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瑾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2
|本章字节:11708字
当今各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严重,各种迎合感官刺激而没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内容,诸如火灾、车祸、垃圾、纠纷以及形形色色的市井琐碎,被放大并包装成具有悬念的故事,大量充斥在民生新闻栏目中。这些选题,琐碎化、同质化,低俗化,不利于荧屏的健康繁荣,而要避免这种现象,必须要内容创新,这就要求记者切切实实“走转改”,扎扎实实“三贴近”,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吸取创新灵感,发现新东西,挖掘新内涵。
国家广电总局李伟副局长认为,电视节目创新的动力5于生活、5于群众、5于基层。特别是“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电视工作者走进基层,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博物风貌中寻找灵感,从人民群众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丰富多样的愿望需求中寻求动力,了解群众所需,发现百姓明星,释放民间能量。他还认为,“走转改”是节目创新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3创新来5于从“本土化“中挖掘。我们借鉴的大多是国外节目,借鉴的同时要注意立足本国实际,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特性等,创作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和中国观众收视要求的优秀电视节目。
长期以来,电视节目特别是娱乐节目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简单模仿欧美娱乐节目,而忽视了中国五千年灿烂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这座“富矿”。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可以说是本土化较为成功的一档节目。节目大力倡导中国千年的礼仪文化,将中国的戏剧、舞蹈、传统手工艺等都搬上电视荧屏,在轻松活泼的节目中融入博大050精深的中国文化,吸引了大批固定的忠实观众。
该节目将娱乐与公益、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模式。
另外一种“本土化”,在国内节目互相模仿当中,要考虑到是否符合本地本台实情。当初《快乐大本营》的成功推出,各地电视台也急于制作出同种类型的节目,但没有考虑到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能否适合当地的受众,最终造成节目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局面,甚至有些还没开始播出几期就已夭折在观众的口水中。这种一味地模仿与混战,使得节目形式与内容单一、收视率低,并最终造成资5的浪费和电视台口碑的下降。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教授认为,“综艺节目需要多样性,我们鼓励独创,因地制宜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4创新来5于价值的塑造提升。电视节目之所以模仿成风,同质化严重,好似在互相比低俗、庸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价值深度,很多节目“消解意义,去除深度、刺激感官”,综艺节目,嘻哈打闹,只图表面的“乐”;民生新闻、情感访谈节目放大一些无聊琐碎事,只图“秀”,都忽视了价值的塑造提升。电视具有的独特属性意味着,任何电视节目在传递信息、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大众传播工具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要求的,新闻媒体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承担起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化风尚的重大责任。
创新的方法很多,从其他因素来看,创新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
1提高节目制作者素质。借鉴和创新都需要较深的业务功底和较强的能力,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只能叫低层次模仿。只有提高从业者素质,才能借鉴到精华,创新出好节目。还要建树一种“你强,我比你更强”的竞争意识,培养一种“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目前国内的电视节目不乏克隆的气氛,但却缺乏创新的氛围。需要各级领导重视,不仅口头上提倡创新,还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激励,并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
3完善传媒产权保护制度。创新具有很大的风险,只有从制度上(主要是知识产权制度)确保创新的收益,才能调动起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传媒业知识产权纠纷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传媒内容和表现形式被剽窃、非法使用、被改头换面的现象非常严重;传媒机构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日渐凸现;原创性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渐挤占、侵蚀,原创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传媒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服务工作。
本文获201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论文评选三等奖;本文刊载于《广播电视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9月)
因谈情感节目主持人的把关
总局在叫停对“婚恋交友类情感节目”的通知中,列数了几个“把关”不严,其中一个就有“主持人关”。在情感节目中,主持人不仅起到引导话题、调节气氛等作用,把关作用也极为重要。嘉宾的不良言论出现低俗价值观的倾向,如果主持人不当场制止或扭转、引导,不及时把好关,就会有意无意起到放大或推波助澜的作用,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影响和谐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此类节目中主持人的把关不容忽视。
一、情感节目主持人作为“把关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关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电视等大众媒体中,记者、编辑、主持人、媒体负责人,发挥着重要的“把关人”作用。
电视媒体的特性决定了把关的重要,与网络媒体相比,由于网络交互性强信息量大,传者难以控制发布的信息,把关角色不得以在淡化。但电视作为一种覆盖面广、影响大的媒体,作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阵地,需要传播者的严格把关,传播者也有条件对节目内容进行把关。电视媒体中,有不同形态的节目,主持人把关的程度也不一样。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把关很简单,信息控制通过记者、编辑、主编等各个层级的把关人来完成,到主持人这关,基本就是“传声筒”了,把关任务不算重。而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虽然政治性不强,看似很轻松,但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低俗、价值观混乱的泥潭。6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发深度报道《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严厉批评了中国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嘉宾身份造假、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混淆是非善恶、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有些则传递了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价值观,这些节目严重误导广大观众,损害电视媒体公信力。”
这类节目没有按部就班的稿件,只有一个大概思路,节目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深有感触:“有些嘉宾场上和场下不太一样,台下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是在台上经常会语出惊人。”正因为如此,和嘉宾面对面的主持人,在现场的把关更显重要。那句出自一位女嘉宾“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欢笑”很出名很雷人的话,诸如此类的言论,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而在现场,主持人引导不力,把关缺失,任由该类言论泛滥荧屏,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所以在情感节目的整个节目现场,主持人始终是对大众信息传播内容进行控制的把关人。主持人要对节目宗旨的体现、重点内容的强调、对电视节目的总体播出效果等进行引导与评述。他们要在健康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的约束下,为观众提供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情感类节目主持人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守门人之一,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承担起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但情感节目主持人却频频出现失语、乱语等把关不严的现象,原因何在呢?
二、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把关不严的原因
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把关不严,有多种原因,板子不能只打在主持人身上。
电视传播流程一环扣一环,在这个过程中,处处充满了把关人,主持人只054是其中一关。这当中只要其中一关把不严,其他关必定受影响。在主持人之前,有编辑、记者、主编们负责的选题关、嘉宾关、内容关,如果这些关口没把好,到主持人那关,仅凭主持人一己之力,也难以扭转乾坤。主持人之后,还有审查关、播出关,如果审片者发现节目中有不良言论,为什么不勒令剪掉,而让节目播出呢?有关节目风格的设计、嘉宾身份和背景的甄别、节目内容和节目方向的控制等,这些都由更高一层的把关者决定。
《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之前主持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当时是全国唯一一档收视率超过《新闻联播》的节目,2005年广告收入达10388亿元,在全国同类电视节目中创下了新高。这档节目长期占据南京新闻类节目收视率的榜首。主持人孟非深受观众喜爱,被江苏媒体誉为“南京人民的儿子”,还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主持人”“中国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主持《非诚勿扰》后,他的睿智、大方、幽默、真实、成熟、自信、内涵以及老道的控场能力,都令该节目增色不少,但是由于其他“把关人”在价值取向、嘉宾等关口把关不严,导致节目走向低俗,孟非的形象也因此受到影响。
情感节目传播流程各关口及主持人的把关不严,折射出来的是媒体一味追求收视率的急功近利。把关的标准有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等多项指标,而媒体的眼睛只盯住了经济效益,对不良言论,姑息、默认甚至放纵,只要雷人,只要吸引眼球,本应把关的阀门一道道打开,到最后撞了南墙“娱乐至死”。
三、情感类主持人如何把关
情感类节目由于和观众的亲近感较强,观众比较容易喜欢收看。主持人处于节目的中心地位,举足轻重,更应该有把关意识,才不至于误导观众。那么情感类主持人如何“把关”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澄清认识,把好舆论导向关。一些主持人认为,“把关”只是领导的事,但实际上,传播有记者、编辑、主持人、主编等不同层次的把关人,不同的把关人担当不同的责任。
另外一种错误认识是,似乎只有新闻节目,才存在舆论导向问题,情感类节目属于“软”节目,笑笑闹闹、谈谈生活、谈谈感情没有什么导向,不会犯什么错误。在他们眼里,此类节目是一个展现人生舞台、一个价值观互相碰撞的地方。认为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的年代,嘉宾的言论不过是社会舆论的真实反映。《非诚勿扰》曾有一句流行语“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所谓“说话的权利”,看起来很开放民主,但还是要看说的什么话,不是随便什么话都可以在主流媒体上说的。我们不否认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嘉宾之间价值观的碰撞也使节目丰富。但是,嘉宾上了荧屏,就是进入了公共舆论空间,其言论可能因为电视的放大效应而成为一种价值共识。如果他们出言不慎、言语不当,会损害媒体形象,影响社会和谐。嘉宾没有这个意识,作为把关者的主持人应该有这个意识,才能正确引导话题,把握舆论导向。
因此,作为把关人的主持人要明确认识,对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言论,不能含糊其辞的回应,要给予有力的引导,严把关口,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2提高个人素养。明确了主持人是情感节目的重要把关人,就要加强主持人的个人修养,才能担当把关人的重任。这也是泛娱乐背景下,对情感类主持人提出的更高要求。情感节目的特性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相当的素养和能力。
陶皆良老师在《情感节目主持人把关举要》中谈到几种类型的主持人把关素养的欠缺:“一些从播音走过来的主持人,仍习惯于依据他人提供的现成材料主持节目;一些从舞台上走来的主持人,又极易用主持人的身份展示个人表演的才艺,根本无把关意识;一些从记者队伍***来的主持人,虽有把关的能力,但入行后的从众心理,也不注056意发挥把关的作用;即使是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学习期间也只重视语音、主持技巧等硬技术的学习和培养,而忽视采访、编导、写作、策划等把关必备知识、素养的软技能的学习和培养。”陶皆良老师所说的业务技能,这是主持人必备的,主持人不能只满足于、陶醉于技巧性的技能,最好是参与采编的整个流程,这对提高主持人的把关意识和能力很有好处。
除此之外,主持人们更容易忽视的是政治意识的培养。情感节目承担着传递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作用,主持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平时就要注意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明辨什么言论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什么样的言论是主流的,什么是非主流的,从而在节目现场发挥好把关人的重要作用。
3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主持人是媒体的代言人,他们的观点、行为受制于所在的媒体,媒体的价值取向若是健康向上以及注重社会效益,主持人必然也不会胡乱把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应尽量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点,但很多媒体自觉不自觉地往经济利益倾斜,企图运用“低俗”节目去迎合部分受众中存在的灰色、不健康心理来提高收视率,而其结果往往相反,不仅影响媒体自身的形象,最终也被观众所唾弃和鄙视,有网友认为“此类节目只不过是一场浓缩虚伪感情、演绎个人隐私、编织精致谎言、崇拜金钱占有的游戏。”情感节目不能一味看是否有轰动效应和经济效益。实际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同时兼顾,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众所周知的《读者》杂志,作为中国出版界的名牌,早以稳坐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交椅,发行量最多时突破1000万册,它不靠枕头和拳头,而提供给读者的是一种高雅的、健康的文化,一种对真善美的强烈渴望,对人间真情、高尚情怀和高雅文化的追慕。《读者》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新闻媒体只要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节目的先进文化含量,旗帜鲜明地拒绝和抵制低俗之风,就一定能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同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媒体若有这样的意识,在选题、嘉宾、内容、审核、播出等处严把关口,有这样一系列的良好程序和把关,也才能保证主持人这一关不出问题。
4强化监督。情感节目主持人的把关除了端正认识、提高主持人自身素质、媒体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以外,有必要进行一些强制性的“他律”约束,包括媒体自身的监督、主管部门的监督等,因为主持人的“把关”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
媒体自身的监督,主要指媒介制度,比如一些职业守则。但是媒体对抵制低俗之风的职业守则只有个大概,不具体。即使有职业守则,多数也是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