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化潜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男人的情爱心理(2)

作者:曾子航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3

|

本章字节:11858字

性的障碍也与此相关。前不久,我看到某心理刊物一个调查,当下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男方的责任越来越大。很多都是出在独生子女的80后身上,某些娇生惯养的男孩子在性方面觉醒过晚,导致夫妻行房时不会爱抚不懂温存,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性功能障碍,女方由于长期得不到满足不得已提出离婚。


这些“娇生惯养”的丈夫们其实都是妈妈眼中的“心肝宝贝”,什么事都听妈妈的话,什么事都由妈妈做主,记得在一次情感节目中,我遇到一个28岁的已婚男孩,他在节目中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可疼我了!我从来不会惹妈妈生气。”说的时候语调充满了童真和稚气。你说这样的男孩怎么可能真正的成长?


在心理学中,成长并不仅仅是你的年龄在增长,也不代表你参加工作、进入婚姻就一定成熟,而是你是否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显然,妈妈眼中的“小宠物”们从未长大,因为他们只有依赖性,没有独立性。哪怕到了床上,他们也无法“雄起”,因为他们还不是健全的男人,只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孩子。


一个男人要想磨练自己的男性气质,必须首先从母亲的过份关注的视野中逃离出来。一个真正的大男人,应该像呵护自己的妻子儿女一样呵护自己的母亲,而不是反过来时刻被母亲呵护。


在那期节目中,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多数女性都喜欢品行端正、文质彬彬的男人。但不代表她们都喜欢文弱、懦弱甚至软弱得毫无主见、只会听妈妈教导的乖孩子,除非她不是嫁给他,而是收养他。不是找老公,而是找儿子。”


韩国家庭问题研究专家李丙准认为:跟母亲关系过份亲密的儿子,在家庭中往往还承担着“代理配偶”的角色。所谓“代理配偶”指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夫妻关系,即二人没有身体上的关系,却在精神上形同夫妻,或者具有跟夫妻一样的情感,这在丧偶或者离异的单身母亲身上非常普遍,她跟儿子之间既是母子,又像夫妻,李丙准尖锐的指出:“倘若一个女人嫁进这样的家庭,就会沦落为丈夫的性伴侣、家庭保姆、传宗接代的工具,而且永远不会有什么地位可言。”


由于这类丈夫从小就是作为填补母亲心灵空缺的“代理配偶”,所以往往成为母亲精神生活的一种依靠和支柱。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在孝顺的名义之下对母亲的无条件的顺从和迁就,不经意之间又对妻子构成了无言的伤害。这等于是一个男人的爱要被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女人同时分享,而且在母亲和妻子各不相让时,做丈夫的往往像是足球场上的黑哨,基本被母亲的意志所左右,无法做到公正、公开和公平,长此以往,哪个妻子会受得了?在一期情感节目中,一个妻子哭诉,每当婆婆跟她过意不去的时候,丈夫都无一例外叫她低头认错,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爸死得早,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我得孝顺她。咱们不能惹她生气,你就多担待吧。”这位妻子形容,在这样的家庭里,婆婆相当于丈夫的另一个妻子,而且像个大老婆,处处颐指气使,她感觉好点就像小妾,得时时赔着小心,有时候则像奴婢,全无尊严。一旦跟婆婆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丈夫甚至会动手打人,做婆婆的则站在一旁煽风点火。


有人形容这种夹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男人是“三明治丈夫”,这种“三明治丈夫”表面上是孝顺至上,实际上是精神上没有断奶的男孩,他们只会做母亲怀中听话的乖孩子,无法成为保护妻子的好丈夫。李丙准认为:“男人真正的孝顺是跟母亲‘划清界限’”。我同意这种说法,所谓“划清界限”不是脱离母子关系,而是从母亲对儿子无所不在的关注中“解放”出来。让母亲更多的关注他和他的妻子,而不是仅仅关注他,要学会把儿子和媳妇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把媳妇当成外来的“假想敌”。


除了离异、丧偶这种单亲家庭之外,母子关系过份亲密实际上还折射出夫妻关系的“有名无实”,关系紧张的婆媳后面往往有一对亲密的母子,而母子走得过近是因为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非常疏远。母亲为了寻找情感寄托,只好把儿子作为替代品,尤其在父亲的位置长期缺失,或者无法尽责的情况下,儿子更会紧紧的依赖母亲,母亲也会深深的眷恋儿子。这种情形在中国历代的婚姻家庭中屡见不鲜。


【四】母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在中国,为什么会屡屡出现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我认为三种因素不容忽视:


1、是中国传统女性天生就有“母性情怀”,不仅对兄弟、对父母无微不至,甚至看到落难的公子也忍不住升起怜悯之心,结婚以后更是一心一意相夫教子。要不贤妻良母的观念为何如此深入人心呢?这种母性的包容反映到婚姻中,就是全情投入,就是无私奉献。久而久之,不仅在儿女面前是个“良母”,在丈夫面前也渐渐变成了他的第二个“妈”。


2、是“男主外,女主???”的婚姻模式使得丈夫和妻子在不同的分工中渐行渐远。丈夫每天在外奔忙,除了晚上在一张床上睡觉,白天基本上见不着面,长此以往,妻子便成了“白天的寡妇”,伴随着一种潜在的不满之外,就是难熬的孤独,倘若此时,儿子降生,无疑宣告一个第三者的降临。慢慢地,妻子就会把对丈夫的关注转移到儿子身上,丈夫越很少回家,妻子越寂寞,就越会把情感投注在儿子身上,如果看到自己付出的爱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看到孩子渐渐长大了,开始上学了,做母亲的会感到无上的光荣这是做女人的一种天性。此时,即便丈夫不与自己作过多的交流,她也不会感到多难过,因为在孩子身上她获取了更多的东西。


3、这也跟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只重传宗接代,不重夫妻情感有关。【关于这点,请见本章第三节】做妻子的在丈夫那里得不到爱,只好转移视线,把儿子当成“代理配偶”。这种“代理配偶”不光是出现在丧偶、离异的单亲家庭中,在夫妻之间长期冷战、丈夫有外遇、或者妻子看不起丈夫的家庭中,儿子都好似被“突击提干”一样,会迅速取代原来丈夫的位置。将来儿子一旦结婚,就会跟自己的媳妇组成一对无比纠结的三角关系,儿子夹在其中不知所措,成为所谓的“三明治丈夫”,媳妇嫁给这种男人无疑会痛苦万分,而“三明治丈夫”的儿子如果在这样一种扭曲的环境下长大,长时间耳濡目染,也会不自觉倒向自己的母亲,沦为下一个“代理配偶”,从而演变成一个“母子亲密,婆媳失和、夫妻冷漠”的恶性循环链。


倘若在一个家庭中,有一对糟糕的婆媳关系,不难推断,在婆婆当初嫁到这个家庭,也跟她的婆婆构成一对糟糕的婆媳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成了她情感上最亲密的人,也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我表妹就嫁给了这样一个“三明治丈夫”。在家中,他是唯一的独子,备受母亲的珍爱。所以,一方面家务事从来不干,都由母亲大包大揽,另一方面又对母亲唯唯诺诺言听计从。据我表妹形容,她这位婆婆有严重的“恋子倾向”,一是每次喊儿子的时候都是用的小名,而且语气发嗲,就跟情人撒娇一样。全家一起吃饭,也只顾着不停地给儿子碗里添菜,甭说她这个儿媳,连她的公公也置若罔闻。有时候跟老公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婆婆好像空降兵一样突然出现,硬要坐在两人中间,然后亲切的拉着儿子的手说个没完,她跟老公的小屋不到晚上10点是不许关门的。我很好奇,就问她婆婆和公公之间的感情怎么样?表妹说,很冷漠。细问原因,一是公公很早就下岗了,加上性格比较懦弱,婆婆一向看不起他,觉得他“太窝囊”“没本事”,所以家里一切大事基本上都由婆婆一人说了算。二是当年她婆婆刚嫁入这个家,她婆婆的婆婆因为是寡母,心理非常扭曲,经常对这个儿媳横挑鼻子竖挑眼,让她饱受欺凌。如今“多年媳妇熬成婆”,也开始颐指气使了。经常嫌我表妹这不会干那不会干,我表妹本来脾气挺好,但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顶了婆婆两句嘴,婆婆勃然大怒,指着她就骂起来,我表妹的那位老公呢,却也跟他妈站在一条战线上指责她。我问她为什么不想方设法跟老公搬出去住,她说提过好几回,老公不同意,说要自己出去住就对父母不孝。就这样,结婚三年,夫妻之间经常吵架,不为别的,就为她那位难伺候的婆婆,为此,她甚至想到了离婚。


在西方,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中国、日本、韩国这些东方国家却不是这样,母子关系常常压过夫妻关系。婆媳不和实质上就是母子关系超过夫妻关系种下的恶果。心理学普遍认为,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和睦。那些不正常或问题重重的家庭关系往往首先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或者夫妻关系被看轻,母子关系主导了整个家庭,这些都是家庭矛盾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不光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发生在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很多母亲在儿子娶妻之后总爱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要不就是“只认老婆不认老妈”,这都是对儿子的一种非爱性掠夺。很多母亲不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活中分离出去,分离的越早,孩子就越成功,越能获得幸福。反倒越拒绝分离,越会给孩子和他的家庭带来困扰,后者甚至在你的严重监管之下,就像一个不得自由的犯人,终身不得快乐。


前面提到,在西方,这种断裂式的代际关系,并不是下一代单方面要求的。上一代对儿童教育的方式,也是为未来的这个断裂铺路。与中国父母让未成年的子女与自己睡一起的习惯不同,西方人从小就训练子女独睡,是他们不要出现常常与别人“在一起”的需要,以便培养独来独往的精神。此外,西方人往往用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对待儿童,以便造成“人格平等”。这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准备与下一代断裂的。在一部美国家庭伦理片中,一位母亲这样评述她的十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儿:“我们并不将子女当作是私产,他们只是上帝暂时托管给我们的。”


在这里,我想对中国的大多数母亲们说几句贴心话:我深深理解你们为下一代付出了大半辈子的精力,把一个孩子养大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无论你多么爱你的儿子,将来他也要长大,也要独立,终究要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否则你对儿子生活的过分介入,不仅会严重影响你儿子跟儿媳的感情,也会把儿媳的情感无形中推向她的孩子,如果碰巧第三代是孙子的话,会使夫妻冷漠、母子亲密、婆媳失和的悲剧循环上演。


对于做儿子的来说,不论你多么孝顺你的父母,你终究也要离开他们,去过自己独立的生活,否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你就不会对妻子和和孩子负起责任。表面上看你对母亲是孝顺,其实是在伤害你的妻子,记住:男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母亲身边彻底独立开始的。当然,我并不是否定孝道,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但并不等于无条件的顺从,甚至为了过分迁就母亲而牺牲妻子,很多家庭婆媳不和都是这些“三明治丈夫”引起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不孝顺。


二、中国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


【一】“奶嘴男”、“僵尸男”为何频频出现在一些电视相亲节目中?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沉寂多年的电视相亲节目一夜之间又火了起来。打开电视,各大卫视黄金时间都无一例外重复着同样一个声音,同样一幅画面:主持人在大声宣布“请灭灯”,然后就是一群打扮入时,风骚入骨的美女像主考官一样站成一排,决定着前来面试的那位男嘉宾的“生死”。碰巧,我原先在电视台工作时的一批老部下,不论男女,也无一例外都成了“媒婆”,整天出入各种婚介中心,在做各种相亲节目。最后搞得我也不能免俗,被拉去南方某电视台做了回专家,反倒大开眼界。


以前坐在电视机旁看相亲,我关注的多是“灭绝师太”【因某些女嘉宾专爱“灭灯”,说话很“绝”获得此项殊荣】,此次亲临现场,反倒是那些前来相亲的男嘉宾引起了我的诸多感触。


不知道是不是那天过于凑巧,闪亮登场的那些男士们普遍给我一种印象:就是缺乏魅力,不是说他们都长得不帅,而是觉得他们都呆头呆脑的:不是像老气横秋的半老头子,就是像奶瓶没扔的毛头小孩。一个30岁自称是i精英的男人,头发都掉光了,身材膨胀的像吹起的气球,给人感觉30岁的人生早已提速到了50岁。这位仁兄坦承,平时除了泡在电脑旁边,基本上没啥其他爱好,也不想在业余时间浪费太多时间,来这里相亲,就是为了找个老婆过日子,很实在,结果被现场几位牙尖嘴利的美女讥讽为“不懂生活乐趣”;还有一位28岁的海归,说话基本要靠旁边的妈妈来提示,感觉人际交往存有一定的障碍,甚至轮到他向美女们提问时,也鸦雀无声,全由妈妈来代劳,以至于现场我不得不提出如下疑问:是他来相亲还是她妈妈来相亲,怎么感觉是喧宾夺主?


节目录像空隙,跟女嘉宾聊天,她们当中有不少都“久经沙场”至今仍“坚贞不屈”,问她们感觉如何?全都摇头,一位相貌不俗的女硕士生跟我直言:现在来征婚的男嘉宾,要么就跟僵尸片里走出来的一样死气沉沉,没点活力,要么就像个超龄男童,还没断奶。


女硕士生的这番奇谈怪论差点没让我笑趴下,后来节目组的负责人也告诉我,相亲节目来报名的不少,但优秀者很少,尤其是前来寻找另一半的众多男士,不是太“呆”,就是太“木”,要不就是太“奶”,太“面”,相亲的成功率非常不理想,节目组本来是想给这些“剩男剩女”们缔结良缘,结果一些优质的“剩女”表示,宁肯坐以待“币”【找个有钱???】,也绝不让他们乱中“娶剩”。


末了,这位负责人慨叹:现在的中国男人怎么了?不是“奶嘴男”,就是“僵尸男”,要想找几位素质好、品位好、会表达、懂情趣的怎么就比中国足球进世界杯决赛还难?


后来,我逐渐发现,何止是相亲节目,在日常的恋爱交往当中,“奶嘴男”和“僵尸男”也层出不穷的,最近某大型婚恋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70%处在恋爱阶段的未婚女性对男友“不太满意”,其中最不满的几条分别是:“性格软弱”、“没有担待”、“不会表达”,“不懂浪漫”……


也许有人会说,这跟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有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难免一身“奶气”,不够“爷们”,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这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段男人的性格错位。在他们身上,实际上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换句话说,那些未婚女性对男友的诸多不满不是个别现象,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他们不仅存在80后、90后身上,在我们的父辈祖辈那儿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