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君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8
|本章字节:9260字
在中国历代的成功帝王里,刘邦可说是谋略最差的人了。但他有一项别人最缺乏的优点,那就是善于用人。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在洛阳南宫置酒大宴群臣武将。
看着满朝的文武大臣,刘邦一时得意非凡,他突然心血来潮,在宴会上遍告群臣说:“列侯众将,你们有什么事情都不要隐瞒,尽管畅所欲言。你们都来说说,我为什么取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了天下?”
高起、王陵两人说:“皇上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出口伤人,但是皇上派人攻城略地,得到的土地都用来封赏功臣,与天下共同享受好处;而项羽虽仁慈爱人,但妒贤嫉能,有功不赏,有贤能的人会受到怀疑,战胜了也不给人记功,得到的土地一个人独吞,所以他失去了天下。”
两人是否抛砖引玉,引诱刘邦加封他们,不得而知,但是刘邦用重赏去拉拢部下,这倒是事实。垓下决战之前,刘邦为了调韩信、彭越两人出兵破楚,诱以重赏,两人带兵前来,最终才打败了项羽。
刘邦并不满足这样的赞誉,他得意之下,忍不住也想夸耀自己几句,但又要显出些谦虚,于是说:“你们两个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馈饷,粮道不绝,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3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加以重用,这就是我能够夺取天下的根本原因。项羽手下有一个范增也不能使用,所以他被我打得大败。”
刘邦大宴群臣时说的话,很明显是套用了韩信的意思。当然,也是在总结历史经验。他的这种说法,的确是亲身体会。
为刘邦打下江山的人才,除了张良、韩信、萧何、陈平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提及的人。这些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为刘邦打天下流了汗、洒了血、出了力。乱世重才轻德,刘邦本人虽然没有多么杰出的才能,但他的确很会用人。三教九流,他兼容并蓄,尽收囊中。
樊哙:以杀狗为职业,与刘邦是连襟,起事后,为刘邦重要武将,屡建战功,救驾鸿门,官封舞阳侯。
夏侯婴:沛县县尉马车夫,从刘邦起义,能征善战,举荐韩信,跟着刘邦南征北战,曾救下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刘邦称帝后,封侯,重操旧业,官至太仆,管理皇帝车驾。
周勃:以编席为职业,兼作吹鼓手,跟着刘邦大战多年,被刘邦封为太尉,后来平定诸吕,安定汉朝。
英布:原是骊山刑徒,逃走后当了山大王,跟着项羽灭秦,作战勇敢,被封九江王,后来叛楚归汉,为刘邦三大主将之一,被刘邦封为淮南王。
郦食其:高阳酒徒,“家贫落魄,好读书”(《汉书》语),投靠刘邦以后,凭三寸不烂之舌,屡建奇功,后来被韩信争功所卖,被齐王田广烹杀。
曹参:秦时为狱官,跟着刘邦起事后,战功显赫,评功时为第二位,官封平阳侯。
周昌:秦时为泗水卒吏,跟着刘邦入关破秦,为人口吃,性格直率,不怕事,刘邦当皇帝后他受命掌管大印文书,后因刘邦宠爱儿子赵王如意,专拜他为赵相,封为汾阳侯。
叔孙通:在秦时为待诏博士,逃亡后投义帝,附刘邦,制定朝仪,为刘邦安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拜为太常、太子太傅等职。
陆贾:儒生,与洛阳王申阳是老乡,一直追随着刘邦当谋士,刘邦称帝后,建议刘邦以儒学治天下,曾撰《新语》一书,为安定汉代天下发挥了很大作用。
随何:说客,曾策反英布归汉……
魏无知:曾推荐陈平……
郦商:郦食其之弟,劝谏吕后不要屠杀大臣……
娄敬:普通兵卒,劝刘邦定都关中,建议刘邦和番……
张耳:先后被项羽、刘邦封为赵王……
如此等等,不一一介绍。
在刘邦手下做事的不乏奸人,但是刘邦就是有那么一种向心力,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在他刘邦的旗帜下前进!
不信?请看:
刘邦夺下沛县,当上沛公,全仗萧何等人。
刘邦进入关中,拿到当关中王的王牌,全靠张良、郦食其、陆贾、樊哙等人。
刘邦约法三章,收买秦人民心,全靠张良、萧何、樊哙等人。
刘邦鸿门逃席,全靠项伯、张良、樊哙等人。
刘邦进入汉中为王,全靠张良、项伯、陈平等人。
刘邦得到韩信拜为大将,全靠张良、萧何、夏侯婴等人。
刘邦平定三秦,全靠韩信等人。
刘邦能够稳住韩信等人,全凭张良、陈平等人妙计。
刘邦能够稳定后方,全凭萧何等人。
……
陈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人,陈平仰仗兄长成人,娶妻为五婚寡妇。家徒四壁,顺着墙边搭个棚子,有门无窗,但是门上却只能挂块破席,不能遮风挡雨,更不能防寒防盗,幸好他没有什么可偷!但他是一个超凡的谋略家,为刘邦设下许多妙计。
陈平为刘邦夺取和稳定天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刘邦论天下英雄之时虽然没有将他列入汉初三杰,但是他的奇谋韬略足以与帝师张良媲美。他的沉着、稳重不如张良,但是他的急中生智,张良似乎不及。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张良恪守“无为”,隐身自保,而陈平则一直在官场活动,最后辅助汉文帝治理乱世,充分表现出战国时代纵横家的精神风貌。
陈平是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东南)户牖乡(今河南省兰考东北)人,少时家贫,喜好读书,跟着兄嫂同住,仅有薄田30亩。其兄陈伯宽厚仁慈,自己埋头耕耘,供养陈平读书游学。但是其嫂见他游手好闲,心中很不是滋味。
一次,有人问:“你们家这样贫穷,陈平怎么吃得白白胖胖,长得如此魁梧?”
其嫂在一旁冷言冷语地说:“他只不过满肚子秕糠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好。”
陈伯听说此事,休掉了妻子。可见其兄对他厚爱之至。
陈平已经长到娶媳妇的年龄,可是高不成低不就。有钱人家的女孩不肯嫁给这样一个穷书生,贫穷人家的女孩陈平又看不起。陈平的婚事一拖再拖,不觉中年龄已大。
同乡有位富户叫张负,孙女5次出嫁,但都不幸死了男人,世人传说此女妨夫,再也没人敢提亲。陈平见此,意欲娶之。恰逢邑中死了人,陈平知道张负主持操办丧事,刻意去帮忙,好好地在张负面前表现了一番,获得张负的好感。张负看见陈平长得一表人才,做事精明,有心与他交往。张负到陈平家,看到陈平家居穷巷,靠着邑中围墙搭一个斗室,人们常说家徒四壁,而陈平的家却是家徒三壁,有门无窗,门上挂着一张“弊席”,挡风尚且不能,防寒恐怕更成问题了。但是张负慧眼独具,看到陈平门口有大车、大马来往之迹,感觉到陈平不是平常之辈。
张负回到家中,叫来儿子张仲说:“我准备把孙女嫁给陈平!”
张仲感到吃惊:“陈平家中一贫如洗,一向不耕田持家,全无生计本领,县中之人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父亲怎么突然提起此事?”
张负说:“像陈平这样形貌奇特之人,难道会长期贫困!”
张负做主,把孙女嫁给了陈平。因为陈平家贫,张负特地借给他许多钱米,作为娶亲之资;又送给他不少酒肉,用来招待亲朋。
张负还专门告诫他的孙女:“你不要因为他贫穷而对他不恭不敬,有失妇道;你对待陈平的兄嫂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
张负的孙女五丧其夫,人生道路如此不平,早已在柔弱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伤痕,六婚嫁得一位美男子,自然温柔备至,关怀备至,陈平被她侍候得乐不可支。陈平得到富翁相助,贤妻支持,“资用益饶,游道日广”,陈平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
陈胜、吴广起义,周市略地河南,拥立魏国旧公子魏咎为魏王,周市自任魏相。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魏王咎率师与秦少府章邯在临济(今河南省封丘东)开战,陈平邀约数人去投奔魏王咎,被授以太仆之职。太仆是一位近臣,专管魏王车马出行事宜。陈平屡次向魏王咎献计,不仅得不到采纳,反而遭人疑忌,受人谗毁。陈平知道魏王咎乃庸庸之辈,难成大事,便毅然出走,另寻出路。
第二年冬,项羽带兵到了黄河之滨,北击秦军解赵王歇巨鹿之围。陈平此时投奔到项羽麾下,参加了惊心动魄的巨鹿大战。跟着项羽进入关中,陈平被项羽授以卿爵。但是陈平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项羽缺乏识人的才智。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宰割天下,分封诸侯。刘邦四月进入汉中,八月就起兵平定三秦大地。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殷王司马卬背楚附汉,项羽派陈平率兵征讨,官封信武君。陈平初试锋芒,收降了司马卬,项羽封他为都尉,还“赐金二十镒”。
同年三月,韩信巧妙诱敌抓获了司马卬,尽占殷地。项羽恼羞成怒,迁怒陈平,“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挂印封金离开了项羽,在黄河边上遭逢水贼,急中生智,有惊无险,反应敏捷,堪称一绝,他又一次“良禽择木而栖”。
陈平赶到河南修武,投奔旧友魏无知。魏无知向刘邦推荐了陈平。刘邦在鸿门宴上和咸阳曾通过张良得到陈平帮助,刘邦置酒相待。吃过东西之后,刘邦准备送客。
陈平对刘邦说:“我因事来投汉王,所言之事不能超过今日!”
刘邦于是与陈平交谈。谈的什么内容,于史无载,不作推测。但是,“王与语而说之”。
刘邦因而问:“您在楚国官居何职?”
陈平回答:“为都尉。”
刘邦当天就封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参乘”就是陪乘。古人乘车出行,驾车手位于中间,尊者位于车之左面,参乘位于车之右面。陈平一下子成了刘邦近臣。陈平被破格提拔到如此地位,并为“典护军”,责任是监护三军。
诸将看到陈平一步登天,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一片哗然,对刘邦说:“大王得到一个楚国降兵,还不知道他的品行高下,才能大小,便官封都尉,同车共载,还叫他监护三军,未免抬举过分,恐失旧将之心。”
刘邦自有眼光,不为闲言碎语所动,更加信任。征伐项羽,于彭城大败而回,收散兵进守荥阳,不知什么原因,刘邦加封陈平为副将。估计是陈平为刘邦出了什么秘计。
早已心怀醋意的大将们终于按捺不住,开始闲言碎语,诋毁陈平。
大将周勃、灌婴一起去找刘邦,进谗言说:“陈平身材魁梧,面如冠玉,但是未必有真才实学,品性未必高尚。我们听说陈平家居之时,曾经与嫂私通;在魏王咎手下,为人不容;逃亡楚国,无能不被重用,半途而废,又亡归大王。大王破格擢升,叫他监护三军。我们听说他曾经私下受人贿赂,送他金子多的人,便被分派干个好差事,否则,便安排干些不好的差事。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当心他!”
后世之人经常举例说陈平是有才无德的典型,开口闭口就说陈平“昧金”、“盗嫂”。
其实,盗嫂之事,无案可查。《史记》曾载,他有一嫂,曾因说他“徒有其表”被他大哥陈伯休了。后来他娶张负之孙女,张负曾经对他孙女说过“事兄如事父,事嫂如事母”的话,可能陈伯又娶一妻,但是,史书未载陈平与她私通。周勃、灌婴也不过信口而言,制造桃色事件去诋毁政敌而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