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风俗礼仪(1)

作者:辛伟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2

|

本章字节:11900字

古时排行的称谓是怎样的?


现代人给家中兄弟姐妹排行一般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表示,既简单又明了。不过古人为兄弟姐妹排行可有讲究,他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出一个名称,分别以“伯、仲、叔、季”表示。“伯”就是老大,也可以用“孟”表示,不过“孟”多指庶出的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古人在“字”前常加排行的次序。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字仲尼,他在家就是排行老二。下一辈称呼上一辈时,如果是父亲的哥哥,就叫做伯父,这和我们现代的称呼是一致的;父亲的大弟弟称为仲父;仲父下面的一个弟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为季父。不过现在父亲的所有弟弟都被称为叔父了。


《史记·项羽本纪》中“其季父项梁”说的就是项羽最小的叔叔叫项梁。后来,“伯仲”常常连用在一起代指兄弟,有时也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就是说《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百年来谁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呢?


在古时什么样的人称为“祖”或“宗”?


“祖宗”在现代汉语中是作为一个词出现的,指一个家族的上辈,尤其指较早的先人,也泛指民族的祖先。


古汉语中,“祖”和“宗”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祖”最初泛指祖先。在宗法制度下,人们特别看重家族的始祖及历代祖先的身份地位,祖先的地位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血缘和这个人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所以,历代贵族掌权以后,都要为始祖和历代祖先建立庙宇,这个祖庙也被叫做“祖”。而“宗”就是始祖之后历代先人的庙。后来,也把开始创业的人叫做“祖”,继承大业的后来人叫做“宗”了。如从汉代起,帝王的庙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祖宗”连用,指的就是祖先。


为什么把未出嫁的女孩叫做“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一词,普天下几乎人人皆懂。殊不知,其由来都是出自于金陵。


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上。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以上的说法是民间传说,贴花黄之风俗比刘宋时期早,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而北朝的建立是早于刘宋的,北魏一个普通民间女子早已贴花黄,可见这一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贴“”字是怎么来的?


举行婚礼时,人们都会贴出红双“喜”字,以示庆贺。它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反映出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


23岁的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路过马家镇,暂住在他舅舅家。次日,他上街闲逛,见镇上马员外家门外悬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一句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一时也没有对上下联,便暗自记在心中。


王安石到京城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句上联,便以此为对,主考官惊赞不已。


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马员外恰在门外恭听几名书生应对联。王安石便挤上前,用主考官的对子应对。谁知这对子是专为择婿而出的,马员外觉得石安石的下联对得最出色,得知王安石尚未婚配后,执意要将女儿许配给他。王安石经打听后,得知马员外的女儿才貌双全,便与舅舅商议,同意了这门婚事。


不久,在王安石完婚的大喜之日,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人高中了”。王安石喜上加喜,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金色大“”字,贴在门上。并吟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那以后,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为什么古代新娘出嫁时要在头上盖一块红布?


盖头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载: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之后决定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十分害羞。于是他俩向天祷告说:“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许,就叫它们散开吧。”话音一落,天上的几个云团就聚合为一了。于是,兄妹俩就成亲了。新娘子女娲为了遮盖羞颜,就用草结成扇子来遮挡面庞。后人以轻柔、美观的丝织品代替草编的扇,逐渐形成了盖盖头的婚俗。之所以选用红色的盖头,是因为红色在古人心中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盖头出现在婚礼中的历史很长,出嫁盖红盖头的习俗也曾经在我国许多地区广泛流传。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中有这样的描述:“(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可见在当时的婚俗中,新娘就是盖着盖头的。


新娘戴盖头婚俗一般的做法是新娘出嫁上轿前戴上盖头,到夫家拜堂时或入洞房后,由新郎用秤杆或机杼等物挑去。这一做法始于东汉。


因为东汉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来不及履行繁琐的婚姻仪式,遇到良辰吉日就匆忙完婚。这种“拜时婚”不符合当时“礼”的程序,因而就用纱布蒙住新娘头脸以遮羞。这在当时本属权宜之计,后人却习非胜是,使之成为世代沿袭和传承的婚姻习俗。


到了南北朝时的齐,那里的妇女普遍用头巾来避风御寒。而发展到唐朝初期,盖头便演变成一种用以遮羞的从头披到肩的帷帽。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标新立异,命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就是让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做装饰。


古人为什么把自己贫贱之时娶的妻子叫“糟糠之妻”呢?


将妻子称为“糟糠”出自《后汉书·宋弘传》里记载的一个典故:“(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原来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光武帝想在朝廷大臣中为她择一合适夫婿。湖阳公主说:“宋弘气度威正,品德高尚,朝中官员都不及他。”于是光武帝特意召见宋弘,想探问一下宋弘有无此意,他对宋弘说:“俗语说,人贵了要换掉一批旧友,人富了要另娶一位新妻,这是人之常情吧?”宋弘回答:“我知道的是,人贵了不可以忘却贫贱时结交的知己,人富了不可以抛弃贫穷时娶的妻子。”光武帝只好打消了让宋弘娶湖阳公主的念头。


后来,人们便把与自己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的妻子称为“糟糠”了。


古人为何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呢?


“结发”原是古人成人礼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束发。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冠礼,就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


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就规定女子在订婚后出嫁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受笄时也要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黑布将发髻包住,再以簪插定发髻。古代无论男女,只要举行了成人礼,就意味着到了成年,代表着一个人到了可以结婚成家的年纪了。


到了汉代,“结发”成了新婚夫妻成婚的仪式之一。


汉代苏武有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在洞房花烛夜,饮交杯酒之前,新郎新娘就床而坐,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生死相依。古人还有诗总结:“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发“结”在一起,有牢固、结合、结伴之意,也寓意着新婚夫妇恩爱缠绵、白头偕老。


因而“结发”自然就有了成婚的意思,人们也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了。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里就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


古时的交杯酒怎么喝?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仪式,意味深长,久传不衰。早在战国时期,古人的婚礼上就已经流行交杯酒了。战国楚墓***土的彩绘联体杯、仰韶文化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双联壶,就是最早的实物见证。不过,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化,现在婚礼中的喝“交杯酒”仪式与古代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当初饱含深情厚意的交杯文化有些内容,在后人的传承中丢失,实在是一件可惜的事。


交杯古时称“合卺”,卺(jin)是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合卺即把一只卺切为两半,而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当时,取卺为杯,也是落后的生活条件决定的,但这种古朴仰韶文化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双联壶的婚礼仪式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限深情在酒中。


这里有一个最有意义的小细节需要注意,古人为什么要用苦不可食的瓠瓜来盛酒呢?《礼记》给出了答案:“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原来,用瓠瓜盛的酒必是苦酒,夫妻共饮之,象征合二为一,已结永好,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这杯酒对当时的新婚夫妻来说,虽苦犹甜,回味无穷,就是再难喝,也会幸福地喝下,因为这杯酒的寓意太好太美了。


不过严格地说,最早的交杯酒并不是让新郎新娘喝的,而是用来漱口的。《礼记·昏义》上记载:“合卺而。”孔颖达注疏:“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之与妇各执一片以,故云合卺而。”(yin)是古代的宴饮礼节,食毕进酒清口,有安食养乐之意。可见,当初婚礼上的交杯酒就是小两口饭毕走入洞房后,用酒漱漱口,清理一下口腔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以示尊重对方,而不是感情深、一口闷地灌进肚里。


唐代以前,古人婚礼上的交杯酒就是这个定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试想当时的婚庆场面,实在文雅而含蕴:洞房之内,早已放一切开的瓠瓜,内盛苦酒,新郎新娘各端一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然后在一片温馨中小酌一口,漱了漱口,合卺而笑,倾诉衷肠,而后携手,共赴牙床。这就是当时的所谓“喝交杯酒”。


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盛酒的精美器皿也多了起来,到了唐代,婚礼上除了沿用瓠瓜作酒器外,有时还用杯子代替卺,这才是现在意义上的交杯。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这时小两口用的是两个杯子,新郎新娘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这是史料记录中真正“喝”的交杯酒。


《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新人“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


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由此看,宋代以后婚礼上的交杯酒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喝之外,喝完后还要把酒杯掷到床下面,看一看杯子停稳后的姿势,杯子“一仰一合”的姿势是最吉利的,因为杯子形状恰似男俯女仰的婚后生活,这有百年好合之意。到了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则发展成了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古人喝交杯酒时的心情究竟是高兴还是悲泣呢?这能从一些史料中看出一二。明代李祯《剪灯余话》卷三:“合卺之夕,喜不塞悲,穷奴诉其衷怀,不任凄凉。”清代浩歌子《萤窗异草·宜织》:“合卺之夕,宝与女郎深感姑德。”可见,新婚夫妻也并非喝完交杯酒就进入状态,有时小两口在洞房之内对坐,还要把受过的苦、走过的路、两人的爱、未来的情向对方倾诉一下,有时说到伤心处,弄不好还要掉下几颗滚烫的泪珠呢。同时,小两口还要把母亲如何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养大成人的过程回忆一番,借以感受长辈的恩德。


今人可以想象,新婚之夜,新娘如果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好像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多时候新娘都只是喝一点的,多是认认真真图形式、踏踏实实走过场,浅尝辄止,决不贪杯,不会张开樱桃小口猛喝,绝对达不到纯爷们儿痛饮的水平。如果遇到酒精过敏的新娘,也完全有可能一点不沾,有一史料记载“惟新妇羞涩,不肯染指一尝”,就是一例。


古代婚礼上如此喝交杯酒,不管从形式、内容、过程还是从质量上看,太文化、太含蕴、太文雅、太文明、太品位、太温柔,真是非常有意义。这里边不仅包含了千年不倒的酒文化,也包含了万古流芳的婚礼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回味的民族精华。


为何“福”字要倒贴?


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王府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一高兴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字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在龙颜震怒时,马皇福字后急中生智,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压岁钱是怎么来的?


按照我国的习俗,春节期间,做长辈的总少不了给孩子们准备一点压岁钱,以示祝福。压岁原意是压惊,与古代“年”的传说有关。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后的夜晚,“年”就出来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常常使儿童受惊吓。


但“年”怕“啪啪”的响声,于是,人们就用燃放“啪啪”作响的爆竹赶走“年”,随后,用食物来安慰小孩,谓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