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秋雨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29
|本章字节:10482字
印度人提到阿育王,就像中国人提及尧舜禹一样。他不但以仁政之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院,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院。除此之外,他还以个人杰出的才能设计了自己的宫殿并且建立一所名校叫作“那陀大学”。阿育王后来成了释迦牟尼佛的信徒,将佛教定为印度的国教,并且要人把佛教的经律用当时非常流行的巴利文写下来,成了佛教最正式的经典。后来他还派了1000名僧人到国内外去传教,这些僧人东至缅甸,西至大夏,南到斯里兰卡,北及中亚,将佛教传播了出去。
余秋雨:阿育王柱现在算起来应该是已经竖立了2000年了。但是非常奇怪地是,这个铸铁的建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锈的痕迹,这是世界冶金史上好多人都觉得是奇迹的现象。阿育王柱使我们想起了阿育王时代,佛教自从公元六世纪在印度创立以后,一直莲蓬勃勃地发展,直发展到繁荣期——大概是公元后的7世纪。印度出现过几十非常推崇佛教的君王,其中开始一个就是阿育王,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玄奘遇到的戒日王。这个阿育王他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在我的家乡浙江宁波,都有一个阿育王寺,可见任何佛教信徒,都知道这个佛教的护法帝王非常重要。他本来应该说是个暴君,后来皈依佛教、信仰佛教以后,就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人们都非常非常地怀念他。他当时在弘扬佛教的时候,在印度各地,只要是他的势力范围所及,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纪念物,但是当时并没有留在德里市,在伊斯兰势力进入印度之后,有一个伊斯兰的皇帝叫古都布丁。他来了以后把这座阿育塔,从东部移到了德里,成为他的一个建都的象征。
在阿育王柱的正面是顾特卜明纳陵1,因为年代相当久远,如今的帝王陵墓已经不那么气派了,有了几分落寞的味道。
我们在新德里看到的第二个墓穴,位于朱木拿河2畔,是甘地的墓。墓园相当地开阔,但墓穴却显得非常矮小,让人不由联想到这位亚洲最瘦、最矮的男人,身披一块粗布,瘦骨嶙峋地坐在织布机旁,每天用4个小时的时间织简易的布,以此来唤醒人们抵制摧毁印度纺织工业的英国织布机。他曾顺从地站在英国法官面前受审,因为他倡导不合作运动,他曾多次绝食,因为穆斯林跟印度教徒不理睬他的和平呼吁,并仍以宗教的狂热相互杀戮。
余秋雨:我们中国一般把他说成是圣雄甘地,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读他的传记。这座墓前并没有“甘地”的名字,但是却有甘地被刺时最后叫的个声音“嘿罗摩”。罗摩是印度教的一个大神,它就像我们这些人碰到事情的时候叫“噢,天哪”一样。最后这个声音放在他的墓前,既表现出当时的情景,也表现出他和印度这块土地的关系。
西方人说除了基督之外,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像甘地这样温柔、淡泊、纯朴,对仇敌也如此地宽恕。而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的运动,一直到现在,仍然意义深远。
余秋雨:甘地给人们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他以不抵抗主义领导了一次民族独立运动,获得了胜利。在他去世前的一年印度的独立运动获得了胜利。我们现在所说的独立的印度国家,就和那场运动直接有关。那种不抵抗主义的策略,在当时确实使英国束手无策。但是今天,在20世纪末的时候,我想甘地的精神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已经不仅是策略意义上的了,最关键的是一种非暴力主义。现在世界上问题非常非常多,但是如果非暴力主义的精神能够普及的话,我相信在以后,虽然有些最麻烦的问题,但至少可以驱除它的火药味,保持世界的某一种和平的状态,那么其他问题都可以讨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印度自己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但是甘地所提倡的非暴力主义却有全世界的意望。
1948年,甘地被印度教的极端教徒枪杀,这位一生倡导非暴力的圣人却最终死于暴力之下,这似乎是历史的悲剧,但他一生致力的印度统一事业,却因此而实现了。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最特别的社会特征,也是我们来印度之后最感兴趣的话题。
李辉:这天上午,我们要去拜访一个婆罗门种姓人家。种姓制度形成于远古印度,南下的雅利安人为了保持自己优越的种姓特征而拒绝与他族通婚。种姓当中的前三种分别是婆罗门、刹地利、吠舍,他们都是雅利安人。第四位种姓是首陀罗,便是当地的土着了,他们叫作达罗比荼。最低级的种族是战俘跟被贬为奴隶的人。他们被称为不可接触的人抑或是贱民。在印度每一个种姓还派生出很多的副种姓,据说在印度副种姓有3000种之多。今天我们拜访的这位老人,他拥有婆罗门当中最高等级的姓氏。
翻译:他有4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都结婚了,有小孩子。他说,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天堂就在这里,我们所有人都住在一起。孩子们都住在一起,这是我们的天堂。
李辉:这是他跟他妻子的照片,与照片上比起来,他们显然上了几岁的年纪,但是老人的目光是相当和善的。
老人告诉我们,城市当中没有种姓制度的差别,但在农村,种姓制度依然存在,很多种姓高的人家拒绝和种姓低的人喝同一口井里的水,而且拒绝住在个村落之中。
李辉:在老人家看来,他的姓氏给他一生带来的是些什么呢。他是婆罗门吗?
翻译:他说他现在的名字、姓表示他是一个婆罗门,但是他又说,不管是婆罗门,还是什么,他是一个人。如果你们是说婆罗门的工作,每个工作他都知道。
翻译告诉我们,这位老人现在仍保持着虔诚的宗教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他都要做礼拜。
要饭有理
印度给我的外围印象实在不好。不仅因为杂乱的街道、爆炸的人口和行乞的人群,更缘于那随处可见的贫民窟。身处旧德里的一处贫民窟中,很难联想到新德里绿草如茵的国王大道,也很难把它跟电脑软件出口大国联系在一起。据说,这儿的大部分人来自附近的农村,类似我们所说的打工族,但这些打工族在这儿已经有几辈人了。
李辉: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旧德里的一个贫民区,这里居住着大概有500人,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围观的当地人,他们很多人是没有工作的。白天的时间男人们就去找一些像建筑工地这样的工作,妇女们都是在家里面带孩子的。这个小小的社区给人的感觉是相当贫穷,而且这里的五口之家的收入是70美金,生活相当拮据。而且这里五口之家的收人是70美金,生活相当拮据。环境也是相当恶劣,卫生条件很差,孩子们在这里恐怕不会得到很好的成长,或者说他们的身心都不会有正常的发展。后面的那座楼,是他们当初建起来的,因为建这些楼所以有了这些小房子,而这些人又是选民,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留在这里。
在这些破旧的小楼房后面,就是当地政府官员居住的楼房,月收入在10000到15000元的中层领异阶级政府才分配给他们这样的住宅。
李辉:前面就是贫民窟,我想这样的落差感觉也是蛮大的。在这个小小的社区当中有他们自己的庙字,印度教的庙宇,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商店也在这里,样子很像一个修车的小房子,这就是他们日常所需品的购买地了。
李辉:可不可以请问这位先生,他对他的生活的环境满意吗?
翻译:他说他现在不满意啊,因为他家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1000到2500元,有时候是3000到3500元,好的时候能到4000元,但他有时候找不到好工作,收入太少。
李辉:维持家庭生活是很困难的吗?
翻译:他说,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他家里面最大的男孩在工作,他已经老了,不能工作了,家里只有一个人工作,所以有一点困难。
我们被带往老人的家中,老人说,他们之所以可以在这里住这么久,没有被政府驱赶,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大选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来增加选票,对于竟争激烈的印度政客们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李辉:我们已经到了老人的家。刚才看到他的小孙女儿在这儿,非常漂亮。看来老人在家里的主要工作都是带孙子辈的小孩子了。两个都是他的孙子吗?
翻译:对啊。
李辉:他们家里人都住在这个小房间里吗?
翻译:对啊。
李辉:6口人?
翻译:他的妻子去世了,现在家里只有6口人,他、他儿子、儿媳妇、还有3个孙子。
李辉:都睡在这一张床上?
翻译:他儿子跟儿媳睡在外面,老人家跟3个孩子睡在里面。
李辉:房间里也非常简单,只有一面小小的镜子,还有一台非常简陋的电视。这是他的儿子,现在在外边工作,他是做设计工作的,这是他的儿媳。这是冲凉的地方了,特别简单,只能用水罐。
导游告诉我们,在旧德里,像这样的贫民窟大概有十几处,聚集的人群大概有几十万之多,他们在这儿生活、劳作、繁衍后代。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穷困所迫,印度人养成了乞讨的习惯。在我们的采访中,随处都有老老小小、男男女女跑过来跟我们要一些东西作小费。有的已经付过了,还过来反复要,这倒显得好像是我们出手小气似的。在导游的解释之下我们才了解,印度人不以乞讨为耻,他们甚至认为,乞讨是穷人应有的权利。在印度,行乞与施舍是一种受到鼓励的社会行为。印度人认为,这让那些企望积德行善的富人有了可以施舍的对象,乃是成全他们通往天堂的桥梁。
梦断泰姬陵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们前往离新德里200多公里的阿格拉,拜访渴望己久的泰姬陵。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的沙加罕国王为自己相濡以沬12年的爱妻所建的,据说为了修建这座陵墓,他改变了亚穆纳河的位置。其实,泰姬只是王后的封号,王后真实的名字叫做阿柔曼巴尼尔比格姆,据说她具有波斯的血统,是一位绝代佳人。书中说她像百合一般高贵,而且性格温和,慧心独具,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她为沙加罕国王生了8男6女,最后因为难产死在布尔莫普尔的军帐之中。
李辉:在她临终的时候,丈夫说:“你怎么可以就这样死去呢?我怎样对你表示我的爱呢?”于是这位妻子就跟丈夫说:“如果你真的是爱我的话就不要再娶了,另外,你要为我建一座世界上最美的坟墓,让世人都记得我。”于是痴情的国王就耗费巨资为王妃修建了这样一座壮丽的陵墓。
余秋雨:这位妻子跟丈夫一起受了很多苦,生了14个孩子,最后死于难产。那位妻子,最后给丈夫一个遗嘱,遗嘱有好几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座美丽的陵墓。国王居然用22年的时间,每年动用2万人,来满足妻子的遗愿。我总觉得作为一个男人的许诺,一诺重千金,很让人感动。
李辉:您觉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权力的男人,他把所有的国力、精力都倾注在这样一个工程上面,这是一个比较正常或者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做法吗?
余秋雨:当然不恰当,从社会价值批判来看的话,是非常不合适的。问题是历史一旦远离以后一切都模糊了,价值都模糊了,剩下的就是那么一座白色的陵墓迷迷糊糊地立在地平线上,剩下的就是它,这个时候你会忘记价值观说一句,值。现在在世界任何一本最简单的建筑史上也一定有泰姬陵,它已经成了印度的第一标志。皇帝那么多,如果一个皇帝做到了这一点,那是非常不简单的,具体评判跟历史评判有点不一样。
国王丧妻后陷入莫大的哀痛之中,整整两年他不出行,为亡妻设计世界上最美的陵墓,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年轻的国王已经变得满头白发,并且还驼着背。
李辉:皇帝为他的爱妻修好了美丽的白色陵墓之后,他有一个设想,为自己也盖一座同样美丽的陵墓,然后,在两座陵墓中间架一座虹桥。白色的陵墓在这边,黑色的陵墓是给自己的,同样是用大理石修茸的,不过他这个计划,还没有实现就被他的儿子“咔”一下给停住了,并且以这件事情作理由,让老皇帝提前退位,而且将老皇帝囚禁在红堡当中,当然这种囚禁并不是像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坐牢那么艰辛,老皇帝不能从窗口直接望到他爱妃的陵墓,每天他背着窗子拿一块镜子反射。
李辉:这里从前有一颗钻石,这是国王沙加罕的一个秘密,钻石可以反射泰姬陵的图形,而且每个角度都可以反射一个,一共有22个,他就借此怀念他的妻子。
余秋雨:他居然想到在河的对面为自己造一个陵墓,黑色的。妻子的陵墓是白色的,中间造一条彩虹桥,这完全是童话般的想像。
李辉:童话般的结合,梦里面的一种体现。
余秋雨:这个皇帝好像有点孩子气,当然后来被他自己的孩子中断了这个计划。他被他的儿子大概关了9年,9年中他会从窗口看这个泰姬陵,那时候我想他的心态一定很复杂,他一定会跟自己的妻子,在晚上有一种内心的对话。最粗糙的一句话就是“老婆,是老三关我的”。老三就是他的第三个儿子。
在旧德里的时候,我们看过一座令人眼前一亮的红堡,奇怪的事是阿格拉也有一座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