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靖康耻,犹未雪——宋与金(17)

作者:吴蔚

|

类型:古代·奇缘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55

|

本章字节:8488字

刚好此时三百从江北光州(今河南潢川)溃败下来的宋军来到,虞允文当即发给他们旗鼓兵械,令其从后山转出。金人以为宋援军赶到,方始退兵。虞允文命将士以劲弩追射,金兵大败。次日,虞允文又派盛新率水师进攻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再败金兵,烧毁其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采石之战。


著名词人张孝祥听到采石大捷后,挥毫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词中将采石之战的重要性与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相提并论,将虞允文比作周瑜和谢玄。从意义上来说,张孝祥的赞誉一点也不为采石之战是南宋唯一的一次击败金军渡江的战役,在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军大举进犯中原,十岁的张孝祥随父张祁南下渡江避难,居住芜湖升仙桥西。史称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捷于文思,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能诗善词,尤工乐府”,而且精于书法。十六岁时,张孝祥在明州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年后,又在省里的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次科举连中两元,一时明州城乡传为美谈。在此期间,张孝祥遇见了同样南下避难的李氏,二人一见倾心,同居在一起。李氏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张同之。张孝祥与李氏感情深厚,但不知道什么缘故,二人始终没有结为夫妻,由此引发了一段无可奈何的爱情悲剧。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二十三岁的张孝祥到临安应试。此次考试完全被秦桧一党左右,廷试结果秦桧孙子秦埙排在第一,张孝祥排在第二。但在殿试时,却平地起波澜。宋高宗御览策对时,觉得秦埙的策对都是往日秦桧经常说的那一套,毫无新意。而张孝祥的策对“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令人耳目一新。加上宋高宗喜欢书法,张孝祥的字笔力遒劲,卓然颜鲁,令宋高宗大为惊叹,于是亲自将张孝祥定为第一,还说:“张孝祥词翰俱美,必将名世。”后人称张孝祥为“甬上第一状元”。如此,秦桧事先精心安排的一切伎俩都白费了,秦桧自然气恼万分。张孝祥谢过皇恩后,开始一一拜谢当朝权臣和那些主考官。当张孝祥参见秦桧时,秦桧故意刁难说:“看来皇上不仅仅喜欢你的策对,而且还喜欢你的诗与字。你可真是三绝呀。”随即又问他诗何所本书何所法。张孝祥正色回答说:“我学的是颜(真卿)书,读的是杜(甫)诗。”秦桧听了很不是滋味,便语带讥讽地说:“天下好事,君家都占断。”意思是说,天下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散朝后,大臣们纷纷上来祝贺新科状元。秦桧的姻亲、秦党中最显赫人物之一曹泳为了笼络张孝祥,提出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张孝祥装做没听见,迅疾掉头他顾,将曹泳一脸尴尬地扔在那儿。最让秦桧一党难以容忍的是,张孝祥中状元后,立即上书,要求给岳飞平反:“岳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旬日而亡……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所不知也,当亟复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义,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于九泉,公道昭明于天下。”(《于湖居士文集》)宋高宗本来最忌人提到要为岳飞平凡,但对于自己亲手提拔的状元张孝祥,他倒没有追究,“特优容之”,当然为岳飞昭雪之事也充耳不闻。秦桧得知后更加愤怒,挖空心思地要报复张孝祥。当他得知到张孝祥为张祁之子,而张祁又同他素来仇恨的胡寅相交甚厚后,立即恶狠狠地说:“胡寅远斥(被贬至果州团练副使),力犹能使故人之子为状元邪!”同时唆使党羽策划了个两个大阴谋:


其一,是诬告张孝祥父亲张祁犯嫂。张祁兄长张邵曾以直龙图阁身份出使金国后,被金人扣押,囚禁了十五年。在此期间,张邵妻子病逝。张邵归国后便因为奏事得罪了秦桧。秦桧为人阴险,睚眦必报。张邵为了避祸,只好装疯卖傻以逃避秦桧的迫害,故意说了不少疯话。其中一句就说他妻子死于非命,结果引起了一场大狱,秦桧一党抓住这句话大作文章,编造出张祁侵犯嫂子、导致嫂子怀孕、又杀嫂子灭口、并由此导致知道真相后的张邵发疯的离奇故事,奏了张祁一本;其二,是诬陷赵汾(宰相赵鼎之子)与张祁交结。赵鼎与秦桧一起当过宰相,素来不合,秦桧一直想找机会迫害赵鼎及其家人。赵鼎对此心知肚明,告诉儿子赵汾说:“秦桧一定要杀我,我死了,你们可以无事,不然,全家都要被杀掉。”于是绝食自杀。但秦桧还不放过,下令逮捕赵汾下狱,严刑拷打,逼令他承认与已经罢官的张浚、胡铨、胡寅、李光等人谋反,株连五十三人。秦桧本来还打算将这些人全部处死,只是病得不能书写,且很快就病死,这一干被诬陷的人才得以重见天日。张孝祥一登上政治舞台便处在了风口浪尖,所以他一直没有公布与李氏的关系,并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另娶仲舅之女时氏为妻。李氏被迫与张孝祥分离,以学道为名,回去她的故乡桐城的浮山。张孝祥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送李氏和九岁的儿子张同之溯江西去,由此写下了情韵幽馨绵邈的《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此词写成后,南宋黄□将其选入《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并加上“离思”的题目。明人杨慎也称道说:“清丽之句,如佩解湘腰,钗孤楚鬓,不可胜载。”(《词品》)读者能感受出此词与爱情有关,却不知道究竟,由此更加觉得词意迷离惝恍。一直到1971年,张同之及夫人墓在江浦县(今属江苏南京)发现,出土文物中各有墓志一方。这才揭开几百年来人所未知的张孝祥和张同之生母李氏的爱情悲剧。秦桧死后,张孝祥正式入仕,先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值得注意的是,汤思退对张孝祥有师生之谊、知遇之恩,张孝祥虽然不依附汤思退,亦从不得罪。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汪彻升御史中丞,弹劾汤思退妥协投降,张孝祥亦被免官。此后,张孝祥先后出任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调动极为频繁。在地方官任上,他严明法纪,锄抑强暴,赈济灾荒,庭无滞讼。张孝祥文章过人,书法、诗、词均好,遗憾之处,是其出入汤思退和张浚两人门下,让人觉得其游离于和战之间,时人对此均感到惋惜。隆兴二年(1164年),宋孝宗重用张浚,命其出兵北伐。张浚举荐张孝祥为建康留守,这是张孝祥一生中担任的最高、最重要、最风光的官职。但不久后,张浚北伐失败,张孝祥被弹劾落职。后起用任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任上,筑寸金堤,绝荆州水患;建万盈仓,用于储备漕粮,政绩播于朝野。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张孝祥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离职,从此结束了官宦生涯,退居芜湖,讲论理学,徜徉山水。次年夏季,张孝祥与好友泛舟芜湖时,突然中暑身亡,年仅三十八岁。宋孝宗听说后,深为惋惜,有用才不尽之叹。


至此,完颜亮从采石渡江的计划宣告流产,只好移军瓜洲。金兵锐气大减,退回和州(今安徽和县),接着转向扬州,内部矛盾加剧。宋军则因之倍受鼓舞,增强了打败金兵的信心。


在金军南侵失利的情况下,金国内部又发生了政变。金东京(今辽宁辽阳)留守、曹国公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孙,完颜宗辅子,母亲李氏为渤海大户)乘完颜亮南下,夺取政权,自立为皇帝,更名完颜雍,是为金世宗。金世宗历数完颜亮弑皇太后、杀太宗及宗翰、宗弼子孙及宗本诸王,毁上京宫殿等罪恶数十条,宣布废完颜亮为庶人。金世宗上台后,黄河以北都渐次归顺。完颜亮得知后,派右议军郭瑞孙回师,令其尽诛黄河以北叛己者。


完颜亮最初夺取皇帝位时,曾大杀完颜宗室,完颜雍本来也是目标人物之一,但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完颜雍与妻子乌林答氏感情很深,于是完颜亮命完颜雍将妻子送到中都燕京做人质,一旦完颜雍有异议,就可借机杀掉他。乌林答氏出发前,写了一封信留给丈夫,即后世所称的《上世宗书》。信中预言完颜亮必将身败名裂,希望丈夫不要因她“作儿女之态”,而要“修德政,肃纲纪,延揽英雄,务悦民心、以仁易露”,卧薪尝胆后,“一怒而安天下”。走到燕京附近的良乡固节镇时,乌林答氏喜爱“固节”的地名,在当地投湖自杀。从此,完颜雍便利用母亲一方的渤海势力,开始积极颠覆完颜亮的活动。完颜雍称帝后,娶了许多妃嫔,但只将皇后之位追封给了爱妻乌林答氏。


此时,金水师被宋将李宝全歼的消息传来,由于后方极不巩固,完颜亮担心进退失据,决定孤注一掷,先灭南宋朝廷,再北还消灭金世宗。他进军到扬州,命部下在三日内渡过江,并规定有逃亡者,将帅连坐,退者处死。由此导致了军士危惧,矛盾更加激化。兵部尚书领神武军都总管完颜元宜(本名耶律阿列)等听说金世宗已即帝位,于是将在位十二年的完颜亮暗杀于寝帐,金军后退三十里。金人随后派使者持檄到镇江与宋议和,不久,金军全面北撤,归附新即位的金世宗,宋军由此收复两淮地区。


采石之战后,虞允文名动天下,从此闪亮于抗金的舞台。虞允文还朝时,宋高宗称之为“裴度”,当即任命他为试兵部尚书,充江,淮、荆、襄路宣抚副使。不久任川陕宣谕使,招军买马,与吴□一起商议抗金事宜。


值得一提的还有名将刘锜。采石之战后不久,已经六十四岁的刘锜因病重不能再战,自请提举万寿观,寓居临安都亭驿。而一力讨好金人的留守汤思退(秦桧余党)竟然以“金使将至”的理由,让刘锜搬去别处。刘锜发怒,当场吐血而死。


其实,此时形势对宋十分有利,宋军乘势收复了许多州县,各地义军也纷起响应。而金国内部金世宗初即帝位,权势并不稳定,各派系依旧矛盾重重。然而,宋高宗不敢抗金,依旧推行投降路线,但朝野上下都反对投降,拥护抗战派首领张浚,宋高宗声名日下。进退两难之余,宋高宗感到他这个皇帝实在当不下去了,不得不与他父亲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一样,退位为太上皇,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宋高宗相当长寿,在位三十六年,退位当了太上皇后又活了二十五年,总共活了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