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南
|类型:武侠·玄幻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7
|本章字节:3984字
《银河英雄传说》,又出版了一本
黄翰笙
《银河英雄传说》现在出版到了第三册,据说销量不如想象的好。当时出版社筹备出版计划时就在讨论是该分成一册册慢慢出,还是十册一起出,大部分的银英爱好者都建议十册一起出,然而出版社最后还是采用了这种连续出版的策略。这种策略对于出版社来说或许确实可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但是对于一部已经完成了的本身,却会造成新读者的一些理解偏差,或者说,会让新读者们不能很流畅地一部长篇。
近来有了很多关于《银英》的新评论,所谓新,说的是这些评论是现在的只了三卷的读者写出来的,这就导致了这些评论在过全文的老读者们看起来有些片面。
比如星河那篇《写实的传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新银英评论里最有名的一篇,星河说《银英》给他的印象最深的是经济因素而不是谋略,并举了亚姆力扎会战的焦土政策为例。这正是《银英》只出了三册所容易造成的误解之一,因为《银英》里对焦土政策的描述和重视只有这么一场。很多老读者当然会愤怒的指责说你们这些没有看全《银英》的人不要乱说话,新读者们却会委屈的说这怎么能怪我们。
事实上,这也是我写这篇东西的原因之一:不是完全从头介绍一遍这部,而是对几个近来常见的关于《银英》的新观点提出异议和修正。
第一,银英是一本军事科幻。
是的,《银英》里充满着宇宙战舰和光年级跃迁,你可以叫它科幻,但是你要是指着鼻子骂道哪有这样的科幻,技术细节的硬伤简直不胜枚举啊,这就有点过分了,世界上是存在着软科幻这种东西的。这个文学分类已经有太多的作品例证,近年来关于软硬科幻之争的争论也逐渐减少,其存在的合理性早就不用我说。要是在军事战术上挑毛病就更多了,巴米利恩会战中帝国军曲线后退的速度竟然会比同盟军直线突破的速度更快,亚斯提星域会战中双方舰队竟会成环状互相攻击……然而,这只是一部如《上海堡垒》般借军事这个冲突激化的背景来写人物的,并非纯血的军文。
第二,银英充满了宏大叙事结构。
一种官方宣传是:银英是一本背景宏大的史诗类。其实我也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虽然着力于这个方向的宣传近来很有卖点。
其实《银英》并不是史诗,虽然它描写的故事背景是一部虚构的历史,诚然《银英》的大背景是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两个大势力挟着中间的小势力自治政体的混战,这一点让很多初读的人会把它和《三国演义》产生类比。但是相信我,与其说这本书是在描写几个国家之间的征战,不如说是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抒发作者对现实的讽刺。
我一直很欣赏《银英》的一种描写人物的方式,就是在各种细节上从侧面提到人物的片断事迹。比如副官的回忆、上司的评价、同僚的议论,甚至作者本人出面直接叙述某些事情,这些片断往往都是在故事进行中突然跳出,但是又被处理的相当圆润和自然,完全不会让人产生主线剧情被打断的突兀感,并且这样的处理还让人觉得啊,这就是那个人物,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给那个人物贴上冷静或者幼稚的标签完事。
譬如,沉默提督艾齐纳哈,这个大概可以算是被新读者认为脸谱化最明显的人物,然而当作者提到他的时候,只是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他要咖啡或者白兰地只是通过向勤务兵打一下或两下响指来说明。
此外《银英》在人物刻画方面非常留心于角色的侧面性格,让读者真的觉得他就是他,不是其他人!,这一点显然比起单纯强调人物个性的做法更值得称道。还是艾齐纳哈提督的桥段,换了一个年轻的军校学生作勤务兵的时候,打了两下响指,而紧张的勤务兵拿上了两杯咖啡而不是一杯白兰地,面对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艾齐纳哈只是看了不安的小勤务兵一眼,就拿起咖啡,并且在再次更换勤务兵之前,这位沉默的提督只能在一杯咖啡和两杯咖啡中选择。反差更强烈的是那位帝国国内安全局局长朗古,他是秘密警察部门的头子,全书一直是以一种卑鄙小人的角度来描写他,但是却又在不经意的时候提到他长期以来一直匿名给慈善机构提供捐助。
这种对人物的处理让人物和作者都显得如此可爱。
第三,银英是一部权谋
同样,这也是新读者们容易先入为主的观感,事实上这部根本不是充满了各种尔虞我诈,充满了勾心斗角。虽然有相当部分的篇幅在议论怎样设局怎样使用手段来获取利益,但是这些所谓阴谋和骗局是多么的理想化任谁都看得出来。于其说作者是在描写种种智力斗争,不如说作者在借这些事情来抒发个人情感和为更好的体现角色服务。
比如那个看起来最阴谋的威斯塔朗特惨案,奥贝斯坦在明知道帝国旧贵族们要对暴动的平民发动核子攻击时没有阻止,而是偷偷的派卫星拍摄下惨案现场,以此作为旧贵族们草菅人命的铁证。
这个段子很阴谋么?和古龙超越逻辑的悬念比如何,和丹·布朗的阴谋史观论比又如何?仔细一想这分明就是作者用来让奥贝斯坦和吉尔菲艾斯产生分歧,让后续的人物性格能成长的更流畅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