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雪舞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9
|本章字节:12594字
杨宪在代理刘伯温御史之职的半年中,罢免旧吏,任用亲信,专决省事,一意孤行,还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告李善长的御状。开始,朱元璋还感到有些可笑,但很快他就明白:杨宪是跟着刘伯温的,这使朱元璋虽有不满,但还是比较放心。因为刘伯温在朝中的势力还不是很大。朱元璋用人,最大的心得是要用那些不至于给自己构成威胁,而又能均衡朝中各派势力的人。他要让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象一盘散沙似的紧围着他这个中心。同时,朱元璋还深得曹操的真传,所谓“举才,勿拘于品行”。你品行不好,或好名,或贪利,或沉迷于酒醉女人,只要你忠实于我,有本领把我交办的事做好,就行。在此基础上,读书不多的朱元璋似乎天生就有“御人”的本领。因为他读书不多,有许多不知,所以一直以来他都非常谦虚。他的这种谦虚换来了许多人的真诚帮助,朱元璋在接受他人的帮助中知道了怎么借他人之力来打出自己的天下。通过15年的努力,15年的实践,朱元璋已经打得天下时,他的御人之道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实达到了曹操说过的这句话:“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朱元璋已经从同各式各样的人交道中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人都有他的弱点,你只要从他强的对面去寻找,就一定可以找得到:轻利的人,大多都好名;不好名的人,大多都重利;至于那些不怕马革裹尸的人,很多都是风流鬼……只要不过份,都可以委以重任。所谓过份,就是影响到皇帝的声誉和皇帝天下的安稳。除此,都算不了什么。因为,对人材的解释、裁判与赏罚的权力,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皇帝永远正确!一切事情,只须权衡利弊,明白其对皇权天下的损与补,就能知人善任,稳定天下。譬如杨宪,他持宠持才,那又有什么。李善长的势力太大,有人制衡一下,是件好事。用杨宪的目的明确了,用他到什么时候,给他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才是最显朱元璋手段的地方。
朱元璋本来还想好好地考虑一下用人的事,待有了很成熟的想法,再找刘伯温来议一议。现在,我确实累不下去了。朱元璋在心里对自己说,睁开眼来。
“你,太累了!”马秀英说。
“休息一下就好了,我明天就召见刘伯温。”
“对,让他来帮帮你,你可以少许多事情。”马秀英高兴地说。朱元璋听了,诡秘地一笑。
172、
在马秀英那里休息了一宿,朱元璋感到精神好了许多,一大早起来,来到御书房,将刘伯温召来,说道:
“先生刚刚回来,就忙于礼法制定,宫殿建造,李善长病了这么久,而今朝庭的许多事,都没人打理,我想再挑个能干的人来,补一补缺,不知何人更能胜任?”
刘伯温说:“皇上阅人无数,这么多年,更是培养了许多人,这样重要的人选,一定早就心中有数。”
朱元璋本想刘伯温先说出几个人来,看是不是自己心中想的人选,不料这刘伯温反倒将了他一军,让他先说出来,而且话已如此,不说反倒显得自知无主见了,于是开口说:
“我心里倒有几个人,你看杨宪怎么样?你回家这半年,他代理中书御史,办事干练,敢作敢为,处理了好几个贪官。”
刘伯温听了,看着朱元璋,好半天不说话。杨宪虽然仰慕自己,忠实于自己,可是杨宪的德才,刘伯温是非常清楚的,对于他回乡后杨宪的作为,他也是能料到的。刘伯温相信,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杨宪的德行作为。可是,为什么还要让杨宪来主持更重要的工作呢?刘伯温紧张地思考着。
朱元璋见刘伯温默然不语,便闭上眼睛默默地等待,好一会仍听不到刘伯温的回话,忍不住睁开眼来,瞪着刘伯温,那意思很明显在催他快说。刘伯温这才缓缓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微臣认为,做丞相的人,理应持心如水,以文理为权衡政务的尺度,最忌的是参杂个人的恩怨好恶。从这个角度来看杨宪,他没能够达到要求。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缺乏当丞相的肚量,而这肚量又是做丞相最关键的素质。”
朱元璋听了,又是高兴,又是担忧。高兴的是,刘伯温对杨宪的看法与自己是这么的一致,而刘伯温只知这样的人不可用,却不知这样的人也可用,这说明自己还是比刘伯温高明。同时还高兴,杨宪那么处处攻击李善长,护着刘伯温,而刘伯温并不就此为杨宪护短,这使得朱元璋更加相信自己的目光,能够一直欣赏刘伯温。那点担忧,也正是刘伯温能如此知人,而又如此深得下属拥护。记得昔日战争之时,他朱元璋最得力的将帅,无论是徐达还是常遇春,都很敬重刘伯温,而如今的杨宪,对刘伯温也是打心里敬服,这是朱元璋最不愿看到、想着也担忧的事情。
“这杨宪不是丞相的材料,那么胡惟庸呢?”朱元璋紧接着又问。这回他没有闭眼,而是将目光罩住刘伯温,摆明自己等着回答。
刘伯温坦然地迎着朱元璋的目光,说道:“胡惟庸虽然精明过人,但却没有大的智慧,尤其是他的人品,我认为过于恶劣,如果他有一天登上丞相的高位,恐怕会象是用训练不好的马来拉车,调教失败的牛来耕地,结果只会车翻犁断,搞乱朝纲,甚至娲乱国事。”
朱元璋听到这里,由不得眉头微皱,追问道:
“那么汪广洋呢?”
刘伯温连想也没想开口说:“汪广洋心胸狭窄,比杨宪有过之无不及,为相恐怕只会添出许多乱子来。”
“这么看来,我大明朝中,能做丞相的,除了先生你,就再也没人啦?!”朱元璋言辞犀利,却面带微笑地说。
“我疾恶如仇,又怕繁锁的事,其实根本不是做丞相的料,李善长才是做丞相的好材料。”
“按你的说法,除了李善长,就再无做丞相的人?”
“不是这样。”刘伯温连忙替自己分辨道:“大明天下,人才济济,只要皇上用心去寻找,一定可以找到很好的,只是适才皇上提到的三个,确实不太合适。”
朱元璋虽未曾读过什么书,识得许多字,但对文字却颇为敏感。坐上皇帝宝座之后,他大兴文字狱,有一字不对他的意,便可召杀身之祸。如今与刘伯温的一番对话,他已经反感刘伯温的许多字了。什么自己“疾恶如仇”,难道别人就都和希泥吗?还有什么“用心去寻找”,简直在教训我。也就你是刘伯温,换个人,我今天一定要杀了才解恨。
刘伯温此时虽然低头顺眉,没有去正视朱元璋,可他感觉得很分明,此时的朱元璋,对自己的回答并不满意。唉,这个皇帝,如果多些士大夫味就好了,他心里刚生出这个念头,立刻又自己给否定了:自古而来,真正的士大夫,又怎么能做得了皇帝。争权夺利,性命相拼,要勇要谋,更要阴险狠毒,真正的士大夫,是很了难做得到这后面一点的。
刘伯温想到这里,不由得微微地点一点头。
173、
君臣二人,各想各的心事。朱元璋看到刘伯温在点头,认为他是在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由感到好笑。如今可不比往昔,你刘伯温怎么还这么固执?朱元璋再不愿听刘伯温讲下去,哈哈地笑起来,宽宏大量地说:
“好好好,你算是都讲了心里话,就让我再好好想一想,想一想。”朱元璋说完闭上双眼,似乎在认真地想。
刘伯温见了,知道皇上已经是听够了自己的话,不愿再听下去,心里又一次感到非常的失落,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那些山,那条河,想起了青田的隐居生活。唉!如果我当年一直都不出来,就象刘运和龙云一样,哪里会受到这般的窝囊气!想到这里,刘伯温一捋自己花白的胡须。人都这般老了,又何必?看来,我还是要想方设法,离开这宫廷,离开这人世间是非争夺最厉害的地方。刘伯温抬眼再去看朱元璋,发现他还是那样闭了双眼,象是在想什么,又象是在睡。
“陛下,如没有什么事,臣告退。”刘伯温轻轻地说完,睁了眼看着朱元璋,静静地等待。
朱元璋正在从他的大明皇朝出发,认真地权衡了利害得失,考虑他的人事任命。考虑清楚之后又在考虑该让刘伯温再替他做些什么事情,似乎还没有考虑得那么清楚,就听到刘伯温要告辞。这个刘伯温啊!倘若是李善长,他就是这么等上一天,也不会提告辞的事。既然如此,要走你就走吧!朱元璋想到这里,睁开眼来,望着刘伯温,说:“先生有事,就去罢。”
看着刘伯温离去,朱元璋最后作了决定:杨宪为中书左丞,汪广洋为中书右丞,胡惟庸暂任中书省参知政事。只有这么安排,中书省里的几人才能够互相牵制。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合谋一心对付朕,朱家的天下至少就不会受到大臣们的威胁。朱元璋这么想着,让人去唤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按理来说,这三人都是我的老部下,也都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从他们往日的表现来看,对朕一直是忠心耿耿的,他们三人都没有什么劣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朱元璋在想着,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已来到跟前,行过君臣大礼之后,朱元璋把目光罩住他们,说:
“朕宣你们来,是想要把中书省的事,交给你们来办理。朕任命杨宪为中书左丞。”
杨宪听了,跪拜在地,说:“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点点头,又说:“朕任命汪广洋为中书右丞。”
汪广洋跪倒在地,有些激动地说:“臣,谢皇上隆恩!”
朱元璋看了看他,把目光转向胡惟庸,说:“朕命胡惟庸暂任中书省参知政事!”
“谢陛下隆恩!”胡惟庸跪倒在地,非常激动地说。
朱元璋看着跪在脚下的三个大臣,缓缓地说道:“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握行政大权,掌管军事大权,权力特重,责任非常重大,是我大明王朝的核心权力机构,我现在把它交给你们三人负责,你们一定要团结一致,努力行事,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
“臣一定谨遵皇上的圣谕:团结一致,努力行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一起回答。
“三位爱卿请起!”朱元璋对他们伸出两只手,说。:“杨宪在中书省主事已久,经验很多了,汪广洋如今刚去,要向他多多学习。”
汪广洋听了,再次跪倒在地,连声说:“臣,一定好好向左中丞学习。”
“好,朕希望你们三人,把中书省的事情好好地做起来,朕也就省去很多事。这一段时间,李善长病了,真把朕给累坏了!”朱元璋说到这里,靠在龙椅上,闭了眼睛。这些人的长短,朕非常明白,只要能够很好的发挥他们的长处,而又不让他们的短处有损于朝庭的利益,看来是没有问题的。朱元璋这么想着,又睁开眼来,看着他们三人说:“你们可以去了,今后若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来找朕。”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再次跪拜谢恩,正要离去,有北方快马赶来的使者,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徐达手下大将于光部全军覆灭,于光战死。”
朱元璋听了,大吃一惊,见那三人还没有走,便朝他们挥挥手说:“你们去吧!”
174、
扩廓帖木儿的亲生父亲是一个姓王的汉人,母亲是维吾尔人察罕帖木儿的姐姐。扩廓帖木儿实际上姓王,是察罕帖木儿的亲甥,是个汉人与维吾尔人的混血儿。因为察罕没有子嗣,就收扩廓帖木儿为养子,让他既受汉人的教育,又学蒙古人的武艺。扩廓帖木儿本来就身材魁伟,颇有英雄气质,又承受了很好的汉文化和蒙古武艺的教育,逐使他文武双全、有勇有谋。
1362,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降而复反的王士诚、田丰谋杀。扩廓帖木儿袭承父职,被元顺帝拜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为报父仇,察罕帖木儿领兵破了益都,杀死田丰、王士诚。后来,因察罕帖木儿又杀了元廷所置的官吏,被顺帝下诏削去官爵。直到1368秋,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情况紧急,元顺帝这才恢复察罕帖木儿的官职,令他抵抗明军。徐达、常遇春进军迅速,察罕帖木儿未及赶到,明军已逼大都,顺帝北逃,大都失守。察罕帖木儿不甘心,兵发大都,想把大都重新夺回,奈何徐达去袭太原。察罕帖木儿只好回兵救太原,两军相遇,察罕帖木儿再次为徐达所败,只身逃往甘肃,收集残兵败将,一面不断骚扰大明西北边境,一面随时伺机报仇。此时的察罕帖木儿,已经非常成熟,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更加冷静,犹如一只被猎人追赶过多回的狡兔,缩在窝里,竖起耳朵,圆睁着眼睛静静地观察着。他已经知道了猎人是多么可怕,但他还是有勇气要去寻找自己的生路。扩廓帖木儿虽曾临阵逃命,但仍不失为一个勇敢的统帅,他知道求生的方法不是等待,而是要主动出击,只有给追赶他的军队以沉重的打击,他才能够在黄河南面长久地呆下去,关键是寻找机会。
就在常遇春攻打开平时,徐达正在甘肃大战元军。打下了甘肃最大的城市兰州后,徐达留下大将张温守城,自己率军接着攻打周边城市。“天赐良机,天赐良机!”当探子将这消息报告给扩廓帖木儿时,他霍地挺起,指着自己的大腿,兴奋地喊道:“好机会来了!徐达,你也会有今天,我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你这个徐达来个围魏救赵的打法。”扩廓帖木儿在心里对自己说。然后将自己掌握的二十余万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千里奔袭,大张旗鼓地去进攻兰州;另一部分,则悄悄然地隐伏在兰州东南的定西山谷中。一切安排妥当,他信心十足地对部下说:“我就不信,徐达这一次能不进我的套子!”
果然是智者千虑,也会有一失的时候。从来是深谋远虑的徐达,得知兰州被围之后,立即派出大将于光,前去解围。结果,正中了扩廓帖木儿围魏救赵之计。于光率领三万多人来到定西,看见山谷险要,心中正在嘀咕,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十多万元军团团围在。元军一阵射杀之后,于光的三万多人已丢了三分之一,接着又是一阵猛攻滥杀,而且又是五个杀一个。结果,于光的部下无一生还,于光自己也死于乱刀之中。
大殿里,徐达跪在朱元璋的御座下面,深深地垂下他那威猛的头颅,真诚地说:
“此次于光将军及其部属遇难,责任全在徐达,请求皇上严惩。”
朱元璋高高在上,俯视徐达。对于扩廓帖木儿,朱元璋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一员威名赫赫的战将,是天下的一位文武双全的奇男。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扩廓帖木儿的军事才能甚至超过了他手下几乎所有的名将。徐达在连胜他之后,有此一败,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更何况,今后要消灭扩廓帖木儿,还必须要徐达亲自马,假如换其他的人,恐怕都不行。朱元璋的心里这么想着,抬起目光,看一眼殿下寂然无语的群臣,一抬手对徐达说:
“元帅请起。”
待徐达站起身来,朱元璋接着说:
“此次失利,责任虽在元帅。可是,元帅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实在是我大明皇朝的‘万里长城’。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元帅也不必为此深责自己。朕念你近年来护国有功,授你为中书右丞相,改封魏国公。”
徐达听了,感慨万分,常跪不起,声音哽咽地说:“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上前,双手将徐达扶起,双目缓缓的环视徐达身后的几位大将,然后说:“你们跟随大元帅徐达长期守卫北平,建立了许多功勋,保卫了朕大明王朝的安定,大元帅已将你们的功劳都一一记录在此。”说到这里,朱元璋扬了扬手中徐达刚给他的折子,提高声音说:“等朕看过之后,再对你们进行一一封赏!”
将军们听了,个个感动涕零。
175、
久别重逢,徐达紧紧地拥着张妻,捧着她那张清秀的脸蛋,百看不够。张氏坦然地迎着徐达的目光,深情地望着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