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安城是奋斗目标(1)

作者:胡万宝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0

|

本章字节:10480字

§§§第一节生意可以这样做


自从李渊发动“倒广”运动以来,得到了不小的收获,至少,他现在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能够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不用像土匪一样四处乱窜。


根基稳定下来以后,和东突厥(瀚海沙漠郡)结成友好邻邦成了李渊现在最重要的事。而另一边的东突厥人也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该怎样押注。


他们很清楚,这次跟定的筹码,放在李渊这里只赢不赔,李渊胜利,到时可以收取利息,李渊失败,可以顺手牵羊。这样的买卖无论如何都可以赚钱。突厥人认真的斟酌了一番,认为可以和李渊交个朋友。为了表示诚意,突厥决定以卖马的方式,勾兑自己和李渊的感情。


公元617年6月18日,李渊召见东突厥来使康鞘利等人,接受始毕可汗(东突厥十一任大可汗)阿史那叱吉的赐书。作为回赠的礼物,突厥思量许久,决定送战马给李渊,表示对他的支持。


礼尚往来,李渊回赠给突厥人很多金银珠宝,但在战马这个问题上,李渊犹豫了,战马他只要了一半,其他的全退了回去在战马的问题上,突厥人小看了李渊。


李渊虽然表面上对东突厥恭恭敬敬,小心伺候,但内心里,却时刻提防着对方。和突厥打交道,李渊只是想暂时稳住他们,给自己对付隋炀帝腾出时间。在李渊眼中,突厥人目前还不是自己的主要敌人,隋炀帝才是自己真正的目标。李渊心里十分清楚东突厥此行的目的,他更知道突厥人和他交往的目的。


突厥人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不会轻易的送上这么多的战马,李渊知道,赔本的生意没人想做。但在送走突厥人半月后的一天,李渊发觉自己有些失算了。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军阀都趁着这个机会四处扩张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东突厥被他们收买,两个强大的敌人联合在一起,以后的事情就很不好处理。


这时的李渊认识到自己很糊涂。


公元617年6月末。东突厥使节康鞘利往北而回。李渊派刘文静前往东突厥汗国,请求东突厥派兵联合行动。


李渊吩咐刘文静一定要想尽办法将东突厥暂时稳住,不能让突厥人和其他军阀勾结在一起,这样自己的赢面会更大一些。突厥的骑兵还可以用他们壮大自己的声势。


在隋末的各支义军中,与别的军阀不同,李渊在征伐过程中,很会做人,每到一处,李渊非常善于笼络当地人,在这些人中,李渊特别看中知识份子。


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别人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这样做叫做互利共赢,别人也乐意为你服务。


中国人,李渊对他们有很深入的了解。


农民安于现状,只要有吃有喝就行,如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就谢天谢地!所以每到一处,李渊便开仓放粮,没饭吃的农民立刻平静下来,有吃的他们就不会嚷嚷着起义。他们头脑中的理性这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古代中国社会终究是农民这些小股力量占多数,李渊知道应该怎样去收买他们。


但有一类人,处理他们的问题李渊显得十分小心,就是当地的读书人,对于这些人,李渊对他们的态度,心里很多时候是又爱又怕。成功时他们推你上台,失败了他们拉你垫背。


控制“知识份子”,李渊将它看做是必须而且获益极大的事,将他们控制在自己手中,就好比订做了一台高频率的宣传机器。读书人的嘴,他们手中的笔,舆论的作用很快便能发挥出来。


“知识分子”能够左右舆论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评价。能否安定这些农民,首先要控制这些读书人。更重要的,李渊明白自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


怎样处理自己和“知识份子”的关系,李渊想了很多办法。用三斗米收买的办法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即使成功,到来的人多是逢迎之徒,当自己面临困难时,很可能离你而去。


后来,李渊想到了招考进士的科举考试,这样的办法能够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当读书人取得了他们认同的社会地位后,作为回报,他们会尽心尽力地为现在停留在自己手上的利益卖命,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


李渊通过这样地手段不但网罗了人才为自己服务,还能保持当地社会的稳定。想到这些,李渊不由得笑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李渊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活经验中,他认识到:如果社会是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掌握知识文化的读书人便是里面的发动机,离开他们,无外乎一种情况,机器停止运转,带来数不尽的损失。


§§§第二节送高帽不留痕迹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大才子袁枚,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即将奔赴外地任职县令,走之前,他特意拜访了自己的老师。


袁枚的老师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学者,在书房,老师问道:“你去外面做官,准备好了吗?”


袁枚说:“准备好了。”


老师问:“准备了什么。”


袁枚道:“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便送。”


老师听后很不高兴,在他看来,自己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是与自己的道德操守相背离的。看见老师很生气,接下来,袁枚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听后,略微点头表示赞同。。


离开老师家门时,袁枚笑着对老师说道:“老师您就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我这顶帽子绝对送不出去。”


老师听后非常高兴,看见老师的反应,袁枚心里感觉非常踏实。


踏出老师家门,周围人问他请教的结果,袁枚高兴的说:“我的帽子只剩99顶了。”


周围人并不理解袁枚所说,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踏出老师家门时说的话,其实就送了一顶高帽袁枚夸奖老师很有技巧,事后如果不仔细思考[0],老师绝对发现不了。


当面对表扬的时候,更多的人从心里愿意接受别人送来的高帽。


在处理送高帽这类问题上,李渊应该算是行家,在与李密周旋的时候,他送高帽的水平并不比后世地袁枚逊色。


隋朝末年,起义接连不断,这给一些怀才不遇的人创造了机会。


李密,其父李宽,隋朝时期,因战功卓著,被隋朝封为上国柱(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朝鲜),礼部尚书(国务院内政部长)杨玄感利用国内矛盾,举兵叛乱。李密因其过人的学识做了杨玄感的智囊。


杨玄感叛乱失败,李密被隋朝通缉,无路可去,占据瓦岗(河南省滑县)的叛军首领翟让爱其才能收留了李密。当时李密正把守成嗥(河北省荥阳市西北汲水镇)。李渊在太原起义,隋炀帝得知后,命令自己远在洛阳(陕西省洛阳市)的弟弟越王杨侗发兵征讨。越王杨侗的军队如果能够得到牵制,便会停止前进,李渊就可以集中全力收复关中(陕西省中部)。面对前来追缴自己的隋朝大军,李渊感到压力很大,但在他烦恼之时,他想到了一李密。


李渊将李密仔细的品味一番,突然间他发现了什么,之后他笑了。


在李渊看来,骄傲的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对于别人,更多的是一种鄙视,李密就是这样的人,如果用送高帽的方法,李渊知道一定能够收买对方。


戴高帽这个名词虽然是清代袁枚的发明,但首先使用这顶帽子的人并不是他,很多人都在使用,只是人们轻易之间不易发觉。


为了将李密拉进自己的队伍,李渊费尽心机。李渊在写给李密的信中极力吹捧对方,将李密与古时的尧舜孔孟之辈相比,称他为“千古英豪”·······。


人性中的虚荣永远是自己的敌人,李密看见李渊抬举自己,不免自恋起来。


从他懂事起,他就一直认为,自己长大后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今天,这个理想终于实现了。


但是他并没想到自己正在被李渊欺骗。此时在他占领的城下,正有一支攻打李渊的军队向他开来。


李密把守成嗥(河北省荥阳市西北汲水镇),如果能利用李密够牵制东都(洛阳)清剿的军队,李渊便可以专心西征关中(陕西省中部)。到达关中平定下来,据守险要,占城自保。等到李密和隋朝清剿的军队,鹬蚌相争,元气大伤之时,李渊便可以渔翁得利。


§§§第三节包围霍邑城


李渊在太原起义前,因为害怕东突厥(瀚海沙漠郡)攻击自己,便派刘文静将东突厥的军队请到了自己家中,但效果并不如意,从草原请来的的突厥人在李渊这里耐不住平原的寂寞,想要回家。李渊虽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但还是装出主人应有的风度,极力挽留。而突厥人则告辞一番回了家。


送别的时候,李渊望着前方浩浩荡荡离去的军队心里十分失落。李渊心里并没有真心留住突厥的打算,他只是想将对方的军队捏在自己手中,要挟对方,东突厥如果翻脸,到时也会有所顾及而不敢行动,但现在东突厥的骑兵已走,李渊没有了要挟对方的资本。[0]


当时隋朝有两个首都,西京长安(陕西省西安市),东京洛阳(河南省洛阳市)。这一次,李渊要向西京长安前进,突厥军队走后,李渊便带着部队离开军营。


要去长安,首先要攻打霍邑城(山西省霍州市),这座城应该怎样占领,李渊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但在攻城之前,李渊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突厥在此时被别的军阀收买,发动突然袭击,自己便会面临隋朝与突厥两军的夹击之中,腹背受敌。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李渊连忙又派刘文静追赶已经回家的突厥军队。这一次,李渊认识到一定要把突厥人掌控在自己手中,绝不能让他们被别的军阀收买。这样会让自己的起义功亏一窥。


为了控制东突厥,李渊给前去游说的刘文静交代了自己与突厥始毕可汗的出兵约定。只要突厥派兵协助自己,攻入太原郡(陕西省西安市)后,人民和土地归李渊所有,金银财宝任由突厥抢掠,绝不阻拦。


这个决定李渊思量了很久。为了自己能够在长安站稳脚跟,李渊不得不牺牲长安百姓的利益。但历史很真实,李渊举旗的“义师”还未出征,就已经把全长安的百姓全给卖了。


李渊现在最大的敌人是以前的老板隋炀帝,突厥现在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李渊很明白朋友的道理。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肉,当其中一个骨瘦如柴时,这时候的朋友就不是朋友。所以,朋友多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当初从太原出发,按照李渊事先的设想,不出几天时间,自己一定能够攻下霍邑城。但这时军粮的短缺扰乱了李渊的计划。


李渊连忙找来幕僚询问,大家给出的意见各不相同,激烈的争吵一番,最后决定先回太原,之后出征。


听见这个消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很不高兴,他站出来坚决反对父亲的决定。


对待李世民提出的问题,李渊并没有在意,他认为李世民还小,大人的事情李渊觉得小孩子不懂。


李世民的争辩,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很失望,但他认为自己分析的很有道理。撤军便意味着前面所有的行动失败。如果现在能够坚持,胜利的果实就能够保证。在李世民眼中,撤军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对于李世民的建议,李渊夜里闲暇无事时也在思考,当他仔细梳理后,他突然发现李世民讲的很有道理。


自己在此时撤军是自取灭亡。回到太原,隋炀帝清缴的军队一定会将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那时自己就成了一窝土匪。


公元627年7月27日夜晚,李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宣布军队继续前进。


李世民的建议很有道理,撤军回家,依照现在的形势,回到太原只能做一窝孤零零的盗贼。如果继续行军,至少够鼓舞士气。现在胜负还未见分晓,应该鼓起勇气往前冲,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


在是否撤军的问题上,李渊没有想到的地方李世民想到了,现在攻打霍邑(山西省霍州市)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公元617年7月28日,李渊的军粮从太原运到,8月1日,阴雨连绵的天气结束,8月2日,李渊整顿军队向霍邑出发。


§§§第四节宋老生上当


公元617年8月2日,李渊的部队在距离霍邑城几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


傍晚,站在霍邑城对面的高坡上,李渊若有所思。攻打霍邑城,现在摆在了李渊面前,他正出神的想着攻城的方案。


夜晚天黑之后,,李渊在军事会议上征求各方的意见,李世民的建议,李渊觉得很可行。


李世民建议明日派人从山脚下的小路直扑霍邑城,李渊担心守城的宋老生不出战,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只要刺激对方,一定能够让他打开城门,迎接挑战,之后伏杀对方。”


守卫霍邑(山西省霍州市)的地方官名叫宋老生。年轻时曾是一当地的一名古惑仔,后来意识到“混而优则仕”,掌握权利比做恶霸更有用,迷途知返巴结上了当地太守,通过九品中正制当上了县令。但此人有一缺点,性格火爆,有勇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