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4
|本章字节:13516字
西京乱无象(1),豺虎方遘患(2)。复弃中国去(3),委身适荆蛮(4)。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5)。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6),挥涕独不还(7)。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8)。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9),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10),喟然伤心肝(11)。
【注释】
(1)西京:长安,是西汉时的国都。无象:没有章法、体统。(2)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等。遘:造。(3)中国:指中原地区。(4)委身:托身、置身。荆蛮:荆州。古代中原人称南方民族为蛮。因荆州地处南方,故曰荆蛮。(5)追攀:形容依依不舍的样子。攀,攀着车辕恋恋不舍。(6)顾:回头看。(7)挥:挥洒。(8)完:全。这两句是妇人所说的话,说自身还不知怎么办,哪能两相保全,不得已才弃子逃生。(9)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岸:高地,高冈。(10)悟:领悟。下泉:《诗经·曹风》中的篇名之一,“下泉”,即“黄泉”,“下泉人”喻指汉文帝。(11)喟然:伤心叹息的样子。
【赏析】
后人对于《七哀诗》的“哀”有很多解释,但大都认为所谓哀,便是痛而哀,与人的七情六欲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哀主要围绕的主题是音乐上的关系,和韵律有关。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篇是《七哀诗》其中的一首。写于公元192年,那时长安刚刚经历过一场动乱。
在诗歌中,诗人交代了他远离长安的理由,也在诗歌中道出了长安已经变成了何等模样,“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在诗人离开长安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他见到了最为残酷的景象,累累的白骨和荒芜的田野,路边有一饥饿难当的妇人,抱着自己的孩子丢弃在草丛间,回头看时,听到孩子的哭声,妇人洒泪却不回来抱回自己的孩子。妇人自己尚且不知将来要死在何处,如何能母子两全,实在是不得已才抛弃孩子的呀。这些悲哀不是一言可以蔽之的。
这一幕令诗人不忍卒看,于是他骑马加快速度离去,不忍心听到这世间哀号凄惨的声音。
王粲历经苦难,支撑他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便是心中不灭的信念。在他的诗中,萧条凌乱的景象并不可怕,那些凋敝都会过去。然而,此诗所描绘的景象令人揪心,“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何止是诗人自己,后人读到此诗莫不喟然而伤。“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经典影像。
从军诗其五(悠悠涉荒路)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1)。雚蒲竟广泽(2),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3)。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4),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士女满庄馗(5)。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注释】
(1)蹊径:小路,野径。(2)雚蒲:芦苇和蒲草。泛指水草。(3)鹳鹄:指鹳与鹄。其形瘦长,飞翔极高。(4)谯郡:指谯县,古县名,秦朝设置,在今安徽省亳县一带。(5)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赏析】
这首《从军诗》分为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描写了山河破碎的荒芜景象,而后半部分则是对未来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王粲善于诗赋,更有过目不忘之才能。对功名的急迫渴望,王粲毫不掩饰。在曹操帐下,王粲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谁说凋敝的王朝就注定荒芜一切。王粲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才气在曹操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发挥,虽然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但王粲还是凭借着他的光辉赢得了曹操的赞赏,而他自己对于曹操的知遇之恩也是感恩戴德,他曾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文人自古以来便是以悲悯情怀为重的,王粲也不例外。就在跟随曹操征讨东吴的路途上,王粲写下了《从军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是描述了动荡的汉末年月,但却是从侧面抒发了希望可以拥有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生活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诗人与众生一样不可避免地要历经磨难,但是王粲并不绝望,他在艰险磨难之中,看到了未来的乐土,那里是让他的忧愁烟消云散的地方。
杂诗(甘暮游西园)王粲
甘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1),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2),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注释】
(1)特:单的、独的,这里指没有配偶的鸟。(2)褰:揭起,撩起(衣服)。袵:同“衽”。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从游园写起,借景抒情,在弯曲的池水中,成行的木丛里,将满心的愁绪托付给了这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色。明代文人王夫之有言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王粲正是这样做的。他以文人独有的清明内心和坚强的自我意识,以及细腻的情感,将他对人世间无常情感的看法,无论是赞许还是误解,都一一地描摹在心。
诗人以细腻的感情触角,想象到“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由树上孤独的飞鸟,想到了远方的友人。如同在对他召唤一般哀鸣,所以诗人快步向前,希望可以追随上这份召唤的脚步。
但却是道路险阻,举步维艰。游园之内自然不会难行,所以诗人隐喻的是世间动乱,难以前行,在这一首诗歌中,诗人将自己的幽思和社会的动荡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当现实与理想交织之后,所带来的冲击已经能掀起惊天的波浪。
由虚入实,王粲的内心情感随着诗句的延续而延伸下来,在无法抗拒的恶劣环境中,王粲最终也只得选择退回房中,暗自哀叹:“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怀揣着这样矛盾的心情,明明担心难以与友人再度重逢,却偏偏还要安慰自己这有什么可怕的呢?纠结的内心在摇摆的世风中孤独地摇曳,深沉含蓄。
王粲的这一首《杂诗》哀婉动人,全诗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比起刘桢的《赠徐干》来,多了几分哀思,少了几分愤慨。长歌哀叹,有时却是要比恸哭更悲凄。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陈琳
作者简介
陈琳(?—公元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东南)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诗、文、赋皆能,代表作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文》、《武军赋》等。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1)。官作自有程(2),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3),何能怫郁筑长城(4)。长城何连连(5),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6),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7),时时念我故夫子(8)。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9)。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10),慊慊心意关(11)。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注释】
(1)慎:小心。稽留:滞留。太原卒:从太原地区调来服役之人。(2)官作:政府的工程。程:期限。(3)格斗:短兵相接的搏斗。(4)怫郁:烦闷。这一句和前一句意谓:男子宁可与敌人搏斗而死,怎能憋一肚子气而在这里修筑长城呢!(5)连连:绵长的样子。(6)边城:亦指长城。健少:健壮的年轻人。(7)姑嫜:古时如用称呼丈夫的父母,即今日的“公婆”。(8)故夫子:原来的丈夫。上面四句是戍卒劝妻子改嫁的信中之语。(9)鄙:薄。(10)结发:古时男子二十束发而冠,以示成年。(11)慊慊:怨恨的样子。关:牵系。
【赏析】
这首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地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堂堂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承上启下:“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精心地抚养她吧!“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的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这首《饮马长城窟行》一直是魏晋诗歌史上的名篇,给那个黑暗的年代增添了少许的光亮。以人性的光辉展示给世人一份明媚的情感。也可以说,这是陈琳一览民间疾苦,然后将自身所受之苦相融合,迸发出的情感汇总。
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阮瑀
作者简介
阮瑀(约公元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被蔡邕称为“奇才”。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
驾出北郭门(1),马樊不肯驰(2)。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3),噭噭有悲啼(4)。借问啼者出(5),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6)。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7)。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8)?传告后代人(9),以此为明规。
【注释】
(1)北郭门:城郭北门。郭,外城。古时坟地多建于城郭北门。(2)樊:马因过度负重而不肯再走。(3)顾:回头听到。(4)噭噭(jiào):悲啼的声音。(5)出:谁。(6)举动:动辄。捶:用以鞭马的木棍。(7)嘶:破声,这里指哭至嘶哑。(8)穷厄:穷困。赀:同“资”,财富。(9)传告:规诫。
【赏析】
这一首诗歌属于乐府题材,被北宋末期的学者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中,列入了其中的“杂曲歌辞”中。题目由古诗中“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一句引申而来。阮瑀借此诗描写了一个孤儿遭到继母虐待的故事。
整首诗歌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令读者看到后愈发显得真实。作者驾着马车奔驰在道路上,却在一处树林间听到嘤嘤的哭声,十分悲苦。于是,作者下车查看,只见一个孩童哭坐于一处孤坟上。
这是铺垫,继而从作者的发问引发到高潮,孩童哭诉自己忍受虐待的经过,使得听者流泪,闻者伤心。最后再回到孩童生母的坟墓前。但已经是天人两隔,生离死别地分开了,所以这样的悲痛更加使人无奈。读完整首诗歌,再看看天上明月,已经变了模样,身后时光流转,原来之前的世界中,还发生过这样辗转难测的往事。
酒德颂(有大人先生者)刘伶
作者简介
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有大人先生者(1),以天地为一朝(2),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3),八荒为庭衢(4)。行无辙迹(5),居无室庐,幕天席地(6),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7),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8),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9),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10),衔杯漱醪(11)。奋髯箕踞(12),枕曲借糟(13),无思无虑,其乐陶陶(14)。兀然而醉,豁尔而醒(15)。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16)。
【注释】
(1)大人先生者:德行高尚的老先生。(2)朝:天。(3)扃牖(jiongyou):门窗。(4)庭衢(qu):庭道。(5)辙迹:轨迹。(6)幕天席地:以天为幕,以地为席。(7)卮、觚(gu):饮酒的器具。(8)风声:名声。(9)奋袂攮襟:敛起袖子,绾起衣襟。(10)方:正。(11)醪(láo):浊酒。(12)奋:拨弄。髯:胡须。(13)曲(qu):酒曲。(14)陶陶:悠然自得的样子。(15)豁尔:猛然。(16)蜾蠃(guoluo):细腰蜂。螟岭:螟蛾的幼虫。
【赏析】
魏晋人嗜酒,而以“竹林七贤”尤甚。但借酒消愁的成分居多,唯有刘伶却多引以为乐趣,在一次酒醉之后,他写下上面这篇二百余字的《酒德颂》,本作自赏用途,不想成了亘古妙文,把喝酒升华到了一种玄奥的境界。
该篇颂里的主人公是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也可以说是刘伶本人。在文章的起始处,老先生便称自己喝酒喝到一种超凡的境界。他可以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他还能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一个人可以“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随遇而安到此等程度,该算得上是非常逍遥的人了。
接着在第二段,作者写道:“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由于他的行为乖张,有很多人时常在人前折损他。刘伶并不是不以为然,时常反唇相讥,激动时便跳起来敛袖挽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予以反驳:礼仪法度又算得了什么,真正的是非自有公道人心去判定。
骂够之后,刘伶仍然继续衔杯痛饮,直到酒醉,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困了便睡,醒了便饮,什么四时寒暑、声色赀利,都像脚下随波逐流的“江汉之载浮萍”,都如“蜾蠃之与螟蛉”,渺小得不值一提。全文洋洋洒洒,尽是作者不羁的风度。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阮籍
作者简介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宋,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其代表作品有“咏怀八十二首”、《采薪者歌》。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1),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2),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3)。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