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第二章 金融大爆炸(3)

作者:程超泽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6

|

本章字节:3634字


从外部因素看,全球资本流动性泛滥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1年,美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纳斯达克从5000点跌到1000点,这是一个典型的行业周期从热转冷、再演变到资本市场作出反应的故事。作为美国当时的支柱产业,i行业的不景气就意味着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下滑周期。第二件事,就是9·11事件,使美国经济从2001年开始进入到一个低迷的下滑阶段。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连续降息,从7?5%降到1%。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后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包括人民币升值埋下了伏笔。


2004年,日本经济开始从衰退中复苏,这是日本十多年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制造出日元的流动性空前增长的货币环境所致。虽然日本经济近期才开始复苏,但日本人手上的钱一直就很多,并且在纽约和亚洲其他市场投资活跃。近期频繁的国际日元套利活动也与日本刻意保持低利率,推动货币外流,加速全球流动有关。


欧元也在欧洲央行的调控下,2005年才对保持了5年之久的2%的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


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全球经济失衡。钱太多使全球资产价格不断攀高,2004年全球黄金价格直线上升到历史性高位就是全球的钱太多的典型反映。虽然金本位已不复存在,但是黄金仍然是各国保值的储备资产。因此,当货币资本流动性过大,特别是美元呈贬值趋势,货币资本贬值预期增高的时候,黄金的资产储备功能就有可能被大肆炒作,人们就会转而持有黄金,从而使黄金的价格上涨。所以黄金价格过度上涨是货币资本过剩的表现。


钱太多了还表现在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通过过度渲染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引起了全球对石油需求将大幅增长的猜想;通过夸大近期石油供求的缺口,不断制造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大量热钱流入石油市场,推动了油价上涨。


钱太多也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膨胀。有研究显示,2001~2004年,全球金融产品的交易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外汇日交易量上升1?9万亿美元,增长了57%。金融衍生品日交易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上升了74%。2005年全球收购兼并规模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6年,美国共同基金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比过去4年增长了66%。与此同时,全球股票交易所之间的整合不断出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正在联合起来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将完成跨大西洋的整合成为一体。纳斯达克打算买下伦敦交易所,东京和韩国的交易所也在密切联络,全球金融大爆炸的格局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架势。


钱太多也是最近对冲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近几年来,国外对冲基金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从几年前的千余家发展到上万家,所管理的资金规模有的已经超过700亿美元,投资的领域几乎囊括证券投资、股权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的所有领域。


全球私募股权基金近年管理的资金已经达万亿美元以上。预期在两年之内,全球私募基金交易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三倍于以前任何时候,可能带来以万亿美元计的市场。


另外,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石油美元较两年前增加了将近一倍。石油美元大幅增长推动了中东资本市场上涨,各种资产价格的上涨改变了人们过去只大量购买发达国家债券的单一投资行为,而开始大举进攻全球股权投资市场和其他领域的投资项目,这无疑将有更多的钱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当然是他们最看好的地区之一。


卷入漩涡里


金融扩张正在一步步发展,2001年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正在逐渐加大开放力度的中国市场,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独善其身了。而过剩的国际资本正在全球寻找机会,中国已无可挣脱地卷入了这一轮货币过剩的漩涡里。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一开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外部,更直接地说,就是美国贸易逆差的增加,特别是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大量增加,加剧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加上来自全球非贸易性资本无孔不入的渗透,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人民币被低估的幻觉。2004年,中国的外汇积累出现空前增长,当年达到2100亿美元,而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的只有320亿,占gdp的2%,剩下的1700多亿都是通过其他途径进来的。到2004年,第一次出现美国的资本净流入退居世界第二,而中国的资本净流入变成全球第一的情况。人们的注意力被引导到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