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化潜意识”深深影响了中国男人的情爱心理(4)

作者:曾子航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3

|

本章字节:11570字

中国男人为什么大多不浪漫?没个性?因为中国男人大多数是没有“青春期”的,一方面我们的长辈总是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是我们跟前听话的乖孩子。另一方面我们又怕孩子学坏,怕孩子早恋,怕孩子太过叛逆,巴不得孩子一夜之间长大,或者“跑步进入三十岁”,就跟我们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甚至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样。我们害怕资本主义。我们同样害怕青春期。所以我们的文化总是栽培出听话的孩子,喜欢老实人,少年老成是对一个年轻男子最好的评价。


与那些长不大的“奶嘴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中也有些男人是从来没有年轻过的。他没穿过牛仔裤,没穿过球鞋,没试过反叛,其至没长过一颗暗疮。他们二十岁的时候,样子已经老成得像人家四十岁。当他们与同龄的朋友走在一起,别人会以为他是他朋友的爸爸,跟年轻的女孩子走在一块二,也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夫少妻”,其实他只不过比她大两三岁而已。最明显的是《三国演义》里那些英雄好汉,还没怎么见他们谈恋爱呢,一眨眼功夫,儿子都跟爹爹上战场了。


儿童化和老年化,表面上似乎是相互抗拒的两个极端,实际上确实相互配合前后呼应的,它们的共同敌人只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


少年本来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一个人最有活力、最富朝气,思维最活跃,外形最可人的阶段。伟大的文豪歌德曾经如此动情地说过“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可是我们的少年阶段,也就是我们的青春期,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想回避的时期。为什么,这个时期最危险、最不稳定,最容易出事。这个时期的孩子性意识一下子苏醒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性是最不宽容的,所谓“万恶淫为首”,这构成了中国人“文化潜意识”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性方面我们的联想也是最丰富,对此,鲁迅先生有过这样一段精妙的论述:“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飞跃。”搞得我们就像一个残疾的丈夫总防着他美丽的妻子要红杏出墙一样的防着青春期的孩子。


比如,我们一直只有适合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看的儿童文学,有适合恋爱期青年看的爱情片,有适合中老年人看的家庭伦理剧,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青春文学的,直到近些年才出现韩寒和郭敬明,我们的影视作品,很少表现中学生题材,对青春期的展现除了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简直凤毛麟角,但国外同类题材屡见不鲜。哪怕写青春,也只许写昂扬向上的一面,不许表现“残酷青春”。诸多禁忌的背后,隐含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恐惧,恐惧什么呢?恐惧的是性,因为一个人的青春期是他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性意识最活跃的时期。


如果把“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联系起来,就不由得想起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的一段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应该说这是构成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文化潜意识”的核心内容,所谓孝,表面上提倡的是孝顺,实际上是一种无条件的妥协和屈从,这造成了中国男人大多“不敢为天下之先”,遇事就躲,缺少担当的性格,另一方面对“淫”的抵触,则使得中国男人永远不会像欧美男性那样“雄起”,反倒普遍心理晚熟、自我压抑和弱化,有时候明明对性如饥似渴,却面子上非要做道貌岸然状,有人说,中国历史上为何出了那么多“伪君子”,就是这种“万恶淫为首”的“文化潜意识”给逼出来的,正常的合理的性不敢表达,只好“男盗女娼”了,而一到国破家亡的时候,我们又把责任无一例外地往女人身上推,所谓“红颜祸水论”就是这么来的。


【五】在父母面前过于听话的男孩子,会出现3种可怕的后果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成长中伴随着一种叛逆:对家长的叛逆,对学校的叛逆,原先听话的孩子渐渐不听话了,原先依赖性很强的他【她】,渐渐展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他对班上某个异性同学或老师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好感,他经常被一种莫名的忧伤所缠绕,这都是青春期孩子普遍的心理特征。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叛逆行为实属正常,他不是故意要跟父母对着干,更不是大逆不道,而是一种“破土而出”的自我成长,一场争取自我空间的“独立战争”。如果缺少独立意识,没有自我空间,他就无法真正成长,所以,青春期又叫叛逆期。每一个成熟、独立的男人,都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并不循规蹈矩的“叛逆时光”。美国总统小布什、奥巴马都曾经有过当“坏孩子”的经历。成龙在作客《杨澜访谈录》里坦承,他六岁半时,父母为了生计远赴澳洲。幼小的他没有家人照顾,很快染上了黑社会的陋习:打架、卖白粉、看人家吸毒、抢东西分赃,差点走上了邪路。还是父亲的一番教诲让他迷途知返。


相反,那些过于听话的男孩子,实际上是在成长过程中被剥夺了叛逆的资格,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恋爱、结婚都被父母安排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他们的性格中只有乖巧、意识中只有顺从,久而久之,会结出三种不良的恶果:


1、心灵从未长大,始终像个超龄男童。


中国的男人总感觉缺少点担当,看古代的戏曲,就会深有感触:那些“奶嘴男”们不敢大胆的爱,只会小心的偷,一旦东窗事发,好一点的只会在情人面前哭,在父母面前跪,或者干脆一病不起,剩下的则是躲在床下瑟瑟发抖,要么就跳窗而逃死不回头,至于什么责任、后果啊全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让那女的去承受一切。也难怪,那些享受爱情的男主人公们,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孩子,自己都手无缚鸡之力呢,你还怎么指望他去帮助别人?


2、形成自我压抑的“木乃伊式人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经常提到的一个词,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进一步来讲,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所谓从小到大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往往在参加工作以后,也是单位的“好男人”,结婚以后,还是家庭的“好丈夫”。但这种“好”不是真“好”,而是做出来的“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来自父母,是被父母“管”出来,“逼”出来的,是为了迎合父母的需要打造出来的。这种“好”,缺乏内在的“幸福感”,也缺乏“快乐”的高峰体验,太乖的孩子,太好的男人,通常会让女人产生一种不满足感:那就是缺少激情,缺少让她爱起来的冲动。因为他不够热烈,不够有棱角,不够“坏”。


过去我们都把女孩子最想嫁的如意郎君称之为“白马王子”。为什么冠以“白马王子”这个称号?王子是指他的地位高贵,有财力、有实力,所谓“白马王子”从字面上解读就是骑着白马呼啸而来的王子,那是多么英姿飒爽、孔武有力啊。那是一种青春的气息,那也是一种英雄的气概!可是我们大多数父母所喜欢的乖孩子是成不了这种“白马王子”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的文化只有童年,没有少年,我们的少年时光是在学校写不完的作业、父母无休止的督促中度过的,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不是孝子,而是顺子。试问这样没特点、没个性、没脾气、没味道的男人又如何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现自己“真我的风采”?他们就像沉睡在埃及金字塔墓穴中的木乃伊,毫无生气,也全无斗志。难怪在相亲节目中,他们总是无一例外被众多美女所淘汰,所嘲笑。他们似乎只为父母而生,不懂为自己而活,只为结婚而结婚,不懂得情为何物,他们自我极度被矮化,性情极度被压抑,他们是一种木乃伊式的人格【类似前面提到的“僵尸男”】。某种程度上,去年在一些相亲节目***现的“毒舌女”、“拜金女”,都是这些木乃伊式的男人给逼出来的。因为他们既无男子气概,也无绅士风度,更缺少让女孩子所迷恋的各种魅力,没办法,女人在他们身上找不到可以寄托的情感,只好寄托在豪宅和宝马车上了。所以,现在“宝马王子”受欢迎程度超过了“白马王子”,不是“白马王子”不好,而是找不着。


3、到了中老年才想起补上“青春”这一课,结果给另一半造成无尽的伤害


近些年从事情感咨询,感觉婚外恋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的趋势,那就是年过50的中老年男子的外遇越来越多,而这些晚节不保的丈夫们都普遍让人大跌眼镜。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不是恶习难改的老牌“花花公子”,反倒是妻子眼中的模范丈夫,儿女心中的优秀父亲。那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呢?除了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之外,他们大都是错失青春期的好孩子,从小为父母而活,婚后,为妻子儿女而活,到了后半生,突然之间“大彻大悟”,意识到要为自己活一次。我曾经收到一个50多岁中年女性的来信,她说她的丈夫居然跟他当年的初恋情人又走在了一起,她伤心欲绝,一个之前连任何女人都不正眼看一下的男人怎么会一下子给并不年轻的初恋情人拐跑了,她百思不得其解,在通信中,我得知,她丈夫在“奸情暴露”之后狠狠地扔下来了这样一段话:“我都56岁了,一直以来,我就没自己活过,高中那会我跟她悄悄好上了,我妈知道后硬说我早恋,会影响考大学,为了不忤逆她老人家,我只好忍痛割爱。工作以后,我的恋爱,我的婚姻也是她一手包办,连你嫁给我都是她安排的,其实我开始并不喜欢你,可我是孝子,我怕我妈生气。这么多年来,我活的很压抑,我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自己,现在好了,我妈走了,天又让我重又遇到了她,她也过得不幸福,我觉得这回得为自己活一回了!我不想到死了才遗憾”


说穿了,这个老男人其实就是在“补课”,把他母亲给毁掉的“青春期”那一课补回来,可见,青春期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正常阶段,如果人为地被扼杀,它并不会真的“死翘翘”,反倒会隐藏起来,一旦遭遇任何风吹草动,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以有时候我们遇到那种一把岁数“青春”才突然“复活”的老男人,那是因为,他们在成长阶段备受压抑,他们没有“青春期”,他们要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


三、婚姻中可怕的“情感失语症”


【一】中国传统的夫妻为何大都“相敬如宾”?


上文提到,由于中国男人普遍缺少“青春???”,这就导致了两种极端的人格状态:要么童年无限延长,始终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要么未老先衰,三十岁的年龄却有着五十岁的心境,无论做什么都得过且过,了无生气。这两种男人,都让女人爱不起来,因为他们在情感上都是填空题,都等着女人来补充答案。说的再严重点,他们都好似患上了“情感失语症”。不会表达,不懂表达,也不想表达,跟他们结婚,就像嫁给了一个哑巴,一个什么甜言蜜语都不会说,什么样的内心想法都不会敞开来让你知道的“哑巴”。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造就了不少“哑巴夫妻”。


在我的情感系列第二部《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中,我曾经详细分析过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关系。那时候青年男女结婚,听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的是“门当户对”“传宗接代”,爱情从来就不是先决条件,甚至连上台面的资格都没有。按照易中天先生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一书中的说法,就是“无爱之婚”,“无性之恋”,话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夫妻生活基本上处于“无性”的状态,有,那也只是例行公事,或者仅仅为了“播种收割”,既无事前的性吸引,也无事后的性快感。虽然那个时候,青年男子都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成人生追求的两大目标,但人生若只如初夜,初夜一过,梦也走了。渐渐,夫妻之间只剩下“相敬如宾”了,这还算好的,有的夫妻就干脆往“相敬如冰”或“相敬如兵”过渡了,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中张国立扮演的丈夫跟徐帆扮演的妻子有这么一句对白“我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感觉是没了,但要分开是很难”,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夫妻的实质,只有亲人的温暖,没有心跳的冲动。夫妻似乎就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孝敬父母,抚养子女才是头等大事,至于情不情、爱不爱并不重要。


有时候夫妻之间过于浓烈反倒惹人闲话。据《汉书张敞传》记载,汉宣帝时的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张敞夫妻情深,每当妻子在家化妆时,张敞就为他把笔画眉,天天如斯乐此不疲。你说夫妻两个恩恩爱爱的招谁惹谁了,偏偏有爱管闲事的人给皇帝打了小报告,说张敞这小子不务正业,天天在家跟老婆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结果汉宣帝一听就火了,这还得了,赶紧拿下。张敞简直哭笑不得,只好跑到皇上跟前解释:“臣闻闺房之乐,夫妇之私,有甚于画眉者”,意思是说,我们两口子亲亲热热的,不就画画眉毛吗,怎么了?又没伤风败俗,如果连这个您都要管,那天下岂不什么事都干不了了?汉宣帝毕竟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国家领导人,仔细一想,也对,人家两口子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又没影响工作,更非伤风败俗,何必管那么多呢?这个故事现代人看了以后也许会觉得莫名其妙,张敞既没包二奶,又没逛妓院,不就是利用业余时间跟自己明媒正娶的老婆画个眉调个情怎么了,触犯哪条法律了,屁大点事连皇帝老子都要过问?你还别说,那个时候就是那样,夫妻之间横眉冷对很正常,没事画眉就不正常,


别说外人直犯嘀咕,至少家里那位婆婆也会看不顺眼,就要无事生非。古文中就有这么一句:“子甚宜其妻,母不悦,去了。”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儿子太喜欢自己的妻子,但母亲不喜欢,照样可以休掉她。不要笑这种古训“变态”,现在很多婆媳不和,不也是这个原因?婆婆看不惯媳妇和儿子“过于亲密”,搞得家里总是战火纷飞,似乎两口子在家里得跟听英模报告一样正襟危坐,倘若举止亲昵,反倒像一对“偷情”的“狗男女”!


这就是中国人普遍的情感逻辑:夫妻之间,平平淡淡才是真。***方面过于炽烈者,不是让人想起西门庆,就是潘金莲。