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永烈
|类型: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19-10-06 16:09
|本章字节:20378字
书架上,放着《芬奇论绘画》、《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业余摄影实用手册》、《西洋雕塑百图》、《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文艺百论》、《电影美术漫笔》……
人们常说,从一个人的藏书,可以看出他的职业、爱好。从上面开列的书单,你能判断书的主人是干什么的?
“是画家?”“摄影师?”“雕塑家?”
不,不,虽然他喜欢绘画、摄影、雕塑,钻研美学理论、外语,他却是个理发师。
当我第一次到他家采访时,在门口地上看到许多头发,就敲响了门。门开了,一个50多岁的男人站在我的面前,中等个子,蓬松而有点凌乱的头发,胡子也似乎有好几天没刮了,很普通的样子,嘴角挂着微笑。
他的家里放满各种石膏头像,墙上挂着风景画,玻璃柜里放着工艺美术品。
他叫张学明,特级理发师,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南京理发店工作。张学明擅长女子理发,早在1956年,他31岁时,就已被誉为上海女子理发的“四大名旦”之一,并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学系担任教师。1980年,他为故事片《小街》中的女演员张瑜设计了新颖发型,影片上映之后,新发型在女青年中流行起来,被誉为“张瑜式”……
理发店里的假顾客
从古至今,不论男女,不分老幼,都要理发。中国古语道:“正其衣冠,尊其瞻视。”这“正其衣冠”,就包括理发。然而,大抵由于理发是服务性行业,“伺候人”的事儿,自古以来,受到歧视。
1925年,张学明出生在“理发之乡”扬州的“理发之家”。扬州的农民生活困苦,常常被迫拿起“三把刀”流入上海,走街串巷,用薄技糊口。所谓“三把刀”,就是菜刀、剪刀、剃刀。至今,在上海的厨师、裁缝、理发师中,扬州籍的仍大有人在。
张学明的父亲为生活所迫,到上海理发。张学明在扬州乡下念了几年私塾,14岁的时候,也到上海理发,聊以糊口。
张学明学的是女子理发。当时,上海有三个地区的女子理发手艺高:一是中心区,是舞女、堂子班、妓女集中的地方,要求发型新,赶时髦;二是南京路、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路),是贵妇人、阔太太、娇小姐集中的地方,穿着考究,注意打扮;三是禺园路,那里集中了九家理发店,号称“理发街”,彼此间别苗头,比技艺。到那里去理发的女人,差不多都是坐着黄包车去的。那时候,学手艺真难哪!同行之间互相保密,生怕看家本领被人学去,抢了生意。那时候,同行不许进店堂门,有事只能在后门***谈。
有一次,张学明假装顾客,到著名的理发店理发。他坐在男子理发椅上,眼睛却不时朝女子理发部瞟。这么看,当然看不清楚。干脆,他让亲友充当顾客,他陪亲友一起去理发,这样,坐在一旁,看得仔仔细细。
又有一次,他陪亲友到南京路上的一家理发店烫发,他对理发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看得那么专注,引起了别人的怀疑。有人认出他是同行,假装顾客,当场就把他赶了出去!
那年月,想学点手艺,难哪!
摄影·绘画·雕塑
古语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张学明是个肯于钻研的人,对理发技术几乎入了迷。他走在马路上,不时注意从跟前走过的人,一旦发现新式的发型,就走近细看起来;他看电影,不注意故事情节,却非常留心演员的发型。他翻阅画报,一看到时髦的发型,又细细端详起来……就这样,他的理发技艺很快就提高了,年纪轻轻,在同行之中已小有名气。他,跻身于中心区的理发店之中,朝着“红牌”这一目标前进。所谓“红牌”,就是技艺超群的理发师,专给高档顾客理发。每家名牌理发店,都拥有自己的“红牌”。“红牌”的手艺高低,常常直接影响这家理发店的声誉。
新中国成立了,同行之间那种互相保密的状态,渐渐被打破了。1951年,上海理发行业在“红玫瑰”理发店举行理发表演,张学明的烫发技艺得到了同行们的赞许。那时候,他才26岁,已在上海理发界崭露头角了。
表演完了,许多人围着张学明,张师傅长,张师傅短,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烫、这么理。
张学明脸红了。他呀,只知道这么烫、这么理好看,讲不出道道来。
这件事对张学明触动颇大。他开始意识到,光有手艺,没有理论,不行!
理发这手艺,最讲究一个“活”字。这个人的发型好看,如果理发师死死板板照搬到另个顾客头上,就不一定好看。这是因为理发必须“因人制宜”,理发师要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脸型、头形、年纪、职业,灵活地塑造不同的发型。理发,也有一套理论哩!
对于识字不多、文化粗浅的张学明来说,钻研理发理论,要比学会理发技艺难得多。
不久,张学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领到了奖金,不买吃,不买穿,他添了些钱,去买了一架照相机。每当给顾客理了个“满意之作”,他就立即用照相机拍下来。
理发师学摄影,确实有点别出心裁。张学明自己掏钱买胶卷,印照片。照片上越拍越多,成了张学明研究理发理论的重要资料。他用照片把顾客的发型“留”住,反复比较、分析,从中渐渐摸出一些规律来。
摄影,只能记录发型。要想设计发型,必须学会绘画。于是,张学明拜师学起素描来了。
理发工作,整天站在那里,手腕悬空,够累的。到了晚上,张学明仍不顾劳累,跟画家学画,一学就学了七、八个年头,渐渐得心应手,能用笔设计出各种新发型草图。
照片、素描毕竟是平面的“二度空间”。而发型是立体的“三度空间”。为了“更上一层楼”,张学明同时又学起雕塑来。一学,又是好几个年头。
学会雕塑,对张学明钻研理发理论收益颇大。发型是与脸形、头形紧密相关的。要摸清什么样的脸形、头形理什么样的发型,首先要弄清究竟有多少种脸形、头形。
在我国古代,把人的脸型分为八种,用汉字字形表示:甲(鹅蛋形)、申(橄榄形)、国(长方形)、田(正方形)、风(梯形)、由(三角形)、目(长脸)、福(多边形)。另外,头型有长、圆、阔、扁之分。
张学明以为,这样的分类法不够具体,也不够细致。他研究起脸型、头型来了。在理发的时候,看到顾客的脸型、头型有代表性、典型性,他就用照相机拍下,然后动手雕塑,化面为立体。这样,他陆陆续续塑造了40多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头像。他揣摩着头像,捉摸着发型与脸型、头型之间的规律……
闯进化学王国
从1957年起,张学明闯进了化学王国。
理发师,怎么会跟化学结缘呢?原来,那时候烫发,一直沿用电烫。电烫是用电流加热头发,使头发跟电烫药水发生化学反应而卷曲。不过,电烫操作麻烦,而且容易使头发变质,失去光泽。张学明听说国外用冷烫剂烫发,工艺先进,头发卷曲自然,富有光泽。可是,冷烫剂是怎么回事?怎样制造?他一无所知。
张学明想自己动手试制冷烫剂。他拿着介绍信来到某化工学院,接待者一看,冷冷地把他打发走了。那人说,化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剃头的怎么行呢?
张学明的心,没有冷。过了几天,他又到那个化工学院去请教。这一次,是一位女同志接待他。一看,好面熟,对方也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位女同志正是张学明的老顾客,常到他那儿烫发,她听说张师傅要试制冷烫剂,马上热心相助。她帮助张学明查资料、买化学药品,甚至借给他浇杯、试管、烧瓶。
不过,化学这玩艺儿,确实不大好对付。有一次,要冲稀硫酸,他把水倒进了浓硫酸,酸液顿时飞溅,烧伤了他的皮肤,把他的衣服烧了一个个小洞!
后来,他请教了化学老师,这才明白:冲稀硫酸,只能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绝不可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之中。在化学上,居然会有这么许多“规矩”,违反了就得吃苦头哩!
理发师,向化学进军。什么“硫脲”,什么“乙氯醋酸”,什么“氢氧化钡”,什么“真空蒸馏”,陌生的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弄得他晕头转向。
他入了迷。有一次,他急急忙忙跑去上班,顾客一看,笑了,原来,他一只脚穿棉鞋,另一只脚却穿套鞋!
在化工学院老师的帮助下,在上海第二化学试剂厂工程师费亭元的帮助下,张学明总算制成了冷烫剂。用头发做试验,还算可以。不过,冷烫剂对皮肤会不会有副作用,不得而知。
“来,在我的头上做试验!”张学明对他的爱人说。爱人跟他同行,也是搞女子理发。
紧接着,那位化工学院的女教师,自愿充当第二个“试验品”。
就这样,冷烫剂终于试制成功了,在理发店里正式使用。
不料,捅了个大漏子!
一天,张学明外出开会,回家后正在吃晚饭,理发店经理突然急匆匆赶来,见到张学明,连声说:“糟了!糟了!糟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学明来到店里一看,果真糟了:一位女顾客的一大半头发脱落了!
这位顾客在南京某科研单位工作,这次来上海结婚,久慕张学明大名,特地前来烫发。正巧张学明开会去了,便由别人代劳。
本来,冷烫剂要用水冲稀好几倍使用。他为了优待那位新娘,特地从张学明的柜子里拿出一瓶浓的冷烫剂,用在顾客头上。他心里想,冷烫剂越浓,发型越牢固。
不料,好心办了坏事。冷烫剂太浓,竟使顾客的头发大片脱落,新娘变成了秃子!
他知道闯了祸,吓得脸色都发白了。店堂里挤满看热闹的人。有的人甚至煽动顾客,要理发店赔钱……
幸亏那位顾客明理。当张学明向她说明了头发脱落的原因之后,她倒心平气和,并不计较。她只是很诚恳地对张学明说:“你想个办法,让我对付婚礼就行了!”
张学明记起来了,一位著名演员生了一场大病,头发落光,无法出国演出,他曾为她编织了两只假发头套。张学明当即赶到演员家,借来多余的一只头套,戴在那位新娘头上。新娘一看,竟比她原先的头发还漂亮,一场意外的风波总算平息下来。
几个月以后,那位顾客又来了,送还了头套,而且指名道姓要张学明为她烫发。
“你不怕掉头发?”张学明笑着问道。
顾客也笑了,她告诉张学明:自从那场风波发生之后,消息传得飞快,连南京的理发行业都知道了,纷纷说冷烫剂不行。其实,这是使用不当,并非冷烫剂不好。今天,特地请张师傅用冷烫剂烫发,回去后请南京的理发师看看,为冷烫剂“恢复名誉”,为张师傅“恢复名誉”。
是啊,俗话说:“虎美在背,人美在内。”张学明深为这位顾客所感动,他想,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
吃一堑,长一智。张学明认真地给大家讲授化学知识,使他们懂得冷烫的化学原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故了。冷烫得到了普遍推广,代替了电烫。
踏上大学讲台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理发师,居然登上戏剧学院讲坛,给大学生们讲授戏剧发型的设计和操作技术,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张学明与戏剧界结缘,开始于1956年。那时候,上海戏剧学院演出莎士比亚的名剧《无事生非》,请张学明协助设计人物发型。在工作中,张学明认识了化妆副教授陈绍周(现为教授)。他们结为师生,共同探讨起美容艺术来。陈绍周高兴地对张学明说:“你有实际经验,我们来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
1958年起,上海戏剧学院正式聘请张学明为兼职教师。一直至今,张学明仍为戏剧学院开课。
在戏剧学院工作,为张学明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也向张学明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戏剧中的人物,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发型也相应不同。王熙凤是什么发型?慈禧太后是什么发型?日本歌伎是什么发型?朱丽叶是什么发型?居里夫人又是什么发型……
张学明对于戏剧化妆是陌生的。他常常到剧场后台,观摩戏剧化妆,钻研戏剧发型。
1960年,张学明拿着北京市服务局的介绍信,来到北京某考古研究所,要求查阅古代发型资料。
天底下的事情,竟如此相似。就像他在某化工学院遭到的冷遇一样,某考古研究所的接待人员对介绍信不屑一顾,他心里分明是瞧不起“小剃头”,嘴里却只好推托说:“我们这儿都是国家贵重文物,一般不对外接待。”
张学明没有打退堂鼓。他知道,对方看不起理发师。没几天,他拿着“财贸部”的介绍信,又来到那里。这一回,大概是介绍信上那大红印起了作用,惊动了所长,亲自出马接待。
所长倒是一位很热情的学者,听了张学明说明来意,连声说:“欢迎!欢迎!”
就这样,一个理发师,跟考古学打起交道来。他那架照相机,派了大用场——用来翻拍古画中的发型图,拍摄古代的人物塑像。有时,他拿起画笔临摹。考古学家们看到理发师会摄影,会绘画,颇为惊讶。
张学明还跑到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馆,搜集了汉女、唐女、宋女发型,研究了释迦牟尼发型,描下了“喜鹊尾”、“双抓髻”、“环云髻”、“高云髻”、“三环发”、“双环发”等各种发型。
张学明还着手研究外国发型,从古希腊的塑像,到西方现代流行发型,逐一搜集。
广征博闻,不仅使张学明了解了古今中外的发型,而且开阔了他的思路,从中汲取了许多营养,用来设计新的发型。
不过,上起课来,大学生们爱问这问那。当他们问及头发、皮肤的生理知识时,张学明答不上来了。
怎么办呢?张学明是个有心人。在理发的时候,他常爱跟顾客聊天,以便了解顾客的职业、爱好,使发型符合顾客的身分。有一次,他在聊天中了解到一位顾客是著名皮肤科专家、上海第一医学院杨国良教授的女儿,非常高兴,马上向她吐露了求师之意。女顾客告诉他,父亲工作很忙,不一定肯收你这个学生,不过,他最怕在理发店排队等候,如果你能给他理发,一边理,一边谈,也许会答复你的问题。
张学明喜出望外。尽管他一向干女子理发,不做男活。当杨国良教授来了之后,他破例为教授理发。一边理,一边聊,杨教授知道张学明是一个肯于钻研的人,就很高兴地教他。张学明从杨国良教授那里,学到了皮肤科知识。
接着,他又通过另一位女顾客,向著名毛麻专家朱炳荣求教,学到了有关毛发的知识,把头发分为刚发、绵发、沙发、油发、坚韧发、胎毛发等等。
他,正是利用理发业接触面广这一特点,广求贤师,虚心请教,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自学之路。
讲课,当然要有讲义。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张学明来说,拿笔杆子比拿吹风机吃力百倍。他顽强地学习文化。
起初,张学明会做不会讲;后来,他会讲不会写。灯下,他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写着。倦了,干脆把小板凳翻过来,屁股坐在四只凳脚上,驱散了睡意。他终于学会了写作。1962年,他在陈绍周老师的指导下,与另外两位理发师一起,共同写出了十多万字的专著《理发技术》。理发师著书立说,一时传为美谈。然而,书中凝结着理发师们多少辛勤的汗水啊!
学无止境。为了了解国外的理发技术,张学明不懂外文,只好请人代理、代译。有一次,他花了37元译费,请人译了一篇国外理发技术文章,由于译者不懂理发业务,许多专业名词都译错了。张学明“逼上梁山”,自学起英语、日语来。这样,在这位理发师的“知识结构”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张瑜式”的来历
不久前,外国的美容专家访问了张学明。他们听说,中国在十年动乱中,禁止妇女烫发,因此现在中国的女子理发技术十分落后。
不错,在那动乱的十年中,张学明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批斗,不再做女子烫发了!然而,暗地里他仍在钻研女子理发技艺,在休息天跑图书馆,查资料……
在外国同行面前,张学明作了精彩表演: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像变魔术似的,在同一个女顾客头上,变出好多个发型!
这下子,外国美容师们大为震惊。拍照呀,录像呀,忙得不亦乐乎。
当他们看了张学明的摄影、素描、雕塑作品,这才明白,原来这位中国理发师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怪不得能够得心应手地给顾客做出种种不同的发型。
张学明还用美学理论,说明了如何“因人制宜”:“长脸用额前遮盖的发型,看上去不显得太长;方脸用柔和的发式线条,看上去就不显得方了;对脑门狭窄的,利用两鬓蓬松的发式和向外开展的线条,使人产生脑门开阔的幻觉……”
张学明技艺精湛,知识广博,成了“理发状元”、“理发博士”。多年来,他为《少奶奶的扇子》、《罗米欧和朱丽叶》、《贵族夫人》、《特高课在行动》、《爱情啊,你姓什么》、《蝴蝶夫人》等许多戏剧、电影,设计了发型。
现在,话题该回到本文开头提的“张瑜式”了。
那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小街》的时候,导演给张学明出了一道难题:影片中有个教授的女儿,是张瑜饰演的。按剧情要求,这女儿在十年动乱中,被“造反派”剪掉了头发。如果真的剪去张瑜的头发,不仅银幕形象不美,而且弄得张瑜在半年内无法出门;要是不剪,又无法达到剧情的要求……
怎么办呢?张学明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了导演:额前有淡刘海,两侧鬓发弯曲,后形似麦浪滚滚,远看像个小男孩,近看是个小姑娘,自然活泼,富有立体感。
导演同意了,就带着张瑜来了。张学明用一双巧手为张瑜塑造新发型。理发了,导演和张瑜都很满意,当场拍了照片留念。
张学明把这新发型,取名为“麦浪式”。谁知在《小街》上映之后,观众们称之为“张瑜式”,一传十,十传百。如今,“张瑜式”倒成了一个流行的发型名称。
哦,原来是美国女记者
1983年6月5日,美国《波士顿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美容院的飞跃发展》。作者为“joanechow”(即“周乔安”,音译)。这篇文章盛赞张学明高超的理发技艺,称他为“东方最佳美容师”。
周女士是美籍华人,她怎么会在美国介绍起张学明来呢?
这件事说来颇为有趣,周女士是经过三次实地观察,才写出这篇报道的。
原来,张学明出名以后,找他理发的人颇多,其中不少是外国人。
一天,一辆轿车停在南京理发店门前,从车里出来的是美国驻沪领事的夫人。一位长发披肩的美籍华人,陪同领事夫人一起走进南京理发店。
美国领事夫人请张学明理发,已不是第一次了。那位美籍华人倒是第一次光临南京理发店,她似乎并不是来理发的。当张学明给领事夫人理发的时候,那位美籍华人只是坐在一边看。
她一言不发,眼睛却盯着张学明的一举一动。她大约30多岁,文静、大方。一双明亮的眸子,流露出疑惑的神态。当张学明给领事夫人烫好了头发,她站了起来,跟领事夫人一起走了。
不久,美国领事馆又来了一位夫人,要张学明理发。那位美籍华人第二次光临,依旧坐在一旁观看,一声不响。
张学明觉得有点奇怪:说她想来理发吧,来了两次都不理;说她陪同别人来理发吧,她那专注的目光,却清楚地表明,她对理发非常关心。
她,终于第三次光临了。这一回,她独自来。她用英语说要理发,可是,除此之外,她什么也不说。
她坐上了理发椅。
张学明呢?他也不问这位美籍华人要理什么式样,拿起剪刀,毫不犹豫地嚓嚓几下,把她的披肩长发剪短了!
张学明朝镜子里看了看,顾客显得惊讶,却没有不高兴的表情。他,放心了。
剪短之后,张学明把她的头发往外翻,顾客的脸上掠过满意的笑容。
直到这时,她才开口,跟张学明攀谈起来:她姓周,在美国长大。这次到了上海,想理发,又怕上海的理发师理不好。一旦烫坏了,想再恢复原状,是很难的。正因为这样,她来看了两回。她亲眼见到张学明的手艺不错,这才上门理发。
张学明呢?他成天跟顾客打交道,从顾客的目光、神态,便可揣测顾客心里在想什么。他注意到周女士曾仔细看着一张短发型的照片,而且当短发顾客从她面前走过时,她也左看右瞧。正因为这样,尽管周女士不说她要理什么发型,张学明大胆地对她的长发动了剪刀!
周女士对张学明的理发技艺,十分称赞。她问起了张学明的经历,提出要到他家里拜访。
张学明在家里,友好地接待了周女士。他把自己绘制的仕女彩盆,赠给了周女士。
原来,周女士是一位记者!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日报》的负责人。她把自己在上海南京理发店的见闻,写成报道,告诉美国读者。
给中国女排增光
1983年3月5日,《文汇报》刊登了中国女排猛将孙晋芳结婚的消息,还同时登载了孙晋芳的结婚照。
孙晋芳的结婚照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她,比过去漂亮多了!
哦,孙晋芳的头发,是张学明理的!
孙晋芳的结婚照,是在上海友谊照相馆拍的。她来到那里,摄影师建议她把头发烫一下,打扮得漂漂亮亮,拍一张满意的结婚照。
孙晋芳平时忙于拼搏,从不讲究什么“发型”。如今,当新娘了,是该打扮打扮了!
请谁给孙晋芳理发呢?请技术高超的张学明。
张学明接到电话,便带着工具,赶到友谊照相馆。
张学明细细打量了孙晋芳,对她的发型提出了以下设想:
一、孙晋芳个子高,头发要与身材保持一定的比例;
二、孙晋芳是运动员,头发不宜过长;
三、新发型不仅使孙晋芳在平时好看,而且要在运动时给人美感,叫做“动美式”!
四、运动员常出汗,常洗澡,烫发要耐洗,不走样;
五、孙晋芳的脸部大,平了些,新发型要增加她的立体感。
张学明讲了这五点设想,孙晋芳连连点头。她意想不到,这位“理发博士”真有两下子,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张学明有理论,有手艺。果然,他把孙晋芳打扮得漂漂亮亮。
孙晋芳笑了。她刚烫好头发,便和新郎江伟光满面春风地拍摄了结婚照,作为新婚的珍贵纪念。
一传俩,俩传三,经孙晋芳介绍,1983年趁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女排的周晓兰、杨希也来请张学明烫发。张学明精心地为她们设计了发型。他说,把中国女排姑娘们打扮得更美,这也是为国争光呀!
张学明给著名跳水运动员史美琴理发。史美琴在1980年英国马蒂尼国际跳水邀请赛中,曾获女子跳板跳水第一名。张学明为她设计了“水花式”。这种发型在运动员刚刚出水时,便保持形状不变,花纹不变,看上去如一朵水花。
张学明给艺术体操运动员王秀荣理发,使她更加秀丽。那“动美式”发型,为艺术体操之花,增添了光彩。
张学明艺高学深,成为名副其实的“理发博士”。最近一年多,他应全国各地理发界的邀请,讲学示范,传经授艺。每到一地,人们都称他为“理发博士”。他,在大连、沈阳、丹东、天津、北京、贵阳、贵州、遵义、镇江、南京、合肥、徐州、杭州、绍兴……一次又一次地讲课。他要创立一门新的学问——“理发学”。他的讲课,有理论,有实践。他一口气讲三、四个小时,数百位理发同行听得津津有味。他在辽宁省理发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课时,讲坛上甚至放着二、三十个录音机!
张学明热心培养新人。他的徒弟郭勇伟,荣获上海市中青年理发技术比武第一名。张学明收到数百封求师之信。他总是尽自己的力量,解答青年们提出的问题。他花费了半年多的业余时间,写成《理发技艺》一书,也是为了培养成各上万的理发新人。他白天站着工作了一天,回家时,甚至连上楼都抬不动腿,可是,为了写这本书,他总是忙到深夜。
张学明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表彰。他被光荣地评为1983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了《理发艺术》,编入1982年《祖国新貌》第二十一号,在30多个国家上映。1984年,上海电视台又为他拍摄了电视片《特级理发师的生活》。著名相声演员高英培、范振玉把他的事迹改编成相声《发学博士》,中央电视台在1984年春节播出。商业部曾把本文收入《商业工作手册》,以向全国商业工作者介绍他的先进事迹。现在,他担任了上海市理发技术中心组组长。他正在积极努力,使自己符合共产党员的要求,期望着在党旗下庄严地举手宣誓……
我多次访问了这位“理发博士”,深为张学明的执著的探索精神所感动。他,一个普通的理发师,自学摄影、绘画、雕塑、化学、皮肤学、英语、日语、历史,懂得美学理论,懂得戏剧电影,闯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成功之路。
理发能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亲爱的读者,祝愿你也像张学明那样,成为本行业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