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战略由追求快速超越转向追求伟大复兴(2)

作者:岳川博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

本章字节:9746字

崛起,从国家群体看,纵览全球有无数个国家都可以谈崛起,因为崛起不需要深厚的历史沉积。比如,在亚洲,有印度;在拉丁美洲,有巴西、墨西哥;在非洲,有南非、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全球众多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崛起,如果中国只是崛起而不是复兴,则中国的发展就在这个全球普遍崛起的大潮之中失去了特色,也就会缺少魅力。


民族复兴的感召力


相对于崛起,民族复兴更能够唤起民族的使命感、自豪感与参与热情。谈起复兴,自然会追溯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及其在世界史上的骄人成就,就会增强人民的自信心。


一个国家的发展,其根本在于民族精神,如何唤起民族精神,致力于一个统一的、伟大的目标,是国家需要做的,而民族复兴,正符合民族共同的心理情结。


百余年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苦难,民族复兴是中国无数前辈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此时谈复兴,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民族复兴实现之基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有一定的民族复兴的基础。


从历史看中国,泱泱大国的气势尤在。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世界一些专家认为,在15世纪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几乎是世界科技发明的中心。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而中国的经济,也在千余年的时间跨度内保持在世界第一的水平。


从现实看,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经济上在全球已经占有相当的比重。


从大国的概念看,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总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大国,并且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仍在。在全球仅有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世界政治格局下,中国崛起虽然有许多潜在的政治较量和风险,但总体上如果能有效解决国内问题,凝聚民心,他人阻碍不了我们的发展。


民族复兴的国际认同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活跃,全球对中国以及中华文明了解的增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世界的认同。这种文化的认同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如果世界仍然将中国视为“东亚病夫”,视为可任意宰割的劣等民族,那民族复兴的外在压力将十分巨大。


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发展,是文化认同的一个例证。全球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并表现出更多的赞扬,也是国际认同的一种表现。正如德国外交官康拉德·赛茨在其著作《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中表露的乐观情调一样,“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似乎就构成了他的中心思想。


当然,国际认同只能是一种相对有利的形势,民族的复兴重在我们自己的基础、实力、理念与行动。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几句赞扬或口水就改弦更张,无论别人是怀疑、肯定还是艳羡,我们都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谈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复兴的因素之外,也不得不提醒一下复兴之路的艰难:中国的经济成就透支了自然生态条件,这种发展本质是不可持续的,将使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预期大打折扣;全球霸权主义不会眼睁睁地坐视中国强大,而不加以干涉;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积累的种种矛盾日益激化,解决这些矛盾也并非易事……有关这些不利的因素,在本书的下文中有更多的陈述。


§§§第三节开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物质未动,精神先行。民族的复兴首先需要解决思想的阻碍。


当前,“物质主义”的滚滚浊流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泛滥成灾,造成了中华躯体以及民众身心健康的巨大损害,单纯的“经济发展”的观念不但不能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反而极有可能毁坏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大好河山!


因此,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复兴,更将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是精神和思想的繁荣昌盛,是民智的开启和充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变革和解放运动!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类思想进步的结果,没有思想的进步,就没有生产力发展的可能。人类文明目前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主导人类文明进程几百年的西方文明,其弱肉强食的竞争法则,其个人主义和贪婪成性,在自然世界承载能力非常有限的今天,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类发展的要求,而中华文明和谐的自然和人性法则,正是克服西方文化与自然尖锐矛盾的优秀文化,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政治文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数千年繁荣的文化基础。西方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使欧洲持续引领世界风骚五百多年。


从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儿女从未中断过对民族发展思路的艰难探索,从洋务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放运动,在思想不断解放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最终赢得了自身的独立和尊严。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以革新的勇气开展了解放思想的运动,从而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开放大幕,历时三十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


然而,在取得骄人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等问题需要解决,大量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自然环境的脆弱性日益严峻,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腐败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


同时,不期而至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到来,对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在政治上,西方世界仍然主导着全球格局,中国尚处于战略守势,微妙的国际政治平衡下暗流涌动;地缘政治方面,各类历史悬疑随时可能产生摩擦并引发重大冲突问题……


所有这些,都必须依赖新的思路解决。


开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必须重点探讨那些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不能有所回避;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粉饰太平;必须给思想的探讨一定的学术空间,不能长官意志,思想禁锢;必须开放民智,集思广益,不能以宣传代替思想,封闭民众的思维空间和报国理想。


开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必须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革新自我的勇气与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治国方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才能赢得人民的欣赏和真诚热爱,也才能团结民众、凝聚民心,使全民族向着复兴这一共同的伟大理想迈进。


开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能设置过多的禁区,不能过早宣布自己思想的胜利,不能以权威代替思考,要对重大的理念、方针、政策进行全面的审视。比如,“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改革开放?”“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改革?”“开放有无条件和边界?条件和边界是什么?”“什么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等等。唯有如此,社会发展的理念、方式和政策才有可能进步,国家与民族才有进步和美好未来。


开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能回避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矛盾。国家为什么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除了认识上的短视及腐败等原因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情,任何一个有一定资源的国家,只要不节制地开采自己的资源,就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在经济的量的成长方面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种量的成长不能取代质的成长。


中国日益严峻的自然生态,持续恶化的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公,危机重重的金融体系,官僚自身滋长的“无政府主义”,公民信仰的普遍缺失,等等,这是影响中国持续走向的根本所在,必须正视和解决。


§§§第四节“大国兴起”的战略借鉴


欲决断中国复兴之方略,须全面了解世界强国的历程,感悟大国兴亡盛衰共通的规律性。


最近,对大国兴衰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尤以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大作《大国的兴衰》、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及其同名著作最为有名。


《大国崛起》研究了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9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


但是,对于全部的人类历史而言,15世纪以来的大国兴衰史仍显太短,因为许多大国的兴衰在15世纪之前就早有渊源。因此,在结合15世纪前更多的历史背景基础上,研究大国的兴衰更有借鉴和帮助。


从《大国崛起》所研究的对象看,大国的崛起可总结为以下几个类别。


通过商贸、殖民和新大陆拓展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面积小和人口少的“小国”,主要通过航海探险殖民掠夺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荷兰,最先建立了资本市场和信用体系,以强大的海军为后盾,以发达的航海技术通过商业贸易创造了一代帝国的辉煌。


通过文化、教育、科技


法国以其独特思想文化影响力和称雄野心独领风骚,始终跻身于强国行列。


德国,大力发展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在打破诸侯割据后,实现国家统一,在民族奋斗精神的促进下,短时期内跃升为强国。


日本,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重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通过明治维新,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唯一世界性大国,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俄罗斯,彼得大帝雄心万丈,图强自新,在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后,通过军事手段,迅速扩张国家版图,短时间内使俄罗斯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帝国。


划时代工业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肇始者。得益于工业革命这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英国率先走向了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


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美国,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的国家。美国国土广阔、资源丰富而且较少受外敌干扰。由于它迅速吸收欧洲科技文化成果,立国之初就拥有较完备成熟的民主法制体系,综合资源、政治、科技、文化和创新精神,它在短短两百年间成为超级大国,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分类,但如果用它来解释大国的崛起,则过于简单和单薄。大国的崛起,往往是多因素的集成结果,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领袖的雄心和能力等都能构成国家兴衰的原始力量。综合大国崛起的要素,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的。


第一,大国的崛起,从形式上看是国家行为,表现为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但从民族心理看,大国的崛起首先是民族心理的自强不息,甚至是图谋强盛的勃勃雄心。拿破仑、彼得大帝、俾斯麦等都是这些大国崛起时鲜明的代表人物。


第二,大国的崛起,大都是政治文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军事征战、疆域拓展的齐头并进,而绝不仅是经济活动。经济的成长,更可能是政治文明、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


第三,大国的崛起,大都伴随着领土或资源的扩张、占有。最有代表性的是俄罗斯和美国。有关内容在本书其他部分已经介绍,此处略。


第四,大国的崛起,如果能够保持的话,需要诸多的条件。现存在唯一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在资源条件、政治文明、思想文化、军事技术、人口数量和素质方面都具备大国条件的国家。第二个世界强国俄罗斯,在资源条件、思想文化、军事技术、人口数量和素质方面都也有一定的优势。而其他曾经的世界大国,因为国土、人口、资源等条件不具备,有的在世界中的地位下降了,有的没能够持续称雄于世界舞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给中国的复兴提供了借鉴。中国的复兴,必定是雄心、资源、思想、文化、科技、经济、军事、政治的总体复兴,而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单兵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