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影视评论散文(1)

作者:颜瑾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2

|

本章字节:11822字

因从大山走来


——电视剧《奢香夫人》观感


“你从大山走来,看百里杜鹃花如海……”那位美丽智慧的奢香夫人穿越历史的长河,款款向我们走来。她谱写的历史长歌,在全国观众面前灿然鲜活起来……


央视1套热播的28集大型历史电视剧《奢香夫人》,恰如一股清新之风,吹进了电视荧屏。时下,宫廷剧、谍战剧、战争剧翻来覆去充斥荧屏,取材视角类似,手法雷同。特别是一批历史宫廷剧,不忠于史实,“戏说”成风,津津乐道展示人性恶、乐疲不疲挖掘“激情戏”,频频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以低级趣味迎合部分观众口味;人物的塑造、剧情的设计千篇一律,如《后宫》《宫心计》《美人天下》


《武则天秘史》等,在电视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方面说明了编剧导演们为追求经济效益挖空心思吸引观众眼球;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创作水平低下,没有自己独到的创作思路、创作手法,只受市场化的影响,近年来的影视作品大多雷同、跟风,缺乏创新,笔者看到不同一般的影视作品,闲暇之余忍不住提起笔,涂鸦几番。


工作之余,笔者踏访贵州小山村,贵州淳朴的民风、多姿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笔者记录下来……


好克隆跟风。


由贵州本土作家创作、取材贵州历史人物、贵州籍演0主演的大型历史电视剧《奢香夫人》,11月6日在北京举行首播新闻发布会。ccv1的频道总监钱蔚在会上说:“真诚感谢《奢香夫人》能献映央视综合频道,该剧题材厚重,剧情跌宕起伏,制作精良,代表了中国电视剧业界一定制作水准,也是观众期待的电视剧。”包括中央电视台、影视专家、普通观众在内的各类审片会,都给出了最佳评价,称该剧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


电视剧《奢香夫人》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全景式再现了元末明初贵州彝族女政治家奢香短暂而辉煌的传奇人生,电视剧忠于史实,表现了奢香忍辱负重,识大体、顾大局,用自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为稳定西南政局、加强汉彝文化融合、维护中华民族统一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剧中,没有津津乐道于奢香及丈夫蔼翠、奢香与她的情敌那珠以及喜欢那珠的二爷格宗之间的感情纠葛,包括奢香丫鬟朵妮与梁王小王子巴根之间的爱恨情仇,均没有着意在这些小角度小情绪上渲染,而是着力奢香夫人历史功绩和民族团结主旨的讲述和阐发,把感情的设置作为辅线,为主题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镇定自若,以大局为重,化干戈为玉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何等的智慧和胆识;她身受“裸背鞭刑”这样的奇耻大辱,却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看穿敌人的险恶用心,有效制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事,这是何等的胸襟与壮举;她克服种种干扰和困难,身处边陲,却坚持于乱石嶙峋中凿建通商驿,修建贵州连接邻省的通道,这是怎样的开拓勇气;她身为彝族,仍坚持不懈倡导彝汉融合,兴办宣慰司学,传播先进文化,这是怎样的开放意识;她身居官职,却心忧黎民300,引进农耕技术,推广纺织,发展经济,这又是怎样的“公仆”意识和治国才能!她面对敌对势力,不卑不亢,凛然大义;对亲人和部下,却又宽厚有加……有人说,奢香夫人可与武则天、王昭君、文成公主相媲美。诚然,武则天当政时期,经济发展,国泰民安,但武则天的政治手段堪称铁腕,为牟取权利,残杀亲生骨肉和元老重臣;而奢香夫人面对时常想夺取她首领位置并常算计她的小叔子格宗二爷,却不计私仇,屡次单枪匹马冒着生命危险闯入敌营,将其解救,更不用说,她对元老重臣果瓦的尊重,对小叔子三爷莫里、对丫鬟朵妮的爱护,对儿子的疼爱,对部下、对黎民百姓的体恤,无不体现她仁慈为怀。


诚然,王昭君、文成公主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前往少数民族地区“和亲”,她们教会了当地百姓先进的耕种方法,以及各种实用技术,传播汉族文化,促进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奢香夫人当政时期,尽管知道地处闭塞山区,仍然坚持修路,联结邻省通道,引进汉族先进的耕种方法以发展经济,还兴办汉学学堂,推广先进文化。她在贵州的开发直接推动了贵州建省,是西部开发的先行者。在这点上,奢香夫人和王昭君、文成公主有相似之处,都加强所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不同之处在于,王昭君、文成公主教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耕种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是随着她们的“陪嫁”,浩浩荡荡进入当地的。据史实,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步时,携带了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工技着作60种、医方100种等,又带了耐寒抗旱的很多种子,还带着通晓所带书籍的文士和制造各种物品的工匠以及宫女、乐队等,相当于带了一个庞大的“文化访问队”“农技队”,以文成公主的地位,和娘家强大的大唐王国作后盾,传播这些基本没什么问题。而奢香夫人当时要发展经济、传播先进文化,所受到的阻力不知比王昭君、文成公主艰难多少。首先是内部的阻力,大总管果瓦虽然忠心耿耿,但受观念所限,一直抵触汉族文化,奢香得说服他;外部,要周旋应对元朝残余势力、明朝大军、其他部落等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奢香夫人所处的人文环境显然比不上王昭君、文成公主顺畅,她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要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不理解,一点一滴地从零开始,在如此情形下,发展经济、传播汉族文化,实属不易。


奢香夫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历史丰碑,她不仅是贵州彝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奢香夫人的精神和品质,超越了区域和时空的局限,穿越600年的历史尘埃,仍然熠熠闪光。大型历史电视剧《奢香夫人》很好地把握了这样的基调,让主流的价值观得以彰显。


精品力作,只有贯注了思想,蕴含了精神,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靠“拳头”和“枕头”,不靠迎合低级趣味,而靠高品质的品位,靠深入挖掘题材的功力,一样能能获取观众青睐,一样能获取经济效益。据悉,电视剧《奢香夫人》目前的发行收入已远远超过拍摄投资。


贵州的杰出女性奢香夫人从山中走来,电视剧《奢香夫人》从山中走来。我们期望,更多的反映贵州人物、贵州山川、贵州文化的佳作,也不断地从山中走来……


本文刊载于《贵州广播电视报》2011年47期


因不一样的视角


——观《南京,南京》


看《南京,南京》之前,我想象着这部电影按以往“主旋律”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愤怒和仇恨;想象着南京大屠杀那些像羔羊般任小日本宰割的民众,没有丝毫的反抗,否则怎么就能让小日本顺顺利利地屠杀了我们30万人民?看之后,我发现我的猜想错了。


整部片子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概念化的人物,导演陆川以非常冷静的调子,表达着对战争的看法。它的主线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日本军人角川,以他的视角感受这场战争。角川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逐渐变成一个杀人机器,他内心十分痛苦,精神备受折磨,最后自杀。先不去讨论作者以日本军人为主线是不是“爱国”,是不是替日本人说话,起码这样的视角是独特的。战争不仅给被侵略者带来痛苦,也同样给侵略者带来痛苦。人是复杂的,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军人并不一定就是千人一面,有的固然很狰狞、很丧心病狂,但有的可能是被迫无奈。对日本侵略者的刻画,起码摆脱了脸谱化。“我们过去更多是在哭诉屠杀的事实,我们习惯于把日本兵塑造成魔鬼,中国人和日本人都被符号化了。但如果一直把他们当作妖魔去描述,一味去哭诉,世界上又有多少人会真正认同这种仇恨的情感?”陆川认为,要让世界认真思考南京大屠杀事件,就必须首先把日本人作为“人”来描述,这是必要的叙事策略。在电影《叶问》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有一个不是那么很丑恶的日本军人,他对中国文化、对中国武术崇尚并且喜爱,当一代武术宗师叶问被日本人抓去后,这位日本军人还替叶问说话,为此被他那凶狠的上司狠狠地打了几个耳光。在这里,并不是要替日本军人开脱什么,发动战争的是统治者,而那些中下层的日本军人只有执行命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普通士兵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从个体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不过是侵略战争中的炮灰。他们手上沾满了杀人的鲜血,不见得他们的内心就能得到安宁。据一些史料记载,战争结束后,有一些日本军人回国后自杀了。


虽然用这种“人性视角”来拍摄关于战争的电影在国外非常普遍,但不少国产战争电影,很少能逃出“主旋律电影”的桎梏。人都有人性,“敌人”也是人,所以“敌人”也有人性,可真正表现“敌人”人性的国产战争片极为少见,更不用说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国产电影里,直接以“敌人”人性作为整个影片的主视角和叙事主线。在当前的国情下,这需要勇气和胆量。


在中国人经历的这段屠杀的历史中,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总是具体的个人,我们从前所接触到的关于那场浩劫的集体记忆,更多的是“屠杀”“1937”“日寇”和“30万”这些词条,而不是背后的那些活生生的个体。陆川用《南京,南京》尝试改变,一群面目清晰,有性格、有缺陷、有诉求的人物在历史的尘埃中浮现了,不再是单纯的中国人或者日本人、好人或者坏人。


历史由事实构成,而事实由细节够成,这些细节,在这部片子中,塑造了几位不同身份的“小人物”,他们中有军人、百姓、妓女、翻译、家庭妇女、童子军、老师……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生与死、爱与痛,每一个都是独立并且曾经是鲜活的生命。他们用他们平凡的方式去抗争,也许并不那么惊天动地。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似乎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妓女”小江,她用她那看似卑贱的身子换回了安全区难民们过冬的衣物、食物和他们的安全(这304些难民中有男人、老人、小孩)。否则“,安全区”就会立即遭到日本人的屠杀。她第一个报名当慰安妇,随后其他妓女也报了名。甘愿受辱,慷慨赴难,舍生取义!这些女人极度的屈辱和极度的勇气,她们展现的是人性里十分宽广的东西。以往对妓女的塑造多半负面,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形象。在这里,并非要抬高妓女,每一个人都不是绝对的好、绝对的坏,只是在危难的时刻,人性中的闪光点被作者所表现。这并非作者杜撰,这些妓女的原型在拉贝先生的日记里可以找到。也许,她们还理解不了“民族大义”


“民族气节”之类的深奥,作者也没有把她们拔高,只是刻画并展示了身份卑贱的人性中的闪光点。


拉贝的秘书唐先生也不是一个平面化的人物,他融合了“汉奸”和“英雄”的特质。为了保全一家人,他出卖了隐藏在教堂里的中国伤兵(堪称汉奸的行为),以为从此可以太平。谁知日本人不买他的账,女儿被日本兵从窗户扔出去摔死,小姨妹被日本兵奸淫后变疯。最后他有一个可以逃离南京的机会时,他却把机会让给了别人。也许,唐先生对自己曾经的“汉奸”行为觉得愧疚或许是良心发现?是对日军丑恶行径的反抗?当他当“汉奸”时,作者没有丑化他,他当“英雄”时,作者也没有拔高他,一切都显得那样合情合理。一个当过汉奸的人最后选择了牺牲自己救别人,英雄是可以叛变的,汉奸也可以做出壮举。我们人生中很多重大选择就是这么不经意就做出,和身份地位无关,和人性有关。


陆剑雄,一位中国军人,他率领残部,顽强抵抗,最后英勇就义。至少,让我改变了对在那场屠杀中的军民,像羔羊般被日军任意宰割的印象。原以为,这些军民就像鲁迅先生笔下那些蘸着同胞的血当作馒头调料的麻木的民众。尽管,南京国民党守将唐生智不负责任地扔下民众自己先逃跑了,当时实际上已经群龙无首,但我们看到像陆剑雄这样的普通中国军人,他们仍在不屈地抵抗,也许虽然是少数,在让人压抑悲愤的历史中起码能看到一丝亮光。


片子从总体上来说,视角独特,采用黑白色调,有一定的艺术感和历史感,但也有一些地方稍嫌粗糙。比如唐先生最后的死交代得不是很清楚,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还有姜老师,她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换装、一次次上前认领男人将他们救出来,堪称“壮举”,但对她的刻画不是那么立体、丰满。日本士兵角川是影片重要角色之一,虽然花了很多篇幅,但是这个角色依然是模糊的。另一个让人遗憾又无奈的问题,就是“人性视角”,它是该片最有价值之处,很可惜没有做得更彻底、更深入。那位年轻的日本士兵在目睹战争的血腥后,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他的自杀缺乏铺垫,他的心理变化、精神痛苦、精神挣扎刻画得较为表浅。


不管怎样,在当今“泛娱乐化”的年代,有这么一部有思索有创新的片子呈现给观众,已经很难得了。


陆川曾说,在战争、苦难、死亡、仇恨之外,他更希望观众能够体会战争背后的思索、苦难背后的救赎、死亡背后的尊严以及仇恨背后的温暖。他说他要讲述的,不是单纯的施暴者和受暴者之间的故事,而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这关系到我们以何种心态重读历史。


历史,还是那段历史,不一定强求所有的看法都是一个模子,至少,这部片子为我们提供了解读那段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思索。


本文刊载于《贵州电视》2009年3期


因一个翰墨飘香的小山村


几个月过去了,那棵千年杏树总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它那如无数金蝴蝶般的叶子在秋风中欢快地飞舞,苍老坚实的根穿过清澈的河流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黄连村坐落在贵阳乌当区,一个布依族人聚居的美丽村寨。


记得那天秋阳高照,黄连村却被山中茂密的绿树环绕着掩映着,宁静中透露出春天般的生机盎然。说实在话,在贵州,这种美丽小山村比比皆是,黄连村吸引我的不只是她优美的自然风光,有两件事让我惊异。


未到黄连村之前,就听同事介绍说,黄连村有着自撰对联和习练书法的传统。果不其然,一到村里,就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门上都贴有崭新的对联。按我国传统,在农村只有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什么特殊的日子才贴对联。一般请别人写或者买对联。而在这里,自写对联,却成了他们经常性的一种习惯,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无论是不是节日。其中一副给我印象颇深:“三间瓦屋,半藏农具半藏书。”农民,给人的感觉只会做农活,没多少知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文化情趣。“半藏农具半藏书”,说明他们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我想他们能自己编得出对联也不是什么空穴来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