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作者:贺享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31

|

本章字节:4364字

后来我才知道,爸爸妈妈那时在北京的日子非常艰难。那个时候,村里还没有电话,他们只能用写信的方式和家里保持联系。爷爷把所有的信都装在他一只极为珍贵的木匣子里。木匣子箱盖的背面,爷爷用他只有初小文化的水平,歪歪斜斜地写着全家人的生辰时刻,从大爸一直到最小的堂妹。大爸他们名字的墨迹都有些看不清楚了,而堂妹刘芳的名字,却像是昨天才写上的一样。爷爷把大爸、二爸二妈、爸爸妈妈的信放在匣子里,在爷爷心里,这些信无疑也是他的珍宝。


爷爷怕我们去翻他的匣子,就把匣子放在大立柜的顶上,让我们搭上凳子也够不着。奶奶死时,爷爷让我爬上梯子,到柜顶上取东西,我顺便就把匣子里的信翻了出来。


爷爷把大爸、二爸二妈、爸爸妈妈写给他的信,分别收藏保管,每沓都用橡皮筋扎着。爸爸妈妈写的信最多,有二十多封,最少是大爸,只有四封。我想,大概是因为有大妈在家里,大爸把信都写给大妈了。我自然是先读爸爸妈妈的信。


妈妈在一封信里写道:我们住的地方叫六里桥,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远。我早上三点钟就要出门,骑一小时自行车赶到队里报到。然后有点什么杂事比如班长队长讲讲话,再坐上队里的三轮车到工地那儿。大概四点多钟,就开始扫马路、装垃圾,不停地干到早上八点才下班。我们班一共有五个人,我一个人要扫两里多路面。工具都放在那里环卫处的一间小屋子里,去了就拿东西干活。一般先扫一遍,然后就是拿着垃圾箱和扫把,看到什么脏的东西就捡起来,保持路面的清洁卫生。像我们这样的打工仔都得仔细干,从不敢偷空站下来歇歇,因为有班长在一旁监督着,班长是正式工。班长要是发现谁偷懒不认真干活,那就惨了,有被辞退的危险。八点以后到下午四点,是正式工来接替我们。我们一个月的工资是八百元,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是一千五百多元,而且工作时间还那么好。不过有什么法呢?谁叫人家是北京人,我们是外来人呢?就是这八百元钱,也比在家里种地强好多倍了……我那时上小学三年级,读信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了妈妈扫路的一幅活动的画面来。妈妈戴着大口罩,北京初夏清晨的空气虽然十分清新,但妈妈无法顺利地呼吸到。路灯把妈妈的影子投到路面上,妈妈的影子会比实际身子长得多。亮着明亮车灯的大小汽车从妈妈身边飞驰而过以后,四周寂静下来,只有妈妈扫帚擦在路面上的“沙沙”声。妈妈会偶尔停下来,捶一捶累酸了的腰。在捶腰的同时,她的眼睛要警惕地、不停地四面逡巡,像胆怯的小兔子一般,因为她怕监督她们的班长发现。天慢慢亮起来,妈妈的头发被北方的露水濡湿了,上面沾了一些被扫帚扬起的浮尘。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妈妈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不知是驱赶疲劳和睡意的侵袭,还是庆幸终于迎来了早晨。


妈妈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的房东是个哑巴,一辈子也没结过婚,今年都五十多岁了。我们挺同情他的,尽量照顾他,洗衣服的时候,我就把他的衣服收起一起洗。他对我们也很好,尽管他说不出话,我们却看得出来。他住在底楼,屋子很潮湿,前几天,我们屋子的墙壁上,突然爬了一只蜈蚣虫,我就对他说:‘大哥,我们屋子里连蜈蚣都爬进来了!’第二天,他就叫人来把墙壁重新刷了一遍。在屋子的角角落落,还喷了一遍药,就再也没见到蜈蚣了。我们算是遇到好人了……可是,这个“好人”不久却露出了自己的不良用心。他开始用那种火辣辣的、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妈妈了。妈妈早上下班回来,困乏极了,好想上床睡一觉。可这个老光棍却会找各种机会,过来骚扰妈妈。他一边用那种下流的目光看着妈妈,一边打着手语,“叽叽哇哇”和妈妈说着什么。妈妈听不懂他的话,却能看懂他目光里的意思。妈妈就尽量防着他。可是有一天,老光棍还是把妈妈抱住了,他一边打着手语,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两百元钱,往妈妈手里塞。妈妈还读懂了他的手语:他告诉妈妈,只要妈妈答应了,他可以免除他们的房租,还替他们交水电费。妈妈用力挣脱了哑巴的手,对哑巴说感谢你的好意,可你别把我们外来人想得那么贱!说着把两百元钱甩给了哑巴,跑了出去。


没隔几天,爸爸妈妈就搬家了。


在每封信里,妈妈都要问一问家里的情况,问一问我和妹妹的情况。有一封信里,妈妈跟爷爷这样说道:中央现在说要减轻农民负担,村里减轻没有?爸爸妈妈你们年纪大了,一定要看开点,穷就穷过,富就富过。庄稼能种多少就种多少,一定要把扬扬他们带好,等我们挣到了钱,我们就也在北京买套房子,把你们和扬扬、玲玲都接到北京来,让我们也做北京人!爸爸妈妈你们不要笑话我是蚊子打哈欠——口气大,那天我们单位来了几个当官的,说是来视察的,其中一个当官的表扬了我们几个扫地的农民工,他鼓励我们好好干,以后就留在北京城。他还说,中国现在有八亿多农民,只需要三亿左右的人种庄稼就够了,以后有差不多五到六亿的农民要成为城里人,因为中国要城市化。我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但我们身边确实有许多打工仔在北京买了房子,做起了城里人。到了那一天,我想就好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里一下高兴起来。我想,如果我们都去了北京,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能去看天安门吗?一想到天安门,我马上又想起了爸爸妈妈临走时说过的话,于是就在信里去搜寻爸爸妈妈是不是去看过天安门了,可看遍了他们所有的信,都没有找出这样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