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安徽卷

作者:李兰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0

|

本章字节:3034字

[命题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不得抄袭。


[指点迷津]


题目具有诗意,只要明白了题意——“报母恩”,作文并不难入手。从题目的总体看,《提篮春光看妈妈》,主体是“看妈妈”,不难看出是感恩回报母亲之意。“提篮春光”是“怎么看”,是方式,即怎样回报母爱。难点在于“春光”,“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那么回报母爱的方式就不能停留在金钱物质层面,应侧重在精神层面。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参透了“春光”的内涵,且注意把“春光”这样形象化的比喻还原为现实中具体可感的事件,应该是可以拿到较为满意的分数的。这样富有诗意的题目,写议论文难见深度,更适合写记叙类、抒情类文章,像抒情散文就较易上手。


[经典范文]


提篮春光看妈妈


窗外此刻有风吹来,正午的阳光将窗帘上的花纹投影到稿纸上,徐徐而动,如水中波纹,又如梦似幻。不经意间,案头的那一本台历又翻向了七月,那红色的日子,永恒的记忆,不变的誓言。哦,我猛然忆起,今年的七一,那南国珠江边的儿女回归母亲的怀抱已十年。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十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十年,对大陆、对港人,却是非同寻常的十年,有什么能比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同心举杯、身酬壮美更为幸福;又有什么能比在“一国两制”的创举下,喜看灿烂紫荆伴红梅、金瓯永固更为喜庆。这流浪的孩子已离开母亲的臂弯太久、太久。百年的阴霾、游子的孤独、香江的呜咽,母亲的眼眶里早已溢满泪水,望子欲穿。


在曾经灰暗的记忆里,无风的日子中,历史在僵硬的靠椅上舒展着躯体,游子抛锚的思绪中阻塞着许多的怀念。忆不起有多少次,记不清有多少回,孩儿总想提篮春光看妈妈,可在英人藩篱下,那浅浅的一泓水湾,却成了母子相隔的鸿沟。香江两岸,夫妻相望、父子别离,泪眼婆娑却难执手。这份痛,刻骨铭心;这份情,魂牵梦萦。


风流骄子,运筹帷幄,扫雾拨云,令人肃然起敬的那位世纪伟人,精干的身材,巨人的思维;平和的目光,前瞻的抉择;那令铁娘子折服的话语,那让千百万港人信服的承诺,如今正在南国的灿烂阳光下,如绚丽多彩的紫荆花一般盛开。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背依着宽厚的母亲胸膛,儿子无所畏惧地经历了风风雨雨,无论是金融危机的风暴,还是非典的异常恐慌,哪怕是日常的供水、用电和蔬菜,哪怕自己临风冒雨,关爱的母亲总将孩子庇护下温暖的羽翼之下。母子同心,其利断金。依旧车水马龙、风平浪静,还是那样的繁华似锦,蒸蒸日上。在铁的事实面前,一个个所谓的预言和推断不攻自破;一条条难见天日的暗算和伎俩螳臂挡车。儿子,迈着更为矫健而轻盈的步伐,在母亲慈祥的目光中,昂首向前。


喜珠还合浦,悬我红旗。十年生聚、十年生力,燕子又唱出欢乐的歌。今日儿子的提篮中,早已花红柳绿、瓜果飘香。儿子身后的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今再提篮,无须他人眼色,更不容旁人“指点”。其实,母亲哪图孩儿的回报,她的那颗心儿啊,只是希望儿子提篮里的春光,更为浓郁、更为丰盛。让母亲这个大家庭,春光更加多彩,欢笑更加舒畅。


[亮点透析]


看到题目,多半考生会考虑写自己身边的亲人,而本篇文章的作者则立意高远,用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寓意主题“提篮春光看妈妈”,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