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善于倾听

作者:佚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21

|

本章字节:15176字

【原文】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解释】


记问,记,记诵书本。问,提问。只是揣摩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事先准备好答案,而背熟备讲。


必,一定(要等待学生有问题提出)。


其,指代老师。


听,倾听。


力,才力。


语,读作yu,讨论交流。


舍,读作shě,舍弃。


【译文】


只会记诵书本,靠揣摩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事先背好答案,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来作老师。


一定要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才组织学生讨论,一定要深入下去,倾听学生的思考;


学生心里有疑难,想问可是又没有能力表达不知道如何提问的时候,这以后老师才在讨论交流中导引学生;


讨论交流中导引了,学生暂时还是不明白,即使暂时放弃,应该是可以的。


【解读】


第十六章强调课堂教学注意关注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


课堂上,总会出现暂时落后,思维不够敏捷反映比较缓慢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关注他们,有些课堂活动的组织,要直接指向他们,为他们服务。


这一类学生,在学校里是弱者。而教育他们,需要足够的耐心,更需要足够的智慧。而那些只是记诵了几篇文章,背记得几句经典,对于所讲授的东西,并没有融会贯通,不成体系,全没有自己研习心得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个好教师的。


为了完成上级行政部门指定的升学率政绩指标,众多初中、高中学校只好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把学生分成“火箭生”“实验生”“重点生”、“平行生”等不同的等级,再名正言顺的将教师也分出等级,似乎去担任“平行生”教师的,就理所当然不能做“火箭生”的教师。岂不去理论这种划分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只是想,须不知,在他们的平行班里,大多就是这里所说的“力不能问”和“语之而不知”的困难学生,是尤其需要有学养、有智慧的老师去担任的。


对于困难学生,教师应该怎样去关注呢?


《学记》告诉我们,多组织课堂讨论交流,在学生思考火花碰撞的“头脑风暴”中,导引困难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先进的教育观念,中国现代著名学人胡适是非常赞同的。


早在1922年,胡适在中华教育改进年会的演讲中,当谈到“国语文的教授法”时,他就明确的告诉教育同仁们,“启发讨论”是第一个“教授法”。他说:“指定分量,由学生自修。讲堂上只有讨论,不用讲解。注入式的教授,自不容于当代的新潮流,教员在讲堂上,除了补充和讨论以外,实在没有讲解的必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传授给学生,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就要认真思考切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的了解和研究,跟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之间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教师要学会设计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的课堂活动,特别要考虑设计好倾斜于困难学生的活动元素。


在讨论交流等课堂活动中,困难学生可以从同龄学友的思考体会中得到贴切的启示,因为同龄学友与自己距离更近;他们还可以在教师的倾听姿势中,获得来自教师的鼓励支持以及开导,因为低调低姿态的教师让他们没有了课堂歧视而激发出自信和潜力。


我们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他们未为可知的潜力,远远还没有被激活,这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还只是处在身心成长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他们身心还没有发育健全的时候,就武断的把他们“人分五等”,让他们在事实上丧失对于自身健康发展的权利,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是怎样的原因,使得我们的中学教育,现在还是这般的残忍呢?


对于“力不能问”的困难学生,要设计出“语”的活动环境。既然是“语”,那么这个环境就是相对宽松的,没有硬性指标规定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各抒己见,可以不担心教师的否定和打击;


对于“语之而不知”的困难学生,教师应该是“诲人不倦”的。“不倦”,不仅仅是态度,耐心、坚持而已,还应有不急于求成的智慧。教育,是需要时机的,时机成熟了,自然瓜熟蒂落,自然水到渠成。而时机这个东西,是着急急不来的。这就需要老师有“舎之”的思想准备,还要有实事求是,寻找创造教育时机的智慧。“雨知时节贵,龙点睛则飞”,孔子的“循循善诱”,说的就是这种智慧罢。


如果,在你的学生不能达到你预设的目标时,你能不能暂时“舍之”呢?


为什么要“舎之”?


一是你预设的目标或许根本就不符合学生实际,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困难学生这个群体的困难需求;


二是你的学生达不到你的预设目标,他的具体问题是特殊的,或许殊到他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问题,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但是并不见得他在下一个预设目标中,他不会出人意外的完成得非常漂亮。


曾就教育时机写过一篇文章,那是从班级管理角度出发做的一个讨论,今天也发在下边,供朋友们参考。


《教育需要选择教育时机》


一个学生上课第n次睡觉了,班主任王老师十分苦恼:教育了无数次,一点效果都没有。怎么办呢?


像王老师这样的苦恼,好多班主任都有过。在班级教育的实践中,大家认识到,教育学生不是想教育就可以去教育的,教育需要选择教育时机。比如说下雨,杜甫有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你需要下雨,老天就会给你下雨,你就可以得到雨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学生需要等待适合于教育的时机,还需要根据学生个例来选择教育时机。因为,如果不是适时的及时雨,就会适得其反,毁坏庄稼,破坏自然,那么下雨不光是自作多情的举动,而且对双方都有害无益。


一次,老师发现一个女学生与邻班的一个男学生有比较亲密的交往,就本着“解决问题不过夜”的经验,立即对该女生进行了声言俱厉的“教育和帮助”。结果,女学生住进了医院,得了精神病,咬牙切齿的拿着剪刀要去杀老师。老师呢?老师气得发了高血压病,三天上不得班,并从此以后对这位女学生充满了终生的愧疚。


班级教育面对的是各各别异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种特征与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教育以及生理遗传甚至于社会生活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性化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担任着家庭成员与社会人的角色。学生每发生一个哪怕是极其微不足道的问题,都可能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于是,面对学生发生的问题,班主任决不可轻率地指手画脚,因为,不适当的教育只能对学生的尊严乃至精神造成伤害甚至摧残。如果你不愿意充当这种班主任,你就应该摈弃那种盲目教育,从体察、分析、理解学生做起,去耐心的等待和选择教育时机。


学生上课n次睡觉,可能与其身体素质或者学习基础方面的原因有关系,可能与家庭变故或者人际交往变化有关系。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为班主任就应该去想办法了解一下,了解清楚了,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办法来。另外,还要看你的办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施行,还需要作些怎样的修改。大致想清楚了,胸有成竹了,才可以在学生面前拥有发言权。


推荐的做法是,在学生睡觉时,先想办法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千万不能不去管学生,以免学生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下课以后,再按你的设想,去有条不紊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例如,在学生情绪不是那么恶劣的时候,想办法尝试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切身体验你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心。


作为班主任要明白,一次这样的等待和选择,可能只能够暂时的解决问题。因为,班级教育还具有反复性和重复性的特征。


至于倾听呢,有一个地址,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词目:倾听


发音:qinging


词性:动词


释义: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


近义词:聆听


倾听的作用


积极地倾听在心理咨询中有很多重要作用,是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和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首先倾听是收集信息的过程,包括来访者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这对理解来访者至关重要,忽视来访者表达的信息,就难以真正理解来访者。


其次,倾听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的气氛,使来访者能够更加开放自己的内心,更加坦率地表达真实的想法。


第三,倾听还能够向来访者反馈心理咨询员对来访者的尊重与关注,这会使来访者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谈话在心理咨询员心里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正性强化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喜欢和尊重自己谈话的人交流。


第四,倾听为咨询员以后干预影响来访者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基础,在来访者心中树立了威信。这也会使来访者的自信心不断增加,使来访者更容易接受咨询员的建议和解释。


词意探源:指侧耳而听。


(1)《礼记·曲礼上》:“不倾听。”


(2)孔颖达疏:“不得倾头属听左右也。”


(3)引申为细听。


倾听的要点


1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


2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主导地位


3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千万不要去深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人。


4不要激动: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要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要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要仔细地听对方说些什么,不要把精力放在思考怎样反驳对方所说的某一个具体的小的观点上。


5尽量不要边听边琢磨他下面将会说什么。


6问自己是不是有偏见或成见,它们很容易影响你去听别人说。


7不要使你的思维跳跃得比说话者还快,不要试图理解对方还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8注重一些细节:不要了解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东西,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走神,不必介意别人讲话的特点。


学会倾听


1要体察对方的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体察感觉,意思就是指将对方的话背后的情感复述出来,表示接受并了解他的感觉,有时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


2要注意反馈。倾听别人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你不妨这样:“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话,你的意思是……。”一旦确定了你对他的了解,就要进入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


3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个别枝节所吸引。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4要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倾听的秘密


1身体前倾,表示对谈话感兴趣。


2要“所答即所问”,这表示你在与人交流。


3在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加上自己的见解,以使给予和吸收两个方面平衡。


4以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回应说话者。


倾听的技巧


1你必须充分认识到有提高这方面技巧的必要,并且很想改进它。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2当你很难弄懂对方的表达意图的时候,要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3要对“红牌”词语加以警惕。这些词语可能会引发过激反应,或造成偏见,比如“女性解放”、“男性沙文主义者”等词。


4如果你发现你走神了,当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你无法接上对方的谈话,那么就注意一下关键词和使用最多的词。当说话的人谈吐不清、词不达意、不切题时,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


5要尽量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交谈,如果周围有太多容易令你分心的事,就会影响你集中精力,从而使得你很难续接上你的思维链条。


倾听的禁忌


1对谈话内容漠不关心。


2只听内容,忽略感觉。


倾听的心得


1要让诉说者放松,两个人都坐下来,并且在同一高度上,面对面,距离比一般的社交距离稍近些较好。


2如果诉说者一开始情绪激动,必然导致无法把事情说清楚,此种情况常见于女性诉说者。此时作为同性,拥抱和拍抚都是很好的稳定对方情绪的方法。


3倾听中,目光专注柔和地看着对方,适时给出回应,比如点头和“嗯”,表示你正在专心倾听。


4没有听懂或弄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并沟通,以免造成误解。但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把话题扯开。


5在对方说完前不要急于发表观点,也不要提前在心中作出预判,尽量避免把对方的事情染上自己的主观色彩,耐心听完。


6对方说完后,有条件的话,让他喝一点热茶或热牛奶、巧克力什么的,他需要感受到被人关心,热的东西也容易让人重新振奋起来。


7无论对方说的事情在你看来多可笑幼稚,他向你诉说都是表示对你的信任,这是一种对你人格的赞美,所以,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带着高姿态评点他的事。即使你不赞同他的想法,都要给予他他想要的理解和安慰,在困境中支撑对方是作为朋友的义务。


8你不需要完全感染对方的情绪,或者想个办法帮他出气。如果对方的诉说内容只是一种莫名的情绪,那么做到第7步时一切已经完成了。但如果这是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你可以帮他把事情从头到尾理一遍,哪些地方是他自己做的不对,哪些地方主要是别人的问题,解决方法123等等。


9你可以从他的观点看问题,但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出于自己的想法,对方想听到的是“你的意见”。如果担心自己的想法太过主观,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问题,如此可以尽可能地确保客观、公正。


10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在诉说的过程中,自己渐渐有了主意。如果你觉得你的想法会更好,那么作为一个提议告诉他,帮他参谋而不是作决定。决定一定是当事人自己作出的。即使他最终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也要给予他鼓励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