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由少数先富向共同富裕转变(2)

作者:岳川博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

本章字节:9446字

1990年,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28万亿美元,2010年6月末,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是86万亿美元。20年间,被全世界批评为滥发货币的美国m2增长16倍,远远低于中国。


中国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始于1998年,1998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045万亿元,2010年6月末为6739万亿元。2010年6月末与1998年相比,m2增长了54倍。货币的超发,使得货币本身大大贬值,房价也就相应上升。


不仅是货币的超量发行,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息扣除物价因素一直都是负值,这逼迫人们被动地投机。而国内有良好挣钱效应的投机市场不多,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助推下形成了规模最大的投机市场,也进一步抬高了房地产价格。


第三,地方政府的推动(拆迁、造城)。


中国许多地方的地方政府非常依赖土地财政,它们有强烈的推高房价的动机,因为只有房价高,才能让土地卖个好价钱。同时,政府通过暴力拆迁、各类开发区建设、造城运动等,制造新的住房消费人群。


第四,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正处于一个大的城市化过程之中,各类人员不断涌入城市,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第五,传统的消费心理。


中国人重视“家”的概念,认为有房才有家的感觉,许多人不惜举三代人之力买房。


第六,媒体的推波助澜。


媒体经常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社会立场。在房地产景气周期里,房地产广告成了许多媒体的支柱性广告收入来源。


高房价的危害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掠夺性的市场,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政治安定。


有统计表明,中国近年来快速形成的亿万富豪半数出自房地产行业,即使从全球的范围来看,也少有中国房地产大亨们快速致富的先例。少数人的暴富,是国家财富流失以及众多民众财富被掠夺的结果。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出现许多深层的危机,群体性的事件增多,其核心原因是社会财富转化和分配存在问题。房地产行业在造就富豪的同时,也在创造更多的无产者,也在创造社会矛盾,堆积政治风险。


因此,如果一个产业只是少数人暴富的工具,而不是全民的利益之所在,它又如何能够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呢?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基本原则应当有利于国家和民众整体利益的维护,而不是对少数人利益的维护。


第一,以房谋利重创国人价值观。


试想,如果通过房地产投机(经常被美其名曰“投资”)可以获得巨大利益,谁还愿意通过劳动获得收益?以房谋利严重伤害了人们靠诚实劳动的价值观念。


第二,房地产实质是高能耗和污染型行业。


房地产行业是什么?简单地说,它是土地与钢筋、水泥及大量简单劳动的组合。房地产行业在侵占土地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钢筋、水泥,而这些东西又是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形成大量的污染的。


中国大气污染以及温室效应,与钢铁生产、水泥生产有极大的关系。同时,钢铁和水泥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这对于在中国许多饮水和灌溉都发生了困难的地区,是十分不适宜的。


第三,房地产行业属低技术行业。


房地产行业除了在规划设计等少数环节体现了一定的技术外,在整体上是粗放型产业,它对国家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微小的。


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形成国家层次的技术推动机制和力量,而在产业发展层面,也需要支柱型的产能带动技术的进步。显然,房地产行业无法满足国家科技进步这一宏大要求,因而也不适宜占据支柱产业这一位置。


第四,房地产畸形发展所产生的大批房奴压制了一代人的创造力。


房地产行业不仅在国家层次的科技创新方面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其发展反而压抑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创造力。


一个民族科技的进步,依赖于教育及科技创新的体系,也依赖于个体的激情与创造力。但是,由于房地产价格的飙升,不但普通民众成为房奴,许多应当成为社会精英阶层的青年才俊及知识分子也加入了房奴的大军,而这些人本来可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房地产价格高企,使得许多人无法将精力应用于创新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上,而只能用在为生计奔忙的物质追求中。在这种压抑的奔忙中,激情消耗殆尽,创造力也无从谈起。由此,国家创新的源泉受到了阻碍!


第五,房地产的“一枝独秀”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均衡性、协调性与持续性。


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来看,2000年开始急剧增长为215%,2003年为303%,2004年为296%,2005年中西地区增长高达33%以上。国际上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一般是10%以下,但从1998年开始,其比重稳步上升,2004年为1878%,2005年为2098%,2006年1—4月为2293%,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


另外,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不能超过5%,但国内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开始就已经达到96%一些城市甚至于高达50%以上。大量社会资源流入房地产行业,极大地挤占了其他行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破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


第六,房地产行业对土地的大量侵占和破坏。


从自然基础看,中国人多地少,保护宝贵的耕地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关键点。但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不可避免地形成对土地的侵占,因而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久生存和长治久安。因为房地产是个挣钱大买卖,无数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全国各地,不论是大都市还是中小城市,甚至是乡村,到处可见房地产开发的工地,整个国家就如同一个大工地,无数良田被占用,令人十分痛心。


高房价的终结及其必然性


高房价已经终结,房地产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由于高房价代表权贵的核心利益,因此才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长足发展,几无阻碍。但现在,社会两极分化异常严重,权贵利益的攫取已达到它应有的限度,高房价也已登峰造极并威胁到社会稳定,未来总体上应当是价格回归,部分地区的房价回落幅度可能惊人。


房地产价格的回落,政府政策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地方债务问题,以及未来许多地方政府在卖地收入锐减以后出现财政困难,必然由过去的从房地产增量中获得收益(这种增量是由于不断卖地以及房产交易带来的各类税收),向从存量收取费用转移(即从房地产持有人收取税费)。这样,手持大量房子的人必然会由于政策的因素而选择抛售,大量的抛售必然带来房产价格的下跌。


高房价的回落是一个较长的周期过程。房价经历十几年的上涨,许多地区的房价上涨了10倍以上,如此巨大的上涨,如此长周期的上涨,是需要较大的下跌和时间周期完成的。


许多房地产企业将倒闭。因为中国房价经历了长周期的上涨,也经历了多次国家调控但仍然在大周期上上行,这强化了许多人对房价持续上涨的信心,加之利润可观,吸引了各类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掘金。因此,可以预言,此次倒下的房地产企业一定不在少数。


§§§第四节抑制投机,鼓励劳动创造,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中国的社会和谐,有两个基本的方向。其一,抑制投机,鼓励劳动创造,重塑劳动的价值;其二,改革利益分配格局,抑制特权的政策性腐败。


中国的和谐,应当有两个重要基础。首先,是利益基础,主要是经济利益与公民权利,社会分化不能太严重,社会阶层对立不能太严重。其次,是意识形态基础,就是社会形成共同体的共识和平等相处的观念。


为此,构建国内和谐社会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是公民的权利,这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其次,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抨击“官本位”、“富贵而骄”的思想,让公民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以及参与各类决策的机会。


国内不和谐的事情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围绕利益分配的不公正以及公民权利的不对等。纵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之发展,权力上的专制和物质上的世俗,使无数干部放弃治国济民的责任和理想,转而追求个人私利。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一个权贵阶层迅速形成的过程,中国的发展本质就蜕变成了权贵群体的发展。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国内这些根本问题。


利益分配的不公正,是少数人通过特权、腐败、权钱交易可以暴富,而广大民众没能充分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造成两极分化严重,进而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甚至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穷、富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


“这是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因杀人入狱的大学生马加爵穿上囚服时随口的一句话,让在场的狱警潸然泪下;一个湖北女大学生终年都靠在食堂捡食剩饭剩菜度日;因多年讨薪被打而怒杀老板的农民工王斌余,在行刑前对记者说,“看守所的条件比住在工地好”。


据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的测算,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万亿元左右,约占当时全国gdp的15%。然而可悲的是,腐败已经变成某种风险小、收益大的买卖,目前官员腐败被查处的概率太低,腐败的收益远远高于风险。据统计,1993年至1998年间,每100名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只有427人被立案侦查,最后被判刑的只有66人。


利益分配的不公正,还产生在消费及投资两大领域。广大民众不仅因社会分配不公而穷困,在消费及投资领域也屡屡被不合理的方式剥夺财富。比如,中国过去几年房子价格的突飞猛进,使无数民众成了可怜的房奴。这是一些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共同操纵市场和舆论的结果,处于弱势的普通民众只能被裹胁而行。


再如,证券投资领域,上市公司跑马圈地,基金公司坐收渔利,特殊资本巧取豪夺,整个证券投资市场绝大部分股民、基民亏钱,中国历经多年经济发展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也被证券市场消灭了相当的比例。


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改变生产与分配方式,还要改造消费制度以及金融投资领域的制度、规则。


权利的严重不对等,表现为官民的严重不平等。国内发生的许多起弱势群体人员被执法人员、官员违法致死或致伤等事件,以及一些社会群体性事件就是例证。有关利益分配的不公正以及权利的严重不对等,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正如《人民日报》曾撰文指出的那样:“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让公平正义在实践层面体现,必须依靠制度安排。”“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目前已经表现为特权人物利用政策和制度进行谋利。这种政策性掠夺和制度性掠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恶劣程度。以证券市场为例。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市场,而是一个掠夺性市场,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后,各类神通人物嗅到了通过ipo上市谋取巨大利益的机会。于是,各类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ipo及增发连绵不断,与之相伴的则是股市的持续震荡下跌,基民、股民及各类二级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


很明显,中国股市已经沦为少数特殊人物谋取暴利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