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强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7
|本章字节:8468字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名著《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记载了“杂种优势”这种现象,他举的例子就是我们提到的马和驴杂交产生骡子的现象,并第一次讨论了杂交亲本的遗传性状与杂种一代的相互关系。
袁隆平先生对人类的卓越贡献是人尽皆知的。成就了袁先生美名,也点亮了人类驱除饥饿梦想的,正是生物学上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的重要启示就是异质要素对生命活力的点化。
试想,一种一成不变的局面如果长久持续,带来的势必是活力的丧失和生机的消歇。
人们常说的新鲜血液,是由跟既有局面迥然不同的因素带来的。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在观察宇宙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的时候,怎么能不审视自身而故步自封,骄慢自矜,排斥异见呢?
一个成功的人是开放的人,是善于接受异见的人。
一个成功的民族是豁达开放,具有包容品格的民族。
一个国家要想充满生机稳定和谐,就应该给予公民以自由言说和行动的制度保障。
四、开放心灵,解放自我
人有充分的理由为他万物之灵的身份骄傲。
因为人在跟自然的斗争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摆脱了自然的约束,打破了那条束缚着所有动物的锁链而获得了自由,解放了自己。
但是,人类更卓越之处在于,意识到了自己本身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并在付出努力,跟挑战人类高贵和智慧的这一种约束作着不懈斗争。
这是一个奇妙的悖论,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类的文明史看做是人类的解放史,这部史书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人类解放自我的章节。
法国文豪雨果写过在内容和精神上前后相续的三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
在《海上劳工》中,雨果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格恩西岛船主希埃里有一条被他视为生命的新式汽船,因手下捣鬼在海上遇难沉没,他的侄女德玉西特提出,谁能救出汽船就以身相许。岛上正直勇敢的青年水手吉利亚特暗恋德玉西特已久,为了能得到她的爱情,孤身前往出事海域,跟大自然搏斗,历经千难万险,又在海底战胜了章鱼,终于凭着大智大勇,打捞并修复了出事的汽船。但是当他怀着喜悦驾着汽船归来的时候,却发现心中的恋人已另有所爱,正在一位曾经于暴风雨中因他的施救而获生的年轻传教士的怀抱中享受爱的缠绵。他的内心万般苦涩,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他只能将爱埋在心底,成就了他意中人的一段姻缘,而自己则坐在海边的礁石之上,目送他们乘船远去,任由渐涨渐高的海潮吞没自己而魂归大海。
关于这部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的,雨果在序言中交代了他的写作主旨。他这样说:
宗教、社会、自然,是人类三大斗争的对象;这三者同时也是人类的三种需要。人需要信仰,所以有庙堂;人需要创造,所以有城市;人需要生活,所以有犁和舟。可是要满足这三种需要,就包含着三种斗争。人生的神秘的苦难,就来自这三种斗争里。人类进步须克服迷信、偏见和物质三种形式的阻碍。三种沉重的枷锁套在我们的脖子上,那便是教条、法律和自然的桎梏。在《巴黎圣母院》里,作者控诉了第一种桎梏;在《悲惨世界》里,作者指出了第二种桎梏;在本书里,作者将阐述第三种桎梏。
在纠缠着人类的这三种苦难里,更混杂着一种内在的苦难,最沉重的枷锁,便是人们自己的心。
在中,大西洋的滔天骇浪没有摧垮吉利亚特,霹雳闪电没有劈垮吉利亚特,狂风暴雨没有击垮吉利亚特,硕大无朋的章鱼没有吞噬吉利亚特,吉利亚特凭着自己强焊的意志,坚忍的性格和卓越的智慧,在同自然的争斗中成了一位真正的勇士。
雨果简直是用文字为吉利亚特塑造了一尊青铜雕像。
雨果是在写一部关于人类的史诗——在人类面前,大自然居然是那样渺小!
但是,战胜自然的勇士最后却失败了,他败给了自己。
人类为什么不能战胜自我,而任由那顽固的“自我”对自己恣意地调侃嘲弄、摔打摧残呢?原因是人类有清晰明了的自我意识。
达尔文的学说给我们关于人的思考提供了很多启示:
在众多生命存在中,上天将它的钟情和眷顾给予了人类。它赋予了人类以坚忍的意志,凭着不懈的努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后,铁一般的那重屏障终于被突破了,人,终于以独一无二的身份特立于天地之间:当他将行走的任务留给了下肢,而将上肢解放出来的那一刻,他获得了世界,也获得了自我,因为原本混沌未开的世界变成了两个部分: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
这是目前关于人类起源流传最广,也为人所广泛认可的学说。不管怎样,关于人类缘起,甚至推而广之,关于生命乃至宇宙起源的秘密至少有了一个明晰的交代。
但是,在达尔文理论的链条上,有一个环节极其薄弱,惊世骇俗的进化理论也因此遭到挑战,饱受责难。
动物和人之间那道令人绝望的鸿沟是如何被跨越的?
这道鸿沟的深处是“自我意识”,也就是对自我存在的明确感受和认识。
动物的“自我意识”表现为顽固的求生本能,它托生于这个世界,却浑然不觉。多么精明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即便像类人猿,它也跟蝼蚁蛆虫没有任何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在求生本能的驱动之下懵懂盲目地向生命的终点蠕动。它们活着,但它们不知道。
而人却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他知道他活着,并且因此追寻活着的意义,并且因这种追寻的结果而导致了哲学的产生。动物没有自我的意识,也因此没有世界的概念,只有一种混沌的存在状态。因此鱼不但不知道自己活着,也不知道自己活在水里面。因此有人说,对水最陌生的恰好是鱼。
人则不然,对自我的明确意识同时意味着对世界的发现和感受,因为对“自我”的感觉是把自己从一个混沌状态中剥离出来的结果。
正是“自我意识”的获得,宣告了人类的诞生。
也正是“自我意识”让人类又经受着另一重苦难的折磨和考验。
自我意识首先让人很明确地执著于自我,这种执著,本能地排斥着任何异己的东西。
对异见的排斥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固执己见是一种顽劣的人性,而超越这一约束的人,被叫做圣贤。
因此说过“自知者智,知人者明”的老子,被人称为大贤。
告诫人们“和而不同”的孔子,被人们视为至圣。
用《金刚经》劝告世人打破自我执著的佛陀,被称为世间第一智者。
倡导人们博爱的耶稣,成了世人心目中的救世主。
考察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但凡能在关键时刻听取异见的人,莫不获得了新生,实现了自我。《资治通鉴》中记录了这样一位中国古代贤士的故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故事涉及三国时期的三位古人:吴主孙权、都督鲁肃,第三位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后来成就大事业的江东继任都督吕蒙。
吕蒙最初是一介武夫,他目不识丁,见识不广,在江东被人戏称为“阿蒙”。有一次孙权曾经开导他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执掌国政,不能不读书学习!”但是吕蒙却以军中事务繁杂替自己辩解。孙权接着说:“我劝你读书并非是让你成为专攻学业满腹经纶的博士啊,我的意思是该读的书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去读,尤其是历史书。你说自己军务繁杂没有时间和精力,那么跟我相比,谁更忙呢?但我还是常常抽空读书,因此常常感到收获很多。”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专心读书学习,开始了一种跟往昔大相径庭的生活。
后来,身任都督的鲁肃路过吕蒙在浔阳的驻地的时候,吕蒙置酒招待,两人席间谈论天下大事,吕蒙大异往日,滔滔不绝,妙论迭出。鲁肃大吃一惊,他对吕蒙说:“我一直认为你只是个武夫,没有想到你如此出色,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阿蒙了!”吕蒙笑答:“跟一个人分别三天后就应该用新眼光去看待他,老兄你怎么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震惊钦佩之余的鲁肃,去拜见了吕蒙的老母亲,并且跟吕蒙结为挚友。
这个故事值得深思。
如果已届壮年的吕蒙,不管出于畏怯厌恶,还是自暴自弃,因自己已成定局的生活道路而拒绝了孙权的劝告,那么江东便没有这位在局势危亡的情况之下建立奇功的名将,而吕蒙也洗刷不了跟他名字绑在一起的“阿蒙”这样的嘲弄和贬损。
更加让吕蒙值得骄傲的是,由于他虚心接受批评,不仅改变了自我,刷新了人生,拯救了家国,而且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让他的美名伴随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永远地载入了中国历史。
其实,任何人都不会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他所欠缺但同时没有自觉的东西就应该由他人指出,不同的意见可以帮自己改过,也能够帮自己成就事业。
古人云,相反相成。
不同的意见,反对的意见,尽管让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它却能促人清醒,激人思考,催人奋进,使得工作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周密,行事更谨慎,作风更扎实,成效更显著。不只是常人应当如此,处于领导岗位的人更应该这样。
不言而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长处、有短处,有强项、有弱项,有优点、有缺点,即便是身为领导这种状况也不会改变。有了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等于增加了几个大脑思考,多出了几套方案,增添了几种选择,可以矫正自己的片面性,弥补自己的不足,填补自己的薄弱环节,这自然是好事,是幸事,应当欢迎,应当高兴。如果领导唯我高明,总感到自己比谁都行,谁都不在他眼里,谁都不放在他心里,那还有谁愿意同他共事,还有谁能同他共事?这样发展下去,必然是孤陋寡闻,孤家寡人,离个人栽跟头、事业受挫,怕是不会太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