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曾国藩的立身处世绝学(3)

作者:安忆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2

|

本章字节:9114字

很多人都有抱怨、发牢骚的习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心里有怨气不发泄出来会导致心理不健康,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到处发牢骚也是一种心理的不健康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身边几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抱怨:抱怨薪水与付出不符,抱怨绩效考核不公,抱怨领导不授权,抱怨管理不规范……这些抱怨有些是别人说给自己的,有些是自己说给别人的。却少有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有这么多抱怨呢?我有哪些不足?


过多的抱怨就像一种慢性腐蚀剂,在腐蚀自己的同时,也在消磨别人的斗志,它就像可以“溃堤”的蚂蚁,让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溃不成军,轰然倒地!


毛主席有句名言“牢骚太盛防肠断”,有情绪不发泄固然对身体无益,但发泄方式不当,没完没了抱怨也同样不好,非但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也不能达到宣泄情感、令人心情愉快的目的,反而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里。


比如:领导分派同样的任务,有的人不抱怨,直接就积极去完成;有的人稍微抱怨之后也想办法去完成它;而有的人则充满了抵触情绪,不断找各种理由去抱怨,这就是一种消极逃避的行为反应。


专家指出,找人倾诉抱怨,本来是一件很自然的情绪宣泄方式,但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


一个总是抱怨、发牢骚的人,他的心中总是很不平的,总有一股不平之气,总是不能用平和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看待周围的人,因此,曾国藩常以心胸“平淡无所求”来教导子弟,并列举朋友的例子,让子弟知道“牢骚太多”,无法“反躬自省”的坏处。他一再强调两点,一是要心胸宽广无所求。曾国藩一生在官场奋斗,总会遇到挫折和阻力,至情绪无法控制,心胸郁闷不畅,他曾在《日记》上反省自我说:“近日心绪之恶,襟怀之隘,可鄙可耻,甚矣变化气质之难也。”曾国藩认为心胸狭隘是变化气质的阻碍,所以应保持心胸浩大通畅,“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认为要养成浩大的心胸,应注重“平淡”二字,“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所以曾国藩认为心胸浩大平淡无求,对人世间的富贵功名看得淡泊,便不会招致纷争,是人生中受用最大的观念。


二是不要到处发牢骚抱怨。曾国藩认为胸生郁闷,怨恨便出,心绪受影响而变得喜怒无常,在与人交际及处理事物上,便不会被人所认同。曾国藩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反省,以远离“怨”的陷阱。《礼记》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牢骚不发,“反躬自省”则心平气和,可以远离怨气,“礼乐”自然而出,礼乐既出,怨怼调和,对世事的浮名利禄便视为粪土,豁达冲融的心便自然而然。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咸丰皇帝曾有过金口玉言:“攻下金陵者王之”,同治三年(1864)六月曾国荃攻下南京城,太平天国覆灭,但清政府爽约,不光是湘军上下愤愤难平,发出“弓藏兔烹”之哀叹,就连满清的权贵们也认为朝廷太吝啬了,做法不合罪罚功赏的本义。曾国荃更是牢骚频发,结果导致郁结成疾。此时的曾国藩借九弟国荃生日给他赠诗数首,其中一首曰:“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曾国藩清醒、淡定,识力卓绝,他认为:“功名之际,终之始难,消长之机,盈之必缺。”他在日记中还写道:“人生才力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一粒耳!知天地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天地之大而吾所历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其雄守其雌,不争不伐,为儒道所共推崇。曾国藩则是知行合一,说到做到。


曾国藩面对牢骚、抱怨的做法是改变,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改变自己的内心,用平和来抵消牢骚。如果把抱怨变成善意的沟通;如果把抱怨变成积极的建议;如果把抱怨变成正面的行动,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开始改变,你已经在向成功迈近!


一日一心得


衡量抱怨是否过度,变成了发牢骚,主要看抱怨之后的行为,如果抱怨完之后让你心情舒畅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有效的发泄;如果只有抱怨而不想怎么去解决问题,那就是过度的,需要警惕陷入负性情绪。此外,与其把你的问题告诉一些可能会使你继续苦恼的朋友,不如去求助一些能够帮你找出解决方法的人,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不要把别人都当傻瓜


曾国藩语录: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处处精于算计,事事表现自己,是个十足的活跃分子。更重要的是不吃一点儿亏,还常常占别人的便宜。在他们的眼中,别人都是傻瓜,只有他自己最明白。可往往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聪明反被聪明误”,别人“傻人有傻福”。


胡适先生曾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绝顶聪明而又肯作笨功夫的人。”


中国古代有“扮猪吃虎”的计谋,以此计施于强劲的敌手,尽量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一副愚蠢的样子,表面上百依百顺、俯首恭敬,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就一举把对手击败了。


人生在世,虽然未必有仇深似海、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但是,装傻却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为人太精明了,反而会让人更加提防、讨厌,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生存的困难和障碍。


商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残忍,一次彻夜长饮,最后昏醉不分白天黑夜,于是问左右之人,大家都说不知道,然后又问贤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普其危矣”的道理,于是也装作昏醉,“辞以醉而不知”,得以保全了自己。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酒饭之际,我也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地应允。


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


从表面上看来,这就是“糊涂”、“装傻”、“充楞”,但正是因为这样才保全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大智慧吗?不是一种真正的聪明吗?


清代的郑板桥在自己奋斗了一生即将离去之时,留下了“难得糊涂”这一名训,是不无道理的。


萧何便是很好的例子。当年与刘邦共打天下的各位有功之臣,都非平庸之辈,而最后皆被刘邦和吕氏疏远和加害,萧何则能安度晚年,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萧何有一幅难得的糊涂智慧。他从来对一些事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刘、吕便放松了对他的注意,从而聪明地保全了自己。


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的郭子仪之子郭暧,娶了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一次,小夫妻发生口角,郭暧急不择言:“你倚仗你父是天子吗?我父还嫌天子不做呢!”


听了这句大逆不道之言,升平公主哭着回宫告状。闻听此言,李豫劝女儿道:“他父亲嫌天子不做是实情,若是不嫌,天下哪里还姓李!”


面对负荆请罪的郭氏父子,李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小儿们拌嘴,哪里用得着听!”


唐代宗没有因为天子的光环而晕眩,而以清醒的头脑想透了怎样处理这件事才算恰当。假若李豫不能“糊涂一点”,而去追究郭暧的罪过,其结果就算丢不掉江山,也会失去爱婿,伤了功臣的心。


曾国藩说:“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之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意思是说,精明还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在浑厚里悄悄地作用。古往今来得祸的人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没有浑厚而得祸的。


这个认识是从教训中得来的。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但不同的是,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将这种精明写在脸上,而经历过摔打的曾国藩则把这份精明留在了心里。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话,但他却一味浑含,永不显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显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就是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慢慢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曾国荃说:“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真的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不喜欢与过于精明的人交往,而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使人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平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然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是不自在。如果没有办法还得与他交往,那么就会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儿,真是算尽自家耳!”


人生在世,要考虑得长远些,需要大事不糊涂就足够了,所以有大智若愚的说法。总之与人相处,不必太精明,不要斤斤计较,保持一种放眼长远的健康心态,就会轻松愉快;如果对每件事情,都要精打细算,很怕吃亏,即使不出差错,那也太累了。


在《老子》中有一句名言是:“知不知,尚矣。”意思就是说,明明你知道,却又装作不知,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一日一心得


让精明的人变得糊涂一点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的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说过: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然而这“难得糊涂”却是世界难得的大智慧,能参透此道理,在为人处世是便是进了一大步。


切莫追求十全十美


曾国藩语录:天有孤虚,地阙东南,天地都有不足,何况人?故人有所缺憾才是真实的。日月都不能追求圆满,何况人?故人应当有所欠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