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家庭和成长对我们人格的潜在影响(6)

作者:曾子航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3

|

本章字节:8000字

法国著名演技派女星伊莎贝尔·于佩尔曾主演过一部影片叫《钢琴教师》,里面就描写了一对无比纠结也无比痛苦的母女关系。于佩尔扮演的这位钢琴教师风情婉转、清丽脱俗,可惜这样一位气质美女快到四十岁了还是个老姑娘,导致她嫁不出去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她的母亲。影片一开头,于佩尔下课回家,就被面无表情的母亲堵在门口,质问她跑哪去了,怎么回来晚了?紧接着就是一场激烈的争吵。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我们得知,于佩尔早年丧父,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母亲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爱,也在日复一日当中把这种爱转化为一种控制,控制女儿的言行,控制女儿的交友,控制女儿的自由。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长相不凡却性格有点古怪的女教师,在外人面前她像个禁欲的修女,下了班却偷偷在家看黄碟;见了男人退避三舍,却疯狂爱上了比她小十多岁的男学生。她和母亲的关系也极度扭曲:既是母女,也像夫妻,母亲干涉她,她就奋起反抗;母亲忍不住打她,她也打母亲,但她又离不开母亲,三十多年母女俩不仅一直住在一起,甚至天天像夫妻一样同床共枕。她带男学生回家过夜,母亲躲在门外偷窥;她和男学生***,母亲要冲进来干涉。很明显,母亲这种极度的控制欲就是没有处理好“爱与分离”这种关系的直接恶果。只有爱,不懂分离,爱就会变成一把利刃,把彼此都伤得体无完肤。影片结尾,男学生受不了女教师的心理“变态”扬长而去,只剩下后者孤零零的一人游荡在寒风凛冽的街道。


《钢琴教师》虽然在艺术上称不上是多么的出类拔萃,却是一部心理分析的绝佳教材。它告诉我们,如果跟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心理分离没处理好,将会影响一个人的恋爱和婚姻。


【二】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选择,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美誉的马斯洛在其代表作《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中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而成长需要则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成为自己、完善自我,被马斯洛认为是人生追求和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是否充分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就是他能否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他独特的个性的充分尊重。比如孩子明明喜欢“文史地”,父母过于迷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的传统观念,强迫孩子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志愿;比如有些父母从小就让孩子报这个班上那个课,一会让他学钢琴一会让他练书法,也不管孩子自己喜不喜欢;比如有些父母仅仅出于门当户对的打算,非要让子女嫁给【或娶进】自己不喜欢的伴侣。这都是不尊重孩子独特性的表现。


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选择,它是一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包括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前面我提到的那个网络女作家,她从小的目标就是写作、出书,写出一本让自己也让世人满意的就是她人生最大的愿望,然而,她的父母总是以各式各样的理由来阻止她,干涉她。上小学时,她就喜欢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结果换来父亲一顿讥讽:“整天读这些杂书,有什么用?”,考大学,她要读中文系,父亲跟她拍桌子:“中文系出来能干啥?喝西北风啊?”,无奈她只好去读经济,大学毕业后,她想进出版社,又被专断的父亲粗暴干预,最后乖乖进了一家银行,干了五年,她实在受不了刻板枯燥的朝九晚五,提出辞职,准备当自由作家,父母差点跟她决裂。有一天,她在网上跟我抱怨:快三十了,却从未感觉到人生的快乐,因为从小到大她都是被父母操纵的玩偶,她始终没有自我,有的只是父母的意志。今天,她决定了,她要为自己活一次,哪怕离家出走也在所不惜!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可是我们的很多父母,总喜欢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让他们干自己不喜欢的事,走自己不想走的路。父母们总是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孩子永远是幼稚的,从上学、选择志愿、到毕业分配、再到恋爱结婚,他们都要大包大揽,表面上看他们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在抹杀孩子的独立性格,禁锢孩子的独立思想。这些孩子很可怜,他们也许都已经接近而立之年,但他们的心灵从未长大,他们的精神胚胎近乎压抑甚至畸形,这种孩子,我把他们称之为“被父母意志绑架的孩子”,他们从未真正获得过心灵的自由,说的难听点,他们只是父母和长辈手中的“精神人质”!


现在80后出现了一批“啃老族”,指得就是孩子结婚以后不能独立生活,无论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在依赖父母,他们还住在父母的房子里,吃着父母喝着父母用着父母,甚至花销也由父母掌握着,生出的小孩也自己不会带,也交给父母来照管。表面上是看似乎是这些80后不懂事不孝顺,给父母人为的增加各种负担,实际上是父母还在“护犊子”,总觉得孩子没长大,走一路扶一程,结果自己累得要死孩子还不领情。因此很多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的孩子,都有压迫感和窒息感。我看到一个报道,国内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让一个被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大学生用画面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结果那位大学生画的竟然是一双手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由此可见,爱最令人恐怖的地方,便是以关心之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对方,扼杀对方的自由。


一个在音乐学院读书的女孩子曾经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给我来过三封邮件,说她想自杀。我起先以为是为情所困。后来才知道她受不了妈妈对她的严格要求,她觉得那就像一张无可逃遁的网,让她窒息,让她疯狂。从三岁开始,母亲就整天逼着她坐在钢琴旁,让她练琴,后来大点,又让她学古筝、学二胡,学声乐,上了小学初中,每天繁重的学业完成之后,别人家的小孩可以出去玩,可以看电视,她不行,她还要在妈妈的督促下练两小时的琴,一旦偷懒,妈妈手中的戒尺就要发挥威力了,她跟我说,她一直不喜欢音乐,也不喜欢钢琴,但是她要圆妈妈的梦。当年,她的母亲也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嗓子漂亮、气质绝佳,可惜既没关系,也没背景更没机会进中央一级的歌舞团,最终只能怀着一颗落寞的心回到那个穷乡僻壤,从此她的音乐梦想破灭了,孩子出生以后,母亲好似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她决心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一辈子未曾实现的理想,于是她极力栽培她,谆谆教导她,严格要求她。女儿考音乐学院声乐系那年,她提前半年带她来京,在学校附近专门租了民房,买了教辅,请了家教,没日没夜地辅导女儿。终于,女儿不负众望以第三名的成绩择优录取,这时候母亲似乎该心满意足了吧?不,进校以后,母亲对女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完成必要的功课之外,还要女儿参加各种声乐大赛,音乐剧演出。女孩子形容,母亲的要求就像压在她身上的一座大山,让她透不过气来,而且这座大山的“海拔”还在不断地升高,就在她入围一次歌唱大赛前十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激动地为她加油,她却想到了自杀,因为她不快乐,她在邮件中告诉我,即便她最后进了前三名,她也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光荣与梦想,因为那是她母亲的意志,而不是她的意志。


无疑,这就是一个被母亲意志绑架的孩子,在前者强大的意志的笼罩下,她暂时达到了人生的辉煌,但她并不幸福,因为那不是她想要的东西,她一直在为她母亲活着,说的严重点,她只不过是她母亲的替身,她从未成为自己。她缺少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这个词我在第一章提到过,那什么是高峰体验呢?简单的讲:就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状态时感受或体验到的最完美的心理境界。它可以来自男女坠入情网中的兴奋、和异性结合时的满足,母亲看到初生婴儿后的慈爱,也可以是你突然听到一首美妙的乐曲中产生的欢快心情,在科学实验或者艺术创作间猛然迸发的灵感,在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那种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奇特感受……高峰体验这个概念最早是马斯洛提出来的,他曾说:“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受。”马斯洛曾经这样动情地描述过这种高峰体验:“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餐而转来转去,奔忙不止。这时一束明媚的阳光洒进屋里。阳光下孩子们衣着整洁漂亮,一边吃东西,一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丈夫也正在轻松悠闲地与孩子们逗乐。当她注视着这一切的时候,她突然为他们的美所深深感动,一股不可遏止的爱笼罩了她的心灵,她产生了高峰体验。”


【三】“被父母意志绑架的孩子”有时候会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被父母意志绑架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要么戴着假我的面具,把真我隐藏起来,表面顺从,内心忧伤,一辈子都为父母为他人而活,是个精神胚胎提前死亡的“行尸走肉”;要么一旦父母的意志不起作用,就会疯狂报复,滑向自我沉沦、自我放纵的另一个极端。


读过美籍华裔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大作《万历十五年》吗?如果你读过,相信一定对万历皇帝不陌生吧?万历皇帝名叫朱翊钧,庙号神宗,是大明王朝第十三任皇帝。他9岁登基,当了48年的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


提起这位万历皇帝,我们中学的历史课本是这样评价他的:虽然在位四十多年,却有三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政。那他干嘛去了?一直在后宫闭关修道。于是,传统的历史学家毫不客气地就把“昏君”这个大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


在我看来,万历皇帝的后半生虽然不上朝、不理政,也不跟大臣见面,但据此就把他跟历史上一些“无道昏君”相提并论似乎有点草率。因为,万历的前半生还是相当“可圈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