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1)

作者:魏福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7

|

本章字节:11484字

(第一节)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摆在首要地位。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健康和持续蓬勃地发展,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关系祖国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这些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有机构成,也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步走”战略,是江泽民同志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是一个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新战略目标明确,阶段清楚,特别是规划了新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这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指导思想的长期性与经济发展过程阶段性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的统一,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两步走”战略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多年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54年期间,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同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早在枟论联合政府枠中,毛泽东就已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战略目标。毛泽东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就是逐步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决策可以说是新中国建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1953年6月,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提出,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的枟政府工作报告枠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工业”这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任务。1957年,毛泽东在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枠中又提出了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三个现代化。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新技术的发展,毛泽东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由实现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认识有所突破。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他在读前苏联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枠时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是要求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在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同时,提出了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即用20年左右的时间奠定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用50年到70年的时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即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向“四化”进军的口号。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正式提出了“两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我党从提出以实现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到通过“两步走”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无疑是一个进步,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成果。“两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我国又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将农业排在发展的首位也是合情合理的。遗憾的是,通过“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宏伟构想在提出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复杂和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等原因,导致这一重要思想付之东流,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延误了十年之久。


二、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规划


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仍处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在对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逐步确定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


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总体设想,最初是在1979年10月提出来的。当时他在关于经济工作的讲话中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同年12月,他在接待日本外宾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之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即1982年8月又提出一个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他说:“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把到20世纪末的现代化任务,具体化为从1981年到2000年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但对第三步即21世纪的现代化任务,没有作出明确部署。1984年10月,邓小平在枟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枠的谈话中明确提出第三步的设想。他说:“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里他所讲的“第二步”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三步。


1987年4月,邓小平在枟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枠的谈话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总体设想作了比较完善的论述。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是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


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年10月,他又指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论述,标志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总体设想已形成。这三个目标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由邓小平同志亲手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框架的形成,成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经济的纲领与奋斗目标。它体现了自身独特的优势: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方面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并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克服了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的思想和情绪。它既反映出全党和全国人民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雄心壮志,又充分考虑到我国生产力水平起点低的现实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论证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为量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增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产目的,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它是与对外开放相联系的。只有有效地利用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资金,利用国际市场,才能在经济发展中享受“后发利益”,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


2实施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实践方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基本方针,以重点带动全局。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三个重点中,教育科学是关键。从大局出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沿海带动内地共同发展。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必须注重质量,讲求效益,实现速度与效率相统一,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新的发展路子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1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和经济体制基础。


为了顺利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雄伟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三种实现方式。


(1)台阶式发展


邓小平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这就是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即“飞跃调整再飞跃再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台阶式发展主要是因为:


第一,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可以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市场供求关系,刺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它的作用总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为,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市场价格的波动又是在既定的供求关系下发生的。所以,这种波动对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会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有时又会使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矛盾。当然,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继续调节,会使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得以缓解和解决,促进经济再度发展。而在继续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其结果是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尽管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但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可能完全克服这种盲目性,因为宏观调控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即在社会经济生活***现矛盾时才开始实施宏观调控,调控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自然放慢,通过调控,使经济总量趋于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经济运行环境宽松,国民经济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出现问题以后再调整,调整以后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既具有统一性,同时也存在着矛盾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对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生产关系逐步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我们知道,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继承前人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技术成果。同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会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虽然它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但总是相对稳定的。当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它就会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关系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就要改革生产关系,使其重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表明,当生产关系通过改革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降下来。可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必然使经济出现台阶式发展。


第三,是商品价格刚性作用的结果。我国流通的人民币是纸币,它只是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因而它不具有储藏手段的职能。这就决定了纸币流通下的价值具有货币量,从而保持价格稳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时会出现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出现时,就会困扰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必须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从而为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创造条件。但通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通货膨胀还可能再次出现。国家仍然通过治理,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再次推动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价格刚性的作用必然使我国经济出现台阶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