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上海卷

作者:李兰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0

|

本章字节:5216字

[命题作文]面对大海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70分)


[指点迷津]


这一命题具有地域特色,未曾见过大海的考生只能借想象的翅膀发挥了。而基本原则还是讲求新颖,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发现。可以由物及人,以物性比喻人生哲理。可以由大海的特性联想到人的特性,社会的特性,抒写自己的情怀。可以充分联想,巧设桥梁,创造独特的思想意蕴。也可以逆向思维,但要注意言之成理,使人信服。


[经典范文]


面对大海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面对着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芒,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有色彩上的绚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是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肯定和继承呢?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时,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海洋做着殊死搏斗时,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时……当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而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岿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一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学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大海。但面对大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喊,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的心跳。


[亮点透析]


文中所展现的自然、社会、人类心灵相互交融的图景,显示出作者特有的文化灵感和超常的文学创作天赋以及渊博的才识。文章论证深刻、严谨,视野开阔,文采斐然。


面对大海


道家“山水说”便有了“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博论。而大海则把水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一、“泛博爱而近仁”


当我们面对那宽阔的海,我们感悟她广博的胸怀,她可以包容万吨巨轮,可以海纳万种生物,甚至在那天水一色的海平面上,她包容了天。


儒家之道提倡“泛博爱而近仁”。提倡人类懂得博爱,要懂得宽容。从前不理解莫里老人那句“相爱或者死亡”,读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才明白了一个对他人的爱是可以用生命作为代价的。有了海的博爱,“北海道面馆”的老板可以为身处逆境的母子多煮一碗阳春面;有了海的包容,才让人感受到父母、老师、朋友的关怀。面对大海,我们要懂得博爱。


二“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海的包容并不掩盖大海的豪放。面对大海,可以看到避风的港湾,亦能领略惊涛骇浪。也许这就是所说的风险和磨难。


圣地亚哥与海浪搏击了三天三夜,以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也许我们的一生会遇到无数风险,经受许多磨难,但我们要有向大海发难的准备,向巨***板的勇气。只有征服了大海、征服了巨浪,才征服了困难、征服了自己。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观大海潮起潮落”


由于自然界的力量,大海潮起潮落;由于社会圈的原因,人生潮起潮落。


面对大海,面对潮汐,我们总有一种平和的心态。百川总归要归入大海,海水的蒸发、降水又会回归百川;秋天总要落叶,但落叶又何曾不是一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平和?


面对人生,也应有这种平和。贾谊和苏东坡都遭受当时朝廷的不公正待遇,但两人的心态便有所不同。贾谊被贬后,作了《吊屈原赋》郁闷而死;苏东坡受了“乌台诗”案后,仍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面对人生的起伏,应该有子瞻的豁达,有观大海潮起潮落的潇洒。


面对大海,我读懂了要宽容、要博爱;面对大海,我读懂了要奋斗、要拼搏;面对大海,我读懂了以一颗平和心去看待人生……只有如此,心胸便不再狭窄,大海便没有了疆界。


[亮点透析]


作文开篇就用名言直接赋予大海社会学的意义:大海是水的极致,因而也是智慧的化身。后分立小标题,结合中外名人故事,就大海的三种性格进行论述,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