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失败者没有好下场(2)

作者:胡万宝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0

|

本章字节:11172字

窦建德并没有把握清楚李世民的真实情况,所做的决定完全凭着自己的臆想,而李世民下的套却比他高明,窦建德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公元621年4月31日,李世民便按事先的计划对窦建德发起了反攻。


本以为自己对李世民的包围无懈可击,当看见李世民的军队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时,窦建德知道自己错了,窦建德不得不承认,李世民下的套比自己高明。此外,突然出现的李世民军队也重重打击了窦建德军队的士气。


李世民一开始的示弱麻痹了自己,窦建德现在知道李世民并不缺粮,故意示弱,李世民是想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多想也没有用,惊慌失措的窦建德连忙骑上一匹战马,慌忙逃跑。


让窦建德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他没有想到李世民军队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盛,自己的军队刚和他们交手,立即败了下来,这是窦建德根本没有想到的。


李世民刚开始装孙子,做乌龟,最后才发现是拌猪吃老虎,引起了窦建德的大骂。在窦建德骂李世民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一句话,乌龟有肉都是在肚子里,李世民就是那种乌龟。


李世民的厉害,窦建德真正领教了,现在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事已到此,窦建德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


因为自己军队的层层盘剥,窦建德军中大批下层士兵见大事已去,纷纷临阵倒戈,投降李世民。


军队的突然变化,窦建德一瞬间成了一个光杆司令,这样的情况倒让他很意外。自己平时并没有克扣士兵的军饷,这时候窦建德突然明白了,是自己的手下剥削了这些士兵。


事后诸葛亮往往没有什么效果,窦建德的恍然大悟并没有阻止李世民对自己的追杀。


对于这位军阀,李世民有着自己的打算,他一定要活捉窦建德,这样可以换来洛阳的和平解放,让王世充死了抵抗的心,出来乖乖投降。


面对李世民的追兵,窦建德知道自己此次已经在劫难逃,但求生本能却从心底涌出,对生命仍有所眷恋的窦建德下不了自杀的决心。


当李世民的部下杨武威将窦建德从马上刺下时,面对生与死的选择,窦建德选择举起双手投降,这样一来,他知道自己有百分之五十活命的希望。


公元621年5月5日,王世充换穿白色衣服,率领太子王玄应以及文武百官二千余人投降唐军。


为了给昔日眼中自认为不是自己对手的人一点好感,窦建德也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脸面。


李世民问道:“当初攻打王世充,并不关你的事,你为什么跑出来干预?”


窦建德想了一下,回答道:“今天我自己送上门来,你不是省掉了以后大老远征讨我的麻烦吗。”


窦建德拍马屁的水平很高,戴高帽是一门学问,不留痕迹是马屁高手的杰作,窦建德的这番回答,确实拍马有术。


窦建德这样说,表面是在谴责自己,实质是在夸奖李世民英明神武,如果李世民是一位十分喜欢马屁的老板,窦建德这顶高帽真的送了出去。不过李世民比他聪明,窦建德刚才的表现,李世民没有被他迷惑。


窦建德的失败,足以证明洛阳王世充的反抗已经没有了任何必要,此时用窦建德劝降王世充是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这时想起了一件事,他要做一回导演,因为他知道,只要有窦建德,就一定能够成功劝降王世充。


§§§第五节洛阳城的最后日子


守在洛阳城外的李世民猜想,此时的王世充一定十分沮丧。窦建德的失败,证明了李世民攻打洛阳是一场已经注定胜利的战役。王世充固守的洛阳,李世民现在可以随时将它拿下。


采取硬攻,李世民认为并不妥当,打仗是死人的事情,攻城是最后的办法,但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在这之前,父亲李渊给自己带来了口信,要保证之后的战果,必须给足将士们好处,打仗会对洛阳城造成损失,如果洛阳发生战争,繁华的都城就将在战争中毁于一旦,接下一座无用的空城,李渊父子攻城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窦建德的战败,李世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让窦建德劝降王世充,可以避免双方发生战争。


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向窦建德提及此事,对待窦建德的下属,李世民显得很大度,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俘获的几万士兵,李世民发了路费,送回了家。


李世民的做法,让窦建德心中因为怕死而时刻提着的心,松懈了下来,李世民不会秋后算账,这是窦建德最想看到的结果。


李世民对自己的手下没有进行清理,意味着对自己也可能网开一面,想到这里,窦建德很高兴。但怎样增加自己手中换取生活的筹码,窦建德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现在要想活命,必须对李世民有所贡献。


窦建德很快想到了洛阳城中的王世充,如果能够劝降他,李世民对自己就会另眼相待,到那时,自己活命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如果猜想得没错,李世民不久一定会来找自己,出营劝说王世充,窦建德凭着直觉相信,李世民一定会来找自己的。


李世民确实想到了窦建德,但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能这样干。窦建德现在是自己的手下败将,自己想要利用他劝说王世充,绝对不能让他知晓,李世民知道,真到那时,窦建德一定会向自己提条件。


对于杀不杀窦建德,李世民心中并不明确,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攻下洛阳,李世民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现在的战争。


李世民的表现让窦建德很失望,李世民没来找自己,看来事先的料想是错误的,窦建德求生的念头再一次低落下去。


王世充的日子也很不好过,窦建德的失败,使王世充投降李世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短短几天的时间,王世充守卫的洛阳城就只剩下了内城,外城已经被投降的将领献给了李世民。


抵抗与投降,王世充也在思考,如果投降,自己只能做阶下囚,想到这里,王世充心中狠狠的疼了一下。


自己曾经好歹也是一个人物,想不到今天也落到这样的地步,不甘心失败的王世充想到了突围。


王世充突围的想法,他的手下并不认同,将领们投降李世民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随着王世充突围,依现在的形势,只有死路一条。


看见手下的反应并不强烈,王世充不得不打消突围洛阳的念头,现在看来,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


为了争取到王世充的投降,李世民最后还是亲自找了窦建德,李世民的目的很明确。


公元621年5月9日夜晚,关押窦建德的牢房。


李世民对窦建德说道:“这次找你,知道为什么吗。”


窦建德回道:“知道,劝降王世充,让他出城投降。”


两个人的想法,不用过多的语言,已经心知肚明,李世民之所以想到窦建德,还与王世充有关。


王世充一直紧闭城门,派去的使者也没有得到他的回信,在真正打算动手攻击前,李世民还是想将胜利的成本降到最低。


事情后来的发展令李世民很满意,因为窦建德在洛阳城下成功的表演,终于让王世充打开了紧闭的大门。


如果要评选隋末唐初最优秀的男演员,非窦建德莫属。


公元621年5月10日清晨,当窦建德抬头看见王世充的一瞬间,窦建德的眼泪立刻流了出来。


窦建德对城门上的王世充叫到:“王兄近来可好,兄弟对不住你,想当初我派兵救你,想不到今天也落到这样的地步,我救援来迟,对不住兄弟你呀。”


窦建德这一番眼泪长流自责不已的话,王世充听见后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王世充道:“是我拖累了你,窦兄,你够朋友,够哥们。”


王世充和窦建德说着说着大哭起来,站在一旁的李世民反应却很平常。


当初窦建德为了保存实力,不肯发兵救援王世充,今天为了活命却假惺惺的哭,看到窦建德在洛阳城下的表演,李世民感觉一阵恶心。如果窦建德当初派兵救援洛阳,今天的结局到底会怎样,李世民自己也猜想不到。


突围没有得到将领们的支持,今天又遇上窦建德挑动自己的感情,王世充穿戴好衣服,打开城门投降了李世民。


公元621年5月10日,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走进了洛阳内城,当他踏进城门的时候,他体验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荣耀。


当昔日视自己为小孩的王世充颤抖的着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回答着自己的问话,李世民这时深刻理会了胜利的含义,让昔日的对手在自己的脚下颤抖,这才是一个完美男人的追求。


§§§第六节失败者的末日


从昔日割据一方的军阀,一下子变为阶下囚,窦建德与王世充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当昔日奢侈的生活成为回忆,两人不免感慨万千。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洛阳,李世民为了笼络人心,并没有当场结果两人的命,但窦建德王世充二人被押回长安后,李渊却没有李世民这样善良。


对于其他人,李渊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但窦建德与王世充两人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王世充曾经亲手杀掉皇泰主杨侗,有这样的前科,李渊已经想好了结束王世充生命最好的借口。就凭王世充洛阳杀杨侗这一条,取他性命便名正言顺。


当初让李世民从洛阳带回窦建德与王世充,李渊也有自己的顾虑。


李世民攻打洛阳,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也许对他俩许下了不杀的承诺,如果在洛阳取掉两人性命,会在别人眼中视为无信无义。让李世民将两人从洛阳带回长安,李渊是不想让儿子背上这无信无义的骂名。


在长安杀掉窦王二人,外面的人就会将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李世民的名誉并没有受到损害,李渊考虑得很长远,为了儿子,他更愿意牺牲自己的声誉。他知道玩弄政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心黑,窦建德王世充这样的人,一天也不能留在洛阳,留下他们,他们一定会继续作乱,所谓斩草除根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窦建德,李渊认为他必须死,有他存在,投降李世民的将领便不会死心。


窦建德一直认为,凭着自己洛阳城外劝降王世充的功劳,李渊父子一定会善待自己,但他没有想到,李世民说不杀他,并不意味着李渊会放过他。


对于窦建德,李渊认为他必须马上死,再众多的对手中,李渊害怕窦建德的力量会突然膨胀起来,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威胁。即使背负骂名,李渊也愿意。


公元621年7月11日,当李渊派出的行刑队出现在窦建德面前时,窦建德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了,在走上断头台之前,窦建德彻底明白了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个道理。


李世民当初说不杀自己,现在看来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从李渊冷峻的脸庞上,窦建德读懂了政治,满嘴仁义道德的李渊父子是最大的政治骗子。


遥想自己起义时的风光日子,窦建德有一点怀念与伤感,在斩刀即将落在自己脖颈上时,窦建德想起了一句话:失败者永远不是历史的主角。窦建德明白,在历史的某一页上,将来有一段文字会记载自己今天的遭遇:窦建德被斩于街市。


看到窦建德被杀,王世充知道,自己活着的日子也不长了,这时的他突然想起了李世民进入洛阳时对自己的承诺。


在太庙,对于王世充的辩解,李渊并没有反驳,相反,他显得很大度,不但饶了王世充一命,还将他发配边疆。这样的结果,王世充暗自高兴,自己从此自由了。


但王世充没有想到,李渊心里并没有真正的想放过他,李渊迫于保护李世民的名誉,才答应放他一马。


李渊做人的高明之处,是他深刻地明白潜规则,活了这么多年,李渊对潜规则总结的很深刻。他知道,王世充是一定要死的,但绝不是自己把他杀死,怎样做,李渊已经想好了。


回到寝宫,李渊便将王世充发配巴蜀(四川省)的事情告诉了王世充的仇敌,独孤机的儿子独孤修德。


公元()洛阳内讧,王世充亲手杀死了独孤机,之后抱着斩草除根的心态清理独孤机的亲朋好友,李渊出于长远考虑,收留了逃命到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的独孤修德,李渊认为,总有一天自己会用上他。


现在正到时候,李渊当初的决定并没有错,对政敌一向斩草除根的王世充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会死在仇人儿子的手上,历史很多时候在开玩笑,而且是致命的玩笑。


独孤修德面对杀父仇人,当然不会放过报仇的机会,公元621年7月中旬,独孤修德来到王世充的住处,假传李渊的命令让王世充前来相见。


王世充不知是诈,以为好事来临,急忙走出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被独孤修德一刀刺死了。


面对王世充的尸体,独孤修德想起了自己当年被王世充追杀的情节。当年洛阳内讧,王世充面对政敌,信奉一句格言:斩草除根。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当年遗漏的这条根,今天要了自己的命。


见利用独孤修德杀死王世充的目的已经达到,李渊下令罢免了独孤修德的官职。这样做,李渊是想告诉天下不明真相的人,王世充不是我杀的。李渊借独孤修德之手杀死王世充,而自己却没有留下任何的道德污点。


从王世充的事情上,李渊也总结出了另外一个道理:清理政治对手一定要斩草除根,为了防备万一,李渊暗自下令,将王世充所有的亲人一律处死。灭了王世充满门,李渊才感到安心。自己当初如果没有收留独孤修德,王世充今天至少可以保住一条命。


在洛阳,王世充与李世民有不会秋后算账的约定,李渊无论如何不能在长安亲手杀死王世充,他知道,自己绝不能背上那张无信无义的骂名。


窦建德是被李世民战败投降,王世充则是劝降,两者在李渊心中的地位不一样。窦建德的死能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王世充的死处理不好则会让自己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