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收紧包围圈(6)

作者:程超泽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0

|

本章字节:7168字

在启程访问亚洲前夕,帕内塔在安纳波利斯对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说,“美国是一个海上国家,我们正重返我们的海上之根”。你们这一代将不得不面对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维持并加强美国在重要的亚太海域的力量。”帕内塔誓言美国不会放松警惕,他说:“我们需要你们加强与中国的防务联系。中国的军力正在增长并现代化,我们必须警惕,我们必须强大。我们必须准备好面对任何挑战。”他号召毕业生加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菲律宾的长期同盟,同时建立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及印度等国“健全的伙伴关系。”


6月16日,美太平洋总司令洛克利尔海军上将会晤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后者正因为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叫板中国。洛克利尔重申美国将履行对菲律宾的承诺,帮助菲建立最低限度地有效防御系统。双方还谈及南中国海问题,但并未公布相关细节。再一次,就是这同一个洛克利尔声明“不是针对中国的”。美国国防部消息称,洛克利尔表示如今安全环境在不断变化,因此美菲军队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态势。


在洛克利尔内心究竟什么是“如今安全环境在不断变化”呢?说穿了,就是近年来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下变得日益复杂的南中国海纷争局面。在美国的默许和挑唆下,一些和中国在南中国海上有领土争议的国家,特别是菲律宾和越南公开向中国叫板,其中,在南中国海黄岩岛主权问题上,菲律宾罕有地不断挑衅中国。洛克利尔对菲律宾的上述表态,清楚不过地表明,美国口头声称“不选边”,实质一直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搅局选边。没有美国在背后指使,南中国海本来是相对平静的。


7月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参加在日本举行的阿富汗重建国际会议。希拉里访日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给日本“打气撑腰”。虽然日本方面否认在与希拉里的会谈中谈及钓鱼岛问题,但希拉里刚刚离开日本,美国国务院高官9日便表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美国的变幻莫测的轻率言论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的严正驳斥。


希拉里继续她的行程。9日,她对蒙古国进行了4个小时的闪电访问,说美国是蒙古国的“第三邻国”,还高调宣称蒙古国是“亚洲民主典范”。


10日,希拉里访问越南,称“支持越南为解决南中国海争端所做的努力”,这是又一次美国在做着“选边”勾当。但凡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国家,美国都毫无例外地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鼓动争议声索国和中国对着干。


11日,希拉里对老挝进行了闪电访问,虽然短,但却是美国国务卿57年来首次访问该国。访问期间,希拉里一面以环境保护为由,要老挝暂停和中国协议在先的湄公河干流建设合同金额35亿美元的水电站;另外着力修复美老关系,宣布双方“将解决悲惨历史的遗留问题,并探索未来成为伙伴的合作方式,重建美老关系。”


美国在1964~1973年越南战争期间向老挝投掷了200多万吨炸弹。《华尔街日报》说,华盛顿正在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结盟的行动,以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提高的影响力。


同一天,希拉里抵达柬埔寨首都金边,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议。她声称这一地区的国家“不应通过压迫、恐吓、威胁或武力”解决争端,要求东盟“又快又好”地完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希拉里的这一表态再一次直接杠上了中国,此前中国一再呼吁,东盟论坛不适合谈南中国海问题。路透社评论称:“美国已经深深卷入南中国海争端。”


12日,希拉里表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而言,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联系是首要方向,与东盟密切合作是中心支柱。她还在当天会议上再次以“通航自由”、“海洋资源的合法开采”等问题挑起南中国海话题,称本地区国家应制定针对南中国海航运业、渔业等的“行为准则”,以“避免出现混乱导致冲突”。


从中国东边的日本,到北边的蒙古国,再到南边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希拉里绕着中国走了大半圈,说的话也从民主、人权过渡到更具体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希拉里的亚洲之行烙上深深的中国印记,她做了一个完全针对中国的讲话,却对‘中国’只字未提。”比如,希拉里在蒙古访问时高度评价蒙古民主标准,称其为亚洲民主的典范。中国《人民日报》12日发表署名文章批评希拉里,指责美国总是居高临下地对亚洲民主指手画脚,甚至想靠举旗来组建起一支制衡中国发展的队伍。俄媒称,在中国与邻国因为南中国海领土争端导致地区局势严重升级的背景下,希拉里参加东盟外长会议,拉拢中国的邻国,和美国采取的其他措施一样,都是试图改善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打造地区***阵线。对于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个别国家单方面提出的具有明显***倾向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美国毫不掩饰地大加赞许。希拉里在和中国外长会谈时,特别强调遵守这项准则的必要性,但结果遭到中方严词批驳。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表示,希拉里的亚洲行很大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美国“要同中国争夺在亚洲的影响力”。(“希拉里近日走访中国周边多国欲争夺亚洲影响力”,人民日报,2012年7月13日。)


美联社7月11日的报道称,希拉里·克林顿此行的目的是加强美国在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的地位,同时遏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扩展的经济、外交和军事影响力。


希拉里甚至在非洲也没有放松遏制中国的努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她为自己挣得一个新的“挑拨是非者”的称号。


8月,希拉里开始了她的非洲之行。塞内加尔是希拉里非洲7国行的第一站。非洲七国行还包括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南非以及2011年新成立的南苏丹等国。1日,她在塞内加尔发表演讲,呼吁非洲“与负责任的外国合作”,强调美国“支持人权与普世价值”,不像“其他国家”。尽管没有点名,但她的指向明确,就是中国!美国媒体替希拉里道出本意,她的演讲就是提醒非洲领导人不要轻易与中国达成交易。一个典型的小人与女人!希拉里在提醒非洲领导人“不要轻易与中国达成交易”的含沙射影表态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上月她绕着中国大半圈13天访问9国时,也说过不少类似挑唆的话。尽管希拉里以“民主和人权”给非洲“画饼充饥”在当地没引发什么欢呼,但却凸显出美国对中国的防备甚至敌对。


非洲石油潜力巨大,而且勘探成功率较高,所以一直是美国觊觎的对象。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占其进口总量25%,超过从海湾国家进口的总和,非洲对美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美非关系却十分尴尬,因为美国长期忽视非洲。过去十多年,美国先忙于反恐,现在又忙于重返亚太,一直无暇顾及非洲。


反观中国,却在非洲大展宏图,同非洲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近些年来,众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以矿产和石油为主,中非之间各种往来日益频繁。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让仍在睡梦中的美国突然惊醒,美国意识到如果再不出手,自己恐将被赶出非洲,因此希拉里此行实际上是在同中国抢地盘。


为与非洲套近乎,希拉里说了一堆漂亮话,但对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非洲诸国来说,需要的不是“民主与自由”的漂亮话,而是真金白银的援助。恰恰是这一点,使美国的非洲政策注定失败。当下美国经济仍在金融危机之中挣扎,自救尚且不能,又何谈援助非洲!希拉里在非洲的演讲只是画饼充饥,口惠而实不至,非洲国家难以得到实际收益,可以说,非洲人民对她的空头诺言不感兴趣。


8月27日至31日,太平洋岛国论坛第43届年会召开。在这个年年都召开的论坛上,人们却异乎寻常看到了从北美洲远涉重洋而来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身影,于是,美国“重返亚太”又多了一个新的注脚,而假想敌毫无新意地仍然是中国。据媒体分析,中国近年来与这些南太平洋不起眼的小岛国加强了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这令美国很焦虑。自二战结束以来,南太平洋地区就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这个地区有一定的战略重要性,虽然只是十几个小岛国,但位于太平洋东西南北的中心位置,控制着大面积的海域。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法新社8月27日报道,希拉里过去访问南太平洋,重点都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次她前往库克群岛可说是罕见之举。库克是个岛国,人口只有11万,由15个小岛组成,总面积比华盛顿特区大不了多少。


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专家奥基夫指出,位于南太平洋的库克,也随着美国外交政策重心的转移重新受到重视。希拉里在库克岛的太平洋岛国论坛上亮相,虽是美国调整政策大局下的一项“插播”活动,但它却有其特殊意义,显示美国的势力将伸展到太平洋的偏远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