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影视评论散文(3)

作者:颜瑾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2

|

本章字节:7726字

200愿年小间家有30只羊,今年有40只羊。他们村最多的有一两百头。我没想到放羊这么清闲,羊又这么自觉不乱跑。小间说:“在这里守也可以,不守也可以,羊群会自己绕着山吃草,到下午四五点,再来把羊群赶回家。”临近黄昏,小间家的羊回到了它们干净的羊栅栏里,几十头羊居然能各自找到自己的“房间”,不用主人吆喝,那么安静而有秩序。我正在欣赏它们的“家”,突然一只羊从门边窜出来,我一声惊叫忙朝一旁闪开,朋友哈哈大笑,说:“你这一叫把羊吓得‘嗖’地跑回去了,你们俩到底谁吓谁呀?”


小间的表姐到山里打野生毛栗,邀约我们一起去。山路荆棘丛生,我们走得狼狈不堪,小间背着孩子却比我们利索。小间表姐钻到一个小山丛里,我们实在去不了。小间在路边发现了一颗毛栗树,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她“蹭蹭”地爬了上去,随即抡着一根树枝“噼里啪啦”地把树上的毛栗打落在地。朋友赶紧拣,刚拣到便听她叫了一声:“扎手。”我仔细一看,这野生毛栗状似刺梨,表层全是刺,我小心拣了一个,没扎到手,正得意地拣第二个时被扎到了手指,只好作罢。最后打落在地上的毛栗还都是小间拣的,装了满满一袋胜利果实,小间说拣毛栗是有方法的。附近还有好多挂在树上的野猕猴桃,地势比较险峻,我们没让小间去。


小间的娘家坐落在一半山腰上。为了招待我们,她家杀了一只羊。我们有点过意不去,人家辛辛苦苦养了一年。朋友说想吃雪莲果,小间的爸妈带着我们到后面的地里,不一会儿工夫,挖了一大箩筐。吃饭时间到了,眨眼间,坐了一大屋子人,姨妈姊妹的全是亲的就住在附近,不用电话,喊一嗓子就能听见。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桌上的菜肴很丰富。我和朋友都很喜欢。吃完饭,天已黑,我们坐着小间丈夫小黄的货车返回到他家。


二、乡村之人


小黄的父母都是那种本本分分、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经历了他们这一代农民所经历的一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如今儿女都长大成人,他们的负担轻了许多。


小黄的二叔从小聪颖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恢复后,考了三次,三次都是县里第一,但三次都被人换下,最终没有2成他的大学梦,从此对走这条路心灰意冷,开始在乡间悉心练武,如今武功高强,带了很多徒弟,并皈依了佛教。人这一辈子,谁说得清呢?


小黄、小间的兄弟姐妹一大堆,我们分不清谁是谁,经常张冠李戴。小间曾到广东打工,挣的钱寄回家里供两个哥哥的学费,如今两位哥哥都在习水县城很不错的单位上班。他们的一位表哥于省城某大学毕业后,在贵阳附近的一个大型厂矿工作,他说他对家乡的道教文化、一些风俗很感兴趣,什么时候有时间,准备拍点东西,进行收集整理,以免以后失传。他们的另一位表哥曾在杭州打工多年,挣了些钱回来,办了一个砖厂。我问他,在外打工好还是回家好?他说,当然回家好,打工被剥削呀,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嘛。他的经济来5,除了办砖厂,还种了很多厚朴树,厚朴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每年外面都有人来收购。这是他们村退耕还林以后,政府让村民们种的。我对小间表哥开玩笑道:“你的来钱门路还挺多的嘛!”这位农民老板正收拾着院子,冷不丁冒出一句鲁迅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这位表哥看起来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小黄则是80后的了,他的想法、做法又314不一样。小黄到深圳、贵阳打过工,回到家乡后开过数码照相馆,养过生态鸡,种植过科技辣椒……小黄是什么都敢去尝试,什么都敢去做。这一家子很有意思,从爷爷辈到父辈到孙辈,各个时代的烙印在他家都有明显体现。


假期快结束时,碰到一位村民,聊了些我们难以相信的事情。


他说他们村搞“坡改梯”,之前村长答应每亩给200元,可是结束很久以后,村长还是不给他们;搞“四在农家”改善居住环境,他们那儿报的是30户,领了30户的建筑材料,可是到位的才20几户,那几户没发下来的材料说是村长拿出去卖了……这位村民说起村长做的很多违反政策的事,情绪激动。他还愤愤不平地说这位村长赌博、酗酒、不赡养老人等种种恶习,村里没人敢惹他。我突然想起《焦点访谈》经常报道某某乡下有些村干部,常用的词汇:“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上级政府颁布的很多“惠农”政策,为什么越往下执行得越差呢?我们问一位县城公务0如何看,他说不给农民钱也许有原因吧,不足为怪,下面很穷,村干部经常会把资金转移到其他方面。不知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


三、乡村之景


习水是一座历史古城,当年着名的四渡赤水,有三渡就在习水县城。同时习水又有“生态经典,避暑天堂”的美称,是一个集峡谷、瀑布、云海、森林、溶洞于一体的地方,有三岔河、飞鸽、小坝、中国杉王、桃渊洞等八大景区,山奇水秀,云媚石怪,如诗如画,各具特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中国杉王”和桃渊洞。


桃渊洞位于习水县双龙乡洞坪,每有客人来到这个乡,村民们必热情骄傲地向客人介绍。北京地质专家曾到桃渊洞考察,称其是“亚洲第一洞”,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专门拍了三集专题片。


小间在扶贫办当主任的表哥说,到那儿要走一段山路,怕我们难走,但我们还是执意要去,他于是给我们带路,在此之前,他已经陪过好几批客人去洞里了。


我们每人一支手电,洞内黑咕隆咚的,显得神秘莫测。进到洞内,才发现各种奇山异石,还有瀑布飞降、暗溪流淌。石柱、石瀑、石笋、石幔、石珠等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有的像罗汉,有的像巨龙,有的像妙龄少女……各种形状任人发挥无穷想象。可惜一些漂亮的钟乳石被人砍断。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小心翼翼地爬高下低,以免在湿滑的地上摔跤,还不时弓着腰避免石幔撞着头。在洞内碰见有几处状如球形的石头,光滑如玛瑙,把手电放在其顶部,它会发光,将手电移开时,有瞬间的光环,继而慢慢消失,这是怎样一种奇异的石头呢?小间表哥说他带我们走的是左侧洞,右侧洞更大,有一大厅可以装100多辆车或停一架飞机。因为我们带的设备不足,不敢带我们去右洞,怕迷路。这个洞至今无人走通,曾有人走了六七个小时也未找到出口。真是养在深山人未识,由于交通、资金等原因一直都没有开发。桃5洞的美丽、神奇什么时候才能展示在世人面前呢?


习水还有一着名景点,便是“中国杉王”了,有关专家曾多次考证,它是中国最大、树龄最长的杉树,有800年左右的历史,这棵树已载入中国地名洞典。好在距习水县城不远,只有8公里的路程。


果然名不虚传,虽然植于宋代,至今仍枝繁叶茂,挺拔尖耸,犹如参天巨伞屹立在山峦之中。据说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经过此地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曾相聚于树下小憩,盛赞此树伟岸挺拔。这棵树树高有45米,占地面积近4亩,大概7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我们不只是赞叹杉王的风采,还喜欢杉王周围的环境,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此处叫太平乡,杉树随处可见,因此被人们称为杉树之乡。这棵中国杉王之所以长寿,主要是它生息的地方土肥水美,那里一座小山与两条小溪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地块,杉树北靠小山脚,左右两条长年流水不断的小溪交汇在树南30多米处,如此316的自然环境,使得大杉树经数百年风霜雪雨、沧海桑田,依然根深叶茂、巍峨挺立。在回去的路上,也就是“中国杉王”


的对面不远处,我们在一农舍前停歇,饶有兴致地看这家农妇打包谷,男主人热情地邀我们进屋,指着墙上数副老龄委等单位送的“百岁老人”贺匾,骄傲地给我们说起他刚过世不久的爷爷,活到106岁。800岁的杉树和能活到106岁的老人,在这方水土,我想不是偶然的吧。


本文刊载于《贵州电视》2009年6期


因看《艺术人生》访齐


一直喜欢三毛的《橄榄树》。


我基本上是个落后时代的人,不知道很多歌手,更叫不出名字。听见好听的歌,一般只注重旋律和歌词,管它何许人唱的。尽管喜欢《橄榄树》很久,但始终就没有留意过是谁唱的。看了《艺术人生》访齐%,才老土的发现这首歌她最早唱过,原来我这么喜爱的歌她唱过,真是赶不上潮流,连齐%都不知道。或许大概知道她的名字,但也就是一个符号而已。


要不是主持人说齐%51岁,我还真猜不出她的年龄。很时髦,虽然有些发胖。没想到作为一个歌手,她是那样的淡定和不事张扬。也许是生活的磨砺吧,两次失败的婚姻,看不出她有什么忧伤,她说过去的很多不愉快的事都忘了,现在就是向前看。


她对婚姻看得很淡,她笑谈自己“是个不适合婚姻的动物”。看她现在的状态,觉得她内心充实快乐并且安宁,正如她所说,作为一个女人,婚姻已经经历过,无所谓向不向往了。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能自食其力足够了。


他弟弟齐秦认为姐姐不是个功利的人,她出的专辑并不多,正红火之时,选择读硕士。


她对友谊的态度很淡然,平时很少和朋友们粘在一起,但朋友一旦有什么事,她会“两肋插刀”。


她正在学针灸,主持人问及目的,她说年过50,离死亡越来越近,保养身体,是为了到了那天尊严地离开。坦然地面对生命、面对死亡,有点未雨绸缪。


我平时对歌手不是很感兴趣,看来该纠正这一偏见。对于一个女歌手来说,年过半百似乎已是明日黄花。但是,在我看来,她身上依然散发出淡淡的茉莉花香。她是有魅力的,不仅仅作为歌手,也是作为这个年龄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