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江西卷

作者:李兰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0

|

本章字节:4962字

[话题作文]脸


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脸”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其内涵是丰富的。平时我们常会想起与“脸”有关的情境,思考与“脸”相关的问题。


请以“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指点迷津]


尽管命题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事物,而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却不容易。如果仅以此为题写一篇介绍脸的说明文,难免会错题意,所以关键是要挖掘“脸”所能传递给人的更深层次的内容。作为人体中表情最丰富、变化最多样的部位,“脸”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要认识一个人的复杂个性,脸部的表情能提供最真实的信息。写这样的作文,最好独辟蹊径,在文体、情节、语言等方面有特点。相声、小品、舞台剧、网聊发帖、道德法庭、案件追踪、娱乐秀、杂文、诗歌、小等风格独特的文体形式,比起议论文来都会令人感到面貌一新。


[经典范文]


三国之“脸”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在合与分的轨道中回旋,拉开三国的帷幕。


战争风云,变化多端,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


孔明之脸——睿智哀伤


卧龙一出见寰宇。初出茅庐的你,三烧曹营,令曹军闻风丧胆,你的脸上充满智慧与谋略。羽扇纶巾是你的风度,抒写着聪慧的历史。从草船借箭到三气公瑾,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一张睿智的笑脸传遍中原。


你睿智,同时在你的脸上又充满哀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你受先帝临终之托,“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你哀伤先帝不听你良言劝告,你哀伤后主昏庸无能,你哀伤自己未能完成先帝之遗愿。


孟德之脸——阴险豪迈


后人评价你的阴险,割发代首,脸上却充满阴险之容,杨修之死,脸上洋溢阴险之本性,挟天子以令诸侯,暴露出你阴险之脸。


可我更看重的是你的豪迈,讨董卓,诛占布、灭袁术、征袁绍……你率领士兵南征北战,尽显你的豪迈之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横槊赋诗,豪迈的气概在你脸上荡漾,你款待云长,厚葬关羽,豪迈的气质又充溢你的笑脸。


云长之脸——诚信孤傲


后人都说你的诚信,桃园三结义的情分永远在你脸上体现。纵使曹操热情款待,你依然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即使你已立军令状,在华容道上你毅然放过曹操,留下一张诚信的笑脸。


可是孤傲又在你的脸上呈现。你小看老将黄忠,轻视猛虎马超。你一直以为,有你在吕蒙他休想夺去荆州,擅自出城,终在魏、吴夹击下走投无路,兵败麦城,留下无限的凄凉,孤傲再一次在你的脸上抒写情怀。


公瑾之脸——智慧狭隘


你与孔明齐名,谁都知道你的谋略与才干,谁都认识你那张智慧的脸。赤壁之战,智慧的脸上飘逸着无尽的风采。


可为何你的心胸如此狭隘?奈何被孔明三气就一命呜呼,还空发“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原来你的脸上还有狭隘的成分。孔明识破你的苦肉计,你出言要杀诸葛亮,当时你的脸是何等的悲愤与狭隘!……


亘古的风顺着历史的轨道徐徐拂来,在历史的墙面上留下永久的回忆。不同的脸展现不同的风采,不同的脸呈现不同的结局。


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


[亮点透析]


作者充分显示了自己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展现出惊人的文字组织能力。作者选取《三国演义》中四个表情丰富的人物作分析,借古人来表达今人对“脸”的内涵及“脸”与人生关系的思考。开篇简洁明快,主题突出。


荆轲·脸·秦王


我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秦舞阳,当年只因杀人而结识了荆轲,于是注定追随其一生。


有人说荆轲刺秦王的失败是因为我,因为我在图穷匕首见时表现出来的慌乱眼神让秦王知道了荆轲献图的目的,而我在此将会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荆轲、秦王,与那段流动的历史,以及那些浮动在黄昏中的让我心碎的脸孔。


或许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让我成为荆轲的助手,而当时的荆轲最中意的人不是我,他认为我的剑术太过于冷峻和锋芒毕露了,让我觉得成大事者必须在脸上做足沉稳。


但最终荆轲还是选择了我,不是为了成就一段历史,于荆轲而言,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使命。带着徐夫人特制的匕首,带着许多人的感动与伤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条路,好艰辛!但是我看到荆轲脸上浅浅的皱纹在不经意间失去,有时嘴角还忍不住得轻轻上扬,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


我们舍弃了所有的卫士,只身来到秦王大殿,我有种莫名的沉重,看到秦王,我有种恐惧,甚至有种绝望,那是怎样的一种面孔!比荆轲更沉稳,有着帝王之气,言而淡怒,怒而不言,我迷乱的双眼无法窥视到他的任何的内心活动。我求助的双眼中有着绝望,我转头望向荆轲,荆轲脸上流露出的是喜悦,此乃兵家大忌,荆轲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冲动,在他的脸上再也找不到沉着与冷静,于是我知道荆轲必输无疑了!


秦王近了,近了;而图也尽了,尽了!荆轲用眼神示意了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向秦王攻击了。秦王转过身,在他的脸上我看不到任何恐慌,荆轲在慌乱中抽出徐夫人的匕首,但为时已晚,秦王自腰间拔出的长剑已经划过了他的心脏,我在绝望中看到了两张脸,秦王的处事不惊和荆轲的绝望仓皇。


何为成大事者?可以窥一脸而知全貌也!


[亮点透析]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将具悲情色彩的著名历史事件予以重新解读。全篇刻画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三个人不同的“脸”,将“脸”与人的性格联系起来,得出了成败皆因“脸”——即性格的结论。文章风格鲜明,语言精练,有股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