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日本得利(1)

作者:王忠和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27

|

本章字节:7346字

一中日冲突由来已久


1唐日之战


公元618年唐朝建国之后,半岛三国都先后和唐朝建立了藩属之关系。三个国家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霸权,之间的冲突一直不断。其中,百济和新罗接壤紧密,之间更是剑拔弩张。百济曾与高句丽联合进攻新罗,后来又和日本结盟,形成对新罗的包围。新罗处于四面树敌的情势下,积极与唐朝联络,力图打开孤立局面。为此曾上表唐太宗,吁请唐政府制止高句丽、百济对新罗的攻伐。


唐太宗开始对于同是属国的朝鲜半岛三国采取了调解的政策,但是调解不能根本解决其间的利益矛盾,高句丽和百济依旧对新罗侵扰不已。


643年,高句丽—百济—日本结成三角联盟,与中国、新罗形成对峙的状态。


660年,唐朝助新罗灭百济。百济残余势力求助于日本继续抵抗唐军。


663年,百济彻底灭亡,日本退出朝鲜半岛。


2元日之战


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位成为蒙古大汗。


1267年底,忽必烈遣使日本送交蒙古国书,表示通好。当时日本掌权者是北条幕府,幕府认为书中言辞无礼,不能接受,予以退回。1268年9月,忽必烈又遣使日本,仍没有回音。


几次通使日本失败后,忽必烈于1273年开始准备讨日战争。


1274年年初,元朝与属国高丽一起发动了讨日战争。元朝令高丽造战舰900艘。元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高丽水手6700人,从高丽合浦出发征日。元军陆上取胜,夜里回船歇息,遇到台风,船舰抵御不住,兵将大损,以失败告终。


1279年,元朝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再次开始讨日军事行动。组织了4000余艘战舰、十几万士兵分别从南北方向进攻日本。结果与第一次一样。


两次战争中,台风帮了日本的大忙,使征日的元军无功而返。有些日本人因此吹嘘这是“神风”,日本是“神国”。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还成立了神风敢死队。


元朝远涉重洋进攻日本,表现了大蒙古帝国的扩张主义,实乃不智之举。


3明日之战


明朝初年,因元世祖忽必烈进攻日本引起的战争阴影终于冲淡。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朱元璋遣使日本,颁赐玺书,日本奉表称臣。以后,建文帝、明成祖都曾册封过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两国处于和平的封贡关系。


但是,自元末以来,在国内不断的纷争中,日本一些武装浪人频频出现在中国、朝鲜海域,抢劫商船,侵扰沿海居民,逐渐形成海盗集团即所谓“倭寇”。明朝以后,倭寇活动有增无减,中国国内的不法走私商人与倭寇狼狈为奸,将中国武器卖给倭寇,共同对付自己国家,更使倭寇的进犯达到极致,几乎使海上无一宁日。为了防止倭寇入侵,明朝政府被迫采取了日益严厉的海禁措施,最终关闭了中日通贡贸易的大门。明朝中叶以后,在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不懈打击下,至嘉靖末年,倭患大为减轻。


16世纪末,新崛起的一批少壮派军阀丰臣秀吉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决心发动一场国际战争。于是,急遽膨胀的武士集团把目光瞄准了朝鲜和中国。


事实上,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578年,他奉命征讨播磨国(今兵库县一带),临行前对其上司织田信长说:“……望赐吾九州管领,统治紫筑,必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1592年4月12日,丰臣秀吉正式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9万多日军分西、东两路侵入朝鲜半岛。


朝鲜李朝建国两百余年,承平日久,军备废弛,国不尚武,民不知兵。而且朝内党派林立,内争不已;加之,连年灾害,国库空虚,军事疲弱不堪,未能有效阻止日军的侵袭。


5月3日,王京(汉城)陷落,日军进入王京后焚宗庙、宫阙、官私家舍,刮索帑藏,日输其国;6月,开城、平壤相继失守。宣祖及大臣们一路北逃,来至鸭绿江畔的义州,本想避入中国境内,由于担心明朝是否肯接纳,一时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5月16日,丰臣秀吉得到占领王京的捷报后,决定亲征,准备渡海进攻中国。他甚至计划好了,将未来统治中国的职务授予其养子丰臣秀次,天皇移驾北京,以北京周围十县土地作为天皇的领地,日本本土则作为皇族的采邑,朝鲜由丰臣家族统治。他自己坐镇宁波,然后移师印度,征服整个亚洲。还是德川家康等人极力劝阻,同时传来朝鲜水军统领李舜臣击败日本水军的消息,丰臣秀吉才停止亲征。


此时明朝国内局势既不稳定,国力也日趋衰败,但出于兴亡继绝的责任感,也出于唇亡齿寒的自身考虑,决定出兵援朝。


1594年春,日军压缩占领规模,将主力退至京城一带。日军异地作战,水土不服,减员严重,士气低落,普遍产生厌战情绪。丰臣秀吉见一时不能吞并朝鲜,决定放弃王京,将军力收缩到南部沿海,以图再举。


1597年3月,丰臣秀吉出兵14万,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明廷接到朝鲜的奏报,知道形势严重,明朝军队再次渡江,开赴朝鲜。明神宗征集辽、蓟、宣(宣化)、大(大同)、山、陕各地陆军,以及福建、四川、吴淞、浙江水军,陆续发兵赴朝。各路兵马于7月初进入朝鲜。11月,明朝廷又增派10万兵马,拨发军粮8万担,以支援战争。明朝投入兵力共达14万人。


在中、朝军民的联合抵抗下,日军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只是占领了沿海的几个据点。日本国内并不支持丰臣秀吉的侵朝战争,农民抗租,军队哗变,使得丰臣秀吉忧愤成疾。1598年3月,丰臣秀吉已经感到身体逐渐衰弱下去,终因忧虑过度,他在5月份病倒了,不久死去。历时7年的抗倭“壬辰战争”终于以中朝的胜利而结束,但战争使朝鲜、中国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朝鲜东南地区几乎被日军夷为平地,大片农田荒芜,农民流离失所,不是伤亡就是被掳到日本,使农村人口锐减。“壬辰战争”带给中国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士兵死亡超过两万,花费饷银六七百万两。战争使明朝的国力大受损失,衰颓的趋势加剧。东北的女真族趁机兴起,50年后灭掉明朝。


日本的损失并不比朝鲜小,各大名打造战船、出兵、出饷,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样难以估量。丰臣秀吉死后不久,其霸主地位即被德川家康所取代,丰臣秀吉生前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德川家康不顾丰臣秀赖是自己的孙女婿,决心除去这一潜在的对手。为此,德川家康故意无中生有地制造借口,以丰臣秀赖修建的佛寺中的钟铭文字犯了他的忌讳,兴起讨伐之师。几经波折,德川家康终于在1615年攻破大阪,丰臣秀赖被迫切腹自杀。这场争战史称“大阪夏战”,丰臣氏彻底被消灭。


4甲午战争


1879年4月,日本占据中国属国琉球,改之为冲绳县。


日本妄图侵略中国的野心一直未减,他们还有自己一套理论,认为既然历史上多次外族入主中原,为什么日本不可?甚至说地图上日本像是一条蚕,而中国像是桑叶,所以蚕吃桑叶是理所当然。


1886年,日本军部提出《讨伐清国策》报告书。其计划是:在南面,占领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澎湖列岛,进而向东南亚扩张,即所谓“海洋政策”。在北面,首先吞并朝鲜,再向中国东北(满洲)进军,从而征服全中国,称霸亚洲,即所谓“大陆政策”。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订立《江华条约》。条约针对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申明朝鲜为自主之邦,与中国有平等之权,为进一步干涉朝鲜做好准备。


1882年,朝鲜发生因国内不同政治派别政争而起的“壬午之变”。在清军的干预之下,终于平定了“壬午之变”。


1884年,朝鲜又爆发了亲日派谋划的“甲申之变”。亲日的开化党在日本驻朝公使支持下妄图劫持国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清廷驻日使节袁世凯及时看破其阴谋,平定了叛乱,但是腐败的清廷不敢得罪日本,反而规劝朝鲜国王“勿与日人生衅”。使朝鲜人心离析,不再依附清朝。


而在日本的蛮横坚持下,先是与朝鲜订立了《汉城条约》,又与清朝订立了《天津条约》。清朝撤回在朝鲜的驻军,表面上中与日一样都不得干涉朝鲜事务,实际上将朝鲜拱手让出。清政府却仍然名义上保持着与朝鲜的宗属关系,实乃外交政策的极大失误。因为清廷对朝鲜既无领土要求,又无经济欲望,不过因其是东北地区的屏障,因此将其牢牢抓在手里。但清廷又没有力量包揽朝鲜的一切,所以让朝鲜中立化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通过一个国际协定使朝鲜的紧张局势得以缓和,使中日俄三国在朝鲜的行为受到制约,那么甲午战争可能不会发生。但是清廷的决策者,如主管总理衙门的醇亲王奕、李鸿章等人,缺乏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只懂得以夷制夷之类的权术,又怕清议的舆论压力,结果落入日本人的圈套,经营十年的朝鲜局面,毁于甲午一战。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道”起义。朝廷为之震动,只好向清廷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