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蓝卷不是人间富贵花(5)

作者:纳兰性德

|

类型:诗词·散文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51

|

本章字节:13414字

这首词是纳兰词中为数不多的意境欢快的作品之一。通常的除夕,诗人都因思念亡妻、感怀人生而愁眉不展。唯独这次,他因在除夕之夜收到友人远道寄来的信而欣然之喜。


薜荔刚刚发芽,正准备换上新的春联之时,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点燃灯烛,准备作赋,却忽然收到了远在闽中友人的来信,打开来奉读友人动人的新词。多年来的离愁别绪,又岂是匆忙间写就的一纸信文能够说得尽的!于是把已经封好的信再拆开来,迟迟不能寄出,只怕漏掉些什么。回想当年,除夕之夜,我们一起题诗。你心中可明白,那咏梅的词句依然还等着你回来题赋。想来你一个人在闽中,此刻也是辗转不能成眠吧,昔日在京华相伴出游犹如尚在梦中,只是其间少了你。异日若能重逢,定是在梧桐夜雨之时,其时再一起追忆今日之情景。


除夕本全家团圆的日子,而纳兰却与情同手足的好友两地相隔。再加上适逢其时收到梁汾来自闽中的信函,因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切,于是提笔赋词。词的上片从实处落笔,先写除夕之景与怀怀念友人的情思。接以“喜螺江双鲤,忽展新词”,写明“得梁汾闽中信”一事。再接着写一封回信封了又拆,唯恐有些什么遗漏,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片思念与深情。下片则用虚笔表达,屈曲有致。由“心知”二字领起,想起昔日的共处题词,今日独处的孤寂,对来日相见的期盼,委婉道来,其间借典取譬,更显深情婉转。


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


锦瑟1何年,香屏2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3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4,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


次第5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6蛾儿。重验取7,卢郎清鬓8,未觉春迟。


【注解】


1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此处借喻往日的好时光。


2香屏:指华美的屏风。


3檐:来往于檐前。


4琼筵:盛宴、美宴。


5次第:依次地。


6斗转:乱转。斗,纷纷、纷乱之意。


7验取:检验、查看。


8卢郎:传说唐代时卢家的子弟年纪很大了还是校书郎,因为娶妻晚,而遭到妻抱怨。宋钱易《南部新书》上说:“卢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稿之后,微有慊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后来成为典故。


【典评】


纳兰的词多为悼念亡妻而作。这首词看上去是写节序,实际上是借写节序抒发怀人之感:何时才能再有昔那美好的时光,今年的除夕做伴的只余锦瑟,吹过的东风吹徒然使相思之意更盛。是否还记得你我昔日共度除夕之景,我们欢笑着在檐下来往,一起折梅枝,在灯烛的微光照耀下,争相看着为新年而做的蜡燕、丝鸡。而今的我却只能手里拿着一卷书去消磨这除夕,谁又能知道我的伤心与寂寞呢。那时,习惯了欢娱时的情形,只以为年年都有美宴,时间会一直如此过下去,何曾能够想到今时的孤寂。旧时的愿望而今永远无法实现,怎能不令人惆怅心伤,只是白费了新做的词句罢了。各家各户都挂起了彩旗,人们都高兴地穿戴上新年的服饰。再来看我,虽然依然青春年少,未觉衰老,然而物是人非,旧景难寻。


依然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纳兰。辞藻华丽,情节生动,从往年守岁时的欢娱起笔,转而写到今岁的孤单,接下去对心境的描写和对眼前情景的描述,使作者物是人非的悲慨之情与对亡妻的怀念更是表露无遗,全词意蕴悠然,引人深思。


金菊对芙蓉上元


金鸭1消香,银虬2泻水,谁家玉笛飞声。正上林3雪霁,鸳甃4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5。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6。


迫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7,依旧胧明。楚天8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9。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注解】


1金鸭:指镀金的鸭形铜香炉,通常用于熏香或者取暖。唐戴叔伦有诗曰:“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2银虬:也作“银蚪”,银漏、虬箭。古代用于计时的一种工具,因其上刻有虬纹,故称之。


3上林:上林苑,秦汉时皇家之宫苑,后用于泛指帝王的宫苑园囿。


4鸳甃:用对称的砖瓦砌成的井壁,有时用来借指井。宋秦少游《水龙吟》中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瓮。”


5吴绫:古代一种有纹彩的丝织品,产于吴地。以轻薄闻名。


6烧灯:即燃灯,古诗词中专用于指元宵节的灯会。


7九逵:京城的大道:


8楚天:楚国的天空,后多指南方的天空


9江城:江边的城市。


【典评】


纳兰借写节序而悼念亡妻的感怀之作有很多,这也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金鸭、银虬,玉笛飞声,大雪初睛,大街上作鱼龙舞,可是我思念之人却已乘车远去,只剩下我在樽前用袖子掩住擦拭眼泪。曾经看似痴狂的游玩而今如梦幻一般,只记得元宵节与你悄悄相约于花灯之下。


上片看似写景,实则抒情,用节日的欢腾及对往昔的回忆与内心的孤独做对比,表达了纳兰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思。


回忆往事却又苦于没有什么凭借,对元宵日的灯事美景空自慨叹,回首自己的内心却是孤苦伶仃,情无处可寄。京城宽阔的大道上,灯火依旧通明,南方战事正起,今晚的月光还能照进那江边的小城吗?小窗下,杯中酒残,烛光微弱,这样的情景,总是让人不觉动情。


元宵佳节的京城,到处都是一片欢腾,唯独作者却睹景思人,想起昔日二人相伴在花灯下游玩,如今却只余一人孤苦零丁,独自神伤,怀念往事,不觉想起远在南方的战火,孤灯残酒,难免黯然神伤。


琵琶仙中秋


碧海1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2?吹到一片秋香,清辉3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4。记否轻纨小扇5,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6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7无情,夜寒吹裂。


【注解】


1碧海:青天。


2冰轮:这里指明月。


3清辉:指明亮的月光


4井梧叶:指井边的梧桐树树叶。


5轻纨小扇:即纨扇,用细绢做成的团扇。


6填膺:充塞在胸里。


7紫玉:指箫笛,因古人多用紫玉竹制作箫笛,因而代称。


【典评】


岁岁年年,头顶的青天上,那一轮明月,在为了谁而圆缺,夜风习习,桂花的清香随风飘荡,就连月色也显得如雪般清净幽远。景色是如此美好,可是在满胸愁绪之人看来却更得觉伤感悲咽。而今一人,孤单失落,该怎样去面对那旧时的明月?犹记得那时在长满鲜花的小径间追逐嬉戏,捉迷藏,就连梧桐树也被惹得纷纷落叶,那个轻纱团扇,还能记得它陪伴我们度过了多少个春秋吗?而今却剩下百感交汇于胸,纷乱复杂,并不只是为了离别。任凭那笛声幽咽,一直吹到天明。


整首词清新凝重,用充满伤感的笔触对中秋时节月下之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对昔日中秋时嬉戏月下那种欢乐的追忆,与对而今“形单影只”的伤感与悲叹。结尾的一句“总茫茫、不关离别”又指出诗人的伤感的并非因为单纯的“离别”,而是纷繁复杂的,寒夜幽咽的笛声,一直吹到天明,也为读者留下无穷深思的空间。


御带花重九夜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2深处。朱楼3六扇小屏山,寂寞几分尘土。


虬尾4烟消,人梦觉、碎虫零杵5。便强说欢娱,总是无戮心绪6。


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7红萸,嫣然一顾。如今何事,向禅榻茶烟,怕歌愁舞。玉粟8寒生,且领略月明清露。叹此际凄凉,何必更满城风雨。


【注解】


1重九:又叫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时在这一日有登高的习俗。


2冷香:指花的清香之气,多指菊、兰的香气。唐王建《野菊》有诗云:“晚艳出荒篱,冷香着秋水。”


3朱楼:富丽堂皇的楼阁


4虬尾:盘曲如虬龙之盘香。虬,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5碎虫零杵:断断续续的虫鸣声与杵砧声。


6无戮:百无聊赖。


7皓腕:洁白的手腕,多指年轻女子。


8玉粟:指皮肤因为受寒而呈粟状。


【典评】


重阳来临,又逢佳节,对亲人的思念比往昔更胜。出外之人终还有还家之时,然而逝者又如何能有归来之日?这首词从重阳节词人无聊的情绪展开,先扬后抑,以寂寞的景色暗寓了词人寂寞的心情。


晚秋的景致要更胜于春天,兰、菊清香的深处展露出无限的风情。富丽堂皇的楼阁里,屏风下那些许微尘,无人打扫,一如作者寂寥的心情。盘香的烟雾散去,窗外的虫鸣与砧杵声把孤独的人从梦中唤醒。无论怎样强装欢娱,都无法掩盖那百无聊赖内心。还记得昔年,那美丽而年轻的伊人头插茱萸,相伴身边,嫣然回眸,犹如刚刚发生。而如今,却独坐禅床,对着清茶烟起,不敢看那些歌舞繁华。夜来多寒,因受寒而满身粟状,权且让我领略一下这明月与清露,此刻这无比的凄凉与冷清,又何必非是在满城风雨之时才能感觉得到。


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然而伊人已逝,唯留一席哀思。秋菊绽放的日子,词人却感觉不到丝毫快乐。当年与伊人嬉戏欢娱的楼阁,如今已落上寂寞的尘土。没有了伊人的陪伴,没有那回眸一笑,便连歌舞也失去了欢乐的气氛,即使是在胜过春天秋夜,没有那满城的风雨,也只能感觉到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酒泉子


谢却荼蘼1,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2,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3,休傍阑干4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注解】


1茶蘼:落叶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攀缘茎,茎绿色,茎上有钩状的刺,上面有多数侧脉,致成皱纹。夏季开白花。


2篆香:盘香,为篆字形状。


3嫩寒:轻寒,春寒。无赖:无奈。


4阑干:同“栏杆”。


【典评】


开篇首句“荼蘼”是一种蔷薇科早本植物,它的花期非常晚,直到盛夏时分才会绽开花朵,因此古人通常用来代指春天花季的终结。所以茶蘼被赋予了一种感伤的、悲哀的内涵。另外荼蘼也有佛教寓意,有人认为它就是所谓的彼岸花,这就为茶蘼赋予了更多引发遐想的意义。一句“谢却茶蘼”作开篇,纳兰在点明时间的同时,也传递了春华将逝的信号。


接下来的每一句都延伸着这种情怀。那句“一片月明如水”非常鲜明,夜色下的明月如水般清明,荼蘼渐渐凋落。情景交融,非常贴切。而后,也许是倦眼目乏,不愿再看这窗外景象,而此时篆香也燃尽了。好像怎么也无法忘怀那窗外茶蘼凋残时的感伤,早鸦的啼声又勾起了深思。


下片主要描写一个“寒”。“嫩寒”的天气,人的心也不由地寒了。彻夜无眠,披衣坐在窗前,晚风吹进了一层薄薄的罗衣,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立刻意识到,不应该又如此痴痴地独倚栏杆啊。末尾一句“雁还飞”说气温回升,又进一步突出了情怀如水的寒,因此说这灯花将落、南雁北归时是最令人悲愁的。


虞美人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1。闲阶小立倍荒凉2,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3,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注解】


1琅玕:一种青色似珠玉的美石,属于孔雀石。这里比喻竹子的青翠。


2闲阶:无人的台阶。


3向壁:朝着墙壁。


【典评】


纳兰写的这首词,自然有着他天然的忧郁风情,他斟月光为茗,看林梢掠过的轻影,在无需整理的心事中,随着殷殷的低唤,拂去了轻尘,来到读者的眼前。此时虞美人”入词也有一种艳丽,有一种凄怆,就如同虞姬离别时,在霸王面前舞剑,绝世风流不能再现。纳兰小令中的描写总是动人。这种信步竹林间时,那满地竹叶就似愁痕点点。纳兰词中这样的情境应该说很多的,这时夜寒露重时作者独立于小院,单薄的衣衫肯定是无法御寒的,心境也肯定凄凉无依。而在这里,词人也不再绕圈子,自己说得很是明白,“闲阶小立倍荒凉”。


而在下一句,纳兰却又写得隐晦了,竟把万千情意都可以浓缩在“潇湘”两字里。潇湘就是湘江别称,因湘江水清且深而得名。词句写到了这里,把纳兰的愁绪的心迹也都凸显了出来,千言万语,还是悼亡作为主体。曾经凝视过两人情切意真,眷侣依依的月光,如今婉在,却只照在孤单一人的身影上。也许所悼念的人并没有倾城的容颜,但是词人却拥有倾城的情感,也为她托付了能够倾城的眼泪。正当万籁俱寂,已寐难眠之时,正是“薄情反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的时刻。尘世无状,所以历经沧桑之后,往昔缠绵都成过往,不再回头。


在纳兰词中,往往有往事碎影浮动,写得都是昔日伴侣相处时的琐碎场景,但是读来却欲断人肠。这时,读者知道,薄情还是多情,其实早已明白,只是一片痴情而已。而这些恰恰是他沉湎往事不能忘情,所以就是感人很深,他的词句,因此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真切”高超境界。


在这首词里,也就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这句最能牵动人心,于是想起当年和伴侣一起在灯前一同写字的情景,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如亲见。其实哪能薄情?淡淡一句清言,二人缒绻之情便跃然纸上。


虞美人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1。怕听啼鴂出帘迟2,挨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3,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4。


【注解】


1玉虎:井上的辘轳。金井:指栏上有雕饰的水井,通常用来指宫庭园林中的井。


2啼鴂:啼叫的杜鹃鸟。


3红心草:一种草的名字,一说是红心灰的俗称。相传唐王炎梦侍吴王,久之,闻宫***辇,鸣箫击鼓,言葬西施。吴王悲悼不已,立诏词客作挽歌。炎应教作了《西施挽歌》,有“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之句。因此后世用“红心草”来作为美人遗恨的典故。


4分付:托付。


【典评】


提及虞美人,总会不禁想起李后主的绝笔,“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刚想起故国明月,耳畔似乎又响起了一由项王悲歌“虞兮虞兮奈若何”。李后主也好,虞姬也罢,那美艳凄迷的虞美人都象征着无情的绝别。


这首词应当作于春末夏初。玉虎金井,极尽奢华,可雕刻得再精致也只是深井与辘轳。似乎隐隐有着“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意境。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令纳兰彻夜未眠的那人如今已在梧桐枝上栖息着,她的命运好像那看起来名贵的辘轳一样,被紧紧束缚在皇家的金井上。除了他的表妹,还有谁能令纳兰终生都如此隐晦地哀叹着?“虞美人”之曲果然凄美。


鸟啼无心,听者有意。那杜鹃的声声悲啼,最是惹人伤怀。“山无棱,天地合,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就算鸟未鸣,只怕二人也是一样的彼此思念着。谁能懂得这份怨恨?天若知,飞过了啼血杜鹃;地若知,就开出了那红泪似的红心草。那红心草绽放的湖畔萦绕着飞絮,它开在那月色的田田荷池,开在那花间小径旁。它抽着绿丝,泛着红晕;它娇羞地绽开了小花,那小花如同一顶深红色的小帽。默默地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1。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2。


【注解】


1山枕:枕头,古时枕头多采用木或瓷等材料制作,中间凹两边凸,形状像山,因此得名。檀痕:有芬香味道的泪痕。浣:浸渍。


2折枝:一种中国花卉画的画法,不画全株,而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花样:供仿效的样式。罗裙:用丝罗织成的裙子,泛指妇女的服装。


【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