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谨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7
|本章字节:3918字
鲁迅曾经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那么,究竟要塑造孩子的什么?孩子可塑性最大的又是什么?教育专家一致认为:主要是塑造孩子的心灵。
可以这样说,谁为孩子塑造了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谁就等于为孩子铺就了一条洒满阳光、开满鲜花的道路。然而,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仍然是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盲区。
我们先回放几则新闻:
某留学生,在机场用刀捅伤母亲,原因只是母亲没有给他更多的钱;某贫苦大学生,在一场牌局中不满同学的指责,用斧子砍杀七人;某中学生,因为老师批评了一句,忍受不了,冲到窗口跳楼自杀;某几个小学生,放学后集体未归,约定去某处自杀;……
这样的新闻常常让人感叹:
没教好的孩子就是一颗炸弹!
他会随时炸响在你的老窝上空,让你的家庭瞬间“灰飞烟灭”!
可悲的是,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家长:含辛茹苦是溺爱,放手教育是疏忽,谆谆教导是唠叨,教导规则是约束……
顷刻间,父母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乌有。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让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前进一步就要犹豫一下,然后后退两步。因为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怎么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强大的心理。
其实一些孩子出问题,与父母无关。孩子只是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更新中,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这才做出某种极端的行为。
当然,说与父母绝对无关也不对。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小时候就帮助他发现生命的意义,能及早培育孩子的社会感情,那么孩子出问题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对小孩子谈及生命的意义,以及培育孩子的社会感情,持怀疑态度。
实际上,任何人从出生就已经开始观察和感觉自己在人群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了,当年纪很小的时候,孩子的观察会很片面,感觉也会出现偏差。
但这没有关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发生在孩子周围的事情越来越多,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都会增强,他会不断修正自己的那个地位和作用。
这个人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孩子生命的意义。有意思的是,孩子会根据成人对这个意义的诠释,去隐藏或者显露它,并成为某种固定的心理模式,着床在孩子的心灵上。
比如,如果小孩子发现撒谎对自己有利,但同时发现撒谎被成人称为坏行为,那么这个孩子就会一边撒谎,一边隐藏自己的撒谎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只去关注孩子的撒谎这个行为,要么通过暴力让孩子记住教训,要么通过羞辱让孩子知道撒谎的坏处,但这通常治标不治本。因为从根本上说,孩子认为撒谎是有必要的,他如果不撒谎就会觉得不安全。如果父母不能解决他的安全问题,那么孩子就会一直撒谎。
父母强行对其纠正,只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认为自己是糟糕的,把生命的意义降格;或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卑鄙的人、懦夫,这将更糟,会使孩子的心理扭曲更严重。
就生命本体来说,每个孩子都有一种自发的强大的力量,都有一个成为卓越人才的生理密码。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心理强大的本能。
只是,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超广泛的科技信息,并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的强大压力,就会感觉自己是渺小的,并由此而产生苦闷和难过。
加之,现在社会关于儿童心理方面的教学和疏导也极不到位,这就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就成了压力的奴隶,天长日久就会造成心理畸形和性格变态,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再则,作为家长,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无法改变孩子成长的环境,甚至无法不让孩子承受当下社会的压力,我们可能还会因为错误理解某种教育理念而对孩子重复施压。
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孩子心理强大的本能被淹没,甚至使孩子成为父母的负担。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我们做父母的付出努力。我们得多了解儿童心理学,多学习教育心理学,从深层了解孩子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定义,帮助他把这个定义建造得积极有力一些。
这就是本书的写作缘起。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着名教育作家蒙谨深度挖掘了几个教育心理学关键点,通过对生命整体意义的阐述,发现儿童时期心理形成的规律,帮助父母举一反三,通过这些关键点来塑造一个优秀的好孩子。
当我们能够透彻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明了环境给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冲击,能够巧妙地激发孩子心理强大的本能时,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祝天下父母与孩子同心!祝天下的孩子都有一颗强大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