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走一步,说一声“再见”

作者:黄蓓佳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30

|

本章字节:7452字

八九岁的时候看第一部外国长篇。那时候看书自然谈不上选择更谈不上系统,偶尔逮着一本,如获至宝,埋头便看,看完拉倒。记得那是一本日本,书名叫《到泉水去的道路》。作者姓甚名谁不知道,也许当年就根本没注意。读注意作者的名字,这个好习惯是我自己开始写了才有的,目的无非是拿自己跟人家私下里作一番比较。毫无疑问,这部我是喜欢的,所以能记得起书名。我还记得主人公叫京子,是个活泼开朗颇具现代意识的女孩。京子有个寡居的母亲——一个年轻漂亮渴望爱情的母亲。记得最清楚的细节是母亲教女儿如何梳妆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母亲替京子把额前的头发撩上去,京子的额头便显得光洁阔朗,衬得整张面孔青春勃发。这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如此深刻,潜意识里大概因为自己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吧?


后来,小学和中学期间,又看了无数的外国。记得起来的一本书是《漂来的磨坊》,因为书名颇有点怪异:磨坊应该是建在地面上的一栋房子,怎么可以“漂来”?于是也就记住了它。可见一本书要让人看了以后能够记住,书名也很重要呢。那段时间大人们都在忘我地投身“文化革命”,从图书馆里抄出来的便慢慢归拢到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手中。无数次地传来传去,书页磨损不堪,封面和开头几页结尾几页总是剩下半片,或者一个纸角破布片似地飘拂着,于是看过的绝大部分是“不知其名”,没头没尾。要是偶然得到一本身首两全的书,毫无疑问,那都是大家不喜欢看的。比如《静静的顿河》,四大本,那么长!我的天哪,啰里啰嗦都写了些什么?既没有侦探破案,又没有离奇情节,更没有死去活来的爱情,写那些哥萨克人骑马打仗,有什么好看的?那四本书在我手里只勉强停了两天,就算是被我翻完了。许多年后我进了北大,又一次精读这部世界名著,我被美丽的顿河风情和顿河人的忠诚彪悍以及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震慑。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少年时代的我居然不屑一顾!想想也觉得好笑。


然而我到底是在一天天长大。尽管不甚理解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总还算是看过很多外国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这话极有道理。看得多了,自然潜移默化,连个性都变得敏感忧郁,多愁善感,身上的文学细胞也就渐渐多了起来。高中毕业那年,我开始学写。处女作居然被上海的一家文学刊物选载。童年和少年时代看过的那些,书名不记得了,情节不记得了,人物姓名也不记得了,却记住了那种情趣,那缕心绪,那股气氛。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再塑了一个我,影响了我的审美心理和文学气质。


作品写得多了,小小地有了一点名气,便常常被文学青年们写信询问或者在一些座谈会上被当众提问:“你喜欢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喜欢哪几位外国作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真不好回答。喜欢哪些作品哪些作家呢?似乎并不是一贯制的,随着年龄的变化,生活环境和个人遭遇的变化,心态、心绪的变化,个人的喜爱也常常随着改变。可以这么说,每走完人生的一个历程,总要与一些作家作品分手,向他们告别,说一声“再见”。永远敬慕永远推崇的,不过是托尔斯泰的《复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么几部。


最早迷上的作家是前苏联人艾特玛托夫,他的一部中篇《查密莉雅》把我彻底打倒了。那是一首优美到极点的草原牧歌,舒缓、活泼、美好,却又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它通过一个初涉人世的少年之口,赞美生活,感叹生活。


艾特玛托夫有着诗人的气质,他笔下的一切是经过诗化的一切,哪怕极其繁重艰辛的劳动,经他一写,就变得妙不可言,仿佛一场集体游戏。艾特玛托夫的魅力不小,至今翻开我们的一些杂志,但凡写到草原写到牧人的,常常会有他的影子夹杂其中。他的那篇《查密莉雅》,我一连看过几遍,每看一遍都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净化,似乎原本卑俗的自己突然之间变得崇高起来,可以超越生活,超越环境,去寻求至善至美。我发疯一样地在各种外国文学期刊上翻寻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每翻到一篇便如获至宝。可惜,这种热情随着厚厚两本《艾特玛托夫集》的出版而迅速消退。我开始对他感到失望,他过于美化了生活,他的眼睛似乎天生是用来发现美而不是鞭笞丑的,他把社会把人性都简单成了诗。


对他产生这种失望,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入世更深,逐渐品尝到生活的苦酒,懂得了人性之恶呢?恐怕是这么一回事吧,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喜欢的作品便也总不一样。


大学时候,有一天班上一个同学五体投地的对我讲起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永远占有》。这位同学当时是颇有名气的作者,但是他说,他真愿意跪在格林的面前,承认他的伟大。同学说这话时的表情出神入化,眼神都变得迷蒙起来,似乎即刻要去为格林殉葬也心甘情愿。我受好奇心驱使,片刻不敢耽搁,找来刊载这个短篇的《外国文艺》。不看犹可,一看之下便倒吸一口凉气,不得不为作家的精巧构思拍案叫绝。很短,写的也是一个颇为普通的故事。一位人到中年的先生丢开同居三年的情妇不顾,另外择妻结婚。他受到了情妇不露声色的报复,以至于妻子反觉他不通人情。见鬼见鬼!格林老先生长了一副什么样的脑袋?他居然想得出来这种点子!天哪,相比起来我们写的都是些什么?不过是些啰里啰嗦未经剪裁的生活画面和凭空杜撰的苍白玩意儿罢了。人家的那才叫,真正的!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那么巧妙又那么合情合理。没有人物描写,没有心理刻画,更没有风景和气氛的渲染,干净利落,平淡自然,甚至那个用尽心机要想“永远占有”的情妇都没有露一露面。格林,你不是作家你是魔鬼!任何人跟你呆上五分钟,你会把人家的五脏六腑看个通透!你实在实在让人害怕呢。


但是,对于格林、毛姆、海明威、辛格、索尔·贝娄这些人的作品,我有的只是钦佩。是的,我钦佩但是我不喜欢,或者说我不着迷。我着迷的大都是女作家,最早是写《简爱》的夏绿蒂·勃朗特,后来是美国人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再后来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


《简爱》用不着我多说,从它问世以来,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令多少少女少妇们神魂颠倒。书中的罗切斯特成了无数女孩子们心目中男子汉的偶像。至今还常常听到面临择偶关卡的女孩子说:我希望找到一个像罗切斯特那样的人。认真追究起来,为他引起的悲剧不知道该有多少。上哪儿去找罗切斯特?他太完美也太有魅力,当初勃朗特把他塑造出来是个过错。即便我这个结婚多年、孩子都已经好几岁的人,还常常抱怨生活中缺少罗切斯特呢。


算了,不再谈他,谈他会弄得我垂头丧气。还是谈谈欧茨吧。


世界上就有这些奇奇怪怪的女人,她们的心理细腻、敏感,微妙到不可言喻的地步。她们对于人生和男女之情洞察入微,一针见血。她们冷峻、尖刻,甚至怪诞。欧茨大约就是这样的人。我最早读她的是短篇《海滨的姑娘》,后来又读长篇《奇境》。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为她画像,琢磨她是个什么样的怪人。她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深深地沉浸到她的世界中之后,我不知不觉改变了自己的作品,写了《雨巷》,写了《在水边》,写了《去年冬天在郊外》和《那个炎热的夏天》等等。有人称我那段时期的作品为“情绪”,这我同意。又有人归纳欧茨的作品为“心理现实主义”,我也同意。如果有人也称我为“心理现实主义”多好!我愿意步欧茨的后尘。


然而欧茨到底渐渐离我远了。如今似乎也不大再有她的翻译出来,不知道她是否一共就写了这么多?


轰动一时的拉美“爆炸文学”也在我书桌上爆炸过一阵,终因两下里气质相距过远。没有让我着迷。不过必须承认,《百年孤独》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大到令很多人不敢正视的地步。是封闭的拉美世界跟中国有某种相似呢,还是书中超越现实的描写符合我们寻求的目标和志趣?连我这个并没有对马尔克斯着迷的人,如今写起来常常不自觉地就使用了他老人家的修辞习惯,可见他的渗透力之大。


如果按国家和地域来分,如今我最喜欢法国作家的作品。让·齐奥诺的《人世之歌》、《再生草》,充塞了生命的悸动,简直跟梵高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真想不出一个男性作家对大自然和生命会有如此微妙的感觉。莫里亚克《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本身就是一条蛇,它会把你紧紧裹缠起来,让你气闷心跳,几近窒息。作家简直是用它的一双手在撕碎灵魂,把所有那些脓疮淤血摊开在你面前,让你感到心灵的惊悸。而玛格丽特·杜拉的《琴声如诉》和《情人》,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读着这些会让人心疼欲裂,那样一种绝望的爱情!从开始诞生就已经带上了死亡气息的爱情!杜拉是以什么样的心灵体验来写这些爱情的呀。有一次我在杂志上偶尔见到她的照片,细看之下竟是一个苍老的颇有男人气派的夫人,面部神情异常严肃冷峻,手指间夹了香烟,就这样不动声色打量你。看着看着我竟产生了一丝疑虑:这样的一位夫人如何写出那样缠绵美丽如歌如吟如泣如诉的作品?再一想又不禁哑然失笑:她把灵魂把血肉把精髓都写成了作品,自己如何会不苍老干瘪?若是一位丰满美丽悠闲文雅的太太,写出东西来自然又不同这般了。


唉,恨极了自己不懂法文。若是能把杜拉的所有作品一篇一篇都看下来,那才叫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