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艺术生活(3)

作者:王蒙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01:27

|

本章字节:2936字

为了购买《万尼亚舅舅》的门票,我不惜时间去排队。我还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剧场实况节目的编辑写信,要求播送。我得到了回信告诉了我播送的时间,但到时并未播送,不知其原由。


超越一切的是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他能写出一代社会主义工农国家的青年人的灵魂,绝不教条,绝不老套,绝不投合,然而它是最绚丽最丰富也最进步最革命最正确的。古往今来,再不会有人写出这样的精神世界来了。纯净深邃的奥列格、幽谷百合般的邬丽娅、野性神勇的邱列宁、尤其是火一样花一样的刘芭……有这样的青年的国家只能是苏联,只能是列宁斯大林缔造的国家。


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十月革命,没有苏联共产党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甚至狂想也想不出这样美丽的精神世界。


我相信,文学提升了人生,文学使男人英武而使女人美丽,文学使生活鲜艳而使战斗豪迈,文学使思想丰富使情感深邃使话语与岁月迷人,文学使天与地,月与星,鸟与兽,花与草,使金木水火土都洋溢着生命。文学与革命都追求献身,追求完美,追求圣洁,追求爱恋和永恒,文学是多么光辉的事业!


反过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某些作品,写合作化人物心里就只有一个合作化,写扫盲人物心里就只有一个扫盲,写养猪人物心里就只有养猪,把人奶让给猪吃。我们的人物为什么这样单打一,干巴巴呢?


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文学与艺术,对于我不仅是审美的对象,更不仅仅是娱乐的方式,接受它们的时候,我的投入我的激动我的沉浸,使它们成为我的年轻的生命的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情愫。美好,诗意,才华,深情,感动,凝思,升华和永恒,不仅是年轻的王蒙的接受美学,而且成为王蒙的准宗教:理想,追求,活着的终极滋味,人生目标,人生哲学,价值光辉。我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理念,因为它们比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美好得多诗意得多动人得多。我喜欢青年人喜欢真诚的人性情中人,因为他们会与我一样地倾心于艺术,倾心于精神世界的升华。我与某些人某些作法某些言语格格不入,因为它们会破坏会麻痹我心目中的艺术的光环。有些事我很起劲很热衷,因为它引起我的诗意的想像。有些事我开始厌倦开始推托应付,因为它太没有浪漫的创意。文学使我更加热爱生活与事业,热爱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朋友,文学又使我开始冷淡直到厌倦太普通太实际太缺少创造的浪漫与风险的日常生活。在文学与生活的比赛中,我常常让文学得冠军——而这是一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幼稚与浮浅。年轻的王蒙这样一个心眼儿于艺术,又摆脱不了二十郎当岁的幼稚与浮浅,难免不毁了他自己。


几十年后我读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他以法国画家高更为模特儿,写一个居法的英国人,一个有良好职业与稳定收入的证券经纪人,在壮年时突然迷上了艺术。他的妻子大悲大怒,大意是,他的妻子认定,如果是有了外遇,她的对手是另一个女人,她完全有可能战胜一个同类。然而,一旦耽于艺术,她的对手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疯狂,十匹马拉不动他回头,他已经无可救药。他的妻子并且委托她的私人侦探,对外发布消息说丈夫是带着一个女人跑掉的,因为这会比为了艺术而出走正常与正当得多,她的面子会好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