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伟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2
|本章字节:12966字
你知道“三宝殿”是哪里吗?
三宝殿也叫三宝地,指佛教的三个活动场所。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
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也有说法说,佛指释迦牟尼);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
“三宝殿”只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才有,像少林寺、栖霞古寺、普陀寺等。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所以也就有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俗语,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照礼教说,发生了什么事才应去三宝殿呢?初一、十五拜佛诵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法事、仪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也必然要去;躯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也要去宝殿……可见,无事的话,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你知道佛教的重要法器“木鱼”的由来吗?
木鱼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
关于木鱼的由来,僧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渡海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船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两僧徒跃身入海与大鱼搏斗,结果了大鱼的性命并将它拖上船头。
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你知道为什么把出家男子称为“和尚”吗?
“和尚”一词原来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词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词义不合的。
为什么说“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是取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地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空,是事物的本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只有认识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才能让人行善并以自身个体的德性度人,并真正关心世间万物,以自身的身体力行,通过“道谛”的“戒、定、慧”达到超脱生死,解除苦难烦恼。而这种力行过程中,佛教还注意到“悲”,所谓大慈大悲大概相当于儒家的“仁”,总的说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最初的佛教并没有大乘、小乘之分。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abha的音译。大乘教佛名。据说阿弥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临命终的人只要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作为接引佛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此人即能永远脱离生死轮回以及世间的苦恼,最终成就佛道。所以真正懂得这个名号利益的人就如同抓住了一根脱离苦海的救命稻草。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佛家的“六根清净”指的是什么呢?
佛家用“六根”来说人的六种认识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官;“六根”通过接触和加工外物(六尘,即六官所感应到的不同对象),生成六种认识(色声香味触法)。
没有修行的凡人通常只是用眼贪色、用耳贪声、用鼻贪香、用舌贪味、用身贪细滑、用意贪乐境。这不就是庄子说的“与物相刃相靡”和“终身役役”吗?
换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如果想改变这种“终身役役”的境遇,就必须清净六根!怎么清净呢?
《法华经·法师品》谓,依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等五种行,则可依经典之力量,而使六根清净,并得清净六根后的种种功德。说得再明白点,就是要戒(持戒)、定(禅定)、慧(般若)。
所以“清净六根”就是要你修身、修心,进而通达无上智慧!什么时候能达到“慧”呢?达到“慧”之后的一个表现就是“六根互通”——任何一根都可以兼备其他五根的效用。
佛家“拈花微笑”说的是怎样一段公案?
话说有一次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向佛祖释迦牟尼敬献上金菠萝花,并请佛祖说法。
可是,佛祖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拈起一朵金菠萝花遍示会上众人。
当时,会众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默然不已。佛祖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也在会上,整个会上只有他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说道:“我有绝妙高招,能够直达涅至高境界,可以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微妙之处在于: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这就是佛教禅宗里的“拈花微笑”公案,佛祖讲经四十九年,独有此次一言不发。“拈花微笑”也是中国禅宗的第一宗公案,摩诃迦叶也被列为中国禅宗的“西天第一代祖师”。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或“拈花破颜”。本指以心传心直悟禅理,正是禅宗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义;后来也泛指彼此默契、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传示的乃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是纯净无染、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是佛教禅宗说的“无相”、“涅”之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无须更多言语或其他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境的最好诠释。
佛家的“唯心”与哲学的“唯心”是一回事吗?
哲学说“唯心”,是指“唯心主义”。佛家讲“唯心”,是说“三界唯心”。
佛家中的“三界”指的是欲界(具有淫欲、情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色界(远离欲界的淫、食二欲,却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无色界(只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此三界的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迷界,是众生生死轮回之趣,一般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可这三界怎么就“唯心”了呢?三界中所有现象皆由一心识(唯识宗认为是阿赖耶识)之所变现,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想心(阿赖耶识中的“执藏”,即末那识的执着)所变现。妄想心对应的是清净心,即如来藏,即佛性。
当然这里的“心”就像老子的“道”一样,属“强为之名”的东西。佛家讲空,也讲“空空”,即把“空”也给空掉,而这里的“心”也是这样的。也正是因为佛教要“空空”的这点,佛家的“唯心”是出世间法,哲学的“唯心”是世间法。后者是前者要破的对象之一。
你知道佛家的“看破红尘”中的“红尘”是指什么吗?
古代时的“红尘”一词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中:“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做“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开篇阐述石头的来源时说:
“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观音手里拿着的净瓶和柳枝有什么寓意?
从隋、唐开始,便盛行一手持柳枝,一手持净瓶的观音造像。
民间的杨柳观音,辄称柳枝为杨枝(在植物学上杨与柳不同:杨叶向上,柳叶垂下),把二者混淆,但在隋唐时,二者皆有洁净与祛病的含意,现时所称之杨枝甘露,实应为柳枝。净瓶内盛净水,象征净化身心。其后观世音的柳枝甘露,便成为民间最受喜爱的形象。据说观音手中的柳枝“可医病,显示可解除苦难”。
《隋书·真腊传》载:“每旦澡洗,以杨枝净齿,读诵经咒。”观世音遍洒甘露法水,令众生了悟菩提,是代表慈悲为怀,普洒佛法。但后来民间大众误以为那是掌握天气晴雨的法宝,于是每逢旱天便纷纷向观世音求雨。
佛教为何经常提到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
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
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佛祖像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
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像一片莲叶,她的脸儿像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盖一样的莲花。
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朵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以上。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层涵义。而莲花除了莲瓣,还有莲蓬、莲子,莲蓬可观赏,莲子可食用;莲子又可生长,栽培更多的莲花。莲花开放于炎热夏季的水中,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这都是莲花所表征的美德。
所以,比喻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
你知道道士有什么样的戒律吗?
道士当然也讲戒律,而且戒律和佛教徒很相似,也可以说是沿袭了佛教的戒律,并吸取了儒家的名教纲常。
比如说,作为道教最重要戒律的“老君五戒”就是指:一戒杀生、二戒两舌、三戒妄酒、四戒偷盗、五戒淫邪。这和佛家五戒近乎一样。
正一宗也有三皈九戒之说,其中“三皈”是指皈依道,得正觉,化化出人天;皈依经,得正法,劫劫度群迷;皈依师,得正行,不堕诸旁生。这完全是佛家“皈依三宝”的变形。
“九戒”是指一者敬让,要孝养父母;二者克勤,要忠于国主(由于起初的正一教是政教合一,所以也可以说是忠于教主);三者不杀,要慈救众生;四者不淫,要正心处物;五者不盗,要推义损己;六者不嗔,不凶怒凌人;七者不诈,不谄贼害义;八者不骄,不微忽至真;九者不二,要奉戒专一。这也完全吸取了儒家的名教思想。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