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伟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2
|本章字节:12270字
公元1906年,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去世,这让她感到格外悲痛。她立志要实现母亲生前渴望创立一个母亲节的遗愿,借以纪念世上所有的母亲们,同时提倡孝道等。
为此她向社会发出呼吁,还分别给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教师以及新闻界写了上千封信,恳求帮助。她的热诚和努力,终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公元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终于通过决议案,将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在她的努力推动下,一共有43个国家公认这一伟大的节日。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了,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想起辛勤操劳、哺育儿女的母亲。
父亲节是由谁倡议设立的?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设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夫人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关爱,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伟大。她长大后,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父亲也应该像母亲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设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
七夕节是怎么来的?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夕”是夜晚的意思,七夕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是个放牛青年,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织女觉得天上没有自由,来到人间,与牛郎相爱结婚,生出一男一女。有一天,王母娘娘把织女抢走,当牛郎担着孩子到天上追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用头上的玉簪划出一条又长又宽的银河,将他们分开了。王母娘娘只许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见一次面。于是,每到七月初七夜里,成群的喜鹊就飞来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在桥上见面。
七夕节也叫女儿节。有些地方有这样的风俗,在七月初七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希望织女把一手巧艺传到人间。七夕节还叫避节,有些地方有这样的风俗,每到七月初七就把新出嫁的闺女接回娘家,怕王母娘娘看到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强迫他们分开,用暂时分离的办法,避开王母娘娘,以求长久的团圆。
平安夜里为什么有报佳音的活动?
每年12月24日的晚上是平安夜,即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在西方各国,平安夜这天,每家都要扎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祈求来年的幸福,除此之外,还有报佳音的活动。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做人世间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一群小孩会手拿唱诗单弹着吉他,一家一家地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报佳音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
圣诞节为什么定在12月25日?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它是西方各国最主要的节日。耶稣生辰无据可考,后来把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公元元年),定为耶稣诞生之年,时间是一个冬天的夜晚。12月25日本来是纪念太阳神诞生的节日。公元354年,基督教派中的多数派,把这一天定为圣诞节,旨在取耶稣为“正义的太阳”之意。同时,这一天也是世俗的农神节。这个日子正当农历冬至左右,开始昼长夜短,日照时间变长,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福,常常举行各种欢庆活动,向太阳顶礼膜拜。把耶稣诞辰定于传统的农神节这一天,其用意是为了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c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c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c之间为春秋季。从10c升到22c是春季,从22c降到10c是秋季。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我国古代的历法,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其中有十二个“中”气,十二个“节”气,统名为二十四节气,又名二十四气。我国历法起源很早,甲古文中已有了“日至”的记载。“日至”就是以日影的长短来决定四季的长短变化,由此必须确定一个固定的地中。古人在多年观测的基础上,确定阳城(今河南登封的郜城镇,在夏代为都城,史书有“禹都阳城”的记载)是地中,后来的许多朝代都曾派天文官到这里来进行天文观测。现在登封的周公测景台,虽是唐人所建,但它保存了古代圭表测影的遗制。圭的设置和当地的子午线相重合,用以观测每天日中日影的长短变化,从而找出季节的变化,把表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夏至(相当于每年公历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道上最北的那一点,这天地球的北半球白天最长)。古人因冬天日影长而日在北,所以把冬至又叫“日北至”;夏季日影短而日在南,又把夏至日叫“日南至”。
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短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最短的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或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的周期,定为一年,也就是从夏至到夏至,或从冬至到冬至是一年。在一年中,把一年的两个日影长短相等、昼夜长短相同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就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出入》
里所说的“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就是一年的二至、二分。这样全年的节气就可以递推,二十四节气都可以定下来了。
二十四节气,是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季节。它是据“日躔”即太阳的周期而推定的,与月亮的圆缺无关。所以节气在西历中,日期有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二天,但在中历中往往有时相差二十八九天。节气的名称,所在的季节和西历月份是:
春季:2月,立春(节气),雨水(中气);3月,惊蛰(节气),春分(中气);4月,清明(节气),谷雨(中气)。夏季:5月,立夏(节气),小满(中气);6月,芒种(节气),夏至(中气);7月,小暑(节气),大暑(中气)。秋季:8月,立秋(节气),处暑(中气);9月,白露(节气),秋分(中气);10月,寒露(节气),霜降(中气)。冬季:11月,立冬(节气),小雪(中气);12月,大雪(节气),冬至(中气);1月,小寒(节气),大寒(中气)。
其每月在西历的日期大体是:上半年6日、21日,下半年8日、23日。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将二十四节气编成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春”为什么也叫“打春”?
每年都要过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的“立春”,可是群众都叫它“打春”,这是什么原因?
据史料记载:周朝时,有“以土牛示农耕之早晚”的劝农耕习俗,到了隋朝又加上了以彩杖击牛的活动。这个劝农耕的习俗,传到清朝仍在活动。
北京钦天监(管历法、天气、时日的机关),于每年农历的6月份,就把来年“春牛”和“老神”的制作方法,通知给各地的州县官。复州知州和其他各地州官一样,接到钦天监的公文后,就于“冬至”后的“辰”日,在州衙里用土塑条泥牛和一个泥人,泥牛称“春牛”,泥人称“芒神”(又称春神、草木神、生命神)。春牛以桑柘木为胎骨,身高四尺,象征四时(即春、夏、秋、冬),头至尾长八尺,象征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尾长一尺二寸,象征十二月。芒神头梳双髻,身高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手持柳条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节气。芒神穿的衣服和春牛的皮毛颜色都有规定,最重要的是芒神和春牛在街心的排列次序,因为它是告诉农民春耕早晚的,必须摆放准确不能有错。
复州知州把春牛和芒神塑好后,就把它放在街心给群众看,农民进城看见芒神鞭打牛膝牵着走,就知来年春脖短,备耕得早做准备;看见芒神与春牛并列时,鞭打牛肩,就知来年春脖不长不短;看见芒神鞭打牛尾赶着走,就知来年春脖长,备耕可以稍缓。见芒神戴帽,就知春暖,光头是春寒,穿鞋表示春雨多,赤脚表示春雨少,一脚穿鞋,另脚赤脚,表示不多不少。
立春这天,州官带领三班六衙来到街心停放春牛处,召集城内外的群众开大会,号召农民要搞好春耕,秋后得个五谷丰登,好给皇上缴纳钱粮。讲完话,拿起备好的柳树条(或木棍),连打春牛三鞭,接着衙役和到会的群众,每人都打春牛三鞭,最后将春牛打得粉碎,每人抓把碎牛土就回家去春耕播种。
由于从前“立春”这天有春牛活动,所以群众不叫“立春”叫“打春”。
“双春双雨”是怎么出现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什么样的事都可能存在。比如一年中遇到两次立春、两次雨水的节气。公元1984年(甲子年),就有两次立春、两次雨水,即第一个“立春”在农历正月初三(公历2月4日);第二个“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日(公元1985年2月4日)。第一次“雨水”在农历正月十八日(公历2月19日);第二次“雨水”恰恰是甲子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公元1985年2月19日)。
能遇到“双春、双雨”是很难得的。因为甲子年60年才轮一次,而两次立春、两次雨水要在6个甲子年,即360年中才能遇到一次。据推算,上次的“双春双雨”的甲子年是在明代天启年间。据说,这是中国旧历历法人为编排的。中国使用的旧历又叫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的月份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来定的,每隔29天半,月亮圆缺一次。所以,12个月只有354天左右。而阳历(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约365天,这样旧历比阳历少了十一二天。为了弥补时差,使阴阳历协调,我们的祖先用19年加7个闰月(十九年七闰法)来调整,即与阳历相符。所以就出现了“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的说法。公元1984年甲子年正是闰年,于是便在十月置闰。这样,公元1984年(甲子年)便有26个节气。多出的后两个节气正是该年甲子年的第二次立春和雨水。这便是“双春双雨”就是这么来的。
“三九”与“三伏”是怎么来的?
从冬至日起,每9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冬至后第19天至第27天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有民谣:“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春打六九头”(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气渐暖。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戍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熔),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有10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
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