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福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1
|本章字节:11374字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从国家系统看,各区域也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邓小平的第一个大局——使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相对较快较好,建立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不仅是实施“第二个大局”的必要,也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就是为了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改革的深入,虽然我国社会事业进展明显,但总体上,社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联合国发展署2003年公布的数据表明,与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相比,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世界排名位居第104。“十一五”规划要求做到“六个必须”,目的就是为了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保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自然界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物。从人的进化看,自然环境的好恶,决定了人类存在、发展水平的状况。自然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但这种规律性也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等特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但是,人类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通过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人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过去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没有完全认识自然规律或者违背自然规律,直接造成目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重大问题,严重地威胁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总的来说,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市场、生产、投资、金融、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产业转移正在拓展和加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这些有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吸引投资,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将逐步增加。但是,我们同时还要面对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入世后的条款约束和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这些需要我们冷静地面对国际形势,沉着应对,追求“双赢”,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因势而导地统一起来。“五个统筹”是从全国总体情况提出来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地区统筹协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理论指南,把握了时代和世界发展的脉搏,兼容并蓄了古今中外发展思想的精华,也直面了当代各国发展的成与败,内涵丰富、系统而深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
1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所谓时代性,是指科学发展观具有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眼光,反映了“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吸收了人类一切先进发展思想的成果,体现了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科学发展观更有其民族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主要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立足于我国的现实需要作出的理论总结和科学展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文明”的理论指导,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的战略指导。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指科学发展观是对“三大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当今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是对当代世情、国情、党情合乎实际的客观评价,反映了现实的理性要求。价值性是指科学发展观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尊重自然价值的基础上,高扬人的主体性,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忽视科学性,就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等同起来;忽视价值性,就会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见“物”而不见“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辩证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亦是如此。
3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所谓整体性,是指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的“为谁发展”、“发展什么”、“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对发展阶段、发展目的、发展主体、发展规律、发展要求、发展原则、发展战略、发展道路作出了新的要求、部署和安排。而层次性,是指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各个社会结构层次的相互运动,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形态领域的协调发展,着眼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理论纲领,又是我国各个职能层级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还是各个不同历史主体具体工作的客观要求。
4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是中国共产党的特点,也是优点。在科学发展观这棵理论大树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主干和根基,国外发展理论是枝条,中国古代发展思想则是绿叶。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是人类一切先进发展思想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各种理论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扬弃、整合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具有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的时代精神下和客观物质世界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同时,吸收了国外发展理论的精华,摒弃了其糟粕。科学发展观融继承性与创新性于一体。
5历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任何先进的文化与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必然囿于时代的高墙。科学发展观既然反映了时代对发展的要求,也就必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由于人的知识、认识能力和实践的有限性,科学发展观不可能“完全科学”,以人为本也不可能真正的“全民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指针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够发达的现状而提出的符合时代趋势、我国实际的发展理论,是相对于传统发展观的各种不足而言的。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则必然不是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的,必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的知识日益丰富,认识能力逐渐提高,科学发展观必然进一步得到丰富与发展,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接近。这是一个长期的自然过程。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条件和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条件
1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
稳定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彻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一是指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只有在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发展自己。如果世界动荡不安,我国的发展得不到世界各国必要的支持,经济建设也将停滞不前。因此,中国的持久稳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二是指我国与外国的和平相处。如果我国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就不可能安心搞发展,经济建设就要遭到破坏。一部百年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国人当铭心刻骨。三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十年浩劫,导致经济大衰退、政治文化严重畸形的惨痛教训犹在眼前。对于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邓小平告诫说:“中国人多,如果今天这个示威,明天那个示威,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会有游行示威,那末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了。”“总之,一个目标,就是要有个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历史证明,“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从新阶段的世情和国情来看,争取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从国际关系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虽然存在单边主义、地区冲突和各种矛盾,但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各大国从维护本国根本利益出发,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短期内打不起来。因而,各国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价值观念的国家共处于一个地球,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社会纷争,强化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保障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经济政治秩序,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共识和普遍呼声。全球意识、人类和平发展和共同利益观念对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十分有利。
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看,中国坚持走和平的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温家宝认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第一,这是由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民族历来讲信修睦、崇尚和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反映出中华民族“天下情怀与道德理性”的品格。第二,这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人民正在为之奋斗的历史性任务。要实现这个任务,我们必须与各国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第三,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从国内环境看,发展是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成为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理念,发展才是硬道理也深入民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通过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果增强了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已经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都将在未来继续发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作用。我国政治、社会继续保持稳定,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教育等体制不断完善,将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保障。
2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实现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结果,客观上总是下一个时期继续发展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我国2005年的gdp已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4年公路通车达到187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74万公里。西气东输管道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2004年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一些重要原材料的生产规模也明显扩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着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
2006年7月外汇储备已达到11700亿美元。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的有利条件,依托这些更加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今后我国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文化思想上,我们也有了新的发展观念和思想保障。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抗击非典、推动发展的伟大实践,通过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通过借鉴国外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做法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保障。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推动“四位一体”建设的统一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质就是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人民价值主体论,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