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全球发展自然生态危机是人类最大的共同危机(1)

作者:岳川博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

本章字节:9450字

人类文明的发展受制于自然,不仅是人类存在本身,也包括人类经济的发展本身。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尚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人类尚没有将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与自然生态的破坏相联系。但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未来全球经济管理和发展的策略就必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而不仅仅是从生产与消费、金融政策等入手。自然生态危机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和模式,原有的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及以经济发展成就来计量文明进步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


人类发展面临的自然生态困境必然影响到各国政策的选择。本书不是一部专门探讨自然生态环境的书籍,但思考世界及国家的未来,必须认真研究自然生态危机这一重大基本事实。本书所提出的关于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各项预测均与上述重大事实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节正在破碎的自然之美


自然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激烈矛盾,形成了全球性的自然生态危机,而自然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生存的危机。不管人们是否注意到,一个自然生态危机的时代已经来临,人类生存危机将日益突显。


当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俯瞰地球的时候,宇航员惊讶于地球的壮美!这个蔚蓝的星球美不胜收!在浩渺的宇宙太空中,我们人类应当为上天伟大的造化——一个近乎完美的地球感恩!


作为人类之母,地球孕育了多物种共同繁荣和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也承载了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梦想,她无私奉献的资源和美好天地将人类送入了一个辉煌发展的世纪。


然而,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才猛然发现,与地球母亲慷慨的奉献相比,人类的贪得无厌正在摧毁着地球母亲的躯体,正在毁灭大自然创造以来几十亿年的壮美及其生命繁盛和生物多样性。


而我们人类自身,在生态方面已经遭遇了几乎不可克服的矛盾,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意味着新的破坏;人类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在地球近乎完美的躯体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可以说,如果人类不从根本上改变业已习惯的发展轨迹,人类文明的快车有可能走向的不是进步和辉煌,而是人类自身的毁灭!


对自然变迁以及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个人就有一些体验,我相信这些个体体验的背后有一定的普遍真理,它们揭示着人类共同命运的一些重大信号。


由于短视、功利和腐败,中国许多地方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对土地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些破坏中,许多是不可逆的,不可修复的!这些破坏,不仅影响着当代民众的生活,而且将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


近些年来,借着在全国各地讲课和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的机会,我有意识地观察着各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目光所及之处,我看到的是大量的对土地、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谓之繁荣,我谓之疮痍!环境问题不仅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十分严重,即使到了大别山、秦岭,甚至云贵高原,一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常常是触目惊心的。


公众不难看到:长江黄河之水已越来越少;涛涛北去的湘江某些河段有时几乎会断流,更奢谈“中流击水”;美丽的高原湖泊滇池蓝藻肆虐,倾巨资治理仍难以恢复;江南水乡太湖出现了大面积的蓝藻,威胁着民众的饮水安全;鄱阳湖、洞庭湖水面已严重萎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曾经一度难现;中国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公路两旁已不见青翠欲滴的无边原野,代之而起的是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工厂,时而散发着各种难闻的气味,排放着含毒的污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所追寻的美好生活场景吗?


少年的时候,我的家乡山清水秀,夏秋之季雨水充沛,大大小小的河流全都碧波荡漾,各类鱼儿在河中嬉戏。我还记起与父亲在山泉中洗澡的情景,任清凉的山泉水急速地从身体上流过,那欢畅的感觉一如“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样!即使是我家房子后面那条蜿蜒穿越村庄的小河,到了冬天也很少干涸,儿时的我还常常盼着它干涸,以便能从中容易地捉一些小鱼小虾。


少年时的天空也是美好的。抬眼所望,晴朗的天空永远那样湛蓝,阳光永远那样灿烂,而那飘忽不定的云彩式样则经常唤起我们少年的无限遐想——它是龙,是马,还是飞舞的凤凰?而到了晚上,夜幕降临,我们常常遥望广袤的天空,有时惊讶于流星在天际的飞速滑过,有时则畅想牛郎织女美妙动人的神话故事,对人神共建的美好生活充满着梦想和期待!


家乡的山美、水美,天空也很美。离村几公里的地方,西部和北部都有连绵的山峦,山上的植被很茂盛,若在烟雨蒙蒙之中,很容易体会到群山那种“远山含黛”、“苍翠欲滴”、“静若处子”的优雅意境。


30多年过去了,家乡发生了巨变。多数河流早已干涸,根本找不到一条可以游泳的河流!有水的河里也只流淌着臭气熏天的污水。村里的可耕地减少了一大半,已很难看到一望无际的大麦田;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了,喝的地下水要比以前多向下深采100多米。癌症成为一种最常见的中老年病,多数中老年人都死于此病。少年时很少听说谁住进医院,现在的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山上的翠绿减少了,一个个水泥厂、采石厂、石灰厂、炼焦厂在秀美的山体上挖出巨大的窟窿,使原本美丽的群山露出峥嵘,那几乎要消失的山体,似乎上演着“愚公移山”的神话。村庄变得更大了,努力地扩展着自己的外延,却少了原有的热闹欢笑,年轻人外出务工去了,留下又大又空的房子,占据着大地和空间!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我宁愿选择过去那种单纯、宁静、欢乐、自然的乡村生活,而不是现在这种污水横流、浊气弥漫、交通拥堵的所谓现代化生活。


幸福不是我们gdp有何增长,不是多生产几件衣服或多建几处高楼;幸福是我们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我们快乐的感觉,是我们能够丰衣足食,对基本生存安全和财富安全的无忧无虑,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远离污染从而远离疾病,是每一个生命体内在的勃勃生机与精神上的朝气蓬勃!


个体生活的感受形成了对自然与人类发展深层问题的追问,对全球及国家层次的发展也提出了同样的命题。经历了采集—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之后,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是人类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我们暂时抛开人所共知的生态危机,仅仅从全球经济发展这个层面来观察也不难发现,全球经济发展的脚步已经慢了下来,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步入了衰退。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次贷危机、两房危机、透支型消费已经使它步履艰难了。欧洲经济体已经呈现了负增长。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亚洲多数国家都放缓了前进的脚步,而且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在生态方面所欠下的“巨债”。


中国,过去在经济上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耕地面积缩小、江河断流、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人类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出路何在?


§§§第二节“文明的与时俱进”与“自然的与日俱损”


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创造者。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通过神奇的进化之手不断创造出物质、空间、时间,乃至生命。当大自然通过进化之旅创造出人类这一神奇生命的时候,人类这个骄傲的自然之子却以“异乎自然”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的命运。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按照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文明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采集—狩猎文明阶段、农耕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


悄然走过的采集—狩猎文明阶段


采集—狩猎文明阶段包含着人类从原始的蒙昧到智慧的发端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大约三千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猿类。大约二百万年前,“直立人”出现了,他们被视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大约十万年前,他们进化成了解剖意义上的现代人——“智人”。大约三万年前,完全意义的“现代人”的生命之花开始在地球上四处开放。


采集—狩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低级阶段。这个文明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直接利用自然物,以采集和渔猎为主要物质生产方式,完全依靠自然的恩赐生存,基本上没有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们对自然充满着依赖感和敬畏心理,而在他们漫长的生存周期里,因为缺乏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们并没有在自然的躯体上过多地刻画上自己的烙印,他们顺应着自然,为自然保持着原始的和谐之美。


农耕文明的荒漠之旅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实现了从采集—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的跨越。在农耕文明时期,人类开始了农耕和畜牧活动,这为人类生产方式带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也因此,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对自然的显著破坏。


公元前3000年前后,农耕文明开始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勃勃兴起,接着,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玛雅文明相继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


在农耕文明时期,由于定居人口的增长,为了获取粮食、土地和燃料,人们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由于森林的消失,生物的多样性被损害,改变了物种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改变了地球的植被。由于人口的日益增长,人们不得不过度耕种,过度放牧,这直接导致了草地和耕地的退化,盐碱化和沙漠化扑面而来,农耕文明的兴起,最终在绿意丛生、欣欣向荣的地球上留下了大片大片的荒漠和废墟。


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经被茂盛的森林和草原覆盖。然而,随着公元前2000年前后两河流域上游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上游的水土开始大量流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终成了不毛之地。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时间里,早期地中海和希腊文明由于人类在山上开采矿石,改变了森林覆盖的地貌,过度放牧又毁掉了座座山坡……其他文明也在重复着类似于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的故事。


农耕文明由于其破坏的力量来自于人类“动物性”的本能和简单工具,对自然的破坏相对地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上。至少,在自然的物理形态上,人类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具有危害生命的物质形态,自然界因人类活动而产生改变,但一切物质还都是“自然的”。


工业文明对自然的“革命”


公元18世纪前后,人类首先在西方世界步入了工业文明阶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工业文明开启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新时代,而征服和改造自然,也是工业文明对待自然的基本观念。伴随着工业文明到来的不仅是人类辉煌的成就和物质的丰富,还有被破坏的自然界构造出的人类发展的重重危机。


工业文明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类建立对自然的霸权,发动了对自然的“革命”。人类凭借科技的力量,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指导之下,大刀阔斧地向着自然世界挥舞着“生产力之剑”,毫不顾忌自然的意志,最野蛮、最有效率地追求富强。


科技与经济你追我赶,共赴前程,形成了全球化的竞争漩涡。通过国际竞争,各国尽力谋求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这种增长是以对自然的掠夺和盘剥为前提的。各国日益庞大的工业体系夜以继日地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工业品,人类生活处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之中。


于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随着污染物和人工制品的积累、扩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占,地球的生态健康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系统日益失衡,这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