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唐诗(4)

作者:雅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4

|

本章字节:13146字

自秦汉以来,冷月边关,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而停在月下关口的征战似乎也从未停止。在辽远的时空里,战争似乎成了明月、关隘唯一的主题。万里征途,将士们此去还没有回来。假如镇守龙城的卫青还在,抗击匈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便不会有外敌入侵边境。诗中说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简单理解为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塞。而应该将秦、汉、明月、关塞,都融合在一起,叠加成各种不同的画面。而龙城和飞将都不是指代某个人,而是暗含了对良将名臣的呼唤。只要有这样勇猛的将军,便可以让人们过上和平的生活。在唐诗中,有许多类似的写法,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其实也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的意思。了解了这种“互文见义”的手法,便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种时空的距离感。


中华民族虽然并不崇尚武力,但也从不害怕战争。面对外敌犯境,很多诗人都表达了无所畏惧的信心。这首便是代表之作。


这首诗看似平常,写的是古代常见的边塞战争。但实际上却暗含了一个主题:和平。王昌龄说只要有奋勇杀敌的将军,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就可以抵御外族的侵扰,还百姓以安宁。其实不仅是秦、汉,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渴望的都是安居乐业的生活。这里,并没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胆魄,也没有“直捣黄龙”的抱负,在他的心里,只要能够镇守住边疆,对敌人有震慑力就足够了,并无攻城略地,挥师抢占民族兄弟领土的意图。而这份“点到即止”的战争观,其实就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平和”之气。


明代文学“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将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评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足见赞誉奇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1),平明送客楚山孤(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


【注释】


(1)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2)平明:清晨,黎明。客:指辛渐。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3)冰心:比喻自己心地莹洁。


【赏析】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这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第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诗人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而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屋前白马、池中荷花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精巧的构思与深婉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1),穷巷牛羊归(2)。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3)。


雉雊麦苗秀(4),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5)。


【注释】


(1)墟落:村庄。(2)穷巷:深巷。(3)荆扉:柴门。(4)雉雊(zhigou):野鸡鸣叫。(5)式微:此处表归隐之意。语出《诗经·邶风·式微》,曰:“式微,式微,胡不归”。


【赏析】


这首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诗人一开头,就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


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他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


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还彷徨在路上,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应,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将进酒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1),朝如青丝暮成雪(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3),会须一饮三百杯(4)。


岑夫子,丹丘生(5),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6),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7)。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8)。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9)。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0)。


【注释】


(1)高堂:有时可指父母,在此指高高的厅堂。(2)青丝:喻指黑发。雪:指白发。(3)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4)会须:正应当。(5)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朋友。(6)钟鼓馔(zhuàn)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精美的饭食。(7)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8)陈王:三国魏曹植,因封于陈,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平乐:平乐观。恣:纵情任意。(9)径须:直截了当。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10)将:拿。销:同“消”。


【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曲调,题目意即“劝酒歌”之义,所以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之说。


诗人开篇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将诗带入豪气与悲凉的沧桑感并行的境界里,这两组排比长句的发端,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他的这种对历史和人世的感慨不同于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相反诗人并不沉痛。他说滚滚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人生苦短,青丝染雪,很快就两鬓斑白。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快乐的时候,一定要开怀畅饮,不要停杯问月,空留遗憾在心间。古语云,上下四个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开篇几句前面是空间,后面即时间。大开大合,气度不凡。


接着诗人说千金散尽,总会失而复得;但青春年华如水奔流,必须要好好珍惜。所以,喝酒要喝上三百杯,才能解忧怀,抒愁绪,让生命挥洒自如,有声有色。在这首诗的最后,诗人将“万古愁绪”化为一杯浓香烈酒,饮之思之,酣畅淋漓。


李白的这首诗无论寂寞与开怀,都以酒入心,正是那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当诗人寂寞的时候,也要喝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哪怕只有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也要喝个“歌徘徊,舞凌乱”,自赏自鉴,滋味浓郁香甜。高朋满座之时,他也要喝酒,还呼吁大家举杯同庆。就像用酒神的自由、奔放浇铸了多彩的诗篇。


沈德潜曾评论此诗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指的是《将进酒》开篇的手法。所谓酒过三巡,就在“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狂放之情趋于高潮之时,诗人转笔写道“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兀然加入,使诗歌旋律陡然加快。又将诗带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诗人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举了陈王曹植的例子,于是满纸不平之气慨然溢出,诗人的寂寞之感不禁流露。然而诗人并不一味感怀,笔锋又一转,“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酒气豪气皆回复。于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结局深沉跌宕,似言犹未尽,而诗已收罄。


这首诗篇幅并不算长,但气象不凡。诗人李白得意人生,要诗酒壮怀,化作满腔舒豪,尽情地泼洒。失意之时,也可以自斟自饮,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的诗篇挥发出来的,是阵阵酒气,是才气与豪气。而这一切似乎都源于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事实上,这才是诗人无论人生得意、失意,都能保持豁达自信的原因所在。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这篇《将进酒》足以当之。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1),晋代衣冠成古丘(2)。


三山半落青天外(3),二水中分白鹭洲(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吴国建都金陵,故称吴宫。(2)晋代:东晋亦建都于金陵。衣冠:指豪门贵族。丘:坟墓。(3)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4)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


【赏析】


该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开头两句,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的象征。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是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无尽的江水。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感慨,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长干行李白


其一


妾发初覆额(1),折花门前剧(2)。


郎骑竹马来(3),绕床弄青梅(4)。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5)。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6),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7)。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8),坐愁红颜老(9)。


早晚下三巴(10),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11),直至长风沙(12)。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