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寻觅文明踪迹(1)

作者:博品勇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0

|

本章字节:11584字

地狱之门


在土耳其西南部巴穆卡丽的弗里吉亚古城希拉波利斯,意大利考古学家可能发现了古希腊和罗马传说中通往地下世界的“地狱之门”。


这个地狱之门是一个洞穴入口,会向外喷出有毒气体,与古代历史文献中描述的“地狱之门”相符。


意大利考古学家发现的洞穴入口位于一段阶梯下面,旁边是一面墙壁。据说在全盛时期,墙壁一侧曾坐落着一座采用希腊罗马式石柱的小寺庙。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博曾这样描述这个地狱之门:“这里充斥着浓浓的蒸汽,如同浓雾一般,让人几乎看不到地面。任何动物进入这个入口都会立即死亡。我把麻雀扔到里面,它们立即停止呼吸,倒在地上。”


这个神秘入口是意大利考古学家弗朗西斯·德安利亚率领的一支考古小组发现的。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一场有关意大利考古研究的会议上,德安利亚宣布了这一发现。德安利亚表示他的团队通过重建通往一个温泉的路线发现了这个遗址。在这个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口采用爱奥尼亚式的半圆形石柱,上面有直指冥王和科莱的铭刻。


德安利亚说:“在挖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个洞穴致命的一面。


几只鸟试图靠近这个入口,结果立即死于二氧化碳中毒。”


这扇“地狱之门”实际上是一处古代的朝圣遗址,包括神庙和圣池。


而之所以与死亡相连则是因为这个遗址周围有着一种特殊的物质——钚。在靠近此处阿波罗神庙的小洞穴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含有此种元素的致命性气体。只要鸟类靠近这处洞穴并接触到了这种气体,就会马上死亡。


有专家指出这个洞穴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与此类似的“地壳的缺口”还有多处。在土库曼斯坦也有这样一扇“地狱之门”,为了使当地人避免中毒,那里的气体至今已经燃烧了近40年。


地下水宫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以此而论,土耳其的地下水宫,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地下乐章”之一。


地下水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是公认的土耳其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也是不少人心目中最为迷人和浪漫的圣境。地下水宫规模庞大,整座水宫长140米、宽70米,宛如一座地底的超级大宫殿。巨大的砖制拱顶由336根高9米的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当你走进地下水宫,看到一个个时代久远的大石柱和清澈见底的池水,听着滴滴答答的水声时,恍若隔世的心情会油然而生。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强烈地激发出人们探究这个有着1500年历史的地下宫殿的热情。


从地下水宫楼梯走下去的一瞬间,那种幽静而恍若隔世的心情会油然而生。一个个年事久远的大石柱,清澈见底的池水,和不停的自上而下的水滴声,让人很快地陷入到遐想之中。


据说很早以前,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居民总能在夜里听到地下有潺潺的流水声,却没人知道其中缘由。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蓝色清真寺附近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水宫,也就是著名的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才最终揭开了这一神秘现象的面纱。


地下水宫其实是伊斯坦布尔的巨大水窖。据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并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为了防御外侵,他把这座城市打造得固若金汤。外部防御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敌人对城内的饮用水下毒怎么办?经过再三论证,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在城内建造隐秘的巨型水窖,一旦敌人对城内饮用水投毒或是围城太久导致水源用尽的情况出现,便可启用巨型水窖以解燃眉之急。


于是奴隶们开始从遥远的安塔托利亚的神殿中搬运石柱来建造水窖。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类似,建造地下水窖的工程无疑是漫长而又繁杂的。从君士坦丁大帝到朱斯提尼安大帝(4世纪到6世纪),耗时近200年,这座宏伟而隐秘的地下水宫才最终得以建成。朱斯提尼安大帝更是动用了七千名奴隶在教堂废墟上予以扩建,还在城内修建了长长的引水槽。通过城市水槽墙的运送,城东部的贝尔格莱德森林的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向这里。地下水宫储水量达10万吨之多,如果蓄满了水,据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在奥斯曼帝国对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封锁中,地下水宫对于保障整个君士坦丁堡的供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过,如此巨大的水窖历史上竟然两次神秘“失踪”。据说,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后进行了屠城,以至于无人知晓这个隐蔽的地下水宫。这也让一些幸存者得以藏匿其中,免遭不测。


后来,奥斯曼帝国请来的法国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不少当地居民从地下一桶桶运水上来,有的还会捉到几条鱼。人们顺藤摸瓜,才找到了这座隐于地下的神奇宫殿。但遗憾的是,此后的数百年间,地下水宫一直处于弃用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遗忘。据说上世纪初,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居民们总能在夜间听到地下有潺潺的流水声,却无人知道其中缘由。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荷兰考古学家才在蓝色清真寺附近第二次发现了地下水宫,由此才揭开了这一神秘现象的面纱。有意思的是,虽然地下水宫在两次消失后都是被外国人发现的,但是这并没有让现如今的外国游客逃脱被专门收取高票价的命运。


1980年,土耳其政府决定修复地下水宫。足足有20吨的泥巴被从水宫内清除,历史终于再现了它辉煌的面目。人们惊讶地发现,地下建筑的建造难度远远高于地上建筑,而地下水宫的坚固程度居然也远胜于地上建筑!伟大的古建筑通常都伴生一些神秘的特点,地下水宫也不例外。具体说到这座屹立千年而不损的水宫,就不得不提宫内的三根“神柱”。


蛇发女妖与眼泪之柱


在神秘的地下水宫里,囚禁着邪恶的蛇发女妖美杜莎。在宫殿尽头的两根石柱下有一倒一斜两个被压在柱底的美杜莎头像。有人说,当年建造水宫时,有两根巨柱不够长,所以必须在柱底下再垫一个支撑物,美杜莎头像就被随意放在了这里。不过,这个简单的解释似乎并不太合理,毕竟这是一个庞大而严谨的宫殿建筑,“随意”二字可不符合它的身份。工匠们历时两个世纪,不远百里从神庙中拆除石柱用来修建地下水宫,怎么可能“随意”?又怎么可能336根石柱中只有两根稍短呢?如果美杜莎头像只是石墩而已,又为何雕刻得如此精美,且一个倒放一个侧放呢?面对种种疑问,考古学家翻遍了拜占庭时代的古书却都无法得出合理解释。还有人说,当时的建筑师这么设计是为了“镇池”,以防止有不好的生灵侵犯这里的环境。但显然这也不是合理的解释。因为在地下水宫,还有一个真正用来“镇池”的石柱——“眼泪之柱”。这个石柱柱身上有树纹及孔雀眼的纹路,充满了沧桑和神秘感。据史料记载,眼泪之柱最初是为了纪念当年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而惨死的数百名奴隶而建,而在水宫里,它更是凝结了当年修建地下水宫的七千名奴隶的鲜血。无论如何,在地下水宫里,“眼泪之柱”才是公认的“镇池”之柱。


为何当年建筑师要建造两根“美杜莎头像之柱”至今仍是不解之谜,而地下水宫也正因其神秘感而被游人所追捧,在土耳其的古迹遗址图谱上熠熠生辉。


诺亚方舟


2010年,中国和土耳其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了诺亚方舟遗址,该地点位于土耳其境内积雪覆盖的阿勒山。在经过为期十年的研究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分析师波奇尔·泰勒声称,卫星勘测照片显示在阿勒山西北角存在着使人难以理解的特殊结构,并声称这可能就是诺亚方舟的遗址。


诺亚方舟遗址位于土耳其阿勒山4千米研究人员在阿勒山发现了7个掩埋在积雪和火山灰烬下面的较大远古木质结构,对于这项发现他们十分欣喜。该联合研究小组负责人说:“我们不能十分确定地把握地称这就是诺亚方舟遗址,但我们的把握性为999%。”


他们声称,勘测地点的木制结构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如果它真的是诺亚方舟遗址,这将是考古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发现,并证实了《圣经》故事。据悉,这支研究小组是由中国香港诺亚方舟国际部和土耳其研究人员组建而成,他们自去年10月就开始寻找诺亚方舟的遗址。


4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研究小组成员发言声称,我看到由木板组成的远古木制结构,每块木板宽度为20厘米宽,我还看到了古人类未使用铁钉之前的建筑零件:榫头。每隔大约100米会看到另一个木制结构,我看到损坏的木制碎片***冰川中,一些碎片有20米长。


在木制结构内有许多个带有横梁的间隔体,木板壁面非常光滑,从研究人员拍摄的视频中可看到有门、楼梯和榫头。研究小组声称,这些远古木材有可能是柏树。


他们现已排除该考古遗址曾是人类居住地点,声称并未发现任何建造在如此高度的人类居住基地。目前为止,他们对诺亚方舟遗址的具体位置对外保密。4年前,美国国家安全分析师波奇尔·泰勒(porcheraylor)在经过为期十年的研究之后声称,卫星勘测照片显示在阿勒山西北角存在着使人费解的特殊结构,并认为这可能就是诺亚方舟的遗址。


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部


探险队成员在专访时声称,方舟共有7个空间,最大的空间高5米、长10米。方舟共分为上中下三层,里面还有数个隔间,其中一间带有木杆围栏和一些绳索,我们推测是诺亚人用来圈养动物的。


最大的空间高度为5米多,阔度约12米,顶上有方形的小口,墙上的木栏上有木钉,推测是用来套着绳索圈养动物的。


探险队称,他们已对遗迹进行了碳元素鉴定。结果证明此次发现的遗迹可回溯到4800年前,这个时间也正是圣经中所提到诺亚方舟的年代。


参与此次探索的荷兰著名方舟探索家格力特·艾顿介绍说,这次发现的诺亚方舟遗迹,有非常多的细节与历史记载吻合:高度超过4000米、方舟在山上是轻微倾斜、并且是棕红色的木头、颇长的长方形,艾顿声称,已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个木质结构就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遗迹。


针对这项最新发现,也有研究人员持不同观点,英国考古学家米克·佩特(mikepi)声称,4800年前如果这里曾出现巨大的洪流将巨大的船冲到4千米以上的山脉顶端,那么我认为考古学家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现这一远古巨大洪流留下的地质特征。但至今我们仍未发现。


英国牛津大学古代历史学讲师尼古拉斯·珀塞尔(nichospurcell)声称,佩特的观点根本没有依据,如果4800年前巨大的洪流席卷了欧亚大陆,那么古代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什么没有在洪流灾难中湮灭?


地下迷宫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神奇而又古老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它位于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堡,这一地貌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所形成的。这座地下城的发现是真正使得卡帕多基亚闻名于世的原因。


1963年,卡巴杜西亚高原上的德林库尤村爆出一条巨大消息:


一个名叫德米尔的农民在自家院子底下发现一个洞口。在村民帮助下,他架着梯子进入井口一般的入口,穿过九层过道后见到一个庞大的地下城镇。隧道的两旁纵横交错,像蚁冢一样排列着无数住宅、厨房,礼拜堂、水井、作坊、食物贮藏室,还有专作墓地的洞室。52个通风管道通向地面隐蔽处。几条供逃生用的地道造得尤其巧妙。据估算,这样规模的地下城可供两万人安身。在纯粹手工劳动的情况下,从坚硬的熔岩层中掏出如此大的空间,有可能吗?单从地下清运出那么多的石渣,就要克服众多困难啊。人们只能这样设想:或者是建设者的坚韧精神,花了几代人的时间把它挖成;或者是地下存在着火山熔岩隧洞(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很可能形成隧道式的溶洞),再加人工展的拓改造而成。


这世外桃源—“土耳其地下迷宫”是历史上哪一代人所建?为什么他们会住在地下?是躲避天灾还是外敌的侵入?这些尘封于地下的废城埋藏了怎样的文明?


其实早在公元8世纪和9世纪的时候,已经有成千座岩洞教堂和地下教堂在卡巴度西亚发现。它们凿在小岩山内或悬崖上,有的相当华丽堂皇。在戈雷梅谷,几乎每座小尖岩都被挖空了。每一座岩山,就是一座教堂。踏上损缺的石阶,就可以爬进礼拜大厅。岩石被巧妙地雕琢成拱门、拱顶和圆柱,每一寸壁面和柱体都装饰着线纹和图案;壁画栩栩如生,再现着《圣经》的故事或东方宗教、民间大杂烩传说。


在泽尔弗峡谷两侧的悬崖上,一个个窟窿被修道士们耐心地打造出来,修成教堂、修道院、斋堂、厨房、卧室等等;里面的祭坛、餐桌、坐椅、床铺、家具,全由石头做成。


在南部幽静的伊拉拉谷地,河流两岸的崖壁高达150米,壁面密布着神龛、小教堂、修道室,里面供奉着色彩鲜明的圣像,全部就壁凿成,这条庄严的基督教“神道”,首尾相连竟长达10公里!


对于卡巴杜西亚人狂热的宗教追求精神,还有他们的穴居如何消失的,史书全无记载。考古学家费尽心机,未能得出明确答案。最早发现“神道”和地下教堂的,是17世纪末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一位密使,他到欧洲后立即宣布这个重大发现,但没有人相信他的“神话”。


人人说他是疯子,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美妙的地方?在后来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现的人越来越多了,卡巴杜西亚才渐渐出名,慕名朝圣者不绝于途。


然而,真正引起轰动的是埋藏于地下的可居住成千上万人的卡巴杜西亚地下城市的发掘。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今天德林库尤村附近。


在村子各处的房屋下面都有通往地下城市的通道。人们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通风洞口,这些通风洞口从地下深处一直延伸到地面。


整个卡巴杜西亚地带布满了地道和房间。地下城市是一种立体建筑,分为许多层。德林库尤村的地下城市仅上面的5层空间加起来就可容纳1万人。今天人们猜测,当时整个地区可能有30万人逃到地下躲藏起来,仅德林库尤的地下城市就有52口通气井和15万条小型地道。最深的通风井深达85米。地下城市的最下层建有蓄水池,用以储藏水源。整座地下城市规划得相当完整,使居民的地下生活有足够的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