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强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7
|本章字节:9776字
因为当时苏轼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神宗皇帝曾有意让他担任编修,也就是让他写皇帝的言行日志。这样一来,苏轼离皇帝就更近了,但由于他对新法持有异议,苏轼率性直言的性格更让王安石感到非常不安,这时王安石身边的人便趁机进言,让苏轼去任开封府推官,拿繁重的行政事务困住他。没想到苏轼在任开封府推官期间,又上书神宗皇帝直言反对新法,他主张“结人心、厚风俗、存纲纪”,谈到新法导致的各种弊端,甚至出现了“四海骚动,行路怨咨”之类的惊骇言辞,这使得王安石非常恼怒。而后,最使王安石忍无可忍的,还是苏轼的《拟进士对御试策》。看到新法的种种弊端,同时目睹神宗专任王安石,以及王安石独断专行的作风,主试开封的苏轼出的题目专门讨论君相关系和行政作风:同样是专断,为什么晋武帝因此平定了东吴而前秦苻坚却一蹶不振?同样是专任,为什么齐桓公任用管仲得以称霸但燕王哙却因此身败国灭了?苏轼就这个题目让应试的举子们展开议论,影射了神宗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的“独断”。这次王安石终于被激怒了,他向神宗进言对苏轼进行惩罚,几天之后,他又对神宗说:“如轼者,不困之使自悔而绌其不逞之心,安肯为陛下用!”即:像苏轼这样的人,让他吃点苦头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被激怒的情况下,王安石对苏轼仍然是非常欣赏,无比怜惜的。
这个时候,王安石认为苏轼是他推行新法的心腹之患,心中的不快已经化为一种类似忌恨的感受,苏轼也因此主动要求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
其间王安石的门人李定,因为母亲去世后没有服丧,根据当时的伦理条框来说,这是大不孝的悖逆之举,苏轼因此非常鄙夷这样的小人,而李定也因此对苏轼怀恨在心,趁机找他的把柄以图构陷,果然,他在苏轼的诗中搜罗附会,引申发挥,说苏轼诽谤国家和朝廷,便以此为据弹劾苏轼,这就是对文人一贯宽厚的宋代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
在乌台诗案中,苏轼陷于极端危重的局面,很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此时,苏轼的许多故交和亲友均避之唯恐不及,但是王安石的弟弟却在神宗皇帝面前为苏轼极力开脱。让人感动的是,在苏轼大逆罪名即将拟定的时候,客居金陵的王安石出于怜惜人才的心愿,连夜写信派人飞马入京呈给神宗皇帝,信中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最终是王安石的谏言起了作用,苏轼免去了杀身之祸,被驱逐出京,贬官黄州。
在苏轼身陷不测的时候,王安石作为政敌,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挺身相救,以国家为重,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其高迈品格足为后世法。
王安石本来为了大宋王朝强盛而推行的新政,由于各种原因被投机钻营者所利用,成了他们攫取私利,成就私愿的一个机会,因此,关于围绕着新政的存留,最终变成两个政治阵营轰轰烈烈的利益之争,这便是所谓“熙宁党争”。
正直的苏轼由于最初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法而被王安石的政敌,也就是旧党,看做是他们的人,而当王安石离开相位,罢职离京新法被全盘取缔的时候,苏轼又发表言论,觉得这种做法有失妥当,因为他觉得新法之中的合理成分应该被保留,而此刻,苏轼又被旧党看成是王安石阵营的新党人物,于是打击又接踵而来。
智慧如苏轼这样的人,难道就不懂如何保全自我,全身远祸吗?
苏轼对社稷的一片赤忱使他每每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这是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品格。
但苏轼因此一生困顿坎坷,尝尽了辛酸。
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在人生最失意时候心境的写照。他感到苦闷万端,无处倾吐,因此想到了功业显赫、风流千古的东吴将军周瑜,他羡慕景仰这位大名永垂的成功人物。
但苦闷和失意并没有让苏轼颓废潦倒,他时时用旷达超然的心态面对一切,尽管人生的失意伴随了他一生,但苏轼留给历史的永远是对生活的欣赏、享受和诗意的温暖。
这是苏轼坚持自我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也成就了代表中华文明的优雅迂徐和温暖。
王安石也为他无比突兀的个人情性付出了代价,两度罢相,诽谤诋毁铺天盖地。
俗语道: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句话说的是宰相应该有容人之量,能广开言路,兼收并蓄,尤其应该慎重地对待异见,但执著专断的王安石却因他太过鲜明的个性而遭到痛败。
更何况王安石因为摒弃异见,偏听偏信而失去了察人之明。
尽管有神宗皇帝的全力支持,但王安石的失败是注定了的。
由此可见,走出狭隘的一见之私,以开放的胸怀襟抱对待一切显得何等重要!不仅执掌国政的宰相如此,常人也应该就此深思。
“求同存异”不仅是一种美德,更蕴涵着无尽智慧。
王安石罢相后,客居金陵,在暮年晚景中尝尽了人生的寂寞和寥落,他有一首《浣溪纱》是这样写的: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
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这首词是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从极度喧闹辉赫到清冷凄幽的心灵写照。孤独的心灵就像山涧溪畔的桃杏一样,任由春雨梳理,秋月照临,有谁会关心过问呢?
所幸,在阅尽了人世沧桑后,王安石和苏东坡这两位杰出的人物最终捐弃前嫌,握手言和了,尽管导致他们分歧乃至造成彻底决裂的政见依然如故,但这根本没有影响两位有君子人格的朋友最终重归于好,以他们的雅量高致为“君子和而不同”作了注解,也编织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轼外放期间,目睹了新法的合理之处,也渐渐淡化了政治上跟王安石的对立情绪;同时,王安石此时业已罢相,爱子夭折,遭受到种种打击,已无意于世事扰攘和纷争纠葛,失意潦倒可以想见。
于是,天涯沦落的两位故友便惺惺相惜,满怀宽容接纳了对方。
这种宽容的接纳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解放。
后苏轼自黄州调任汝州的时候,产生了顺路拜访王安石的想法,王安石闻讯也身着野服骑着毛驴到江畔迎候。苏轼因身着便装参见昔日宰相而心感不安,王安石却以“礼仪岂为我辈所设”相宽慰,其洒脱仪态和超迈襟抱可以想见。他们同游钟山期间,抛开容易导致冲突的时政不谈,而一味诗酒酬唱,坐而论道。苏轼曾和王安石的诗作将王安石比做晋代高蹈尘外的王羲之,就苏轼这样高旷超逸的人来说,不可能违背衷曲逢迎阿谀,人生的辛酸和坎坷让他对这位既是前辈又是上司,同时也是朋友的老人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后来王安石邀请苏轼在金陵购置田宅,跟他比邻相居的时候,苏轼感其热情,曾作诗答复,表达了内心难以言表的愧疚和仰慕之情: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
后来新法被彻底废弃,王安石悲愤难禁,不久便寂寞辞世。
苏轼则因王安石新法的合理之处也被废除而仗义执言,遭到新旧两党的排斥打击,几番贬谪,最远到了遥在天涯的海南孤岛,饱经风尘,遍尝苦难。
王安石和苏轼两位高士,曾经因政治见解针锋相对,后来又捐弃前嫌重归于好,显出了高迈旷达的气度和胸怀,诠释着“君子和而不同”的潇洒和优雅。
大江东去,岁月滔滔,斯人已没,高风永存。
四、坚持自我与排斥对方
太阳带给地球无尽的温暖,使生命在地球上得以生存;月亮引发海洋的潮涨潮落,在神秘的夜色中悄悄影响着万物的生息。太阳充满火热的豪情,月亮则盈满冷傲的宁静;太阳喜欢白天的喧嚣,月亮沉迷夜晚的静寂;太阳和月亮一个如火一个似冰,却因着对地球的使命夜以继曰如影随形。
和谐,是一切事物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
和,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志趣和爱好上,却不意味着必须是同一种表达方式。
街上流行红裙子,我们依然可以穿着心爱的白裙子向追随者投以温暖友善的微笑,分享追求美的满足和快乐。
在一条分而又合的路上,何妨让朋友走另一段和自己不同的路,因为,最终会在会合点并肩而行。
和,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一味应和。
和,是用智慧和宽容找一个平衡点。
古人云:“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
和,让我们能够欣赏到美妙的和声、美丽的诗句,品尝到美味的佳肴。
一个商场曾经出现过这样有趣的一幕:
两位一起为同学买生日礼物的中学生,为到底买芭比娃娃还是水晶音乐盒争了起来。一个姑娘坚持要买芭比娃娃,另一个姑娘坚持要买水晶音乐盒,要买芭比娃娃的姑娘说音乐盒俗气,要买水晶音乐盒的姑娘说芭比娃娃更俗气。
两人争执不下,脸上都挂着倔犟的表情,谁也不肯让步,但看得出,这是两个平常关系不错的好朋友。过了一会儿,要买芭比娃娃的姑娘像是想通了什么似的吁了口气对同伴说:“好吧,我们还是买音乐盒吧,反正都是礼物嘛。”同伴倒不好意思起来,反过来又要买芭比娃娃。又一回你推我让,两个姑娘最后还是买了音乐盒,高高兴兴地走了。
首先打破僵局的姑娘真是聪明,她一定是想到了,无论买哪样东西,最终都是送给同学的一份心意,这小小的不同根本无伤原则,不如放弃己见求得和气。果然,结局如她所愿。
这情景如此温暖感人,仅仅是其中一个姑娘对同伴的包容,就避免了朋友之间感情方面可能的伤害,这友情也因此变得更加牢固。“礼之用,和为贵”,我想这段经历一定会影响她们一生。
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和谐,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待人要“恭自厚而薄责于人”,就是说,要宽宏大量,多躬身自省而不是一味去刻薄别人。
当今社会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这社会,交朋友可真难啊!
的确,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各个方面都给每个人施加了很多的压力: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不懈地奋斗,同时,每个人又是由不同的情感、思想、性格等等构成的活生生的个体。渴望朋友也是人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所以,这是每个人都共有的天赋需要。那么,如何获得朋友,如何去畅饮友谊的美酒,如何让诚挚纯洁的友谊更加芳馨永久?儒家说:“善人者人亦善之。”所谓善者,是指友好。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为受欢迎者,首先要对别人友好,友好对待别人的人,当然能获得别人的友好相待。没有人会拒绝微笑和美言,得体的言辞、亲切的态度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好感。
常言道:“善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一句温暖的宽心话会让你拥有一辈子的朋友,半句哪怕是不经意的刻薄话,都可能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以友善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真诚的态度赞美别人的优点。
要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别人认可和重视。
在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之间,人们好像更加垂青前者,因此每一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亲近喜欢自己的人。
学会赞美,就会让你拥有整个世界!
当然,赞美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阿谀奉承,绝不是抛弃原则的讨好和献媚,真诚的批评也常常会让你收获长久的友谊。
谄媚的表情和动听的言说,其背后肯定存在着某种不能言明的动机,至少,这种动机不是出于仁德,因此,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对赞美甚至恭维的渴望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同时意味着对异见的抗拒,当这种渴望偶露峥嵘,仅显一角之际,非但不会让人生厌,反而会被视作一种性情之真。
《论语》有这样的记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