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虎口脱险

作者:何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8

|

本章字节:9082字

项羽简单,范增却不是省油的灯,他一直盯着刘邦。


刘邦鸿门宴逃脱后,被项羽分封为汉王,不得已而为之,准备去他的巴蜀当汉王。他在这里一忍再忍,范增却又产生出了新的主意!


范增深信天命,忽然想起刘邦是火命,所以他斩白蛇、树红旗,如今居住汉中为王,正是西方。西方为金,火炼金,必然要成大器。急忙去对项羽说:“大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心中十分不满,他的将领都是关东之人,人人都忿忿不平,以为大王背约分封。如今不除,必为后患。”


项羽说:“分封诏书已出,天下大局已定,何必又生出这么多事?”


范增说:“我有一个主意:明天各位诸侯来见大王,大王就问刘邦,‘我封你为汉王,你去不去汉中?’他如果说‘去’,大王就定他图谋不轨的罪名;他如果说‘不去’,大王就定他抗旨不遵的罪名。大王就可以杀他,除去这个心腹祸害!”


两人密商已定。


第二天,各路诸侯王来拜项羽,礼毕。


项羽问刘邦:“汉王,我封你去汉中,你去还是不去?”


刘邦不敢说“不去”,但也不愿说“去”,他灵机一动说:“我的俸禄是大王给的,命运全掌握在大王手里,我怎么好说去还是不去?我就像大王的马,鞭子抽我,我就往前走;拉住缰绳,我就停步待命。”


项羽笑着说:“汉王真会打比方!”


刘邦的几句话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项羽诛杀刘邦的心意一下子没了踪影。


刘邦回到汉王营,张良急忙来见他。


张良问:“汉王知道今天的危险吗?”


刘邦惊讶:“今天又有什么危险?”


张良说:“汉王真是洪福齐天!刚才霸王问您去不去汉中,如果大王回答‘去’,霸王就会说你图谋不轨;如果大王回答‘不去’,他就会定你想当关中王的罪名。如果不是汉王善于应对,今天必遭杀身之祸!真是天意!”


刘邦大惊失色,半天才回过神来!


刘邦巧答,拍了项羽的马屁,又未让对方抓到任何把柄。


在回答这种有预设前提的问语之时,千万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刘邦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逻辑训练,但是他凭着天生的机灵,无意中躲过了一场飞来横祸。


刘邦听了张良的分析,心中十分害怕,忙向张良讨教,希望早一天离开这是非之地。


张良说:“我马上就去找项伯和陈平,商议脱身的办法。汉王做好准备,等到霸王下令,立即起身,可以避免祸害。”


张良悄悄见了项伯和陈平,详细叙说范增企图加害刘邦的事,求告说:“汉王如今去汉中就职,但还没有脱身之计。倘若他去汉中平安无事,绝不会忘记今天的相助之情。”


陈平沉思半晌,附耳低声叙说巧计。张良大喜,催请陈平用计。


项羽当上西楚霸王,封范增为丞相,号为亚父,项伯为尚书令,钟离昧为右司马,季布为左司马,龙且为大司马,丁公为左将军,雍齿为右将军,陈平为都尉,韩生为左谏议,英布为引战大将,而当时韩信还只是一个执戟郎。陈平是都尉,凭他的职务,可以直接奏事。


项羽分封诸侯之前,派人告诉楚怀王,尊他为义帝,并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由,劝义帝迁都郴州,自己迁都彭城。但是义帝一直未动身,项羽心怀不满,召集楚国群臣商议。


陈平趁机奏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民无二主。如今大王已经颁诏改怀王为义帝,分封天下,却又向怀王请命,这是国有二君。如今百姓尽皆传言,如今天下是以臣封臣,古今罕见。这样,大王的威信不足以征服天下,下臣愚见,最好是尽快派丞相亚父带领二位骁将,赶赴彭城,催促义帝起身,放到偏僻的地方,从此不用请命。”


陈平为了帮助刘邦离开项羽,又担心范增从中作梗,特向项羽献上这样的计策让范增离开项羽,以便用计。


项羽听了陈平的话,正合心意,立即下旨,命范增带着桓楚、英布赶赴彭城,催促义帝速往郴州,并将彭城修饰整齐,他打算去参观参观,以表难忘故地之情。


范增不好违抗命令,只好先去准备,然后辞别项羽。


范增对项羽很不放心,他叮嘱项羽说:“我如今遵命去彭城,唯恐左右有人蒙蔽大王。我有三件事上谏,大王定要留意。第一,大王千万不要轻易离开咸阳。关中自古就是建都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进可攻,退可守。第二,大王应该重用韩信,韩信有元帅之才,只是时运不济。大王重用他,必能横行天下,所向无敌。大王如果不想重用,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他再投靠别人,贻害无穷。第三,大王不应该让刘邦去汉中,暂时留他在咸阳,等我回来,再作处理。这三件事非常重要,大王一定要切记!”


项羽说:“亚父速去早回,这三件事,我牢记于心。”


虽然对项羽不放心,第二天范增还是带着桓楚和英布奔赴彭城。


范增刚走两天,陈平就上表项羽,声称各路诸侯云集咸阳,每日费用极大,唯恐关中百姓难以支撑,最好是把他们遣散,让他们各自回到封地。


陈平的奏章把情况说得十分紧急。项羽看完奏章也觉得很有道理,就立即传令新封各路诸侯王,五日之内都必须各自回到封国就职,汉王刘邦和韩王姬成暂时留在咸阳,另做打算。


张良与陈平谋划,本来想劝项羽遣派诸侯回国,刘邦也可以趁机去汉中,想不到项羽来了个“汉王刘邦除外”,张良一听,大吃一惊!


张良心想汉王危险了!如果范增从彭城回来,必然会想方设法加以谋害,怎么能够去汉中?


张良急忙去见刘邦。


刘邦说:“今天霸王下令新封诸侯到封地就职,但是却将我刘邦除外,这一定是想要谋害我,先生你看,这到底该如何处置呢?”


张良献计:“汉王的家人都在沛县,明天您上书霸王,要求去家乡接人,我自有计策拯救大王。”


刘邦就让郦食其写信,次日去见霸王,要求回沛县搬取家小。


项羽说:“汉王要去沛县搬取老小,这也是孝子之意,但是恐怕不是出于本心。是不是因为昨天我叫你暂时留在咸阳,所以今天才来上书?”


刘邦开口说:“我父亲年老,母亲已去世,家里没有人孝敬他,我天天都想他。大王新定大位,我也不敢太早奏报,恐骚扰大王。如今各路诸侯都回家去封地了,都能有机会孝敬父母,大王单独留下我刘邦在咸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父亲?”


刘邦说到伤心之处,禁不住弄假成真,哭泣起来。


张良启奏:“不能让汉王回家搬取家小,只能叫他去汉中为王!大王派人去取刘老太公一家作为人质,可保汉王不敢生出二心。”


项羽说:“把汉王留在咸阳,没有叫他去汉中,就是怕他产生异志。”


陈平趁机说:“大王既然已经分封刘邦为汉王,布告天下,而今又把他留在咸阳,恐怕失信于天下。不如听从张良劝谏,叫人把刘太公一家老小取来咸阳当人质,叫汉王去汉中为王。一可取信天下,二可管住刘邦,可谓两全其美。”


项羽一听,觉得有理,说:“既然这样,汉王去汉中为王,不得请假去沛丰搬取家小。”


刘邦听说,假装哭泣,拜伏在地,久久不起,要求一定要侍奉老父,回乡接人。


项羽信以为真,就说:“你先去汉中,等我迁都彭城之后,派人将你老小接去彭城赡养,那时你慢慢来取,也不失为孝敬。”


刘邦拜谢道:“感谢大王圣恩,今生不敢忘记。我今日就此告辞大王,赶到汉中去!”


刘邦表现得何等恭顺,怏怏告辞回营。


楚将钟离昧听说项羽放了刘邦,急忙劝谏说:“亚父临走的时候,告诫大王不可让刘邦去汉中,如今大王怎么忘了?”


项羽说:“扣住刘邦一家老小,就可以束缚刘邦了,又何必硬要为难刘邦呢?何况封诏已经布告天下,怎么能因听信亚父的一句话,叫我失信于天下呢?既然如此,派人传令,只准刘邦率领3万人马去汉中,其余人等全部留下。”


钟离昧与韩信是好朋友,秘密与韩信商议。


韩信感叹地说:“让汉王去汉中,又不准携带家小,正中了他的诡计。日后汉王借口思念父母,率领三军东进,我们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可惜亚父金玉良言如今全成画饼!”


再说刘邦回到营中,吩咐三军正要启程,突然接到项羽指令,只准带领3万人马随行。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张良、萧何、郦食其一班谋臣,忙劝刘邦一忍再忍。好在刘邦的兵,长期跟随的人不多,大都是原来陈胜、项梁手下的散兵,刘邦经过挑选,带了3万,其余交给了项羽。


关中父老因为“约法三章”的政策,对刘邦感怀至深,听说刘邦要去汉中,都扶老携幼,哭哭啼啼地前来送行。刘邦再三抚慰,百姓送了一程,还要再送一程。


萧何趁机给项羽制造一些不良舆论,他出面劝告百姓说:“霸王法度十分严格,你们不要远送,恐怕因此受到牵累。”此番话更令老百姓感慨不已!


汉王告别关中百姓,张良令樊哙等人催动大军飞速前进,经安平、扶风、凤翔、宝鸡、散关,到凤阳,入栈道。


栈道是在悬崖峭壁之上用木材依山势架成的“桥梁”,是巴、蜀、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道,刘邦士卒大都是关东人,哪里见到过这样的高山深谷,这样的艰险道路?


将士们议论说:“我们来到如此险恶的地方,如果有人把守,一定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坐地等死,不如杀回咸阳,与项羽决一雌雄,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樊哙等一班武将也跟着叫嚷,要杀回关中去。


刘邦也跟着气忿忿地说:“我奉怀王之命,先入咸阳,本该为关中王,谁知项羽违反约定,把我弄到这种鬼地方。又叫章邯三人阻塞我东归,我就算会腾云驾雾,也飞不出这关山阻隔。不如听从众人主意,趁三秦还没有派兵把守,杀回咸阳拼个你死我活,也还算是个英雄!”


张良、萧何、郦食其等人立即下马,拜伏在地,纷纷说:“不可听信众人一时火性之言,坏了将来大事。汉中虽然险恶,却正是大王兴起之地。汉中、巴、蜀,地处偏远,可招兵买马,训练士卒,霸王决不可能知道。等到人强马壮,乘机平定三秦大地,天下不难一统。如果助长众人的怒气,回兵咸阳,项羽命令三秦兵马四面出击,岂不是以卵击石?到那时,主公想做一个汉中王,恐怕都不可能了!”


刘邦想来想去,思前顾后,依旧叫樊哙催促人马,继续向汉中前进。


到了南郑,刘邦选择良辰吉日,宣布就位,安抚百姓,施行布德,宽厚待民,实力很快发展起来。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经说刘邦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就连司马迁的《史记》对刘邦也不以为然。实际上,刘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精通权力的智慧。尽管他谋略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和项羽相比,他也是个拿不到台面上的人,似乎浑身都是缺点。但是,他是天生的运权用智的高手,他不能被人用,却可以用人,用得恰到好处,让有本事的人为自己打天下,又不会和自己争天下,乖乖地把自己抬上皇帝的宝座,实在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