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5)

作者:魏福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7

|

本章字节:11422字

这期间,党领导的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一举夺取了这个远东最大的城市,是有其伟大历史意义的。但是,占领了上海,并不等于控制了全国的经济政治命脉,它对全国的革命形势并不能产生决定性影响。这是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还很微弱,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反动政权内部不统一,四分五裂,各个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这就表明,在中国没有形成一些能够控制全国政治经济命脉的中心城市。因此,即便能够通过武装起义形式夺取一些城市也不能造成全国性的胜利形势,更不能决定革命的成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得而复失,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结果,固然有其主观指导的错误,但是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所决定的。残酷的历史事实教育我们,用俄国城市武装起义办法夺取政权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开创出适合中国社会特点的革命道路。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内容和意义


在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枠中,毛泽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革命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对“城市中心论”进行了更彻底、更深刻的批判。指出“城市中心论”即全国范围的武装起义,“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第二,“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在半殖民地国家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通过对革命形势的正确估计,开始把各地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同争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形势联系起来考虑,初步形成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这种斗争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并且和土地革命及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斗争,采取“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政权建设采取波浪式发展,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个理论就是毛泽东同志后来所概括的“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基本点是工农武装割据和以农村革命为中心。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武装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的斗争形式。没有相当力量的革命武装,没有一支正式的红军,就不可能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成果。其次,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动员广大农民支援红军战争,红军本身才能得到发展,革命根据地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依托。没有根据地,就不能有效发动广大农民,武装斗争就得不到农民的大力支持。只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革命力量才能有立足之地,才有可能同占据中心城市的强大敌人作长期的艰苦斗争。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有机统一,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独特性在于:它基本不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而是以长期的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它不是先占城市,后占农村,而是先占农村,后占城市;它不是一举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全国政权,而是先在局部地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依靠根据地、人民武装和政权的逐步扩大夺取全国政权。认识到中国革命应该以农村为中心,指导工作放在农村,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解决了在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枟栀共产党人枛发刊词枠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他还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以至民族、国家,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在一定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联盟。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重视建立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使统一战线在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创建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阶级状况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共同决定了中国的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以最终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压迫之下。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社会存在的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和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可以团结在一起,结成包括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的农民阶级不仅占了全国人口的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排挤,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与之建立统一战线。当然,民族资产阶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如何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发扬其革命性,抑制其妥协性,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都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支持为背景的,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在革命的锋芒主要的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无产阶级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加以保持,使中国大资产阶级成为共产党暂时的同盟者。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就是既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其斗争的政治路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及力量,才能争取中间力量,才可建立第二个联盟。中国共产党要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即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同时,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1927)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


的决议。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决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成功,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新局面。这个阶段一般将统一战线称作“联合战线”。


2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19271937)


192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右翼势力彻底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后,原有的革命统一战线分裂了,使“革命营垒发生了变化,中国大资产阶级转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革命营垒,民族资产阶级附和了大资产阶级;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这时剩下了三个,即: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包括革命知识分子)。所以,这时候中国革命就不得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而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这个革命”。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牢固地建立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中国的全面抗战自此开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枟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枠。次日,蒋介石发表枟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枠。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倾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党在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其他中间力量。党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获得广大的同盟者。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民主,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反人民的内战。蒋介石政权的反动、卖国、独裁,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加广泛、高涨的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开展。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共同战斗。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反美反蒋斗争遍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了反对蒋介石集团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直接打击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条战线,使蒋介石集团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有:认清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总结统一战线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什么时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就存在和发展,就能为革命事业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什么时候削弱、放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就遭受挫折以至破裂,就会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同”主要是统一战线成员基于共同利益而确立的共同目标和要求。“异”主要是统一战线成员之间在信仰上、世界观上、具体利益和要求上存在的差别。实行团结批评(斗争)团结的方针。共产党要保证由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组成的统一战线不破裂,就必须实行团结、批评(斗争)、团结的方针。坚持既统一又独立的原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血的教训以及共产党人的革命纲领,都要求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也采取既统一又独立的原则,这就为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要坚持依靠自己力量和争取外援相结合的原则。共产国际对于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成功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也不会那么顺利地实现。但中国人民的抗战,正是因为首先立足于自己的力量,才能在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下,坚持抗战八年整,中国没有亡国,这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当然在这之中,也获得了国际方面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