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虚与委蛇,革命刽子手(4)

作者:池昕鸿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20

|

本章字节:12646字

那般人噤若寒蝉,开始悄悄地溜走,就在这时候,电话铃响,杜月笙亲自去接听,话筒里传来口头通知,当晚八点,在沪国民党人马超俊、叶楚伧、刘芦隐,在法租界环龙路四十四号,举行上海各界紧急会议,商讨援救被捕人士的办法。


刚放下电话,张啸林发了急,他高声地问:


“你可不可以不去?”


“不可以。”


“要么,你派个代表去。”


“不,我一定要自家去。”


“开会的事情,多你一个和少你一个,那有什么关系?充其量,他们商量定了什么,出钱出力,我们暗底下来好了么!”


杜月笙定定地看着他,歇了半晌,他仿佛有许多话要说,苦于一下子不知如何措词,最后,他仅只加重语气说了一句:


“我们住租界,但是我们是中国人!”


话说完,他便转身上楼换衣服。


张啸林耸耸肩膀,他向站在一旁看得呆了的万墨林说:


“都四十岁的人了,就跟个子囝一样!”


杜月笙上了二楼,立刻便唤人叫万墨林上去,拨电话是万墨林的专责,一两百个电话号码他可以熟记胸中,无须查阅。杜月笙命万墨林拨电话给王晓籁、陆伯鸿,约好了夜晚大家一道去开会。


那一次的会议,参加者除上述诸人,还有冯少山、余日章和国民党员郎醒石、桂崇基、林焕庭等,会中人人悲愤无比,情绪激动,连公共场合绝少开口的杜月笙都作了狮子吼,帝国主义压迫下的“子民”终于觉醒了,他们一致议决,从6月1日起,全上海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同时通话海内外,控诉英日两国的罪恶,请求世界公理,举国上下一致援声讨。


6月1日,英国巡捕蛮横如故,因为南京路上有人阻止电车行驶,他们又开枪杀人,当场死四名,伤十余名,被捕者亦复不少。这么一来,风潮更为扩大,上海交涉员许沉,向上海领事团南京路英国巡捕两次开枪杀死学生和民众案交抗议书,领事团将抗议书束诸高阁,置之不理。


情势越来越紧张了,外国舰队的陆战队和洋商团的团员,纷纷武装开入公共租界,他们居然搬出了大炮和机关枪,分路据守,如临大敌,于是零星的冲突,仍在不断地发生。新世界的游戏场,和四问学校,都被外国兵加以占领。


到了6月4日,上海已经成为一座死市。


长时间的罢工,使上海十余万工人面临严重的生活问题,有关方面发起捐款救济,杜月笙又是最先响应,他出钱出力,从不后人,自己捐出了大笔款项不算,更发动他在工商各界的朋友,悉索敝赋,踊跃输将。据当时的统计,捐款数字约为一百万元。当时确实由于这笔庞大的捐款,维持了爱国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方使帝国主义资本家,无从施展其压力。


北洋政府也向领事团一再交涉,双方各派调查团到上海,从事实地调查。到8月12日,由中日官方协商,内外棉纱厂罢工案单独和解,订立条件六类,日厂赔偿工人伤亡费一万元,补助工人停工损失十万元。上海市民为五卅惨案提出的主张,则由北洋政府和领事交涉累月,几经波折,终于获得部分解决。


不过,由于五卅惨案,引起了全国上下一致的对英经济抵制运动,使英国在中国锐意经营了一两百年的经济侵略,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打击。


东亚睡狮,古老的中华民族苏醒过来,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侵略,并不曾因中华民国的肇立而停止,自辛亥革命以来,祸乱频仍,纷扰不休,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濒临分崩离析,而这里,都与国民政府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分不开的。他们以武力作后盾,以不平等条约为工具,攘夺我关税,妨害我司法,垄断我金融,扼制我工业,把持我农产,草菅人命,恣意屠杀,至于那些窃据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他们本身就是洋人的爪牙,每一个军阀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者的大力支持。


于是,中国人民觉醒了,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铲除军阀,打倒列强”,中国始有生机。汉口、北京、广州,一连串的发生抗议示威运动,因而也再传出列强杀戮的恶噩,终于,这一次民族觉醒加速了北伐的完成。——它使杜月笙面临个人历史的新页。


1925年五卅惨案过后,全国同胞的同仇敌忾之心,和杜月笙个人声望,同如巨浪滔天,扶摇直上。当时的黄浦滩头,杜月笙的地位已可与沪上大老,浙江财阀领袖虞洽卿相提并论,同辔并驱。可是,众所周知:“阿德哥”虞冶老的兴趣始终贯注于工商金融,他对于政治与社会事业不像杜月笙那样的胸怀大志,经之营之。


杜月笙自己识字太少,但是他却深知新闻事业的重要。上海是中国报业的发轫地,向执全国新闻界之牛耳。辛亥革命以来上海中文西文,大报小报,风起云涌,林林总总,英租界望平街上报馆望衡接宇,密若繁星,因而乃有中国舰队街之美称,意思是它可以和英国伦敦的报业中心分庭抗礼,等量齐观。


为了便于政治与社会关系的运用,杜月笙开始把他的触角伸入新闻界。他的策划极其正确,而手法更为高明,他不但跟报馆老板拉关系,攀交情,尤其一心结交各报馆编采两部的中坚分子。他对各报的编辑和访员极力笼络,先使自己成为他们“可资依靠”的好朋友,然后赢得他们的信赖和尊敬,终于他在新闻界收了第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门徒,——新闻报编辑唐世昌。唐世昌是上海报业近二十余年最有势力的人物,他压得下惊天动地的大新闻,也能掀得起无中生有的大风浪,往往一条排好了版的头条新闻在见报那天突然失踪,——报馆老板装做视而不见,编采人员噤若寒蝉,大家心照不宣,谁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唐世昌或是另外一位,在忠实执行杜先生交给他们的任务,是杜先生自己,或者杜先生受了什么人的嘱托,他以为这条新闻不适宜刊登。


袁世凯曾经当过些时日专制皇帝,他一手擎着利剑——全国精锐之师的北洋军队,加上无孔不入、高价收买的职业凶手;另一支手握着钞票——中华民国国库以及外国巨额借款。还有具体而微的袁世凯,如齐燮元、卢永祥、孙传芳、张作霖和张宗昌……张宗昌即曾公然枪决记者,但是这些军阀巨擘再加上晚清皇朝,没有任何一个独裁者能够像杜月笙一样,得心应手,一呼百诺,全面操纵了黄浦滩上的新闻界。


杜月笙对他新闻界中的学生子,特别帮助,黄浦滩上诐谲诡秘,风涛险恶,头一桩,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他能绝对保障新闻界门人的安全,——赵君豪在上海沦日时期,照旧担任《申报》总编辑,作抗战之鼓吹,予汉奸笔诛口伐,后来被汪伪政权指名通缉,当大队日军占领《申报》,大事搜捕,赵君豪居然能够化险为夷,逃出上海,通过陷区,安全无恙抵达重庆,便是杜月笙保护门弟子的杰作之一。


除此以外,凡是被杜月笙延揽的新闻界人,他们的职业有保障,生活更无虞,日常工作尤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助力。杜月笙可以在每一家报馆老板面前说得起话,这是尽人皆知之事,没有任何一位报馆老板,肯为区区一名编辑或记者,平白无辜开罪杜月笙。杜月笙是如何的不可开罪?——曾有一次,堂堂的某位上海市长居然善意“劝”过两位青年记者,他们分属《北平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当他们各人写的一篇描写上海烟窟通讯见报以后,这位市长很委婉地告诫他们说:


“杜先生晓得你们这样写,他一定会不开心,你们年纪轻轻的,何必去得罪杜先生呢?”


新闻从业员的生活多半清若,杜月笙很了解这一点,别人的学生,或多或少总要孝敬先生一点,只有杜月笙对待他新闻界中的学生,是反过来转孝敬他们的。在各报馆工作的杜氏门人,按月有津贴。如果他们能把这笔额外收人储存下来,以当时的币值,每一年就能置一部小轿车。


收“小八股党”武角色容易,因为杜月笙和他们声应气求,表里如一。收新闻从业者等书生辈困难,那是由于杜月笙自感椎鲁无文,两者间仿佛有所距离,如何使这些学生子对他益增向心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杜月笙是一向敬重文人的,只要他听说某人道德高,学问好,他便时刻想望能有机会为他略尽绵薄,亲自执礼。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有一个侄儿在上海住家,和一位虎而冠者的大力人士发生了房屋纠纷,尽管连袁世凯也惹不起他,但在弹丸之地的法租界,毕竟也无计可施。于是有人建议何妨去找杜月笙?章太炎怀着试一为之的心情,给杜月笙写了一纸便函。


接到了章太炎这封信,杜月笙立刻亲自出马,为章太炎的侄儿解决了困难,然后,也轻车简从,专程跑一趟苏州,拜访他心仪已久的当代古文大家。章太炎讶然于他的温文尔雅,谦恭有礼,这和他心目中的想像是截然相反的,于是章太炎和杜月笙一见如故,两人倾谈长久,从此奠立他们“平生风义兼师友”的深厚友谊,那一次拜访,当杜月笙告辞离去,斯时境况并不太好的章太炎应可发现,在杜月笙饮用的茶杯下面,暗暗压好一张两千银元的庄票,这是他的挚敬。接下来,他更每月派人送一笔款子到章公馆去。


认真说来,杜月笙敬重斯文,然而,他同时也完成了最巧妙的运用和安排,只念过四个月书的杜月笙,门下收了大批学识经验俱优的“无冕皇帝”,这座天平上的砝码很难摆得平。如今杜月笙的良师益友名单上添了一位章太炎,攀龙附凤,于是水涨船高,他果然顺利完成了一生交游三步骤,网罗武角色,访求书生辈,最后是敬礼当代耆彦,交欢于“师友之间。”


帮“大亨”打赢官司


给法国人一点颜色看后,杜月笙还做了一件震动上海滩的大事,那就是帮助“江北大亨”与洋人打赢了官司。


“江北大亨”是当年上海滩对天蟾舞台的老板顾竹轩的称呼。


顾竹轩,江苏盐城人。清末民初,苏北天灾兵祸,顾家子女众多,顾竹轩排行第四,有一年逃荒到上海,当过工部局巡捕,拉过黄包车。


几年后,顾竹轩稍有了积蓄,开了一个车行,拜“大字辈”曹幼珊为师。继而,他也收徒弟开香堂,人称“顾四爷”,在闸北大统路、潭子湾一带作威作福,因其祖籍苏北,故称其为“江北大亨”。


顾竹轩开车行不久,结识了一个小寡妇,此人叫王月花,有财有貌,扬州人,满嘴扬州平话般的口音。顾竹轩经常以老乡的身份找她聊天,谈家乡风土人情。一来二去,两人有了感情,成了相好。


从此,顾家车行里不断添置新车,王月花俨然以老板娘自居,发号施令,顾竹轩对这位财神奶奶也言听计从。


顾竹竿开车行发财以后,经常和王月花一起到湖北路和丹桂舞台听戏。


那时,京剧在上海十分走红,像丹桂这样的戏院,几乎天天客满。


顾竹轩想,开车行毕竟和黄包车夫打交道,难以和上流人物攀辈份,不如开个戏馆。他虽然这样想,却不曾和别人讲过。恰巧那一天和他一起当过巡捕的马小六子来看他,两人多日不见,一问起来,小六子已经升了巡官,专门管南京路到福州路一带的茶楼、戏馆、妓院、书场。


顾竹轩留下小六子吃饭,两人边饮边谈。


小六子说:“老四,开戏馆确是很赚钱,你有意思,完全可以开一个!”


顾竹轩哈哈大笑说:“小六子,你喝醉了吧,而今上海是寸土寸金,头地皮,造房子,全套弄起来,总要得上万元。我到哪儿去弄?你别瞎说了!”


小六子带了几分醉意,说:“我不是酒后胡说,丹桂斜对面,湖北路南京路路口的那块空地,地段不错吧。这块地是工部局圈了的,现在想标价卖掉,这事我有办法,出几千块钱买下来,造个戏院是没有话说的!”


顾竹轩仍然摇头。


小六子面孔一板,把酒杯重重一放说:“老四,我对你一片真心,从不开玩笑,你说钱不够,我指点你一条路。”


顾竹轩忙问:“找谁?”


小六子神秘地一笑说:“找你的心上人王月花嘛!”


顾竹轩不由脸上发烧,当晚果真和王月花商量投资开戏园的事。


顾竹轩的意思是把车行全部盘出,专门开戏园。王月花不同意,她说:“多经营一样,多一条财路,你看黄金荣、杜月笙他们,样样都干,苏北人难道比他们差?争口气,我帮着你,一定干出点名堂来!”


顾竹轩听了,望着王月花深情地说:“我何尝不想,不过我财力不够,你有,可那是寡妇人家活命钱。我全心经营的戏馆,不会有太大闪失,但是别人的闲话难听,也对不起你。”


王月花用手指头在他的额上一戳:“咱们俩还分什么,你去张罗吧。要开戏园就大大地干一番!”


和王月花谈妥后,顾竹轩就到巡捕房去找小六子,商量吃下工部局的那块地皮。小六子拍胸脯帮忙,接着顾竹轩又亲自找了这一地盘的地头蛇季云卿,打通关节,一切都弄得妥妥帖帖,不久,一座崭新的大戏院就在一乐天茶馆对门盖了起来。


顾竹轩给戏园取名天蟾舞台,大家都知道刘海戏金赡,当然有天赐金蟾,发财之意。


戏园开张,顾竹轩福至心灵,聘请当时有名文武老生花旦丑角演出连台本戏《开天辟地》。这是一出神怪戏,机关布景奇妙,噱头十足,场场客满。


因此,顾竹轩很快财源滚滚。


正当顾竹轩财运亨通、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天,杜月笙打发人来请顾竹轩去他家叙谈。


杜月笙说:“前两天黄老板要我告诉你,你那天蟾舞台要保不住了!”


顾竹轩听了真是大吃一惊,忙问:“杜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杜月笙有些着急地说:“你园子旁边不是永安公司吗?他们要你这块地方,准备盖10层大楼,开旅馆、咖啡厅,这公司是在英国注册的,工部局是要买他们账的,听说准备给价收回天蟾地皮。你合计一下,怎么办?这事我和黄老板都帮不上忙。租界是人家洋人当家,我们的力量仅此而已!”


“我怎么这么倒霉?”


“当然,你还可以拼一拼。”


“怎么拼?”


“和洋人打官司。这样,有可能赢。”


“拼不赢怎么办呢?”


顾竹轩有些胆怯。


眼看戏院要保不住,顾竹轩心里真是凉透了。


他告辞了杜月笙,回家的路上,又想起情人王月花:如果戏院关门,怎么对得起她?自己回去再当黄包车行老板,就永远算不上上海新闻人了。


一路想来想去,不小心脚下被石头绊了一下,一跤跌倒在地上,摔得屁股生疼。但是,这一跌却把顾竹轩的狠劲跌了出来,他一瘸一拐地走着,自言自语说:“大不了摔倒收场,回老家种地去。我要拼一下,不能就这样便宜永安公司!”


不久,工部局命令天蟾舞台一个月内拆迁,象征性地给几百两银子的迁移费。正巧,派来执行命令的巡官还是小六子。


小六子面带愁容走到戏园写字间,见到顾竹轩,坐下来叹了一口气:“老四,端人碗,受人管,这倒霉的差使偏偏派在我头上。说什么呢?老四,我尽力拖着,你去想办法。”


顾竹轩反而哈哈大笑,用手掌重重拍了一下小六子的肩膀:“小六子,我怎能怪你?不过我顾老四也不是好惹的,我要和永安公司打官司,打不赢我从此不在上海滩上混!”


小六子有点胆怯地说:“老四,永安公司的后台是英国总领事,你能跟英国人斗?”


顾竹轩微笑不答。


其实,两天前,顾竹杆已去找过杜月笙,杜月笙表示坚决支持他与洋人打官司。不然,洋人今天能挤掉“江北大亨”,明天就能挤掉他这个“上海大亨”。


当天,杜月笙带着顾竹轩去找了另一位名人,“三北大亨”阿德哥虞洽卿。他觉得在上海头面人物中,他是最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