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兰瑛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0
|本章字节:3914字
[话题作文]走与停
片段作文(10分)
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该话题范围之内。(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不少于600字。(6)不得抄袭。
[指点迷津]
小作文考查考生实际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力求用具体、形象、生动的描写塑造主体,烘托人物。大作文注重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鼓励多向思维。可以说“走”与“停”是两个对立的状态,即二者存在辩证关系。由此出发,从生活中这两种不同的状态联想到人生的“走”与“停”:“走”是接近目标的唯一可行的办法;而“停”则是为了积蓄力量,更好地行走;“停”又是“走”最终结局和归宿。人生如此,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团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经典范文]
车站一瞥
下了客车,只见一伙拿着头盔、衣着不整的摩的佬涌了过来,他们紧紧跟随在旅客的身边,个个热情洋溢,手臂挂着一顶简单的塑料安全帽,不停地发问:“小姐,去哪儿?坐车吗?”尽管这时候是大白天,但是我仍然觉得坐摩托车很不安全,怕被他们蛮缠,所以我不敢看他们,只顾低着头走,走了一段路,跟随的人已经只有几个了,突然有一个中年男子再次问我:“小姐,去哪?”我抬头看了他一眼,中等身材,穿着一件廉价的罗汉衫,目光中带点浑浊,但是看起来还精神,这让我突然想到了祥子,为了生活,尽管政府一再强调不准用摩托车载客,抓到就罚款,可……是屡禁不止。是啊,我们的社会还是贫富不均,这些人租用不起出租车,只好靠摩托车载客维持生活。如果他们不来拉车,也许家中的老小就要挨饿……想到这些,我微笑地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头盔……
[亮点透析]
人物形象刻画逼真,个体人物与群像描写繁简得当,点面结合。通过外貌、神态、语言的刻画,非常准确地塑造了人物特征。全文条理清晰,富于层次感,车站一幕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走与停
人生就像旅游,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后,感到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发展,于是又要去进修,这种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停顿,但是这种停顿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做的短暂歇息,是为了今后发展得更快而做的短暂停留。
回顾历史,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苏秦,第一次游说没有成功,他的嫂子见他没有出息,整天刁难他,但是苏秦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打动国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难,开始“头悬梁,锥刺骨”,后来终于成功游说秦王,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策划家。苏秦在家的隐忍学习,正是人生路上的暂时停顿,这停顿,就好比花儿含苞待放,这停顿,就好比蓄积力量的马儿吃草,这停顿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做的短暂歇息。这停顿,正是为了今后的向前迈进而做的短暂休息。像这样在人生路上行走中善于停顿的人,何止苏秦一个呢?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兴复大汉天下,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屈辱在曹操的兵营中种菜,他的短暂停留就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他保存实力,才有后来的东山再起。这种停顿是智者的选择。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不平的荆棘,要想继续行走,就要拔掉荆棘,要拔掉荆棘就有可能停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停顿就是调整,停顿就是为了后面走得更好。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上过人生的荆棘: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等文豪都曾经在人生的路上停歇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停顿,是因为小人的加害,国君的昏庸,他们的停顿,是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但是他们的歇息、他们的停顿,是为了实现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停顿就是为了走得好,走得远,走得更加冠冕堂皇!
[亮点透析]
文章开篇连用两个比喻,巧妙扣题,随后引用苏秦、刘备、屈原、司马迁、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事例,辩证地指出走与停的关系——“停是为了更好的走,是为了实现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说理透彻,详略得当,主题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