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曾国藩的养生与养性绝学(1)

作者:安忆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2

|

本章字节:12894字

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他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他的养生理论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普遍适用的。


养生先养心,养心先治气


曾国藩语录:


1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曾国藩一生主静,他认为凡事只要能做到“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很多时候之所以引起了冲突,就是内心不静的原因。在养生上,他更是强调“静”的作用。只不过养生的“静”还可以拓展为“淡然”、“淡泊”等。他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由此,曾国藩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养生观点养生先养心。“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所谓“心理平衡”就是心情要“静”,不能大喜大悲、大怒大哀等,也就是任何情绪都不能反应过度,要尽量地保持平静。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庄子说,有修养的人“平易恬,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荀子也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子精辟指出:“大德必得其寿”。唐代大医孙思邈则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相反,德劣者往往病多寿短。


孔子主张“仁”,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恭”有谦逊、尊敬之义;“宽”有宽容、宽大之义;“信”有诚信、有信用之义;“敏”有勤勉之义;“惠”有柔顺之义;“智”有智慧、智谋之义;“勇”即勇敢之义;“忠”有忠诚、尽心竭力之义;“恕”有仁爱、宽宥之义;“孝”为善待父母;“弟”同悌,为敬爱兄长之义。一个人如果能仁全如此,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


中医还有“易性”的养心方法。所谓易性,即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来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具体方法因人因事而异,如“取乐琴书,颐养神性”,或“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或“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或“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或“情志不遂……开怀谈笑可解”等等。事实上,图书、音乐、戏剧、舞蹈、书法、绘画、赋诗、填词、雕塑、种花、垂钓等,都可起到培育情趣、陶冶情性的防病治病作用,拥有它们必健康、长寿。


还有一种“养心”方法是哲理养心。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著名哲学家王夫之主张的“六然”、“四看”可以借鉴。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即超凡脱俗,超然达观;“处人蔼然”,即与人为善,和蔼相亲;“无事澄然”,即澄然明志,宁静致远;“失意泰然”,即不灰心丧志,轻装上阵;“处事断然”,即不优柔寡断;“得意淡然”,即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能担当得起;“逆境顺境看襟怀”,能承受得起;“临喜临怒看涵养”,能宠辱不惊;“群行群止看识见”,能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曾国藩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养心”的办法。他提出了四点。一是“慎独”,认识善恶,进行道德自省,心中安泰,清心寡欲;二是“主敬则身强”,一个人无论内外,皆须庄重宁静,对养生来说,就是这“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三是,“求仁则人悦”,胸怀万物,顺应天地之理;四是多习于勤劳,少安逸享乐,因为勤劳使人长寿,安逸使人早亡。


在养心的基础上,他认识到,要想真正达到养心的目的,首先要治气。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早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荀子认为,在人的生命运动过程中,“神”和“气”起着关键作用,故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所以,荀子的修身特别强调治气养心,他把“治气养心”和治学处世结合起来,称为“扁(遍)善之度”。


怎样“治气养心”呢?荀子将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治习性,陶冶性情。他主张针对各人性情上的弱点,在日常生活中反其道而治之。这样日复一日,跬步不休,陶冶性情,就能改善自身先天的禀赋,达到养心治气的目的。比如,有的人怒气盛,那就让他练习将心态变得平和;有的人血气刚强,那就让他练习变得柔顺一些,等等。


第二阶段是在陶冶性情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修养。其要旨有三:曰礼,曰一,曰诚。《荀子·修身》曰:“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这里提到了“礼”和“一”,而“诚”则是前提。


而曾国藩主张用读书的办法来实现治气的目的,用读书养我浩然之气。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这是人们普遍的养生经验,是长寿的最好的秘诀之一。而要做到这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当追求“以光辉灿烂的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如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皆是也”。曾国藩多次强调这种读书对养生的作用。


他的两个儿子纪泽、纪鸿体质薄弱,曾国藩劝他们多读并多临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和《玄秘塔》,希望以其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充实他们的生命气质。他还希望他们在吟诗作字、陶冶性情时,学习陶渊明、谢朓的冲淡之味、和谐之音、潇洒胸襟……这也就是说,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再经由精神影响人的物质世界(生命体),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日一心得


试着用一种平常淡定的心态去品味和珍惜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看透并超越人世间的成败得失,努力进取,让快乐伴随一生,有助于实现梦想。这是励志之言,而事实上,正确地待人待己,热爱本职工作,讲究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养生防病的前提。


惩忿窒欲,少食多动


曾国藩语录:养生家之方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个字。


养生是个年轻而古老的话题。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已经成了人们保持健康最好的办法;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并不是现代人才认识到的,而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汉末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明确提出运用医药的办法进行养生的观点。华佗授其弟子的五禽戏是导引练形以养生的早期记载,华佗授其另一弟子的漆叶青黏散则是延年益寿方剂的早期记载,可见华佗在养生的研究上的确有相当的造诣。还有源于老庄之学的、以恬淡虚无为主导的精神养生或精神调养。


健康、长寿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无论是达官贵胄、方外修真,还是三教九流、普通百姓,无不对此深切关注。曾国藩是一代大儒,他在修身、为官、治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甚至被称为“完人”。曾国藩被如此赞誉,也自然少不了养生这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曾国藩虽然终日忙于军政要务及应酬,但从未放弃对养生的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养生之道。其养生要言,见诸于《家书》《日记》及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


曾国藩的养生之说,大体不外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他在咸丰十一年(1861)的《日记》中说:“养生家之方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个字。”所谓“惩忿”,就是遇事不要烦恼,发怒,以心平气和对待之。所谓“窒欲”,就是对不良嗜好和私欲都要有效地抑制,不让其萌生,从而心怀坦白、天宽地阔、心身泰然。这样自然脏腑气血调和,生机勃勃。


在同治四年(1865)九月初一日,给儿子纪泽的信中对“惩忿窒欲”阐述得更详细。他说:


我对于所有的事,都遵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这两句话,即养生之道亦然。身体强壮的如果是富人,因为戒除奢侈会更加富有;体强的如果是穷人,因为节约便能够促使自己宽裕起来。节俭不仅是饮食男女的事,即便读书用心,也应当俭约。我在《八本篇》中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又曾教你胸中不应当太苦,“须活泼地修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俭,正是我的养生之道,除此以外,“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它”。


曾国藩将“惩忿”解释为“少恼怒”;将“窒欲”解释为“知节俭”,可见他主张在纵欲当中应略存节制的意思。


惩忿的目的是要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做到泰山崩于侧而脸不变色,心不跳。为此,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十三日他向冯树堂学了静坐之法。但显然,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养成的,例如道光二十四年的正月初一,他在日记中记载:“是日为车夫忿怒两次。”看来,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出效果的。


窒欲是曾国藩的父训。初进京时,他的父亲就写信教他保身三要:“节欲”、“节劳”、“节饮食”。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被欲望牵着鼻子走,那这个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少食则来自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君子食无求。”对于饮食,曾国藩主张“少食”、“素食”、“清淡”。日常生活多以素食和蔬菜为主,“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膏粱厚味,肥鱼大肉,皆可损伤脾胃。“少食”、“素食”、“清淡”足可以养脾胃,脾胃得养,自然健康长寿。


关于多动,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据医学家说,人过30岁以后,每过10年,心脏输送血液的能力就降低68%,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增加56%,肺活量也减少,一般老年人的肺活量只有年轻时的40%左右,肌肉弹性减弱。而减慢衰老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运动。可见曾国藩的“多动”还是有科学道理的。曾国藩认为,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脉通;不动则病滞。他每天坚持饭后走一千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要多走路,少骑马坐轿。他在家训中说:“劳则寿,逸则夭。”他的儿子曾纪泽少年体弱多病,即命其每日早晚各步走五里路。坚持日久,便转弱为强。


一日一心得


养生首在养心,养心莫大于寡欲。人的欲望是很可怕的,很多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结果被欲望拖进了毁灭的泥淖不得脱身,最后深陷其中。人们平常的喜怒哀乐、吃穿住行等都是一种欲望,有这种欲望是正常的,但是要控制一个度。在控制欲望的基础上,再辅以少食、多动等养生办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仁者自长寿


曾国藩语录: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大于礼。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他们的养生长寿之道也是这样,人们熟知的“仁者寿”,便集中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的养生观。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的情趣在于山水之间,也必然会心静、常乐。而一个经常能保持平静心态却又无愧疚感的人,必定是乐观无忧的人,这样的人生怎么会不长寿呢?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儒家把具有仁德的君子作为最理想的人格。君子必仁,只有仁者才可称谓君子。儒家所说的君子或者仁者,必须具备舍生取义、爱财取之有道、不唯利是图等道德品质。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君子或者仁者,你必须是一个有大德、有高尚人格的人,否则,和禽兽无异。


《孟子·离娄下》中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第一,在家庭,要讲“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会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和才能万事兴。同时,一个人在家庭能尽孝悌之道,那么,他在社会上就会有良心善行,对他人就会有慈爱之心。第二,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要讲温、良、恭、俭、让、宽、信、敏、惠、刚、直、勇、忠、诚,要有爱也有憎,爱憎分明。第三,统治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当权者要“为政以德”,要“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等。


概括起来,就是不论是家庭、社会,也不论是当权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如果人们都能立足于爱,都能与人为善,同别人和谐相处,互不猜忌,不搞内耗,那么,就能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生存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忧患,心态宽松,胸怀坦荡,当然也就有益于养生长寿了。


儒家还认为,“仁者爱人”,还要“爱物”。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是说,人只要能仁爱百姓,就一定能爱惜万物,爱惜大自然。既能爱人类自身,又能爱万物与大自然,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仁。假如只为了人们自身的眼前利益,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那么人们也得不到真正的长远的利益。相反,如果人们就像爱惜自己那样去爱护万物、爱护大自然,努力保护生态平衡,那么,就不仅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而且也能惠及人类自己。


把这些综合起来看,就是孔子提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曾国藩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


一阳初动,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心中不生愤怒、不生仇怨,这是“仁”的源泉,可以用来养肝;内心在平静中思考,外貌恭敬谨慎又充满威仪,安详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这是“礼”的举动,可以用来养心;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做事有恒心,举止从容不迫,这是“信”的表现,可以用来养脾;胸襟宽广,大公无私,顺应事物变化之道,做事要心安理得,合乎天理法度,这是“义”的表现,可以用来养肺;心有安定,气机要稳定,神要安详,身体要安宁,这是“智”的源泉,可以用来养肾。


曾国藩认为五常的五个方面正好和身体的五脏是对应的,做到了五常,也就修养了五脏。


曾国藩在《内圣》上篇说:“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求仁,从本性上讲就是说有爱民惜物之怀,大公无私,所以人我共悦。“仁”的意思是爱,爱己、爱人、爱物,便合成为仁。曾国藩在《王船山遗书序》中又说:


“昔仲尼好语求仁,而雅言执礼;孟子亦仁、礼并称,盖圣王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大于礼。”


内圣心法的精髓都在这段话中体现出来了。从内容上讲,要求得内心上的安宁,内心上的平衡,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统一,“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大于礼。”换句话讲,对内有了仁爱心,对外有了平等心,就可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这是修身养性的根本,也是成人成事的根本智慧、大本之源。


曾国藩在《内圣》上篇中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说:有了仁爱之心,便心胸安泰而自身强,内省不疚而心泰,爱民惜物而人悦,内诚外信而神钦。身心两健,人悦神钦,怎么不是“第一寻乐之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