紫禁城骑马,并非真的骑马进入紫禁城,而是皇帝对于老臣的一种礼遇,准许年事已高而功勋显著的老臣,在紫禁城内,乘坐两人抬的小轿子,代步上朝。纪晓岚素有“神行太保”的美称,年轻时健步如飞,一般人比不上他,到这时虽然已六十六岁,仍然身体健壮,精神旺盛,走起路来,步履稳健,丝毫不见龙钟老态。所以虽经皇上特许“紫禁城骑马”,但他上朝,既不“骑马”,也不乘轿,照常健步如飞。


偏偏在这年十一月,内阁学士尹壮图不识时务,却提出另一种意见,发出另一种声音。


尹壮图,字楚珍,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乾隆三十九年考选江南道御史,三迁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尹壮图就乾隆对犯有过失的各省督抚,实行罚银代罪而不加以行政处罚的做法提出异议。他认为,这一措施不但没有收到整饬吏治的效果,反而助长了贪污之风。因为受罚的官员,如果有贪赃的行为,会变本加厉地贪婪以完纳罚罪之银。而清廉的官吏也往往因无力缴纳银项,接受属员的资助,再遇属员贪纵时,便不敢认真查办。他说:“是罚银虽严,不唯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生其玩易之念,请永远停止此例。”


本来尹壮图是一片忠心,直陈弊政。因为,当时乾隆八十大寿一共花掉白银四亿两,没有动用一两朝廷库银,全由内外廷臣进献而来。当时一位叫成种仁的朝鲜外交官,在他的《北京见闻录》中写道:“外而列省三品以上大员,俱有进献;内而各部堂官,悉捐米俸;两淮盐院所纳四百万金助之。”白银由各省督抚进献,督抚之银又从何而来呢?只能是加重商民税赋,或者亏空地方府库。


对于尹壮图此奏,乾隆起初没有表示反对意见,只令尹壮图具实覆奏。然而,当尹壮图再次上疏奏称:“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经过各省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若问勒派逢迎之人,彼上司属员授受时,外人岂能得见?请旨简派满洲大臣,同臣往各省密查亏空。”但尹壮图的奏折触怒了乾隆皇帝,乾隆令他将其所指督抚是谁?逢迎上司者是谁?借端勒派致有亏空库项者何人?一一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