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薛集团的斗争(1)

作者:胡万宝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0

|

本章字节:10664字

§§§第一节是邻居还是朋友


长安城打下来,管理它,成了李渊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当李渊忙于接管的时候,长安城旁边一位名叫薛举的人对于李渊的到来有些不满。


公元617年,汾阴人(山西省万荣县西南荣河镇)薛举居住在金城郡(甘肃省兰州市),任金城府(征兵处)校尉(指挥官),看见隋末政局混乱,民变纷起,趁出兵缴费之便,举兵反叛隋朝。自称西秦霸王,改年号为秦兴,封长子薛仁果为齐公,幼子薛仁越为晋公。


李渊攻占长安,这是对方抢夺自己地盘的前奏,虽然锅里还有,对于薛举来说,放弃就意味着生存少了一丝安稳的保障,所以碗里的东西绝然不会放弃。


薛举思量再三,派兵将长安城附近的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占领,这样的举动,他是想告诉李渊:在这里我是主人!


李渊没来时,长安(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所有地盘薛举一个人占有,现在两个人同在一起生活,争夺生存空间,矛盾就此产生。


公元617年12月,薛举佣兵三十万,计划夺取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包围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


当李渊带领军队疲惫不堪的赶到时,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已经被薛举占领。现在天下大乱,生活实属不易。李渊看见薛举的举动,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这个世界,其实虚伪多于真实。


抢了东西,不能说自己做的就正确,虚伪的伪装有时也能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此外,这样做还可以留给自己一个台阶,薛举明白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将后路阻死,如果那样,灭亡离自己也不遥远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给李渊带去了一封诚挚的道歉信,在信中,他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攻占扶风县,实属为了生活,恳请原谅。


生活没有可怜,只有永远的利益。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但李渊并不那么认为。他的心此刻已经硬了下来,李渊不会放弃,在薛举攻占扶风件事情上,他没有低头。


服从,李渊认识到自己只能成为薛举桌子上的下一顿晚餐。作为对薛举的回答,李渊派出李世民前去攻打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


李渊派兵攻打扶风县的的举动,引起了薛举极度的反感:李渊刚到此地,就敢出来和自己争抢,对于这样的人薛举认为坚决不能留。


在气愤之余,更多的,薛举心中积聚的是一种仇恨,一种由生存演变的竞争,转而演变为人性的斗争。


两家的矛盾在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爆发了出来。


公元617年12月17日,李世民在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攻击薛仁果,大败薛仁果的军队,一直追到陇坻(陇山)才回。


擂台上两个不同级的拳击手,你一拳我一拳的打过去打过来,薛仁果打拳击的经验没有李世民丰富,几招下来,薛仁果便没力气还手,跌跌撞撞的跑下了擂台。


这一仗下来,李世民拿下了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沿途还收复了另外几个小城,但这些在李渊看来,都不是什么大的收获,整死薛举,是李渊现在最想做的事。


战场的失败,让薛举对生活感到有些失望,当年四处称王的他,现在竟然成了李世民的手下败将。遥想当年的威风,薛举感到极度的失落。


薛举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这些年来南来北往的争斗,让他感觉很累。薛举很想让自己休息一下。


每天关在封闭的屋子,在这几天封闭的日子里,薛举想起了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历史书上记载的亡国之君,薛举越想越怕。他想到了退缩,想归隐山林,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


一天,吃过午饭,他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周围的顾问。但这时没有一人发言。薛举无奈的低下了头,他感叹:世界上已经没有知心的人。


这时卫尉卿(军械供应部长)郝瑗站了出来,发出不同的见解,在一旁给薛举打气加油。郝瑗谈古纵今:


当年越王勾践战吴失败,有谁会想到他后来会建功立业,所以,一两次的失败很正常,凡事贵在坚持,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一蹶不振。


薛举欣赏的看看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冒出一种莫名的冲动,突然间薛举明白了什么,薛举暗自说道:“这才是我一直要找的人。”


从郝瑗几句鼓励的话中,薛举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不能成功。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此时在薛举看来,找到出谋划策的知心顾问,比收复几座城池显得更加重要。


§§§第二节利益分配没有弱者


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一仗过后,李渊并没有继续攻打薛举的计划,现在他正忙着处理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城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是检验李渊成功与否的试卷,这里面牵扯道很多方面的问题,而利益的分配是所有问题中最难处理的。所以,这段时间李渊很烦恼。


趁着李渊整顿内部放松进攻的机会,郝瑗向薛举提出了一个计划。


郝瑗向薛举建议:我们虽然力量不及李渊,但我们可以寻找东突厥(瀚海沙漠郡)的援助。


郝瑗建议薛举趁着李渊协调人际关系的空隙,去东突厥(瀚海沙漠郡)那里寻找援助。给突厥一点好处,引诱东突厥出兵,让他们与李渊鹬蚌相争,将李渊的注意力转移到东突厥那里。自己则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出击。


薛举听后认为办法很好,立即派出使者前去游说东突厥。


但他们没有想到,李渊比他们更有计谋,李渊有先见之明,薛举联合东突厥,他早有预料,并设计了应对办法。


对待东突厥,李渊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放点饵料将对方捏在自己手中。


事情后来的发展正如李渊预料一般,突厥一口拒绝了薛举的联合。


这件事后,李渊加深了对旁边这个邻居的厌恶。李渊在等待机会,自己将长安这边的事情整理清楚,第一个教训的便是薛举。


这些年来,薛举征战四方,从生活阅历中也积累了很多人生经验,他明白很多道理。


在道德和利益面前,他更信奉这样的真理:“利字放中间,道义挂两边。”自己应该要有“狼性”。纷乱的人世就如森林一般,在这里面,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在进行争斗之前,一定要先下手,自己站好最有利的位置,在和别人争斗的过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公元618年4月初开始,薛举便派出一支军队四处袭击李渊。薛举想通过这样的做法在李渊控制的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制造恐怖气氛。


恐怖,只是一个名词,但在读出这个词语之前想到已经有人生命结束时,这才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恐怖,面对死亡,人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情。


公元618年7月,薛举带领浩荡的大军向长安开进,攻打李渊。这一次,薛举准备一举消灭李渊。


上一次失败,薛举认为是自己准备不够,这一次,薛举有信心,他要让李渊狠狠的挨一下自己的拳头。


薛举明白自己动手不能比李渊慢,慢了便是死路一条。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争抢地盘,做为自己的根据地。


长安城里的百姓又在心里买起了彩票,这一次,他们心里并没有太多胜算的把握。在选择归属的时候,他们只能听天由命。


百姓是什么?是战争来时充当权利斗争的炮灰,是饿殍满地,妻离子散埋藏于地底的陈年休骨。


两军在一座名叫高遮的城市对持起来。


李渊命令李世民守城。


薛举则带着部队在城外住了下来。


两支军队擦亮武器,上好军刀,随时准备打起来,在动手之前,他们都会想着自己赢。


胜利者能够拥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没有胜利者会在胜利时思考“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没有胜利者会在胜利时审视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更多的,他们注意的是自己头上耀眼的光辉。现在的士兵,这时已经不会怕死,他们知道,只要赢了,损失的一切都能够补偿回来。


§§§第三节竞争一直存在


李世民俯视着城墙下的薛家军,顿生感慨:利益的争夺真的是矛盾产生的根源,当和平的方法解决不了,战争便成为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弱肉强食,”其实是生活规则下的潜规则。


李世民与薛举两军对阵,已经有一段时间,双方明暗的各种计谋都使了出来,但是谁也不肯首先发兵。这样下去,双方都知道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能和平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但这样的相持却依然持续。


当大战在即时,李世民却因为水土不服,患上了痢疾。李世民生病,本来很简单的问题,这时变得复杂起来。


李世民手下几个年老的将领打心眼瞧不起李世民,当一个才华出众的人站立于自己之上,这几位年老的将领有一种压迫感。他们会感觉自己老了,没用了。在中国习惯于论资排辈的文化氛围中,这些人对李世民有一种发自本能的嫉妒。


听说李世民生病,他们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心里纷纷感叹:终于脱离李世民的指挥。而这种感受最严重的莫过于李渊的亲信幕僚刘文静。


刘文静心里很矛盾,他自太原(山西省太原市)起义以来,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鸡头还是牛后。


成功的人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这种少年老成的现象,应该是一种天赋。


成功的人最擅长的本事,让别人干活,大家都益。虽然主要受益者是自己,但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出是自己有意为之。能做到这一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生病期间,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身边的变化,提早做好了准备。


他有知人之明,周围人想些什么,会干什么,他都清楚。


他更明白,在他生病期间,谁会误事。梳理一番,李世民想起了他最不放心的一个人,他亲近的顾问刘文静。


李世民很了解他,刘文静不是一个甘居人后的人,是一心想干大事的人,但是才能欠缺了一点,留在身边充做智囊还行。硬碰硬打仗,他不是高遮(甘肃省泾川县东)城下薛举的对手。


人与自然站在一起,相比之下,人永远是渺小的,在自然面前,人只能屈服自然,或者做做有限的改良运动,人并不能胜天,只能顺天。任何伟大的人,在自然面前永远只能低下他在人群里时常高昂的头颅,因为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


正当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李世民病了。


对于掌握自己命运发展的人,当他面临困难危险时,人们的关心无外乎两种:


(一)可以表现自己对领导的关爱。


(二)了解情况,为自己的以后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自己可以趁早逃离。。


李世民的生病,造成了高遮(甘肃省泾川县东)城中权力的真空,刘文静真如李世民猜想的一般,没有看错他,他没有把持住自己。


薛举远到而来,李世民认真分析了薛举的实力。


薛举没有坚实的基础,后续补给不足,冷冷他,便能让他因给养不足知难而退。撤军后的薛举的战斗力下降,到时自己便能不战而胜。如果急于求胜与薛举交战,薛举便会一鼓作气向自己杀来,这样自己很可能会输,即使胜了薛举,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李世民的担心还是发生了。


公元618年7月9日,刘文静在李世民一再要求不能出战的情况下,首先出战。


这一战,因为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换来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战败。


战斗的时候,刘文静犯了一个错误,他将满山的士兵分散开来,集体的作用一下土崩瓦解,部队马上变成单兵作战。这样的机会,给了薛举极大的便宜。


薛举的军队抓住战机,采取大包围,小围剿的策略,将刘文静打得落花流水。


薛举的军队在浅水原(陕西省长武县北)击败李渊的军队,唐军八个总管(师长)同时溃败,士卒死亡一半,大将军慕容罗喉、李安远,刘弘基全部被杀。


为了一泄自己对李渊的仇恨,薛举将李世民军队的尸体收集起来筑成高台。


鲜血飘飞的战场上,刘文静灰溜溜的骑着马,狼狈的逃了回来,这时说什么都已经没用,刘文静解下自己的战袍,跪在李世民的房间外,等候发落。


李世民掀开被子,对周围的人道:“让刘将军下去休息吧。”李民


的语气中没有责备刘文静的意思。


现在任何的愤怒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后面的情形是否还有挽留的余地,将军队的损失降到最低才是李世民最重要的事。


李世民对这场本在自己掌握之中的战争,多少抱有些遗憾。到手的东西突然失去,任何人都会觉得可惜。


赏罚分明是李世民坚信的原则,如果处处讲私情,原有的规则便会不复存在,没有了规则,李世民无法立信于人。


刘文静等人被开除官籍。


在安排上,李世民留了一点私情,刘文静仍然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幕僚。李世民这样做,是艺术上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