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求同存异——理想的人际关系(4)

作者:王强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7

|

本章字节:9642字

就因为孔子跟一位声名狼藉的妇人谋面,子路因此心存疑窦并且形于脸色,一贯优雅温润的孔子面对质疑的第一反应是辩解,甚至有点失态地指天发誓:“如果我曾有出格举动,让老天厌弃我,让老天厌弃我吧!”


孔子这种反应在《论语》中可谓绝无仅有,这可爱的举止非但没有减损他的崇高,反倒因此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绝不是古板端严的圣人,而是几乎与常人无异的老者。


孔子的教诲因此贴近生活,《论语》也因此永垂人间,被奉为圭臬。


由此可见圣人绝不是高居云端,不食人间烟火的面貌,他也有凡夫的诸种弱点,区别在于,这些弱点常常被卓越的德性所抑制克除。


圣贤的意义与其说是对超然品格的获取,毋宁说是对顽劣人性的制服。


在常人那里,在高贵德性与顽劣人性的角逐中,后者占了上风,对赞美的渴望成了唯一,抵制异见甚至成了天性。本真的自我已经被排挤得老远,对自我的评判已经交给了别人。


因此,常人面对异见和否定,不是横加抵制刻意辩解,便是垂头丧气悲观失望。


我们可以看出,博大的胸怀背后是坚定的自信,对异己的包容恰好基于对自我的肯定。“和而不同”的起点是智慧,终点是美德。


五、原则与宽容并不冲突


同事间的相处,关系常常会很微妙,因为既有共同的利益,又无可避免地因为个人利益而存在着冲突。这时,怎样处理与同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放弃狭隘的一己之见,发现对方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肯定,肯定他的成就,当同事取得成绩时,真心诚意地表示祝贺。遇到不同意见时,得体地提出自己的异议,而非尖刻地非要比出个上下高低,置对方于死地。当同事遇到挫折,尽自己的努力伸出援手,如果不能如愿,款洽的安慰显得无比重要——要知道,人生的挫折随时都会出现!


反过来,对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心存感激会让一个人感到幸福,因为这感激始终告诉你,你有朋友。当你付出一份真诚,没有人会还你一份卑鄙。在利益面前,从容和平淡换来的大多是公平。


友谊常常是一面镜子,朋友便是镜子中的自己,你怎样对他,他便会怎样对你!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真诚、宽容,收获的也一定是真诚和宽容。


同事间的和睦相处其实也是在维护共同的利益,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更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在一个集体中,合作的精神最重要,集体的荣誉感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敬人”“爱人”,永远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谁能说一个斤斤计较、钩心斗角的集体能够长远生存?“不念旧恶”“犯而不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最理想的人际和谐。


上苍赋予我们鲜活的生命,让我们能够感受这个世界,对生命的尊重也就是对自己的肯定和承认。人的智力会有高下,能力会有强弱,性格会有差异,做事风格会有不同,但是,从生命个体的角度来看,所有人格都是平等的。


社会因为高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以职业为依据的分工,只要在一个集体中工作,当然会有领导和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常常直接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发展。上下级的关系在企业,实际也就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曾经有这样一家企业一一个杂志社。


这是一份自我定位很不准确的杂志,本来它应该是一份读者对象为业余音乐学习者的杂志,但是它却竭力“服务”于为数极少的专业音乐读者群,因此杂志的内容“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专业读者不屑于看,业余读者又不愿意看,最终落到全国发行量不足两千的困境之中而举步维艰,生存难继。面对这样的局面,有员工提出杂志改版的意见,并且做了详细的可行性调查报告以及实施草案,全体员工都支持这一改版意见。开会讨论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尽管另有不同的建议,但是对改版都表示赞同。老板却以过去五年来,这份杂志在一些固定的订户那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如果改版将会毁掉他多年的心血为由,并且列举了改版的诸多其实可以克服的困难,一人全盘否定了杂志改版的可能。员工的信心遭受打击,一点希望的微光也陨灭了,对杂志社的前途、未来充满了迷茫。由于杂志运作的不成功,经济效益很差,慌乱无主的老板只能以加大劳动强度的方式,为自己的不安找一点安慰,恨不得让员工二十四小时都投入工作,管理不善、分工不明使无效的加班成了常态。心乱如麻的老板指责随口即出,丝毫不留情面,觉得每个员工都是在白吃他的饭。员工的自信心遭受打击,每个人都在怀疑自己的能力,工作热情极差,效率极低,抱怨之声不绝于耳,上班变成了受难。员工的流失率非常高,不断招聘面试的老板怨气也就永不停息。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板的失误在于他失衡的心理。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儒家认定人为万物之灵,是宇宙的中心,对人的管理应该是文明的。“道之以德”是符合人性本善的管理理念。


无数成功的管理案例说明了一个铁定的道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是一个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互敬互爱,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精神指导下,企业才能求得长远、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刚柔相济”“宽严结合”。儒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中的统一,是相互依存而互补的。由此,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上级与下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差别只是相对的,它们处在同一的互补的状态之中。管理者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实施管理的最佳方法是全面的、中道和合的,“刚柔相济”“宽严结合”的领导方法,这种方法更加容易上下沟通,容易化解矛盾,实现有效的管理。


关于企业和人的关系问题,中西方有着有趣的差异。


西方观点强调“由二看一”的法则,认为优胜劣汰、生存竞争是提高业绩的最佳方式,他们始终将“人”和“业绩”看做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希望通过设定目标,明确竞争方向而实现最高业绩。实际上,通过对抗达到平衡的管理理念最终导致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并且需要针对人的惰性制定繁杂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中国强调“由一看二”的法则,认为“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拥有的文化,应该以人道互助代替物种竞争。在和谐统一的原则下,“人”和“业绩”作为管理的内涵,非但不能相对立,而且还要相辅相成,在竞争环境中,通过和谐达到平衡,“和而不同”和“仁爱”思想是使本是对立的矛盾两方面能够和谐起来的保证。


也许下面这个小故事,能说明一些问题。


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鹦鹉,一家店铺中迎面挂着两只关着鹦鹉的鸟笼。一只鹦鹉标价:此鹦鹉会两种语言,售价两百元;另一只鹦鹉标价:此鹦鹉会四种语言,售价四百元。这两只鹦鹉看上去都非常机灵,毛色鲜艳。这人看看这只又望望那只,拿不定主意到底买哪只好。转来转去间,他突然发现一只毛色暗淡、羽毛散乱,老得眼睛都睁不开的鹦鹉,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店主叫来:“老板,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种语言?”店主摇摇头说:“不,它只会一种语言。”这人奇怪极了,问道:“那为什么这只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的鹦鹉会值这个数呢?”店主狡黯地一笑:“因为啊,那两只鹦鹉叫它老板。”


真正的领导者要善于信任,敢于放权,懂得珍惜,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而提升自己的身价,无须事必躬亲,而善于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好的团队,经营一个富于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都说现在学生的情感很脆弱,仔细想想也真的不能不承认:


因为一句责备,便轻率地将生命从高高的楼上抛弃到漆黑的地狱,将永世的悲伤留给可怜的父母;为了一次考试的失利,便悲观地纵身湖海,永远放弃争取的权利;为了同学间的口角,竟能怀恨在心,残忍地向同学举起手中的利刃;为了一点点对人生来讲不足一道的挫折,不惜销殒可贵的生命!


一个初中的男生,学习成绩很优秀,从小学起,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但终于在初二的一次选举中,被同班一位女生接替了职务。这个男生微笑着向新学习委员表示祝贺,并且还虚心地说要向她好好学习。同学们为他鼓掌,谁都没有觉察出他的失望。第二天上午,男生没有来上课,老师正在疑惑之际,接到了男生家里的电话:他在夜里切断了自己的动脉,手里攥着一张纸条: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


一个行将大学毕业的女生,因为找工作屡屡碰壁,悲观失望让她寝食不安。同学的劝慰在她看来是嘲笑,同学的关心让她忍无可忍,最终留下一封充满怨愤的遗书,悲叹上天的不公,让花一样的青春在冰冷的钢轨和无情的铁轮下香销玉殒……这样的消息已经不再是新闻。


如此种种现象,不正是缺少宽容的勇气,缺乏求同存异的包容,不能融于社会,只渴望被肯定而不能容纳异见的后果?求同,留给自己海阔天空;存异,则留给他人别样的自由。自卑往往来源于对自己的否定,表现出的却是固执和自负。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相处,往往要相互适应和协调。


老子以水之美谓人生哲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万物都能够得到水的润泽,但水却不与万物相争。万物离不开水的滋养,而水入土即逝,毫不张扬自己的功劳;有山丘挡住去路,水机敏地绕道而行,温柔地依偎着山丘却不停止前行的脚步;水永远都那样恭顺,从不高高在上;水随形就势,随遇而安,从不动一丝一毫的攀高杂念,永远那样谦虚地飞流直下,在最低处容纳百川;水渊静深沉可纳一切污垢却仍然不改至清至洁之本,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顺其自然。


水的种种美德不正是人的一面镜子吗?谦虚、宽容、淡泊、甘于寂寞、随形就势、随遇而安、善利他人而不争荣誉,这不正是人应该所具的美德?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对功利的追求、对美誉的渴望、对所处劣势的不甘、对不同意见的抵制。


如果能够像水一样淡泊名利,甘于寂寞,那个落选学习委员的孩子现在还在快乐地读书;如果能够像水那样随形就势、随遇而安,那个女大学生现在已经在高高兴兴地工作。


水的不争给自己带来的是不懈向前奔流的机会,因为前边总是有来自不同源头的同伴在等着自己汇合。汇集在一起的水流进海洋,形成更大的能量。很多时候,不争带来的反倒是无尽的机会,和而不同成全的是无坚不摧的力量。


水的宽容让自己居于不败之地,因为一切矛盾在那里,都被化解得无声无息。


人如果能够参透水的智慧,甘居人下、沉静如渊、不争浮名、利人而不在乎回报、言行守信、处世公正、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做事以大局为重、动则随势、静则安止,那么,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对抗?


西方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讲的是在海边,天鹅、梭子鱼和虾一起承担一个送货的任务,它们三个套上送货的大车一起拼命地拉。但奇怪的是,它们三个使尽了力气,那个并不很重的大车却在原地丝毫未动。原来,天鹅一个劲儿地往天上拉,虾使劲向后退,而梭子鱼却一心想往水里钻,这样,这辆车最后也没有离开原地。这则寓言被选入我国小学语文课本,连小朋友都会明白这则寓言的道理一人心不齐,便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这恰好印证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大局面前,要统一行动,自己的意志要服从集体的意志,不同是在“和”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而不是一味地意气用事。失却了“和”的前提,就形不成团结一致的力量,结果就只能是一事无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思想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和”是一切事物兴旺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